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端动手能力很强,无意于这些争端。学医就要做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他认为这才是不二的选择。大概很多学医男生也是这样的想法吧。
虽然在未上医学院前,他也多少涉猎过一些中医学方面的典籍,但还是觉得西医外科才是最棒的。
从丧母的肖凌零离开了韩端家,他的妈妈就有了一般做母亲的所没有的另类苦恼,因为她的儿子经常做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儿。
不上学的时候,在家里一呆就是半天,就那么端坐着织毛衣。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穿手工。何况一个男孩子一动不动地织毛衣,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好在他有时端着枝毛笔,在那儿临摹工笔画,也算学点东西。
其他人家都嫌男孩子太颇皮,整天不着家,而韩端正好相反,赶都赶不出去。偶尔出去一次,就跟一帮老头儿在一起,坐在河边一动不动地钓鱼。
妈妈李婷听了他的说法,有些苦笑不得。织毛衣、绘画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钓鱼是为了磨练耐心。
他还不够有耐心吗?
为了不让儿子再学织毛衣,那也太女性化了。李婷只好在不多的家庭经费中挤出点来,送他去学绘画和书法。
韩端没辜负母亲的希望,几幅作品也曾经在市里获过奖,但上了高中学习任务加重,这个爱好也只好放下了。
国家为保持医护人员的高素质,医学生注定要付出比普通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努力。
上完高中,要再读两年医学预科,经考核合格,才能正式进入医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医学生,然后再读四年才能毕业。
整个过程复杂,也真有够累人。好在正规出来之后,比较容易得到份稳定而高收入的工作。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比较起其他专业,虽然医学生的学费高的惊人。许多父母还是压缩其他开支,也要把孩子送进来。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指定的课目考试不合格,还随时会有被除名的危险。那就预示着自己的辛苦和家人的付出,一并付之东流。
容易吗,能进到中大医学院里的,都是学习上的姣姣者,谁都觉得挺牛气,这下可倒好了,谁还敢不“佩服”他。
学校里流行起一句话,你够牛嘛?象韩端那样做一把,就承认你最牛!
解剖已经成了韩端最感苦闷的一门课程,以前孙老师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因为这个男生爱思考,动手能力也强。一些自己不愿动手的活儿,爱让他代替演示给同学们看,而韩端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过。
孙老师的目光一次次地越过自己,落在其他同学身上。郁闷,韩端不知道还有什么词能比这个更能表达自己的表情。
下了课,他夹着课本跟刘想一起默默地离开教室,沿着小径向后面的小树林走去。
“老端,看前面那两个女生,条子够正吧,想不想知道是哪个系的?”刘想知道他心情不佳,故意没话找话,分散他的注意力。
“滚!你个花痴。”韩端跟刘想也不客气,反正他也不会生气。说完之后,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
刘想挠挠头,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做冲冲大怒状,继续跟踪前面的女生。
“怎么你一个人,刘想呢?”一个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
听声音,就知道是吴薇薇。不知什么原因,她最近对自己好像格外关注。
//
第一集 第二章 困手困脚(下)
(新书甫发,心里颇为忐忑,明知有碍观瞻,也不得不啰嗦几句。无论怎样,雪某都是在尽心尽力的写着,务求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呈现给大家一个愉悦的阅读体验。
所有的一切都少不了大伙儿的关心和帮助,所以希望好友们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你们的收藏和投票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走了,前面呢。”韩端头也不回,用最简短的话语应道。
“韩端,你不用这样子嘛,大家都知道你很用功,解剖学得最棒。”吴薇薇用一种标准的学生腔劝解。
“我没事的,谢谢你的关心。”
小巧玲珑的吴薇薇追赶上来跟韩端并肩走,脸颊上一层薄薄的汗珠,几根发丝粘到了额上。圆圆的小脸,漂亮的眼睛充满了关注之色。
凭着直觉,韩端感到这个平素文静的女生或许对自己有那么一点好感。
对自身的条件,他不是不清楚。但除了过得去的外形,还算不错的成绩,自己还有什么?精力有限,更难忘省吃俭用供自己上学的父母,谈恋爱对现在的他来说,实在是件奢侈的事情。
说实在的,吴薇薇长得够漂亮,性格温柔,学习成绩也不错,算得上是个不优秀的女孩儿。
能有女孩子对自己青睐,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儿,可韩端实在提不起情绪,尤其是在此种情形下。
自尊心不允许人看不起,自从发生了“韩端事件”,已确实达到这个效果了。
吴薇薇选择此时示好,难免有怜悯的意思,这是韩端所不能接受的,看她没有放过自己的意思,不免有些头痛起来。
不慎,青天白日之下,一对青年男女正放肆地在丛林中亲热,旁若无人地紧紧抱在一起,啧啧的响声不绝于耳。
韩端装作饶有兴趣地去看,吴薇薇面嫩,脸一红扭头跑了
韩端笑着摇头,一人前行。
立志做一个外科医生,是有很大原因的。在韩端小的时候,妈妈就不止一次讲过,痛爱他的小姨妈就是在一次手术中意外丧生的。
这成了韩端内心的痛,还在上初中时,他就对医学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
后来慢慢了解了一些相关常识:内窥镜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只要做一个不大的切口,在显示屏上看着操作。
医学发展到那时,心脏的那种手术应该不算有很大的难度。可就是这样,小姨妈也会于术后第二天抢救无效死亡。
小姨妈过世时,韩端还没上学,这都是听妈妈转述,具体的过程也无缘知道,只记得小自己几岁的表妹肖凌零那绝望的哭声。
在各种现代化仪器及药物的帮助下,外科手术的风险在不断降低。可是依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不仅仅是水平问题了。
从那时起,他就决定了要做最好的外科医生。
所以才会年龄不大就主动锻炼起动手和协调能力,这一切,只为了圆那个梦想。
一直以来都沉浸在编织的梦里,韩端从来没有想过,如果长大了不做个外科医生,自己还能干什么。
读书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所以他的成绩总是非常优秀的。读大学预科,他每学年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
进入正规医学系学习也近两年了,眼看离梦想越来越近,却出了这样的事儿,没机会动手,对他来说比什么惩罚都难过。
对学习太痴迷,占用了过多时间,跟同学的交流相应少了些。渐渐长大,韩端并非不通世事,注意督促自己要多与大伙在一起,现在比刚开始时好了很多,只会偶尔显得有点不合群。
高中时同学彼此间交往不多,因为大伙大抵都如此埋头读书。中大第二年,跟刘想成了莫逆之交,一切都好起来。
因刘想为人豪爽,跟着朋友圈子也渐渐宽了。韩端的性格逐渐开朗,在宿舍里也渐渐融入了卧谈会。室友胡学谦、李瑞斌也才把他当作兄弟。
韩端也搞不懂,自己跟这个贪玩的刘想怎么会好到这种程度。为了给他做伴,刘想会放弃自己的爱好,甚至陪他在图书馆里坐上一天。
刘想也为韩端的萎靡不振发愁,尽量在他身边说笑,想逗好友开心。
这天又下了解剖课,两人并肩离开教室,韩端仍旧一点兴致也提不起来。
刘想看着最好的朋友,粗线条的性格,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他高兴起来。
跟韩端不同,他的家境很好,从小被宠着长大,养成了“乐天派”的性格,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未来担心过,对上什么样的大学,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完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只所以上医学院,大半是因了韩端的缘故。尽管上预科时成绩差了点,通这家里活动,他也进了医学院。
刘想的家人也知道他有韩端这个好友,对他的可喜变化也非常赞同,所以才肯费力让他进了医学院。可以说两人是互相帮助的典范。
虽然几乎无话谈,刘想还是觉得韩端有时难以捉摸,似乎总有种又自尊又自卑的心结,这也是最近放弃娱乐活动,一定要陪他的原因。
韩端明白刘想的用意,心里很感激他为了友情什么都可以做,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确实是苦恼生活中最好的“安慰剂”,可说是一大幸事。“大想,今天的课听得怎么样?”
刘想摇摇头,“不咋地,你还行?”
“可惜轮不上动手。”韩端感叹。
“就别想了,孙老师那么小心眼,以后也不会有机会的,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能有什么办法。得了,不提了。大想,咱们别去食堂了,出去吃吧,真是倒足了胃口。”
刘想也有这样的想法,食堂的东西最近是格外难吃,本就嘴馋,真是要淡出个鸟来。
看着刘想吃的津津有味,韩端却是味同嚼蜡,哎!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老端,明天周末,出去玩玩吧。”
“有什么好玩的,还是看。”韩端本对这些就不感兴趣,何况现在。
“不如明天去爬山。”刘想又提议,“要不就跟我练两手吧,还可以强身健体,练武对修身养性很有帮助的。”
刘想的身手不错,小时曾跟着一位师傅踏踏实实地练过几年。
韩端摇摇头,又不忍拂逆刘想的好意,轻轻在刘想的胳膊上拍了几下。
刘想故意龇了一下牙,突然趴到韩端的耳边说道:“钟鼎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