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德五十年-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一卫也是骑兵卫,以黑虎山四千马贼为主力,另外从第四卫中抽调一千名老卒,从新兵部补充两千名新兵,一共七千人。卫指挥使董老虎,卫指挥同知董三林,卫指挥佥事张球。

在进入宣城卫之前的那些明争暗斗,武毅军诸将都不清楚,那是连子宁亲自制定计划,军情六处负责执行的。这道任命一公布,大户儿才知道,原来黑虎山的马贼早就为大人所用。而同样与会的那些出身宣城卫八大家族的降将却是心惊肉跳——原来洛家那惨案竟然是武毅军一手策划的,着实是狠辣之极,而且狠辣中透着阴损刻毒,心中对于武毅军,对于连子宁的敬畏之心,又是增加了几分。

第十二卫、第十三卫的士卒来源,则是虎林地面的降卒。

在被连子宁征服之前,虎林地面保存着一支数量不菲的军队,数量超过八万,而当日武毅军迅速入城,迅速屠灭了杨家,这些士兵,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也大部分都当了降兵。这些军队,一开始的时候为了稳定其心,并没有什么动作,等到连子宁率领大军到来,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制,其中大部分老弱都被连子宁下令强制退伍,只留下三万五千余人的精壮青年。

这三万五千人中,分出一万五千,打乱一切编制,分割成为两个卫。

这两个卫,都是步军卫,其中少量的战马。

第十二卫指挥使,就是当初的虎林地面弗提卫指挥同知秦立人,当初他杀弗提卫指挥使,迎接武毅军入城,立下了大功,论功行赏,连子宁自然不能慢待于他。

第十三卫指挥使,则是当日的宣城卫西门守门千户刘益辉,他在家族长辈的指示下,打开城门,迎接武毅军入城。若没有他,武毅军难免又是连番恶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所以功劳也是不小。

黑虎山以马贼乱匪而成军,连子宁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董老虎父子这一次来本来是冒着被杀的风险来开会的,连子宁非但没有留难,反而是圆了他们父子当官儿的梦想,两人自然是感激涕零。

而第十二卫和十三卫的指挥使,这两个人,一个是八大家族中杨家家主杨监利的内弟,另一个则是八大家族中刘家家主的长孙,算是八大家族的代表人物。而八大家族中另外一些要紧人物,也都当了这两个卫的军官,还有一些,则是在宣城卫和弗提卫两个县中身居要职,连子宁这一番举动,大大安定了八大家族之心,稳定了虎林地面统治的基石。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泛起风浪来的,新组建的这三个卫,大量的基层军官都是武毅军中抽调的老兵,对武毅军,对连子宁忠心耿耿,有了这些人在,一旦他们有不臣之心,连子宁直接可以越过他们指挥军队。

三卫虽然组建了,但是距离上战场还差得远,得益于完善的征兵和训练体制,严格的考核和连子宁从未放松过的要求,武毅军最近一年中虽然不断扩军,军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却是没有胡乱增兵,也没有滥竽充数。所有新兵卫,都是经受了极为艰苦的训练,战斗力并不差,士卒的质量并没有下降。

新组建的三个卫亦不例外,他们即日起便要开拔,步行军至喜申卫,在喜申卫进行为其三个月的训练整顿,然后才能投入战场。

在会上,连子宁还宣布了,下一步,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在虎林地面和可木山地面一共征发新兵八万,联合上那剩下的两万名虎林地面降卒,一共十万人,进入新兵部进行训练。

喜申卫地面的战争潜力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无兵可征,而可木山地面和虎林地面,可是有着更多的人口,更大的兵源。

这一切消息,都让与会的军官们无比振奋。

更多的军队,就意味着更高的职衔,更高的爵位,更大的权势,而更是昭显着,伯爷并未因鼎定松花江将军辖地就停下扩张的脚步,相反,这个步子会迈的更大一些。而有些胸有丘壑的,已经想到,大人此举,毫无疑问,针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女真!

接下来数日,连子宁又任命了弗提卫的县一级官员们,也是出身于八大家族的人,在当地根深蒂固,上手很快。

而靠着任命上层官员表明自己的态度,稳定了八大家族,进而稳定了整个虎林地面的局势,而那些真正能够在县一级发挥作用,掌握实权的中下层官吏,比如说典史、主薄之类的这些实权职位,却全都是由从将军府政务总办衙门调来的官员担当。

现在总务总办衙门已经相当于是连子宁的官员培训基地了,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从其中抽调大量官员,进行补充。

在他们的主持了,各项以喜申卫周边为标杆的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征兵工作在他们的主持下也非常的顺利,在武毅军丰厚饷银的诱惑下,许多农民踊跃参军。

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在没引起地方上多大反弹的情况下,就把局势给稳定住了。

这和以往连子宁以雷霆手段来稳定地方,让所有明白反抗自己的统治就是死路一条的强硬不同,这一次的一系列的手段,更加的温和,如柔风细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中,就改天换日。

这也显示着连子宁在成为一个称职的上位者而不单单是一个军人,一个统帅的道路上,更加的成熟,手腕也是越发的老辣。

而这时候,朝廷的诏书和喜申卫中奔驰而出的几匹快马,也几乎同时到达了宣城卫。

※※※

宣城卫,武毅伯府别院,花厅。

王大春和洪朝刈两人并肩站在连子宁面前,洪朝刈正在禀告着什么。

“根据大人您的指示,虎林地面以外人口和耕地的统计工作已经开始了三个月了,现在喜申卫地面和可木山地面的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柱邦大城地面的户籍黄册,下官已经向张希举索要过来了。而虎林地面这边,户籍黄册都是完好的,下官了解过,杨家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每年都会派人重新统计一遍,所以只需要相加就行了,现在向大人汇报一下。”

“现在松花江将军辖地一共有县一级十二个,分别是喜申卫、莽吉塔城、药乞站、兀者揆野木所、乞勒尼卫、考郎兀卫、可木卫、扎肥河卫、宣城卫、弗提卫、同江城、苏里河卫;另外,柱邦大城仍然保存着府一级别的建制,下面有五个县,分别是竹棒站、安陵城、托温城、托伦卫,弗思木卫。总计有十七个县,一百一十三万六千十五户,五百六十七万七千六百五十四口,有耕地一百零五万三千四百顷,耕牛八十九万头。这些耕地中,有两成半种植的是玉米,剩下的,都是麦子。”

“至于大人您让下官估算的秋粮的收入,由于下关对于玉米的收成委实不敢置信,是故无法估算。不过若是真如大人所言,玉米收成那般高的话,秋粮收入加起来定然不在少数。”

“嗯!”连子宁点点头,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洪朝刈道:“还要请问大人,这秋粮的赋税,定到几税几?”

连子宁沉吟片刻,道:“这样,分成两块儿,种植玉米的区域,把秋粮征收定到十税三,种植麦子的区域,五税一吧!”

“这个高?”洪朝刈愕然道:“这不可能的,太高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连子宁摆摆手:“百姓从来是苦于苛捐杂税而不是正税,文帝景帝都是三十税一,也没见百姓过得多好,三十税一,若是加上各层官员的克扣,落到百姓头上,差不多是十税五。但是咱们现在地盘儿就这么大,那些官儿们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咱们十税三,那就是真的十税三,如此一来,百姓反而没什么负担。老洪,我可得给你提个醒儿,秋粮征收的时候,我会让军情六处的人四处盯着,若是发现你手下的官儿们有不法之事,定杀不饶!”

洪朝刈心里猛地一凛,响起了被连子宁斩于路边的那位,赶紧道:“请大人放心,下官定然严格约束他们!”

连子宁微微一笑,却没把洪朝刈的承诺当回事儿,当一个人手中掌握了权力,而这种权力又缺乏约束机制的时候,贪污就是一种必然。不过这也没什么,他们敢贪,连子宁就敢杀,杀上几个,自然就都老实了。

洪朝刈说完,王大春又道:“大人,标下要汇报的,是前一阵子得到的那一批财物的事儿。”

连子宁眼睛一亮:“可是从野女真部落中搜出来的?说说!”

王大春也是一般的表情,点点头,嘿嘿笑道:“正是那批财货,按照您的吩咐,除了那些沙金和部分药材留下之外,其它的早就着人运给京中的大小姐了。今儿个,柱邦大城那边传回信儿来,大小姐遣人运来的银两已经到了柱邦大城了,除了您让大小姐留下的那两成之外,其它的都已经变卖。”

“这么快?”连子宁诧异道。

“标下也没想到,现在想来,却是标下想岔了,那些京中的大人不缺银子,对这些东西却是稀罕的很呢,那随行的伙计说,咱们放出了有百年以上老山参的消息之后,第二天府上的门子就收到了三百多张拜帖,都是京中数得着的达官贵人,要么就是那些富商大贾,说是价钱绝对不是问题,都是想从咱们手中捞一支老山参好在关键时刻续命呢!”王大春笑道:“还有那些鹿茸,上好的皮子,都是他们想要的好东西,眼瞅着要入秋了,那些贵人们还都想置办一身儿新裘皮呢,咱们运过去的那些东西,半个月就被抢光了。”

连子宁也只能感叹现在大明朝经过了百多年的积累,这些达官贵人们是何等的有钱。

“到底多少钱呐?王兄,你就别卖官司了。”连子宁还没问,反倒是一边听的心痒痒的洪朝刈忍不住了,出言问道。

王大春伸出三个手指头,笑眯眯道:“三百万两!”

“这么多?”

洪朝刈倒吸了一口凉气儿,满脸的不敢置信。

连子宁心中也是没有想到,他长长地吁了口气,心中是极高兴的,除了惊愕于这笔银子的庞大之外,还是一点就是终于是不用花妹妹辛辛苦苦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