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如何做个幸福达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0后女孩,如何做个幸福达人-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见到这样的笑脸,会比在寒冬见到阳光更让人觉得温暖和开心。可是,明明微笑的样子这样惹人爱,很多人却时常忘了微笑,呈现给他人的要么是一张冷峻的脸,要么就是一副看不出任何表情的面孔。以前有遇到一位这样的女领导,非常严肃,对人要求也很严格。我们和她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惹怒了她。那种工作氛围,让我们觉得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有胆大的下属很委婉地给她提了个建议。从此,她笑脸多了,我们工作也轻松了许多。离开那里好多年了,我却还一直记得她后来展现出来的微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着面对他人,沟通中会少一些障碍,多一些顺利,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和谐。为了让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更快地融入群体,为了生活得更加开心,年轻的我们更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
  再来说说赞美。生活中,我们需要别人的赞美,也要乐于赞美别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真诚、慷慨的赞美,便是我们送给别人的玫瑰花。对于别人,她的优点因我们的赞美而更加光彩。对于我们自己,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手上留下了一缕清香,使我们活得更潇洒、自在而充实。
  出身贫寒的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他以伟大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处世哲学从木工、摆渡工、律师、议员而成为美国总统。他后来也总结说:“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我们中有些人慨叹赞美别人难,其实那只是因为关注自己太多。即使赞美,也不是出自真心。不是出自真心的赞美,就变成了阿谀奉承,让人感到不舒服、不真诚。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懂得如何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人,往往人缘非常好,谁都愿意与她亲近。年轻的我们,希望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希望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也要学会真诚地去赞美别人。
  

第六章 初出茅庐的选择与被选(1)
曾经,人们的职场经历是那样的简单,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某个单位,然后在那个单位服务终生。而如今,毕业后,初出茅庐的我们便要面临着双向选择。选择与被选,已经成了我们通往职场的必经之路。选择时,我们要自己掌控;被选前,我们要做好准备。
  从市场需求的人才,或从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等等方面为自己的学习定好位。
  为择业铺好前路
  现今,很多女孩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手捧着本科文凭,有的还拿到了硕士学位。这是社会给我们这一代的优待,但同样也给予了我们一些新的难题。比如,读大学时,我们遇上了扩招,等到我们毕业时,毕业人数大幅度增加了,所以,就业难度同样也增加了。
  近两年来,听到有关就业方面尴尬的事情太多,我们的心里头也慌张得很。读完学士读硕士,读完硕士再读博士,大部分人仅仅就是为了谋得一份好工作。还有真实事例,一位硕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竟然给一所职业高校的校长下跪,希望能给他提供一个岗位。
  就业情形的艰难,让我们从选专业选学校开始,就要想好以后的出路在何方?我们要做什么工作?我们要学好哪些技能和本领?
  这些问题真的有必要去想,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我自己上大学前也同样被这样提醒过,当时还不以为然,觉得早着呢,像这样给自己太多的限制,那么学习就会变得任务化。但是,经历过后,才发现其实这些问题真的有必要在读书阶段就要开始思索了。这样的话,我们学习起来不至于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更加不会把学习时间白白浪费掉,而将大把的时间花在看肥皂剧上,在别人的伤感故事里,哭得稀里哗啦,或者成天抱着小说看个没完。
  而且想这些问题,不仅是可以让我们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更为重要的是,对毕业后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谋得合适的岗位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比如说,我们学的是语言专业——中文,那么,我们就要想:学了中文,我是要往新闻记者或是编辑方面发展,还是当语文老师,或者进企业做文案,又或者这三种职业我都想尝试。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这三种不同的选择,就要求我们具备不同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方面,肯定会以某个标准来衡量和选择他们需要新进的员工,要做到正好是他们所期望的,我们才可以有胜出的机会。
  什么是他们所期望的呢?我们很多人对此还是没有太多概念,以为那便是笼统说出的“优秀”一词,或者对于毕业生来说,那就是在学校读书的成绩优异。其实不然,尤其是后者,更加不可靠。这并不是否定成绩优异者,而是成绩优异并不等同于就同时具备了能力。用人单位最低的期望就是新进的人能否胜任某个岗位,最高的期望是能否发挥作用,带来效益。
  所以,从跨入大学起,就应该有这种意识:我的方向在哪里?我是否能胜任某个岗位?简单地说,我们要带有目的性地去学习。请不要误以为目的性是功利性,或者把目的性放大化,学什么课程都想着这门课对我以后的择业有多少用途,能够派上多少用场。而是,从市场需求的人才,或从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等等方面为自己的学习定好位,努力让自己多学一些知识、技能,由此为以后的择业铺好前路。

第六章 初出茅庐的选择与被选(2)

  工作中,认清自己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能做什么?第二个层次是,我喜欢做什么?第三个层次是,我能做好什么?
  认清自己
  罗兰说:“一个人一定要先认清自己,找到目标,然后才有权去选择自己要的,拒绝自己不想要的。如果不认识自己,也没有目标,而只是因为自己觉得目前所有的东西不好,就放下手里的,另外去拿一个别的。那就只是没有主见和见异思迁。像这样彷徨犹豫,结果会是一事无成。”
  认清自己,我们就需要好好想一想,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想做什么?这些问题很多人都不曾认真地思索过。倘若被问起,还没经历世事的我们总喜欢昂起头一脸孩子气地答道:“我喜欢自由自在,什么都不想做。”还有些女孩,说让她认清自己,她还会说:“我认清了自己啊,长得还算漂亮,只要有机会碰到有钱男人,成功嫁给他的话,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了。”
  喜欢自由自在,什么都不想做。除非后面有一座用之不竭的金山,否则,我们要怎么去生活,怎样让辛勤的父母退休之后可以享受安乐的日子?就算嫁个有钱的男人,在家做“全职太太”,不用考虑工作问题,可是,赶上哪天他另觅新欢,有家不归,只一句“你吃我的、穿我的、住我的,想要管住我连门儿都没有”就够我们受的,试问这种日子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所以,女人还是需要经济独立。要经济独立,就必须出去工作。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首先还得认清自己。
  不管是谁,只有在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的范围内发展,才能有所成就。离开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我们确实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只是起初去做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那么得心应手的。但是,也不必灰心。因为兴趣可以培养,专长也可以在实践中练就。很多人在择业的时候,也并没有完全实现在自己既定的兴趣和专长内发展。比如说,学法律的女孩,一直很想做个律政佳人,可是,没能如愿,却做了电视台法制栏目的记者,同样也做出了一番业绩。即使是后面一种情况,也是认清了自己的表现。如果不是因为她认清了自己所积淀的知识所以使自己此路走不通走彼道的话,那她有可能会在另一个普通的职位上碌碌无为。
  工作中,认清自己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能做什么?第二个层次是,我喜欢做什么?第三个层次是,我能做好什么?
  第一个层次比较广泛,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第二个层次相对窄了些,能做到的人也不少;而能够认识并达到第三个层次的人,往往都会在工作中有所成就。
  在抉择的时候,慎重对待,自己掌控。
  一定要自己掌控
  亲戚中有一个读理科的妹妹,现在大四,正面临毕业前的抉择。她的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如果她想继续深造,就可以去读研究生。摆在她面前的选择还有一个,就是进邮局工作,这是一份很安稳的工作。就在选择的节骨眼上,她犯愁了,只好求助别人。关于她的将来,父母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还是老老实实去邮局吧,那里最适合。”喜欢她的专业老师则说:“留在学校做研究吧,以你的聪明一定会有一番成就。”她自己虽然认为邮局的工作没有什么意思,却又害怕再读几年研究生会让自己比别人的步调慢了一节。因为听到太多这样劝告的话语:“女人的青春时光只有那么几年,接着要考虑结婚、生子的问题,你如果选择读研究生,这些问题就要往后推,而且年纪那么大再去找工作也会有诸多难处。”于是,她就决定先踏进社会。过了几天,她去邮局报到,大概工作环境与她想象中的要相差很远,她立马改变了主意,觉得还是读研好。此时,她再去联系导师,却被告知她所学的专业仅有的两个保送生名额已经满了。因为没有达成所愿,在等待邮局分配工作的那段时间,她整天都唉声叹气,一直觉得很后悔。
  有很多人可能也像她一样,在抉择了之后,有过同样的烦恼,发现自己开始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的选择并非是自己想要的,或是最适合自己的,却从未想过在抉择之前,去真正了解要抉择的对象,单凭着别人的经验之谈,就信以为真,之后发现不好,错了,转而还会埋怨别人。偏偏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工作抉择问题,也就变成了对自己未来人生抉择的关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