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的犹豫使朱影意识到自己想的有些太远了,他们的到来,游骑是神佑年号的确立,早已经使这段历史面目全非,面对改变的历史,谁也不敢预料今后的事情。
“我是有点杞人忧天了,能再生在这梦幻般的世上,还想这么多做什么!”朱影忽然笑道:“你倒是大胆,竟然公然举荐蔡绛知江宁府,当时我都为你捏了一把汗,怕诸位宰执借故打击你。”
王泽莞尔一笑,道:“蔡绛知江宁府,连李纲也不曾明确反对,这就是政治、政治啊!”
朱影饶有兴趣地看着王泽,含笑不语,对于其中蕴涵,她亦是心知肚明。
王泽被她看的不太自在,禁不住问道:“你在看什么?”
朱影似笑非笑地说道:“听说你在樊楼又收了一个歌姬在府中,是不是?”
王泽没想到自己为免文细君流离失所,让她住在自己府上与林月姐二人相伴的事,竟然传到宫中,文细君自从入府,几乎没有出过王府的大门,朱影哪来的如此消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知晓。不过,他并不感到难为情,自己只是对文细君怀有那一点点愧疚的心情,才收留她,二人之间仅仅是常见面而已,就算是他纳了文细君,也不会带来任何不良的影响。只是朱影说起,使他由生一阵慌张,当下尴尬地道:“是有这事,也算是旧识了,我不愿他流离失所,暂且收留她在府上,也好为林婉仪做伴。”
“你不说我倒是全给忘了,林婉仪还住在你那里?”朱影给了王泽一个极富有暧昧的微笑,当然其中多少有些许酸酸的滋味。
王泽的心‘咯噔’一下,看朱影提到林月姐时的神情,他立即闪出自己是好人做过头的念头,当真有苦说不出。当初自己确实是想送林月姐入宫,但总是犹犹豫豫,似乎有些说不出来的不愿,朱影自此也再没有提过,这件事就搁在了一旁。
“林婉仪与文细君同住于后院静舍中,只待宫中传诏便可入宫。”王泽刻意强调林月姐是与文细君两人住在一起,而且是在后院,言下之意是不会有闲杂人等打搅,更是澄清自己与二人并没有关系。
第三章
“官家南幸在即,事情千头万绪,还是暂时让林月姐住在里吧!反正认识他的人也不多,应该可以的。”朱影淡淡地道:“说不定林月或不想回到这诺大的牢笼之中。”
朱影做为女人当然的了解女人,林月姐做为宫中妃嫔,本就是皇帝的玩物,压根就没有快乐而言。一旦脱离这囚困她的宫廷,自然是不愿再回到这空度时光之所,独守青灯度了此残生。何况,从林月姐当初在皇帝面前为王泽美言的情形看,她对王泽亦是情根孽生,在王泽身边自然更不愿回到皇宫。
想一想王泽与别的女人在一起情景,朱影心中暗暗泛起一丝醋意,表面上却装出平淡无措的表情,在自己也没有弄清自己倒底想做些什么之下,大度的默许林月姐跟随王泽。
王泽岂能听不出朱影的意思,他可不愿意在朱影的印象中,成为一个贪图女色之人,但朱影似乎先生为主,自己越解释也解释不清,索性也不在此事上过多纠缠。只是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我随时候命就是了。”
朱影怪怪地斜看王泽,她也不想再在林月姐的事情上多生枝节,于是转变话题道:“看来江宁是大宋新的京城了?”
王泽淡淡地道:“是行在、是行在。”
“那下一步就是海外了?”朱影有感我则的执著,又不忍说破,只得顺着他称是。
王泽笑道:“是啊,关于扩展海外的事情,我们得好生商议。”
“噢——这不件小事,还须得到各位执政的支持,不然的确不好施行。”朱影说着忽然叹道:“汴京这座百年故都就这么舍弃了……”言语中充满了对汴梁的留恋,毕竟,这是她再世为人的故乡。
“汴梁成为京城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开始,他根本没有成为京城的资格,却由于某些人政治上的利益而成为京城,现今只有江宁才真正配得上成为大宋的都城。”
“那不就得将江宁易名南京不成了嘛!”朱影笑道:“这可又要遭到那些君子的非议了。”
王泽干笑两声说道:“反正不能叫临安就行了,其他的管他许多,到时候自然是水到渠成。”说到这里,王泽又沉声又道:“时间也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
“那你先回去吧!”朱影亦是感到有些疲倦,轻声说道:“我也该看看官家和柔嘉去了。”
待王泽走后不久,李素荷轻步走到朱影身边,轻声道:“太后,孙相公来了。”
朱影眼光一亮,精神再次扬起,道:“传——”
孙傅来到亭中,他不明白朱影为何在这个时候召见他。他小心翼翼地行礼道:“太后。”
“是孙相公来了。”朱影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仪态端庄地道:“孙相公身为首辅,忙于庶务,仓促召唤,还望莫要怪罪才是。”
朱影做为太后,竟然如此客套,令孙傅感到出乎意料,隐隐觉得她定有要事说道。于是道:“臣不敢。”说罢陷入沉默木纳,静待朱影说话。
朱影似乎看透了孙傅的心思,只是淡淡地吟道:“自朝廷遭遇两度大变,上皇北狩,蒙诸位卿家倾力相助,官家才得以中兴帝业。不过,官家年已十岁,近来已过授业年纪,哀家想请孙相公与诸公早日为官家物色帝师,也好使官家不断学业。”
孙傅松了口气,原来朱影是要诸位大臣小皇帝为辅导学业,这可以说是被他们忽视的一件大事。自从金军二次南侵以来,朝廷内外纷争,上皇与许多名臣被掳,以至于朝廷中无人过问赵谌的学业。如今天下初定,赵谌做为大宋的皇帝,不能不为其配备学官,为其辅导学业也是朝廷宰执们首先考虑得大事。
当然,其中还有另一层的考虑,谁能把握住小皇帝,成功地潜移默化,就能把握大宋未来!
“太后说的是,官家学业干系天下兴衰,是臣等的疏忽。”
朱影笑道:“这番请孙相公前来,正是要孙相公举荐官家的学官。”
孙傅稍稍思量后。说道:“以臣之见,可从殿阁大学士、台谏馆与翰林部寺中选择有名望大臣担任侍读、侍讲,再择秩卑资浅而为崇政殿说书。”
“孙相公言之有理。”朱影颔首道:“不过这人选务必要慎之又慎。”
孙傅道:“太后放心,臣回后便与诸位辅政商议,尽快将此事定下来。”
朱影说道:“以孙相公看,亦可在诸位辅政宰执相公中选一位德才兼备者充任。”
孙傅这才明白朱影宣召他来提及赵谌学业的目的,原来她是想让王泽担任赵谌的帝师。对于王泽的才学,孙傅倒是没什么可说的,而王泽对于大宋朝廷的忠贞,在孙傅看来自从王泽自请解除兵权后,孙傅忌讳的那一点点担心也随着诸军归建而烟消云散。他不过是担心王泽的杂学会对少年皇帝产生莫大的影响,万一致使赵谌沉淫于那些奇巧淫技之中,那可是他不愿看到的。当下委婉地说道:“太后,臣以为诸位辅政大人中以王大人学识最佳,只是,王大人忙于陛下南幸之事。何况,王大人所学似乎太博,有些对于陛下而言并无太大用处。臣建议,若用辅政,还是以以经义见长的秦大人为宜。”
朱影本就是不便自己说出任用王泽,想让孙傅待自己说出,也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阻力。却没想到孙傅竟然全然不顾自己已经挑的很明了的暗示,反对王泽授业,这让朱影着实有些恼火。朱影冷然道:“孙相公说道王相公学识太博也是有理,不过此次科考恢复旧制,而精于杂学的王门十五子竟然全部中榜,难道孙相公不认为这是王相公教导有方吗?”
孙傅面皮微红,他原本也已为王泽的弟子学识太杂,十五人中能有几人考取进士就已经是不错了。李纲又提议恢复旧制以阻王门子弟过多的进入朝廷,他孙傅也未置可否,怎想王泽的十五名弟子在省元揭名时,竟然全部高中。张云仁、王咏翎二人无论是诗赋、经义,都无可辩驳的被考官们定为,而且自己与宇文虚中还对张云仁的文章赞不绝口,当然这是在糊名的时候,当揭名时,连自己也禁不住暗叫惭愧。
朱影见孙傅不语,于是趁热打铁地说道:“以王相公才学,若不能担当帝师,那哀家真是不知这天下还有几人能承次重任。”
孙傅见朱影是决意用王泽教授赵谌,自己再有异议反倒会被朱影认为是心怀嫉妒。以此次科考的结果来看,王泽担任帝师倒是无可非议。
“太后知人善用,臣亦以为王大人足以胜任。”
朱影满意地笑了,温声说道:“也好,那就烦劳孙相公与诸位执政相公议个结果。”
“臣领懿旨”孙傅道:“若太后无事,臣告退。”
朱影含笑点头,孙傅再次行礼退去。
望着孙傅离去的身影,朱影淡淡的笑了。李素荷不明白朱影为何发笑,不解地道:“娘娘,娘娘……”她可不敢贸然对朱影提问。
朱影说到:“素荷这一天你也累了,且去一旁休息一会,待会儿,哀家会叫你去看望官家。”
第四章
神佑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这对于京城任何人来讲,或许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李长秋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平常、且具有决定其一生的日子。
当李长秋在王泽府邸大门前递上名帖后不多时,却惊讶的看到王泽面带笑容亲自迎到门外,把李长秋直接引入他的书房之中。
李长秋简直是受宠若惊,惊讶、欣喜之色溢于言表,在他们这群士子中普遍认为王泽的诗赋才名可谓文坛中的领袖人物,两次靖难勤王,中兴大宋社稷,其功业当世已难有人望其项背,就是李纲等人也无法与之比拟,用如日中天来形容毫不过分。不想王泽竟然开中门前来相迎,拉着他的手问长嘘短,日后传出去,他的身价亦是平添百倍,岂能不又惊又喜。
李长秋恭恭敬敬地端坐在下首客座上,王泽待上茶之际细细打量他,见他衣饰新换,修饰齐整,显然很重视此次拜会。
王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