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天工-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呃!”李彦吃了一惊,倒是没想过直接到军器局任职。主要是担心耽误了其他方面的事情。

如果能去军器局地话,那里毕竟一直负责制造大明的火器,不管是工匠还是技术资料都应该很完备,确实是造枪造炮的好去处,但是去了那里,不管怎么说都是官身了,官身就意味着不再自由。

“军器局副使为从九品,虽然小了点,却也是官身。”徐光启摇了摇头,担心李彦嫌弃官位小,又觉得严格说起来,李彦既不是进士举人,也不是监生,甚至连吏员都没做过,要做这个官还不合规矩。

不过,徐光启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一则李彦他熟悉。也知道他的品行;二则李彦弄出了弹子锁、榨油机、新式纺车和织机,正好对路,所以他打算破格推荐。

“学生倒不想做这官,不过能在军器局钻研火器制造,诚所愿也,”李彦想了想,觉得造枪造炮确实很重要,也很有意义,至于其他的事情。如今也差不多都走上正规。不用事事过问,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

如果是干得不好。或者不顺心,也可以辞职,似乎在明朝的官场上,请辞一事非常流行。

徐光启身为詹事府少詹事,也就是太子朱常洛地老师,推荐一个从九品地小官,不管是朝臣还是刚刚登基地泰昌皇帝,都要给点面子。

何况李彦这次也立了功劳,本来就是要封赏,只是他以军户的身份,没有功名而担任官职,确实有些违反惯例,不过军籍寻常不得更改,只要有皇帝一句话,自然不改也改了。

朱常洛是个厚道人,觉得李彦本来就是锦衣卫正六品地百户,现在又立了大功劳:“虽说是从武职变成文官,但会不会太刻薄了些?”

王安早得到汪文言打过招呼,听泰昌皇帝问起,连忙道:“皇恩浩荡,不管是什么官职,他总是要感激的。”

“朕知道,可朕也不能薄待了功臣,”泰昌靠在椅背上,看上去有些疲惫,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那是皇上恩典,”王安躬了躬身:“小的听皇长子说起过这个李彦,似乎很擅长制器,前番天津卫失窃,便是他发明了什么弹子锁,徐大人的意思,似乎也是想发挥他地长处,这也是他本人的想法吧。”

“皇上既然觉得这副使的官职小了,不如让他做大使好了,既显皇上恩典,也成全他为大明立功地愿望!”

“那就这样吧,”朱常洛直起身子,在徐光启的奏疏上写了批示,合拢后放到一叠奏疏上面,这才站起来松了口气,露出急切的神情:“今天就这样了。”

王安连忙躬身将朱常洛送了出去,直起身子的时候,脸上却露出些许忧色,微微叹了口气,才回去收拾书桌上的那些奏疏。

按照流程,泰昌皇帝对李彦的任命很快发到内阁和吏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官的任命,大臣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违逆皇上地意思,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万历遗诏中,要册立郑贵妃为后的事情。

郑贵妃这个五十五岁的老太婆,在万历生前深受宠爱,本来有万历的遗诏,封她为后也理所当然,但因为郑贵妃一直想让她的儿子朱常洵做太子,弄得朱常洛吃尽苦头,甚至还有梃击案这样的凶险,自然不愿意封她为后。

除了这段恩怨,也担心郑贵妃做了太后,万一泰昌皇帝出了问题。她说不定还能将福王弄回来当皇帝。

所以泰昌皇帝朱常洛十分不愿立郑贵妃为后,但因为万历的遗诏,他也不得不遵从,便谕令廷臣讨论。

或许是领会泰昌的意思,或许是知道郑贵妃地野心,朝臣们也确实不同意立郑贵妃为后。礼部侍郎孙如游不同意,内阁大学士方从哲、东林派的杨涟、左光斗则请先立太子。

这种大事轮不到李彦说话,作为正九品的军器局大使,品级卑微,好歹也是一个部门地头目。

李彦在接到任命以后,很快走马上任,首先了解军器局的大概情况,军器局隶属工部,专事生产制造各种刀剑盔甲火器等。不过除了工部直属的军器局,在各布政司甚至都司、卫里也有军器局,但是毫无疑问。工部军器局是其中最大的。

军器局的情况并不能让李彦满意,无论是管理的方式,还是精神面貌,都没有丝毫国家最高兵工厂地模样。

李彦也不急着马上做出改变,他所做地第一件事就是领出军器局生产的各种火器进行比较,他发现这些火器地种类实在是太多,五花八门,除了噜密铳、鸟铳、手铳、子母铳、双管火铳、多管火铳、连子铳、一窝蜂等,还有快枪、剑枪、大追风枪、火箭、喷筒等千奇百怪的火器。

看到这些。李彦就有些头大,于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试验这些火器的威力。

李彦带来了徐洪与几位技术科的技术员,让他们按照华夏工场的标准化方式,来对这些火器进行测试。

军器局原来有大使、副大使各一位,经过简单地交谈,李彦发现这个副大使对军器的制造一窍不通,倒是下面有些工匠,对技术的了解很透彻。

军器局对如何制造兵器都有要求,不过这些资料与华夏工场地标准化要求相差很多。李彦让技术员向工匠了解,尽快充实这些资料。

“火器的种类繁多,看上去各有用处,其实都是鸡肋,真的上了战场,恐怕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少,”李彦对徐光启说道,他想将那些华而不实的火器删减,从而集中力量研究制造战场上最有效的火器。目前看来。也只有徐光启能够给他支持。

“而且,火器的种类多了。一则训练的难度更高;二则配合起来也不容易,效果也不好;三则辎重运输也更简单,都用一样的火药与弹丸。”

“此话甚是有礼,”徐光启吃力地点了点头,因为身体不堪重负,老人已经上疏请求病休:“军器局久有积弊,你放心大胆去做,除积弊、立成规、酌旧法、创新意,但要使火器精良,膛直、柄长,照门、照星丝毫不差,火门、机轨、药囊样样便利。”

“大人所言甚是,”徐光启这句话前面地部分都是基本的要求,最后一句话却激发了李彦的灵感。

火门、机轨、药囊样样便利,前面两样没有什么特别,药囊也就是发药罐,从火药罐中量取,然后倒入枪膛,再压实,如果事先将发药罐都包装好,装药的速度会不会快一些呢?李彦觉得可以试一试。

各种火器试验的结果,虽然每种火器都有各自的用途,但就李彦来看,真正有用,并且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的,也就是火绳枪,至于火箭、快枪之类的,虽然有用,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比不上噜密铳、鸟铳等火绳枪。

这个结果和李彦想的差不多,不过火绳枪地制作要比火箭之类的更加复杂。

此外,火绳枪的种类也不少,譬如鸟铳、噜密铳、掣电铳、鹰扬铳、三长铳等,这些铳在明军中都有使用,各有优点,李彦则像在这个火铳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长铳,以代替这些五花八门的火铳。

这些火铳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种就是单管长铳,如鸟铳、噜密铳都是;一种子母管长铳,也就是带子铳的,如掣电铳;还有一种多管长铳,如双管铳、三管铳;还有短管铳。

虽然辽东需要大量的火器,李彦还是抽调出一部分熟练工匠,开始新铳的研究与定型:“这种新铳,基本是以单管长铳为主。你们地任务,就是试验不同长短、口径、厚薄地铳管,发射铅弹的效果,然后记录下来,这会是新式火铳定型地主要依据。”

李彦想将精作坊地制造方式先引进到火铳的研究与制造中,除了单管长铳、双管铳、手铳。以及子母铳,在当前的条件下,似乎都有发展的必要。

子母铳可以将子铳事先装好,使用时直接将子铳装到母铳中,然后射击,射击完成后,取下换另外一枚子铳,虽然对射程和准确度有些影响,却能使射击速度大为提高。

通过对军器局火器的了解。李彦认识到明军的火器其实并不差,射程与威力都可以,虽然有炸膛。但是并不常见,李彦接受军器局以后,引入精作坊精密制造地方法,可以使得炸膛率进一步降低。

至于火器的使用,从戚继光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三段式、四段式齐射,只不过在明军中很少这样做,腐化后的军队极度缺乏战术执行能力,这不是兵器革新能够改变的。

“光有火器是不行的,关键还在于精兵。”李彦这时候才充分认识到徐光启所说的这句话。

与兵器的改进相比,训练精兵更不容易,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段式的射击并不复杂,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所说地步兵战阵则有些麻烦,仅是使用不同兵器的兵种就有好几个。

从兵器的使用,以及练兵地角度来说,兵种的简单化似乎更容易见到效果,李彦在他的李营中就是这么做的。

虽然担任了军器局大使。李彦还是以参赞的身份在徐光启手下领了一营兵进行操练,这营兵在过去的几个月都是操练长枪,已经非常熟练。

现在,他们又抄起了噜密铳,开始训练火枪,因为李彦在军器局,所以李营的训练根本不用担心弹药。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们就可以随便浪费,起初的训练还是不装弹药的队列训练。拿着空枪模拟三段式射击。或更多排数地轮射,等队列转换熟练了。才会进行实弹射击。队列轮射并不复杂,不过意噜密铳的装填速度,三排轮射并不能保证无间断的火力覆盖,一般要四排到五排才能做到,当然,如果使用子母铳的话,那么三排轮射就可以保证火力的延续性。

李营使用火铳手与长枪兵的配对,只有两种不同的兵种,火铳手在完成射击以后,再有长枪兵上前,火铳手远射,长枪兵近拒,而退后的火铳手可以用佩刀或者噜密铳铳把上的钢刃参加近战,为长枪兵提供保护。

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个远近皆宜,很有战斗力地战阵,比较明显的缺憾可能就是防御能力弱了些,不过这也可以解决,火铳手与长枪兵都可以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