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好,小舅好。”我跑到院子门旁边的草栅下甜笑着跟舅舅们打招呼。
“哟,这是芽儿吧,都长这么大了。”“是啊,小时候就那么大点时见过,现在都能跑了。”舅舅们看到我,很是高兴的样子,一个摸摸我头,一个抱起我很是稀罕了一番。
老娘在兄妹中还是有些威信的,最终舅舅们推辞不掉,还是接下了卖菌得的几十文钱。
奶奶知道今天会有亲戚上门,一早就煮上了一只风干的野鸡菌汤。全家跟两个舅舅和大壮哥舅舅吃了顿丰盛的早饭,满满一桌人话着家常,气氛很是热闹。
饭后爷奶都热情的跟着送了客,三个舅舅很是过意不去,但还是都答应了明天还会送菌来卖,之后就赶着回家去采菌了。
二舅周志云和小舅周志俊长得不太像,二舅应该长得更像外婆。二舅和小姨周丽娘可是双胞胎,听说都22岁了,但我看着二舅还是有些显老的。
不知道我那没见过面的小姨如今过得怎么样了,常听娘和奶奶叹息,担心小姨。刚开始并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几次之后才知道。
原来小姨是嫁到了很远的叙州府给人做了姨太太,四年前生了个儿子,回了一次家,之后再没回过家一次,只托姑父黄家华给家里带过两次东西。
古代的姨太太,说白了也就是妾了,还只回过一次家,我猜想小姨如今的境遇应该不会太好。
虽然和外婆家只隔了二十几里路,但外婆家我只见过一次外婆和小舅妈;二舅去赶集来过家里,给家里送过两次山果子和野蜂蜜,但我和哥哥们都没在家。
在这糖类超贵的年代,一斤多的野蜂蜜成了我和哥哥们最珍贵的零食,偶尔大家才舍得化水喝上一次。
听说九月二十五是外公46岁寿辰,二十六又是外婆45岁的寿辰。老娘如今得空就在给外公外婆做鞋子,不知到时娘会不会带我们去外婆家。我是很想去看看的,看那地方为什么会穷到卖女儿给人做姨太太。
“敏义哥,这是家里孩子们昨天捡的,你看哪些行的你就挑。。。”
。。。。。。
“嘿嘿,敏义兄弟,嘿,你不要客气,不合适的就捡出来。。”
“行,你下次记着,长开了的是不成的,没开的大小都成。。”
。。。。。。
“杨大姐,在家啊。我这也捡了几个鸡油菌什么的,听说你家。。。”
。。。。。。
老爹负责在院里草棚下收菌,这地方本是放牛车之类的,现在变成了一个临时收购点了,家里几个大人和哥哥都都上山采菌去了,奶奶则负责在家里洗菌煮盐菌。
这个小山村的人大多是纯朴的,时不时就有人来卖菌,也时不时有人只是来家里看看。
对于我们家突然开始花钱收菌的,有人是开心的,有人是好奇的,和家里关系处的好的人是担心的。
“村长,普大哥,劳你们关心了。。。”
“是啊,黄大伯,普大伯。。。”
奶奶和爹边道谢边送着黄村长和普爷爷出门。
“行了,杨氏,敏义。你们也别送我了,听你们一说,知道你们心里是有成算的,我们也就不多问了。。。”大狗子哥家的普爷爷,佝偻着有些微驼的背,站在门口说着。
看着老爹和奶奶送走一个又一个的人,我心里还是有些触动的。大家都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知道家里做这是能卖钱的,就都没有更多好奇和担心了,至少并没有一人问起这盐菌的做法的。
边看老爹收菌子,边和小哥在门口玩。其实应该是我在带着小哥玩,在小哥面前,我可以变得轻松很多,不用去担心一不小心我的秘密就会被人发现。
所以当只有我和小哥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有意的教给他一些东西。两人在地上比比谁画的圈最圆,谁画的动物最像,谁手里的花比谁多多少。。。。
虽然这样的时间只有两个来月,但小哥却已经能认识50以内的数目了,而且学会了简单的加减算法,而大人们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异常。
来卖菌的人比大人估计的多,到晚上的时候竟然收了一百来斤的牛肝菌和一二十斤的鸡油菌。
吃过晚饭,大人们讨论开了。
“爹,大哥,这还能收吗,照这样收怕是太多啊?”这一天就收了300多文的菌,老爹有些没底气的看着爷爷和大伯。
“你说呢,敏诚?”爷爷抽了口烟,沉默了一下,侧头看着大伯。
“我看还是收,只是这量还是得拿个章程出来。我们今年也是 第 031 章 了,但家里的条件确实摆在这了。到了今天我才知道,我们家竟然只有存银4两352文。
天啊!这放到现代,意思是全家老小累死累活,存款只有5000块不到。
大伯家却好一些的,听大伯说家里有九两多银子。那也才1w块不到啊。
收一千斤牛肝菌就得二两银子,还得再买50个坛子,得再要500文。考虑到今天第一天就这么多人来卖,大人们打算一共准备5两银子。
爷爷是个公道的人,一家让出二两500文。今天收菌的钱大伯拿出一半补给爹,爹刚开口推辞,爷爷一句“分门立户的亲兄弟,平时相互帮衬不计较是对的,但一起做生意也得有些规矩,明白算账才能长远。”把老爹挡下了。
唉,爷爷虽然是个没有学问的,也没做过生意,但这些说出的浅白的话却真真是很有道理的。老爹大伯兄弟分家后还能处得这么好,看来和爷爷平时的教导和处事很有关系呢。我不得不佩服爷爷。
~~亲,这周又开始冲新人周潜力榜了,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求长评。新人新书真的太太需要大家的支持了,娃娃在这先谢谢大家。
第 032 章 收菌忙(下)
大人们的猜想是对的,在接下来的几天,卖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8天时间就收了九百多斤。
昨天晚上经过大家商议,今天得给村里人说说,放个话,明天就不收菌了。这菌也采不到几天了,就自己家采采,几个舅舅家和大爷爷家的菌还是照收。
“王婶,大妹子,我们这是最后一天收菌了,你记得明天不用再送了。”老爹很是不好意思的对村里王奶奶和一个年经妇女说道。
“啊,不收了啊?唉,行。明天我都带集市去试试。”王奶奶有些惋惜。随后跟奶奶聊上几句,跟着另外一个妇女离开了。
“唉,要不是我们家钱确实不多,这又是第一次做这盐菌,这再收几天也是好的。”老爹叹了今天第n次气。
“是啊,但这也没办法了,看明年的吧。王婶也确实困难,小草爹成了这样,她娘又狠得下心肠这么。。。”奶奶很是难过,都有些说不下去。
。。。。。。
边和小哥玩数花数草,边听着母子两聊着家长里短,我想到了那个老人的悲惨处境。
王奶奶是奶奶的老姐妹,奶奶去村里溜湾时去过她家,她家有个孙女6岁,还有个残废的儿子,她是个可怜的人。男人早早就死了,她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找了个媳妇,生了个孙女小草。
儿子算是个能干的,但为了起间房子,上山砍木头时摔断了一条腿,之后就再干不动下力气的庄稼活了,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苦,结果在小草才两岁不到,那媳妇跟个行商的外地人跑了。
王奶奶这下家里地里是一把抓了,地里挖地挑水的活都是她干,还得时不时担心家里的孙女,年纪比奶奶小,如今才45岁,但看上去都五六十了。
如今儿子拖着条残腿,只能干点轻活,再编点篮子撮箕之类的卖,天阴下雨腿还老痛,一到雨季就干不了什么活,还得吃药。
每次奶奶带我去她家,看着那一家三口的脸,就连笑时都有掩饰不住的浓浓苦涩。
小草更是早已经没有了孩子的调皮活泼,和奶奶说话打招呼都懂事得让我心疼。每次给她带个哥哥们带回的包子,或是一点野果子,她就算收下了,都会先给她奶奶和爹吃,直到大人象征性吃一点后,她才会小心翼翼的小口小口慢慢吃。
看着这样的一家人,真是让人心酸,却又无能为力。
。。。。。。。。
“刘奶奶,敏义叔。明天不收菌了吗?”大狗子哥进门打过招呼就问道。
“哎,永红来了,先走着,我给你摘两个梨吃。”奶奶说着出门去了。
“哎。唉,明天是不收了。你是?”老爹有些无奈的道。
“喔,我进来的时候在村口遇到王奶奶了。”
“我就是来看看大柱他们采菌回来没,家里瓜豆都能卖了,我来问问他们。”大狗子哥抠了抠脑袋。
“喔,还没回呢,明天是要摘卖了,上午大柱还说下午回来去约你。你今天杂没上山?”
。。。。。。
“芽儿,你这坏蛋,怎么又把我数好的30朵花偷藏了三个,看!只有27朵了。。。”
“呵呵,我还藏了其它的,小哥你再看看。”
。。。。。。
“芽儿,别捣乱。。。”
“说,15个花和3个花是哪两排,加一块是哪一排几个花?”轮到小哥提问了。
“额,这堆?哪这堆?”我往地上瞎指着,然后满眼期盼的看着小哥。
“憨包,你重新数数”小哥有些无语的骂着我。
唉~憨包~=笨蛋,我严重受打击啊。
“额。。。”
。。。。。。
“芽儿!。。。。。”
。。。。。小哥已经有些炸毛了,唉,这小朋友都不知道我的良苦用心。每天带着小哥就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