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四百多两余银,还要扣除二百两的债务,并不宽裕。
“再过几日,等到弹子锁开卖,便有流水和收益了,”李彦笑着摆了摆手,看到崔石头在门外求见,便让他进来,却是刚刚送到的京城来信。
“说不定就有好消息了,”李彦扬了扬手上的信,打开后刚看了两眼,突然怒叱一声:“荒唐。”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六十七回 锁钥官卖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李彦无奈地笑了笑:“信上说,我们的弹子锁已经通过工部的鉴定,安全性没有问题,符合要求。”
包有才等人都是静静地听着,知道能让李彦说出“荒唐”这两个字,肯定还有下文。
“有人向皇上提出,锁钥关乎天下安定,因而……需实行严格管制,由官方制造、发卖!”李彦忍不住摇了摇头,他不知道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官营唯一结果便是滋生腐败。
“朝廷决定,指派专人,在京师、天津及应天府,组建锁钥厂,专事生产弹子锁,民间不得涉足!”
其他人都是愣了愣,包有才难以置信地追问:“难道说,咱们也不能生产弹子锁了?”
“咱们自个是不能,不过锁具坊隶属锦衣卫旗下,倒是没有问题,”李彦无奈地笑了笑,这是骆养性在信函中保证的,但他还是感觉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李彦固然想要多赚钱,但这不是他的唯一目的,甚至主要目的都算不上,要赚钱,他有很多种办法,完全不用费尽心力地改革工艺、探索新技术。
通过制造锁钥,李彦看到一条发展精密制造工业的道路与可能,他更想通过这个产业,形成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大明的工业发展。
作为“后来人”,李彦太明白工业的发展对于历史将造成何种影响,这将会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几百年的命运。
工业要发展,靠他一个人当然不行,哪怕他穿越而来。
不过李彦很清楚中国人的“跟随”能力,只要给他们打开一道门缝,他们就将汹涌而上,托起整个大潮,一如卖遍世界的山寨货。
然而,一个官方制造、发卖,严禁民间私自造卖的做法,却让他的希望顿时化为乌有。
石柱子长叹一声:“怕又是那些太监要敛财吧!”
“少爷何不争取做这天津厂的监督?”一直没有作声的郑书突然开口说道。
李彦暗暗叹息一声,郑书每每总能洞悉关窍,却无法理解他心中所想。
“宫中有旨,原银鱼厂太监徐贵,将成为天津锁钥厂首任监督,”李彦扬起手上的信函,淡淡说道。
天津锁钥局将设厂征募工匠生产弹子锁,并向商人发放类似于“盐引”的“锁引”,凭引购锁、贩卖。
对于这样的做法,李彦只能暗骂一声“有才”。
锁钥坊托庇锦衣卫旗下,不用担心徐贵直接干涉,但因为“锁引”的存在,锁钥局权力很大,顺手打压一下可谓轻而易举。
看到刚才还被寄以厚望的财源被人掐住喉咙,石柱子等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怎么了?”李彦却是突然放松地笑了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咱还是按照刚才说的去做,锁钥坊的生产进度正好调整一下,改作小号弹子锁,多出来的人支援木工坊。”
李彦轻描淡写地说道,对他来说做什么都没有问题,最多不做弹子锁罢了。
正如包有才所说,李家的家丁、长工以及雇工所得到的待遇要好过别处,当李家放出消息,要招募工匠或有一技之长的雇工,前来应募者络绎不绝。
其中有木匠、石匠、铁匠、铜匠、泥水匠,还有很多李彦想不到,或者没有想到的,譬如雕刻书版的刻工、煮盐的灶户、榨油坊的学徒、打渔的渔夫甚至撑船的船夫。
“铁匠、铜匠都要,木匠选一些手艺好、年纪轻的,船夫、灶户就算了,榨油工可以留下一两个,泥水匠、石匠暂时不要,刻工也不错……”
看到每一种手艺,李彦都会去想他们能干什么,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总会有些新的想法,但也知道他的精力、财力有限,不可能每件事都去做,总归要放弃一些项目,很是苦恼。
每当这个时候,李彦总会觉得钱不够用,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就好了,问题是徐贵一直扣着锁引不发,锁具坊囤积了那么多的弹子锁也卖不出去。
此外,李彦最想要的木匠、铁匠以及铜匠的数量都很少。
“因为辽东的战事,天津的工匠多被征调了,”包有才解释道。
“锁钥局扣着锁引不发,也并不需要太多工匠,”石柱子倒是有不同的意见。
“这个徐贵真是可恶,”包有才有些气愤:“如今很多商人都是闻风而来,但是拿不到锁引,便无法贩卖,咱们的锁也卖不出去。”
李彦也想着打破眼下的僵局,只要弹子锁能卖出去,一切都能盘活。
“有才,你是说现在有很多商人想要买锁?”李彦想了想,渐渐有了主意。
包有才点了点头:“是的,听说徐贵派人到处说以前的锁不安全,弹子锁才安全。此外,虽然锦衣卫没有公布窃案的详情,外面也有些传言,加上京里传出的一些消息,大家都知道弹子锁是怎么回事。”
“那就好,”李彦原本还担心朝廷的态度,一旦过早捅出簧片锁的缺陷,会引起民间的恐慌,只能隐忍不发。谁知道已经是这样的局面,而且那个徐贵还推波助澜,那他就不用再担心什么。
“包有才,你马上去准备,给那些想要买锁的商人士绅发帖子,邀请他们到锁具坊参观,日子就定在明天,晚上就要将帖子发出去,”李彦曲起手指敲着桌面。
“参观?”包有才有些不解:“他们没有锁引,便不能买卖锁具,就算来了也没有用啊!”
“有用、肯定有用,”李彦笑了笑,让包有才赶紧去准备:“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徐贵想扣着锁引不发?门都没有。”
是夜,天津稍有名望的士绅府上,还有这几日闻讯而来,想要购进锁具的客商,甚至一些经营着南北买卖的行商,都接到李彦让人送去的请帖。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六十八回 展销大会
“你说这个李三娃,他又想搞什么鬼?”徐贵手上也拿着一张这样的帖子,气哼哼地说道。
“干爹,他怕是要通过商人,向干爹施加压力,”站在徐贵身后说话的,赫然便是从锦衣卫狱中逃出的陈小旗。
“施压?咱家还怕他们不成?”徐贵把眼一瞪,不屑地说道。
“谁敢啰嗦,便不要想买到锁引!”
“干爹说得是!”陈小旗弯了弯腰:“最好是锁钥局的工场早日开工,将这锁引带来的买卖,全都控制在干爹自个手中。”
“咱家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没人啊!”徐贵将那份请帖扔到一边,苦恼地说道。
“急死人了!”
陈小旗眼中露出一丝不屑,随即为冷酷所代替:“干爹,儿子倒是有个办法。”
“官匠都被征调,不是还有民匠?他们不愿意来,咱就去抓人,看他们来不来?李三娃手里的那些锁匠,不都是锦衣卫抓过去的么?”
“抓人?”徐贵眼睛一亮:“就是啊,他锦衣卫能抓人,咱家为什么不行?咱家这就去找张文学,让他去抓人,哈哈。”
“在这之前,咱家就是不发锁引,看他李三娃能够如何;等发了锁引,也要那些人购买锁钥局的,”徐贵得意的哈哈大笑:“他李三娃怎么跟我斗?”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锦衣卫没有公布天津窃案的具体情况,但民间还是有传言,说是三簧锁不安全,私底下越传越烈。
事关身家财产的安全,由不得人们不重视,越是富裕的人家越是担心,还好很快有消息传出,更加安全的弹子锁横空出世,立刻吸引无数关注的目光。
朝廷决定在京师、南直隶应天府与天津分设三处锁钥局,其中京师专供大内官衙,应天府与天津分理南北。
北方数省,特别是周边府县的商人,以及富绅大户也都派人在第一时间赶来天津,想要购进弹子锁,却被告知要凭引贩卖,而想要锁引,必须等待,因为锁钥局的工场还没办起来。
商人及富绅大户派出的代表都是无奈,只能留在天津城中坐等,突然得到李家送来的帖子,私底下一打听,这才发现李家竟然才是弹子锁最早的发明者。
李彦将新建成的宅院布置成展厅形式,摆出几种型号的弹子锁和钥匙,旁边再摆上三簧锁的锁钥作为对比,在进门处有专人发放简单的宣传资料。
弹子锁的型号并不多,外形也很朴素,不过有心人从传言、从资料、从现场的讲解中,很快能意识到弹子锁的不同。
将三簧锁的钥匙与弹子锁的钥匙放在一起,自然就能看出这两种锁内在的差异。
何况展厅中还摆出了弹子锁拆分下来的零配件,弹簧与弹子的结构让内行人都是感慨不已,确实是精巧。
至于那些并不了解锁钥的,也能从别人的言谈与表现中,知道李家并没有吹嘘,弹子锁确实是好。
“这个锁精巧!”天津泰昌号的掌柜崔如安仔细开了几把锁,又用不同的钥匙试了试,然后将几把钥匙放在一起,比对牙花。
“大伙请看,这钥匙上的每个突起都对应一处机关,这几把锁都有四到五处机关,每一处的高低、间隔都不能有丝毫偏差,端的是精巧!”
泰昌号是天津最大的商号之一,掌柜崔如安也以搜集各种奇巧之物闻名,譬如姑苏的水晶眼镜、南京的自动模型船,最难得还有一台西洋座钟。
崔如安既然这么说,商人们都是很信服。
“如此,便不会再有那看了锁孔,便能凑配出钥匙来的荒唐事吧!”说话的是河间府孙氏的管事,天津窃案闹得人心惶惶,大家也是都知道其中内情,那份担心到此刻才算豁然放下,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是啊!”很多人都是心有戚然地出声应和。
“你家主人呢?快请他出来相见,我孙氏要买这样的弹子锁五十只!”孙家的管事拉住一旁的李家家丁,急切地说道。
“泰昌号要购进五百把这样的锁,”崔如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