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和安东尼奥等人因为研制出了火炮而获得了三家火炮制造商的股份,此刻都已经是富人,尤其是安东尼奥,据说每天都要搂着银子睡觉,而且常常在梦中笑醒。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向他求证的时候他总是大摇其头,可是私下里不断地游说我让我必准他成立武装商队,要把中国和朝鲜的物产运往欧洲。对此我不置可否,常常是掉着他的胃口,直到他把分红提到最大限度,我才首肯。因此伊丽莎白号这刻并没有跟随而来,安东尼奥虽然经常夸夸奇谈,可是很富有冒险精神,他用所得金银收购了大量的退役船只,此刻正在改装,准备他的海上航行。
而汤若望还是锲而不舍的宣传着他的教义,有了银子就更好办事,现在他快成了朝鲜的头号大善人了,捐资助学,施舍粮食,于是“上帝的福音”就成了他的绰号。可是百姓们除了对他的大米白面感兴趣外,好像对他的天主,上帝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他还是乐此不疲。因此我对汤若望大家赞赏,不断的表示遗憾,若不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老婆,或许我会成为天主的信徒。这让他很感动,于是更加卖力,且不知我正在旁边偷笑,这可是好事,我没理由反对,而且省了我的很多钱。
唯独高卡乌斯,对金钱和传教都不感兴趣,他一心埋首在新式火炮的研究中,在一次意外的聚会中,我“无意”的对蒸汽将壶盖顶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启发了高卡乌斯,现在他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这种神奇的力量上面,并且将自己所得的金钱大量的投入在这上面,为此我曾奸笑不已。
好了,忙活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我和老婆们休息休息了,怀孕的女人更需要丈夫的关爱,多尔衮和我商量完毕后,找他的母亲阿巴亥去了,两人谈了好久,最后阿巴亥红着眼睛将多尔衮送下了船。随后她靠在我的怀里感叹道:“多尔衮真的是长大了,他不再需要我的关怀了!”
“哪有啊,儿子毕竟是儿子,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你的儿子,不要多想了雏鹰是该到了展翅飞翔的时候,早晚会离开母亲的怀抱的。”道理阿巴亥是明白,可是毕竟在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了。从前不见面还好,一见面了难免伤感,尤其是多尔衮即将独自面临巨大的挑战,做母亲的自然是放不下心。
“放心吧,我可是送给了他二百多门大炮的,就是轰也能把皇太极轰得稀巴兰的。”我安慰道。
“老公,你对我们母子真好!”阿巴亥紧紧地搂住我。
“怎么能不好呢,一个是我老婆,一个是我儿子!”我调侃道。阿巴亥只是在我怀里扭动了一下,表示抗议,就不再言语了,看来她这次和多尔衮达成了某些共识,很有可能就是与我有关的。这次没有激烈的反对,大概是多尔衮已经承认了我们三人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关系。这样的便宜老子到哪里去找啊,要兵给兵要炮给炮,我心中暗暗得意。阿巴亥仰起头提醒我道:
“老公,你可不要小看皇太极啊,此人心计之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了的,当年我为了多尔衮能继承汗位笼络诸位贝勒,曾送饭给大贝勒代善还有皇太极,代善接受了我的好意,而皇太极接受了却没吃。由此小福晋德因泽向大汗告发我说我私通大贝勒,由此不但使大贝勒从此失势还连累我被大汗逐出皇宫,此事最终的获益者正是皇太极。哼,真正不清不白的恐怕是他和德因泽吧!”阿巴亥一席话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事情野史上曾有记载,只是从阿巴亥口中得知真相,让我不由得对皇太极的心计重新认识。
女真人没有嫡长继承的传统,许多游牧民族是幼子继承,可以继承努尔哈赤遗位的主要是四大贝勒还有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四大贝勒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因为他父亲的问题,他也获过罪,所以他没有资格,也没有可能来争夺这个继承权。三贝勒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这个人是非常骁勇性格粗暴,也极为鲁莽,他的母亲富察氏,得罪了努尔哈赤,这莽古尔泰居然把他妈妈给杀了,这种人在他兄弟之间,负面影响太大,像莽古尔泰这样勇敢,做一个将军带兵打仗是可以的,做一个国君是不可以的,所以他也没有希望来继承大位。剩下两个人了,一个代善,一个皇太极,代善是大贝勒,其实他是老二,他的哥哥褚英被努尔哈赤给杀了,所以他成了大贝勒,代善年龄长,军功多,掌握的军队也多,人也比较宽厚。皇太极排行老八可是是四大贝勒之末所以叫四贝勒,他同代善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做男人的最恨最恨就是自己的女人不忠,如此一来大贝勒和自己父亲的女人私通,这无疑就使他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地位降低,同时也打击了阿巴亥顺带着阿齐格和多尔衮的汗位继承权也受到了质疑。
皇太极一石二鸟,不动生色的就敲掉了两个有力的竞争者,这份心计绝对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四卷 披荆斩棘 第二十章 谣言
过了年皇太极的日子又开始不好过了,这时他正在闹春荒,年前从蒙古诸部获得的粮草和牲畜这时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最倒霉的是由于工匠的大量缺失使得女真的军用器械生产能力迅速的下降,若是按照这样速度下去那么用不了多久女真就没有办法维持战争了。
近日来皇太极正为此忧心忡忡,范文成自从宁安道一战后被皇太极冷冻起来,他心里已经不知道将我的祖宗八代骂了多少遍,对于皇太极所忧心的他自然是洞若观火。
“大汗,微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范文成诚惶诚恐的说道。
“有什么你就说!吞吞吐吐的干什么?”皇太极不耐烦地说道。
“是,大汗可否还记得当年宁完我所提的龙井关进军路线?”范文成硬着头皮说道。
“哦?你说的是在大安口龙井关集结,从那里越过长城,进攻遵化,随即进攻蓟州、三河、通州直逼北京?”皇太极的记性可是很不错,尤其是这样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进军路线,只不过当时被我的朝鲜计划打乱最后破产了。
“正是,难得大汗还记得,此刻正是兵行险招的时刻了!”范文成边说边不断的打量着皇太极的神色。
皇太极脸色阴晴不定,他如今刚刚稳定辽东的政局,此时若是行此险招难免不腹背受敌,要知道我李开阳可是一直窥视着他的后方,没准什么时候抽冷子就给他一下。大军倾巢而出一要冒被袁崇焕截断后路的危险,二要冒被我抄了老巢的风险,多尔衮此时已经蠢蠢欲动。现在整个盛京都在风传:努尔哈赤在预感到大限将至之时,特地将大妃阿巴亥召去,与她共同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五天。为什么要召大妃?肯定是与汗位的继承有关。
据说当时努尔哈赤临终时,遗命将汗位传给多尔衮,由代善辅政,如果真有此事,那么这个决定很可能就是努尔哈赤与阿巴亥共同商定的,或是阿巴亥首先知道的。阿巴亥是努尔哈赤临终前所有事情的最知情者,只可惜阿巴亥已经殉葬,努尔哈赤也早就归天。
谣言还说之所以打妃被殉葬那是皇太极的阴谋,就是为了封住大妃阿巴亥的嘴,因为按当时的风俗,殉夫者一般都是地位较低的妾,很少有正妻殉死的。所以努尔哈赤遗命阿巴亥殉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整个谣言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简直是天衣无缝。
对于谣言皇太极也十分苦恼,这些谣言不但在民间传播,而且在女真人的上层贵族也都传遍了,再联想到皇太极继位伊始就使率军攻打朝鲜和多尔衮较量,这就更增加了可信度,朝鲜可没有和大金国过不去,为什么要打朝鲜呢,还不是为了除掉多尔衮。简直是越传越神,越传越像,当然了这些谣言都是我散步的,为的就是让辽东政局不稳,为将来多尔衮入住辽东创造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古代人皇太极自然是不知道如何最好的利用舆论攻势,尤其是像我这样完美的编造故事,难得就难得在这个故事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实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我杜撰的。我早就向阿巴亥了解过努尔哈赤是猝死的,根本就来不及留下遗命,就是他有心传位给多尔衮也没有诏书。至于殉葬就是不可能了,阿巴亥好好的活在我身边呢,可是皇太极却不敢说啊,所以阿巴亥之死就成了皇太极图谋汗位的最有力证据,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现在国内局势动荡,我如何还敢行险招呢,此计就此作罢!”皇太极不悦的说道。
“大汗万万不可啊,此时正是实行这个计划最好的时机,若是大汗放弃将来会追悔莫及的。”范文成苦苦的劝道。
“哦,你到说说,为什么是最好的时机?”皇太极疑问道。
“兵者诡道也!,这在兵法上早就有云,正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大汗不可能出兵,我们才反其道而行之,此是趁其不备。既然别人可以散播谣言,我们也可以同样散播谣言,这样混淆视听,那么大家也就分不出真假来了。”范文成有条有理的说道,他十分善于煽动,否则从前皇太极也不会很多是事情都听他的了。
“谣言,什么谣言呢?”皇太极对谣言的事情最苦恼了,听说有办法立时来了兴趣。
“现在盛京的谣言,臣也听到一些,可是大汗不要忘了,当年大汗可是经过李开阳医治之后死的,李开阳用药神鬼莫测,难道大汗就不是他下毒害死的么,他可是一个汉人啊,这汉人居心叵测害死大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多尔衮和阿敏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早就密谋在一起,图谋汗位,只是没有想到大贝勒和四贝勒如此英明,所以奸计未能得逞,才趁发兵朝鲜的机会密谋叛国,大汗上次远征正是为了给天命汗报仇,只是因为家丑不能外扬,大汗才没有说明。大汗还可以说其实阿巴亥根本就没有死,他们同意大妃殉葬不过是掩人耳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