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尘中遥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红尘中遥望-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完全的陌生人,他或她与你的生活无关。当有一天,他或她成了你的配偶,一下子就成了你最亲密的人。你选择了他或她,他或她选择了你,两人如胶似漆,情意相投,山盟海誓,白头偕老。双方互相忠诚,这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两人在生活的轨道渐行渐远、直至貌合神离时,甚至比结婚前的陌生状态还要陌生时,那还该不该再坚持忠诚呢?当忠诚成为一种负担、煎熬的时候,它离人性就越来越远了。”

  蓝珊还在按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人们选择他或她作为自己的配偶,其终极目标难道不是为了使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互相的忠诚,实际上就是对这种丰富和意义的共同呵护。而他或她不再情意相投而是形同陌路,那还有什么意义去值得呵护——忠诚还会不会有呢?如果有,它也已变成了一把对自己和对方的精神枷锁,这样的枷锁难道还不该去把它打碎吗?”

  宏成想到什么,不禁问:“那……世界上不可能是你的配偶最好或最合适你,在漫长的人生里也许会遇到比配偶更适合自己的人,那永远见一个爱一个并背叛一个吗?”

  “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绝对。确实,在这广阔的世界上,在这茫茫人海里,会有一个人是最适合你的,他或她必定存在,但往往不遇。也许,在与配偶结合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会遇见更适合你的人。但是,这时候他或她只是一个你的‘陌生人’,而你和你的配偶却已是互相的‘熟人’,你的一段生命已与他或她重合并纠缠在一起,这是那一个‘陌生人’所不能匹敌的。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是珍惜自己生命的动物,他不会轻易去斩断自己过去的那一段生命历程。那个“陌生人”的出现不会成为你背叛原有配偶的理由。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你本已对那一段以往的生命历程不堪,你与你的配偶早已貌合神离,那么那个“陌生人”的出现才是致命的。所以,我说,当忠诚成为一种不自然的、强加的东西时,它本身就是异常脆弱的。反之,当它是一种自然的、出自内心所需的,它就是最坚定的。所以——”蓝珊说到这里不禁提高了声音:“我刚才说,你的背叛,恰恰是你的忠诚。你是忠诚的,你忠诚于自己的真实内心,忠诚于你的真实情感,也忠诚于你的真实欲望。你的内心、你的情感、你的欲望,都是真实纯洁的。这些都是上苍所赋予你的权利。权利是神圣的,她家有恩于你,也无法剥夺你的这些权利。她既然是你的妻子,她事业上再奔忙,也不能有忽视你的特权。所以我要告诉你:你没有过错,不应该自责!”

  宏成到这时候才完全听明白蓝珊的意思。他从内心内心深处感激眼前这位红颜知己,她不但重塑了他的身体,也重塑了他的精神。

  “珊,感谢你!你解脱了我的精神铠甲。我要永远记住今天,记住婺源。” 。。

第五章(5)
5

  前晚在无边无际的蛙鸣中进入梦乡。次日又在屋前屋后的鸡啼声中醒来。

  “今天去哪里?”宏成醒来就问蓝珊。

  “哪里也不去,就赖被窝。”蓝珊忽然一个翻身,压在宏成身上,压低嗓音说:“就让我在这里继续做你的狐仙!”

  “现在?”

  “现在!”

  宏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一时野性勃发,他猛地翻过身来,把蓝珊压到身下。

  这时候,整幢有着200年历史的木楼也在咯吱咯吱地摇晃叫唤。

  下午,由蓝珊驾车,直奔鸳鸯湖。

  一路上,宏成不时扭头望蓝珊。

  蓝珊不解:“你怎么老看我?”

  宏成难得的一脸坏水:“看不出,你这样一个淑女,一到了床上竟这么野。”

  “你坏!你坏……”蓝珊一脸娇羞又气急败坏,腾出一只手向宏成挥拳。

  嬉闹中,鸳鸯湖就到了。据说,这鸳鸯湖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水面面积达二三千亩,每年有数以千计的鸳鸯汇聚于此越冬栖息。水质清冽的湖水,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覆盖着密密天然阔叶林的连绵青山间。但在雾气笼罩的水面上,竟看不到一对鸳鸯。正疑惑间,忽听得一个带团的导游在讲解:“今年的春来早,鸳鸯湖的鸳鸯们有许多已经翩然北去。主要还是今天是阴雨天气,如果天气好,鸳鸯们都会出来。现在它们都躲到湖岸边上去了,利用保护色把自己隐藏得严严实实。你看,那里有几只,身上的颜色和泥土的颜色一致,不容易发现。”顺着导游指的方向仔细辨认,果真发现几只母鸳鸯正警惕地打量着一群群来来往往的游客。原来喜欢“咕咕”鸣叫的鸳鸯,这时在叽叽喳喳的游客前反而沉默了。

  幽美恬静的环境,阴雨中朦胧的湖光山色,即使看不到鸳鸯在湖面上嬉戏,也使宏成和蓝珊久久徜徉,不忍立即离去。

  蓝珊变戏法似地从车后座厢里找出一本速写本来,坐到一块岩石上画起了速写。宏成走到她的身后去看,她嚷了起来:“不许看!不许看!”

  宏成只好知趣地走开,在山坡上采起了野花。

  过了一会儿,蓝珊叫宏成:“画完了,你快来看!”

  宏成看过后,连赞不错:“看来你的素描功底还没有丢啊。”

  “嗨!别夸了,自从走出大学校门,已许多年没有画过速写了。”

  “咦?”宏成突然发现了问题:“湖面上并没有鸳鸯啊,你怎么画了两只?”

  “傻瓜,不是两只!”

  宏成又仔细检查了一番画面,看来看去只有两只鸳鸯:“你画的明明是两只嘛!”

  蓝珊的手指在宏成的额头上重重点了一下:“傻!这不叫两只,这叫一对——那不就是你、我嘛。”蓝珊脸红了。

  宏成恍然大悟:“对对,是一对!”

  蓝珊过来拥住宏成。

  两人紧紧相拥着,对青山绿水许愿:

  “让我们来生在这里做一对鸳鸯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6)
6

  晚上又回到了县城紫阳镇,宏成和蓝珊忘不了那种错把溪道流水声当雨声的感觉,依旧选择了前晚住宿的那家老城区傍溪而建的婺源假日酒店。

  在如雨的水流声里,在临河的窗口吹进来的三月杨柳风里,两人相依着说了一阵热话后,宏成对蓝珊说:“我经常想到一个问题,自从结识你以后一直想问你,但一直没问出口。”

  “哦?还有这样的问题?”

  “我就是不明白,像你这样轻轻的年纪怎么会喜欢唱《南京之歌》这样的老歌?”

  “我还以为是什么问题呢!我会唱的歌很多啊,老歌新歌都会唱,别忘了我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是校园‘歌星’,呵呵!”

  宏成知道蓝珊这是故意打哈哈,便继续紧追不放:“你这是在回避我。我感觉你喜欢唱它。唱得很投入,好像不是一般的会唱。总说歌是一个人青春的徽记,只是它被传唱时,你应该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女孩啊。”

  蓝珊不由得变老实了:“你这人好敏感呵。”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了吧。”

  “说来话长。” 蓝珊珊沉思着。“那也与我的中学时代有关……”

  宏成打断蓝珊的话头:“等等,我不明白:《南京之歌》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歌呀,这与你中学时代怎么有关?”

  “有关。那时教我们班语文课的张老师,是五十年代出生人,是一位下过乡的知青。他是南京五中毕业的,哎,你知道南京五中吗?”

  宏成恍然记起,《南京之歌》的作者任毅是南京五中的。

  “就是,我们的张老师与《南京之歌》作者任毅是校友,张老师要比任毅低好几届,任毅读高中时,他还在读初中。”

  一首蹉跎岁月里的歌竟串起这么多的纠葛!凭直感,宏成知道自己今晚将听到一个不寻常的故事——不,不是故事,应该是蓝珊的一段感情经历。

  “张老师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当时是以初中没有毕业的学历考上了大学。他读的是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我们学校教书。到教到我们这一届时,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当时他大概有三十六七岁吧,至少比我们大二十来岁。张老师和我们过去碰到过的所有老师都不一样,他讲课生动有趣又深刻犀利,还常常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社会时局的看法,有时显得有点尖刻偏激。还有课后布置作业很少,很得我们学生的心。他还长得很帅,弹得一手好吉它,平时与学生很接近,放学后经常在操场上一起打篮球、打排球,甚至星期天会约一帮同学去登山,还常常在课内课外给我们讲他们的知青故事。同学们都很崇拜他,许多女生都暗恋着他,我也是其中之一。”说到这里,蓝珊瞟了宏成一眼:“你会笑话我吗?”

  “哪里会!”宏成盯着蓝珊的眼睛,又强调了一句:“真的!学生恋上老师,是经常出现的。我高中时的一个女同学后来就是与我们的地理老师结婚的。”

  蓝珊继续说下去:“那时,我们班上几个活跃的男女同学经常在夜自修后到张老师的寝室去,向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也听他讲知青故事。有一次,他给我们弹了一支曲子,他一边弹还一边低声吟唱,这支曲子就是《南京之歌》。

  “我还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在教师宿舍楼的阳台走廊上,淡淡的月光如水银洒落在他瘦削的脸上,投下黑白分明的剪影,他微闭的眼睛,轻翕的嘴唇,忧郁的神情,使我如醉如痴。就是在那个夜晚,我迷恋上了这个比我大了差不多二十岁的男人。”

  “在张老师那里,我们知道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人和事。譬如《南京之歌》和它的作者任毅的不幸遭遇,我们听了后不胜唏嘘。事后,我们几个女生甚至还打听到了任毅当时的任职单位,偷偷地守在市纺织工业供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