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齐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兄弟姐妹齐种田-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热闹的吃喝着,小子丫头也是伶俐,一会儿就过去两桌席上看看情况,顺便换回当值的伙伴;两个婆子也是勤快,每过一会儿,不用吩咐,就会去大厨房中看看煮着的羊肉。

    而我和奶奶她们,不用去管那些杂事,轻松了很多,吃得也更是开心。

    等小丫头都来报,鱼吃得差不多时,已经是过了近一小时的事。大厨房里的羊肉,也基本煮好了。

    我没让喝得有些多了的奶奶她们三人操心,直接就带着两个婆子和两个小丫头去年大厨房。

    把鱼火锅盆一洗后,两个婆子麻利的在火锅盆里装上炖羊肉,就端去了全羊汤锅。我把每人一个的蘸料碟子也都打好,让两个小丫头分别送去。又让折回来的两个婆子,把要烫火锅吃的萝卜、粉条、生菜、茼蒿、豌豆尖送了过去。

    而我们后院里,却是没机会把羊肉边煮边吃了。只得让都折回来的四人,端了两大陶盆炖羊肉,和蘸料碟子到了后院。

    “咱们今天没得火锅吃了。”我心里有些小遗憾,发狠道:“明天,我一定得上集去,到冯铁匠那多打上几个火锅盆子回来。”

    “你这丫头,几个铜盆得多少银子呢。”脸都喝红的老娘。笑骂道:“咱们芽儿,如今可是越来越败家了。”

    她这一说完。燕儿更是咧嘴笑道:“小姐本来就败家,她可一直都这样的。”惹得不光奶奶笑,连如今天天读书,变得很是文静的梨花都大笑了起来。

    知道她们这是打趣我呢。我自也是不相让,跟她们斗起嘴来。早前与燕儿生出的一点心结,也在这次的笑闹里,在我们心里消散。

    下午四点多钟的样子,我那三个正上学的表兄弟回来了,张晓晨却是因为铺子上太忙,后院今天又住进了两家小商队的熟人,不方便回来了。

    放学的这三个孩子,自是不能去坐席的。也不用招呼。两个婆子和小丫头们,就利落的从大厨房端来了热了留着的菜,让他们也在后院吃。

    而这时候。奶奶她们三个女人,却是已经喝多了。三人母爱泛滥,一个劲的给同桌的三个孩子夹菜。

    明明奶奶早前,还说要少喝的,结果她们三个女主人,一高兴就喝高了。劝她们去休息。睡个午觉,她们都不愿意。还兴起的,带着吃完饭的三个孩子烤起了烧烤。

    而两桌客人,也跟奶奶早前估计的一样,硬是从中午喝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还没结束。奶奶确实,料事如神了。

    他们桌上冷了的菜和烧烤,也是被小丫头们拿回来热了若干遍,期间我还让小丫头,洗了水果,给他们送了过去。

    三个喝醉的女人,搬了凳子坐在烧烤炉旁边。边吃烧烤,边吃水果,说上两句话后,还不忘又喝上几口放在身边小凳上的葡萄酒。看得我哭笑不得。

    烤好四条鱼后,让两个小丫头给两桌客人各送去,又让他们自己烧烤,我才是又去劝起了三个醉酒的女人。

    “奶奶,你们快去歇息去吧,这天都黑了呢。”再喝,真怕是坐都坐不住了。

    奶奶仰起头,呵呵笑道:“芽儿啊。。。奶奶。。。。嗝~。。。。呵呵,奶奶今天高兴呢,咱们老刘家。。。。祖宗显灵了,浩宇,浩宇中举了啊。。。。哈,哈哈。。。。。。那可是举人老爷。。。。嗝。。。。”

    听着奶奶,是不时打个嗝,好不容易说完一句话时,我已经差点内伤了。

    这时的奶奶,哪里还有平时当家老太太的样子,就是这近七年来,我也是没机会看她这模样的,想来二哥中举,两个哥哥成了秀才这事,让她真是太高兴了。

    而此时,脸已经喝得血红的老娘和大伯娘,这到奶奶这话,也是高兴的边打嗝,边拉着我说起了哥哥们中秀才,中举人的事。

    天啊!此时我直想抚额。

    高兴喝点酒是不错的,可喝醉成这样,我可真心有些不赞成。

    她们也真是放心呢,就这么喝醉了,留下我们几个孩子来善后。还好,我不真是个孩子,不然,此时怕也只会跟旁边几个捂嘴偷笑的孩子一样,在旁边直乐呢。

    招呼了燕儿和梨花,跟着我在旁边,一阵的劝哄,终是劝服了三人去睡觉。

    我忙是叫上梅儿和兰儿,把奶奶和老娘她们扶回房里。

    让大伯娘家的小红、小绿,把大伯娘也送了回去,只留下了大伯娘的刘洪跟刘旺两个小子。他们留在这是,是得等散席时,扶浩清哥和大伯回去的。

    我虽没亲自去看,但从丫头小子口中,也知道了席上的众人,都是喝高了的。就连酒量向来好的大伯,也是醉得不轻。

    把奶奶们安排好后,我又亲自用空间水,烧了大大的一壶菊花茶,让刘洪给大伯娘送去一些,又带着燕儿,让奶奶和娘都喝了一些。(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送来的人情
    已是十月,田地里人手不足,耕种的速度必然很慢,这势必影响到明年早玉米等作物的种植。【敚В桑眩洠洌。f|免|费|下|载|小|說】

    我让张老实把工钱涨到了50文一天,还包中午饭。可并无大效果。

    如今就算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只要上山去摘一天柿子或砍天甘蔗,怎么也能挣上100多文钱,而且我家还管中午饭。

    每天在田地里帮忙的,多是本村或邻村的村民,都是时常来我们家田地里干活的。而且每天的人数都不太固定,每家也就是时不时来那么一个人。

    这样的现象,必是村民们知道田地里需要人手,觉得脱不开人情,所以才如此轮流着来。

    再涨工钱?这却不太合适了。码头的货场上,干的强体力活,每天40文什么也不包,却是这市面上最高的工次。

    对这季节情的人手紧张,我虽也着急,但也只能安抚着张老实克服。但我心中,却是又起了多买人的打算。

    十月初十这天,中午饭还没熟时,我正在东外院大门外,看着田地里加上纳家的5口人,和张老实跟他孙子,竟都不足30人,让我忍不住叹气时,余大土司的管事阿伙,竟然骑了马,带领着两辆马车来了。

    看着在马上,笑着招呼我的阿伙,我有些愣神。这是来了什么贵客?

    “农官大人,你今天怎么得空过来?”虽知道他是余土司的家奴。但我也知道他是本厅的农官。只不过,我却依然不太习惯用尊称。

    他已快马到我跟前。边利落的翻身下马,边有些尴尬的笑道:“芽儿小姐可别叫什么大人。如不嫌弃就叫声阿伙大叔吧。”

    奴籍却是官身,再加上余大土司对我家这头的态度,让这阿伙在面对我们家时,也真是有些为难。

    “呵呵。”我轻笑道:“那芽儿以后,就叫你阿伙大叔了。但阿伙大叔也别我什么叫姐,就跟我家里人一样,叫我小名芽儿轻。”这称呼虽显亲近。但应是最合适的了。

    他刚应了时,马车上的人却是都跳下了车。两辆马车里。竟不是我初想的是什么贵人,而是各下来了8名挎着大包袱的彝人汉子。不算赶车的,竟整整有16个壮汉。

    打量着并不算大的马车,我心里叹服之时。已然有些明白,但还是笑问道:“阿伙大叔,这些人是要来学种植还是进作坊学手艺?”

    他笑道:“我家老爷今早听说你们这头人手不足,今天让我送了家里的几个农奴过来,乘你家种地这季,让他们来学学种植。”

    他虽没直着明说,我却是听明白了。学种植已经有两人,这些人,是余大土司让来给帮忙的。

    听完这话。我自是赶紧的道谢。这是余大土司送来的人情,而我家这头,必然会收下。也得感激。

    说完了话,阿伙向齐齐站在一旁的18人严肃道:“怎么都木头一样,还不给小姐请安。”

    “不用不用,大叔们一路辛苦了,阿伙大叔为我家这事也奔波受累了,还是先回我家稍稍吧。”我摆手时。他们却是已经向我齐齐的问了安。

    这时,张老实也已经从路下的田里。赶了上来。

    看着很是老实憨厚的16人,都带了大包袱,必然是做好了住在这边,种完田地再回了。

    只是这住房问题,真是有些棘手。看来,只有安排到家里东西楼的二楼客房了。

    我等张老实给阿伙问过好后,才看着张老实轻笑道:“张大爷来得正好,你跟着一起回正院去吧,等把那16位大叔带到东西楼上的客房安置好,你以后就带着他们帮忙种田。。。。。。”

    “芽儿。”阿伙打断道:“他们都带着垫盖的东西,让你家管事,给他们安摆进一间打屋,他们打了地铺就能睡了。”

    看他说得理所当然,让我真是有些愕然。但也是转瞬,我也就面色如常了。

    这彝人里,奴隶们的地位看来真是很低啊,对于阿伙或是更上等的人来说,奴隶真的只是劳作的廉价工具,或是牛马而已。

    但我这在现代活了三十几年的人,虽也买过人口,如今也真是有下人伺候,却真的无法在心里做到这一步。

    心中叹息,我面上却是淡笑道:“大的空屋倒是真没有了,暂时就住到客房去吧,如今家里正建着房子,以后就宽敞了。”这算得是最合理的借口了。其实大大的几栋仓库房,虽装进了不少的货物,却真是还有大大的空屋的。

    我这一说,他倒也真没再说什么。直接带着他们一行,进了作坊东外院的门。

    此时正是收甘蔗的高峰时间,这外院里自是一片热闹。

    大门左边,如今摆着很多张的桌子,那是中午时,砍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