后来新王登基,以‘箭矢误中王身’的罪名,将参与叛乱的人全都给杀了。只不过也有让他们感到高兴的地方,那就是新王把吴起的新法全部废除了。
这个时候春申君跑出来要变法,他们怎么能答应,立刻联合起来打压春申君,再加上楚怀王可没有什么心情变法,当然也就没有帮他的意思。春申君无奈,只好隐身于府邸之中,数年来都不出门,因此他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这才有他现在还以为甘茂依然是秦国丞相的事情。
“君上毋忧,此事说来话长,茂现为齐国使臣。”
春申君听到他是齐国使臣,立刻就放下心来,“先生此来,不知有何要事?”
“先生之说不敢当,此次甘茂只为合纵而来。”
春申君一听,立刻就来了兴趣,“可是合纵伐秦?”
“正是!”
“善!今日先行痛饮一番,明日再一起进宫觐见大王。”春申君如今已经高兴的手舞足蹈,哪还像刚才流泪的小青年啊。
夜下两人相谈甚欢,甘茂学识渊博,春申君也算是屈原的半个高徒,两人天南地北谈天说地,一会儿谈时政利弊,一会儿谈剑侠豪气。而此时乐师也重新演奏起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再无刚才的颓废哀乐。
“启禀大王,春申君携齐国特使,甘茂求见。”
楚王正在欣赏场中舞女的细长腰肢,见有人来打搅,顿时心里就不快。他春申君不呆在家里享乐,跑到寡人这里来干嘛?
“让他们进来吧。”
“齐国使臣甘茂参见大王。”
楚王显得很不耐烦,前不久刚走了个秦国特使,今天又来了个齐国特使,这些家伙也腻多事儿了一点。
“将国书呈上来吧。”
甘茂慌忙掏出国书递了上去,“王上明鉴,桀宋无道,竟惹的天怒人怨,然有暴秦为之张目。我王的意思是:合纵六国,诛灭暴秦,应天顺时。楚国若联兵北上,天下一鼓可定!””
“哦。”楚王随意的点点头,“使臣可回去等待消息。”
甘茂一愣,知道倘若今日就这么出去了,可就没机会了。自己刚到齐国就把事情给搞砸了,以后哪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此乃我王亲笔手书,许楚国分秦八百里土地财货。”
楚王一听有利可图,立刻来了兴趣,连忙把国书拿出来看了看,“噢?好好好,还盖着王印,看来是不假的了。不像那个张仪,居然拿了一张没有王印的国书来欺骗寡人。”
“不知王上其意如何?”
楚王抬头来看了甘茂一眼,“哦,寡人会好好考虑的,你先回去吧,寡人考虑好了会通知你的。”
甘茂无奈的很,连忙看了看春申君。春申君眼见楚王一再推脱,连忙行礼道,“大王,暴秦屡屡侵伐邻国,此时不趁此机会伐之,他日必有后患啊。”
楚国觉得自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他们居然还这么不依不饶的,立刻就怒火中烧。“你也是的,整日不是嚷着要变法,就是要死人打仗!如今有何不好?朝野安乐,太平岁月,好日子过腻了?日后谁敢再说变法,立即贬黜三级!”
春申君被骂得一促,一口气没缓过来,差点没被噎死,一时竟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楚王觉得自己骂得太狠了,虽然自己不喜欢他,但毕竟还是王室中少有的才智之士。
“好了,好了,好好的呆在家里享乐有何不好,倘若家中无美色,寡人宫中还有不少,待会儿领几个回去吧。”
甘茂叹了一口气,看了此次使楚,就要无功而返了。春申君如今显得比昨天更加颓废,仿佛随时就要倒下去的样子。
“报!”传令使者飞快的跑了进来。
“启禀大王,有消息传来,说东越国、缜缅国、且兰国有叛乱的迹象。”
楚王一愣,“好好的,他们叛什么乱,难道吃饱了撑得慌。”
“臣下不知,只知道秦国使臣去过这些地方。”
一听是秦国使臣,楚王的脸涨的通红。前不久自己还以为已经把他给糊弄过去了,想不到人家居然跑到自家的后院捣乱去了。
楚王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天才喷出一句,“天杀的秦国啊,他们难道不来恶心寡人,就不得安心吗?”
甘茂眼见事有转机,连忙说道,“王上,暴秦贪婪无道,并非不去招惹他们,他们就能放过楚国的。还请王上立刻下旨,发兵合纵。”
楚王狠了狠心,想要马上下旨,不过明显有点底气不足,他实在是被秦国欺负怕了。
春申君眼见楚王犹豫不决,连忙进言,“大王,削弱秦国一分,我大楚就安稳一分,此时正是良机啊。”
楚王咬了咬牙,“好,要寡人答应出兵,你就得答应寡人,以后不得再鼓噪变法。”
春申君心里面极为难受,不过眼前大事要紧,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变法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谨遵王命。”
甘茂眼见楚王答应出兵,顿时大喜,“不知王上能出兵几何?由何人领兵?”
“十万,再多就没有了。”
“十万是否太少?”
“十万还少,寡人还要留兵来平叛呢。”
甘茂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楚国能够出兵十万已经不错了,他也不奢求太多,“王上,可否由春申君来领兵?”
楚王不耐烦的摆摆手,“好吧,好吧,就这样吧。”
第六十一章 召回大将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在这一年之中,各国士子奔走呼吁,一为合纵,一为连横。这个时候交通不便,道路难行,使者往来之间,往往数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正因为如此,齐国此次组织的合纵才会耽误一年之久。
本来此次合纵的事情还算是顺利的,不料最后还在魏国那里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前几次合纵,魏国都占着财雄势大,先行垫付各国大军的粮草供应,并且相约事成之后,各国再行分摊。
不料屡次合纵都是无功而返,至于魏国先行垫付的粮草,当然就杳无音讯了,无奈之下,魏国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这种事,一次两次还成,次数多了,任谁也受不了。魏王也不是傻子,就算我魏国富庶,但也不是拿来这样折腾的啊。
魏王说了,合纵我同意,但是各国大军的粮草自己搞定。当然为了便于前线作战,你们可以先行把粮草运过来,咱魏国借地方给你们储存。这一下,各国又要调集粮草,时间就花的更多了。
嬴荡利用这一年的时间,不断的整训关防,为了更加的保险,他连水泥和火药都弄出来了。当然,这两个东西太危险,他还是指使别人去做的,水泥只知道个大概,火药只记得7。5:1。5:1,反正现在秦国人才多多,不用他们还真不合适,当然目前来说,这些东西都是保密的,知道的人还不多。
“大王,这种简体字,可是你所创?还有这些学说,简直新奇之极,妙哉,妙哉。”
王老头现在正拿着几本教材,翻来覆去的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嬴荡对他的礼遇之高,简直前所未有,‘见王不拜,着履上殿,随时可以入宫觐见’等等,嬴荡甚至都想塞给他一面免死金牌了。
“老先生,寡人现在正为六国合纵一事心烦呢,老先生可有教我?”
王老头白了他一眼,“大王不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吗,何用心烦?”
“唉,六国兵锋,百万大军兵压函谷关,怎能不叫寡人心烦呢?”嬴荡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以前还对六国合纵不屑一顾,等事到临头才知道压力究竟有多大。
王老头不屑的说道,“真的有百万大军?再说了,不是还没有来吗。”
“七十三万啊,我大秦倾国之力不过三十万人,实力悬殊啊。”嬴荡现在不得不悲哀,历史上六国合纵大军不过六十万,就让秦军损失惨重了,而且到最后燕国的两万大军也没有抵达战场,其实决战的时候,六国大军也不过五十八万而已。
现在好了,小翅膀一扇,比历史上多出来十三万,那可是十三万大军啊,不是十三万头猪。
王老头别别嘴,“得了吧,加上你在巨野泽的五万骑兵,怎么说也有三十五了,到时候各个地方再凑一凑,凑个四十万大军不成问题。再加上你的那个什么火药,想要赢还不简单。”
嬴荡尴尬的笑了笑,“寡人不是要留人来守好自己的老巢嘛。”
“呵,大王真是有心啊,倾国之战,务必用尽全力,你还有心情留恋老巢啊。”
“哎呀,老先生,你是不知道,寡人现在威望不怎么高,万一要是有那么几个人跳出来捣乱,岂不是大事去矣。”
王老头无奈的摇摇头,“大王,别人不是傻子,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他们要捣乱,也要等这一仗打完了才行。放心吧,他们都明白的。”
嬴荡细细的想了一下,“也是,不过秦人当然没有问题,可万一有六国奸细呢?”
“凭着商鞅的连坐法和保甲法,你认为区区几个奸细能够翻起大浪吗?”
“也是。”嬴荡这时候才明白新法的真正威力,秦国对外的主要通道,全部都设立了关防。不仅如此,秦国还拥有完善的户籍制度,不论是秦人,还是外来人口,都是要在官府登记的。而严酷的连坐法,使得一般人绝对不敢轻易站出来闹事。偶尔有几个漏网之鱼,也不过探听一点消息罢了,当然这还要不被廷尉署抓住才行。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