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来的。所以他们要过河,大概是要从下面的渡口处过河,这样可以直逼雁回三关。至于我们的寨子……虽说孟商部族对我们恨之入骨,可是如果雁回三关都破了,寨子里这千余人,也就不在人眼中。”
听到齐伯这么说,秀花脑海中灵光一现,突然知道自己究竟觉得哪里不对了。
***望远镜这东西是17世纪产物,首台望远镜的诞生大概是在明万历年吧~不过全文都是架空的了,连地名都彻底架空了,所以也就不那么纠结了吧……
。。。
 ;。。。 ; ;
第七章 有人烧山(上)
孟商部族所处之地为极北严寒之地,每年冬季,都要派小股人到雍朝边境劫掠方可度日。虽说现在孟商部族占了北岸草原,但是冬日粮草并不足以支持其攻打雁回三关——因为北岸再无雍朝旧人,孟商族人找不到可抢的人了
而雁回三关地势险要,三处关卡成倒三角状,均有极高的险壁作为墙,三个关卡互为依仗,易守难攻,是中原腹地最大的屏障。哪怕是前几年最混乱的时候,孟商族人也未能趁乱拿下这三关。
如今潞王、张家兄弟以及萧家在北地成鼎足之势,互不相让,但是这三帮人均有野心,也不会坐实孟商部族攻关。
所以孟商部族并不是真想攻关,而是想攻占姚家寨,以落雁山作为自己的据点。
到时一旦北地三顾势力有摩擦,就极易被孟商族人捡了便宜。
想到这儿,秀花忙对齐伯道:“八叔,你说孟商人会不会抢了我们的寨子住着,然后等明年春天再攻打雁回关呀?”年纪所限,秀花只能用孩子气的语言如此说,唯盼齐伯能听懂她的意思。
而且秀花敢笃定,如果是杜仲,大约是能听懂的。
但是齐伯不是杜仲,所以他确实没听懂秀花的意思,只当她年纪小,未见过这样的阵仗所以害怕,便笑道:“秀花莫怕,你爹爹说了,必然不会让孟商族人马过河。”
是,他们最开始没想着过河,而是一把火烧了姚家寨,秀花在心中狂吼,却不能说自己梦到的事儿,是以表情就有些闷闷的。都怪这该死的年纪,都没人肯信她的话。
齐伯以为她累了,就抱着她下了哨塔,将她放下,要魏三带着她回去。
魏三并不知道秀花心中在想什么,但是今日看到听到的事情,却让他有些兴奋,便拉着齐伯问:“八当家的,以后我也能要练好武艺,不让孟商人欺负我们。”
齐伯最喜欢这样的话,就摸着魏三的脑袋说:“小三子有志气,八叔等着以后与你并肩而战。时候不早了,你快带秀花回去吧,八叔去聚义厅与大当家的有事商量。”
***
魏三笑着拉着秀花走,进了寨门才发现秀花的神色不好,就问:“秀花你今天怎么了?总是不高兴?”
秀花摇摇头:“没,没什么,就是看见他们黑压压地在北岸,害怕。”她真的很害怕,她不知道前世魏三有没有在这场大火里活下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丫头一样,死在那场大火里。
魏三感受到了她在打颤,知道她真是怕极了。
想了想,魏三放开秀花,蹲在了地上:“上来。”
秀花愣了一下:“三哥哥你这是做什么?”
“背你走。”魏三说着,手向后勾住秀花的腿,秀花没站稳,真的倒在了他的背上。
“三哥哥,你放下我,我自己能走。”秀花拍了拍魏三的背,作势要下去。
“你好好的别动。”魏三却不理她,只是往寨子里走,边走边说,“秀花不要害怕,没事儿的,大当家的说不会让他们过河,就一定不会让他们过河,大当家的可厉害了,我听爷爷说……”
魏三絮絮叨叨地给秀花讲着听来的大当家与孟商部族战斗的故事,每说一会儿总要强调一句“不会有事儿的”。
秀花靠在魏三的肩上,今年不满八岁的魏三,身形还很消瘦,背着她,走得很慢也很稳。
秀花记得,魏三有一个妹妹,耳后有和自己的痣。却死在孟商部族人的手里。
魏三将她当作了自己的妹妹疼爱。
她有些想哭。
一定会阻止那场悲剧,否则就白来这一遭了
***
这天夜里,北风极大,呼啸的北风叫嚣着,仿佛要将房子吹倒似的。
秀花心里有事,躺在床上,只是睁着眼睛听风声,心情糟透了。
不高兴地翻了个身,秀花才看见丫头也睁着眼睛。
“还没睡?”秀花小声问。
丫头缩在被子里,说话还带着些鼻音:“白天睡多了,现在不困了,秀花你怎么了?”
秀花嘟着嘴,又翻了个身,仰面躺着:“心里不舒服,睡不着。”
丫头年纪小,不懂什么叫发愁,但是一听秀花说“心里不说服”,就以为她也病了,忙坐起来:“我这儿还剩一个丸药,你吃了吧。”
秀花心里虽然烦闷,但是听丫头这话,却又笑了:“药可不能乱吃,你快躺下吧,小心着凉。”
丫头听秀花如此说,就趴回到了床上,道:“今天风好大呀,听刘阿奶说,明天要下雪了。”
“下雪?”秀花侧着头看向丫头。
刘阿奶是寨中一个小兵的母亲,为人热心,平时寨子里有谁头疼脑热的,都是她照顾着。
丫头点点头:“刘奶奶说她腿疼,所以就是要下雪了。刘阿奶测的可准了。”
北风,下雪……
秀花猛然坐起来,还没等说话,就听见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鼓声,而后中寨那里又传出了一阵脚步声。
“这是什么声音?”秀花猛地抓住了丫头,问道。
丫头被她吓到了,半天才说:“这是寨子里集合的鼓声……秀花你去哪儿?”
还没等她说完,就见秀花抄起了床边椅子上的毛大氅,披着就跑出了房间。
今夜月色正好,后寨里的人都听到了鼓声,也妇人或从窗或从门探脑看——这些都是寨中兵士的家眷,这样的鼓声意味着什么,她们都懂。
秀花一路跑到了中寨的马棚处,才看见马棚里一半的马匹都没有了。
马棚里并没有人,秀花跺跺脚,又往前寨跑去。
跑到半路,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魏三。
“秀花你去哪儿?怎么穿这么少就出来了?”
“三哥哥,我爹呢?”秀花顾不上这些,只是抓着魏三的胳膊问。
魏三因她急促的语气吓了一跳,忙道:“孟商部族大军有异动,似是往河这边来了,方向是雁回三关那里,大当家的带了五百人马去。”
秀花的心更沉重了。
姚家寨的人虽然常与孟商部人有交战,但那都是小股人马而已,如今孟商部族如果真的两万多人马压过河来,那么五百人只怕还不够人塞牙缝。
魏三似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忙又道:“大当家的也不是与他们硬拼,已经有人去雁回关上报信了。而且这次去的是骑兵和弓箭手,人人都带了火箭,只埋伏在他们后面,等他们都上了冰,就射火箭阻挡。”
秀花听说,虽然心下稍安,却依旧不安,想了想,也不理魏三,只是折回去,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时丫头已经穿戴好,抱着秀花的衣服,刚要出门。
秀花见状,也来不及理丫头,只是拿过衣服穿上,又去柜子里拿出百宝囊。
这个百宝囊是姚家寨人手一个的,里面有匕首、响哨和金疮药,秀花拿出匕首贴身藏好,回头又要出门,却被丫头拉住了:“秀花,你要做什么去?”
秀花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便挣脱开丫头的手道:“丫头你乖乖在这儿带着,我去去就回来。”
谁知一开门,就看见魏三也站在门口,满脸的迷惑:“秀花……”
“三哥哥,我放心不下,要出去一趟。”秀花说着就要往外走。
“不行,这半夜三更的,迷路了可不是玩的。”
“三哥哥我真不是玩儿。”秀花急道,“三哥哥你信我,我就是出去看看,马上就回来。”
“可是……”魏三还想说什么,但是看秀花焦急的表情,一咬牙,道,“那我和你同去,再带着山风。”
“好主意。”山风是猎犬,个头又大,从战力到战斗经验,逗比他们两个小孩子高多了,“就带着山风。”秀花道。
丫头见他们都要出去,忙也将自己的百宝囊戴上:“那我也去。”
秀花来不及多说,只能道:“那都去。”
***
寨子里一下走了半数的人,比以往显得安静了许多,前寨的聚义厅里却灯火通明,似乎不少人在里面。
秀花等三个小孩子带着山风,蹑手蹑脚地就出了寨门,竟没有人阻拦。
魏三先起了疑惑,小声道:“今天哨塔上怎么没人看守?往日里早晚都有人守着的。”
秀花更加笃定了心中的想法,便问:“三哥哥,你知道断魂林在哪儿么?”
魏三点点头,指着西北方:“那面,一会儿就到了。”
秀花忙牵着山风,向魏三指着的方向跑去,魏三和丫头见她如此焦急,也连忙跟了上去。
不到一刻钟,秀花等人就到了**林外。秀花想了想,回头对魏三说:“三哥哥,你带着丫头和山风,现在这儿等一下,我先去。”
“不行!”魏三连忙拉住秀花,“你一个人怎么可以,我们一起进去。”
丫头也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