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仅仅比装令郎高而已。夏军进攻云涧城,由于夏军的轻敌,认为二十万大军攻夺一个关城,不过是费些时日罢了,压根就没有想过动用这支部队,所以在后期意识到云涧城周围宋军各山寨的重要性时,已经为时过晚。这支简陋的部队,出征人数也就是万人左右,但向宋军盘踞的几个山头发动进攻的时候,却发挥了出人意料的战斗力。

进攻第五镇盘踞的两个山头的是夏军装令郎部队和吐蕃、回鹘部分部队,他们在山坡上虽然也是奋勇冲锋,但他们碰到的第五镇确实西侍军为数不多的几支精锐之一,说白了也是一支正规的山地轻步兵部队。当他们气喘吁吁地佯攻之时,却被迎面一阵箭幕射的七零八落,随之而来的是由几十人一起组成的几个小队的突击,这种在箭幕后进攻的效果极佳,夏军晕头转向之际,遭到突然的打击,几乎每次都不战自溃。也难怪,他们这些门外汉遇到的是一支宋军轻步兵部队,遭到一顿痛扁也在情理之中。

已经恢复镇定的刘光礼开始显露他作为西侍军悍将的面目,在上山之前,他便和秦傅二人各率一部分占两个山头。此时,没有了秦傅在旁,他每一次都是亲自带队反击夏军,杀的好不痛快。当夏军吐蕃部队丢下几百具尸体败下阵去,回鹘部队再一次的进攻开始后,他压根瞧不起这些蓝眼睛、高鼻子的色目羌胡,在他与多数汉人心目中,和汉人生的同样毛发的鞑虏蛮夷毕竟算是人,只是未经开化而已。这些色目人,简直就不算是人,比党项羌人还不如。

这一次连弓弩准备也不用了,回鹘人本就是身披铁甲和皮甲的重装步军部队,山地战本不是所长。当他们携带旁牌,扛着兵仗,气喘吁吁地爬上山来时,没有预料中的弩箭打击,反而迎来分成数个小队数百名宋军将吏持刀将吏的迎面冲击。

刘光礼手持斩马刀冲在最前面,顺着向下的惯力,把一把斩马刀舞的虎虎生风,回鹘将吏遇到者无不被他看的头断甲裂。几百人的小部队,人人手持斩马刀,临高而下奋勇冲击,不是人用力奔跑,而是不由自主地向下冲击,其势头足以将下面的夏军撞飞,夏军回鹘兵无不魂飞魄散,两千余人的队伍竟然被这几百人杀的站不稳脚,纷纷滚落下山去,景象十分的狼狈。

“不要恋战,收拾些兵仗弓箭,不要忘了拾起干粮,赶紧上山。”刘光礼也是见好就收,山下密密麻麻的夏军,远处驰骋奔突的马队,令他不得不考虑持久坚守。

对面秦傅率领的部队人数较少,也就是不到千人,令他极为担忧,当他愕然看见夏军竟然分兵攻打各个山头时,他简直无话可说。在他看来蠢才才会这么干,换成是他,他必然会先孤立一个山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才是减少伤亡的最佳策略,夏军统帅简直是废物一个。

敌人的愚蠢,就是自己的幸运,两个山头共同承受的压力,总好于一个被疯狂的攻击,他指挥少量兵马,利用配给第五镇的钢臂弩以及山地用的弓箭,不断精确打击向山上爬的夏军撞令郎,并传令最好是一箭射杀一人,不要浪费有限的箭矢。

夏军上山速度本就很慢,秦傅指挥区区数百名弓箭手分成圆阵,围着山头,不紧不满地向山坡上射击,他们并没有成三排射出箭幕,而是钢臂弩射击夏军弓箭手,弓箭手射击夏军步兵枪手,合理的打击效果丝毫不亚于刘光礼守御的山头。夏军将吏一个接一个地被射倒,尸体在二百余步的区域最多,横七竖八地倒在山坡上,只要弓箭手一露头,便会立即遭到钢臂弩的精确打击,很多夏军军卒被压制在二百步开外,不敢站起身来。

他们暂时的幸运,并不能改变整个第三军危机万分的局面,夏军还没有全部投入战斗。

衰草残阳三万顷篇

第一章

夏军近万名步跋子和前面进攻第五镇的杂牌军不同,他们精通山地攻坚作战,并不分散力量同时进攻,而是以少量兵力牵制外,主力集中力量进攻其中一个山头。而且他们会利用山地地形掩护,有吸引佯动吸引守军者,主力则沿着山脊,大牌在前、弓弩在后,步步紧逼,尽量以最小的伤亡掩护后面的轻装步军接近宋军防御圈。

阚吾是党项大族子弟,当今皇后的中堂族兄,平日里喜好武艺,坚持党项本族风俗,对国内崇尚汉人风俗深恶痛绝,尤其鄙视军中的汉军。他没有选择如他这般大族子弟通常的晋身之路,拒绝家族安排进入卫戍军,而是选择了贵族子弟不甚愿意进入的步跋子。他在这支部队中如鱼得水,作战极为勇悍,要求他的部众不许留汉人的发型,而是全部剃为党项人的秃发,他参加了夏国恢复政和年间失去的多数横山地域战争,由于其有勇有谋,功勋卓著,又兼步跋子中少有他这样出身的大族,所以在短短几年间成为嘉宁军司专管横山地区步跋子的指挥使,前程是一片光明。

赶上这次对宋军整整一军的歼灭战,令他兴奋不已,当然卖出十二分地力气来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不过他亦非蛮干之人,在一番仔细观察后,他认为要拿下宋军的第七镇,在开阔地带设置的车阵与第五镇两个山头之间,保持联络的道路最为重要,而这个地域仅仅一个不高的小山控制两镇联络,只要打下这个山头便把宋军一分为二,这场战役胜负便告结束,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在征得高澄的首肯后,他分出一两千人,分别监视另外山头上的宋军,而亲自率领本部主力六千人向仅仅千人把守的小山包发动进攻,各部队形保持着步跋子特有的小队行进的山地行军作战队形,防止宋军弓弩带来的大面积伤害。

年逾四旬的同州州帅张猛,眼看着夏军步跋子一步又一步地杀上山来,部下弓箭在步跋子的大牌遮挡之下,难以压制其前进步伐,且这些精于山地作战的步跋子,比一般夏军会更多地利用地形掩护,他们并不仗着人多势众,一波又一波地强攻,而是几人一组,十人一队,分散开来,交替掩护,时而一阵弓箭射击,时而俯身于山石后面,尽可能低减少自身伤亡,宋军的弓箭杀伤效率很低,白白浪费了许多箭矢。

张猛的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夏军以这种战术进攻,自己手下直接指挥的这千余人绝不可能坚持多久。此番出征中,他虽然是厢军都指挥使,但随征的数千乡军都是同州各县签发精壮乡丁,他是同州的厢军都指挥使,故而由他节制,他自认为这支由边郡丁壮组成的部队绝不亚于第五镇的将吏。做为配属第一军的乡军高等武官,他自然明白自己把守的这座山头失守的恶果,不然也不会亲自率兵守御。

既然弓弩无法遏制这支强悍的夏军,他只能兵行险招,做最后的搏击。

“孩儿们——为国尽忠之时到了,冲下去,杀死羌狗——”张猛抛下手中黄桦弓,抽出腰刀,大吼一声,当先向正在山脊上徐徐进军的步跋子猛冲过去。

乡军在微微愕然间,也抛下弓箭,拔出腰刀,跟着张猛的步伐向下杀去。

夏军步跋子没想到山上的宋军会突然反击,他们原本是要以散阵进入一条线型攻击点,再集中优势兵力,一口气冲上山去。宋军突然发动的逆袭,令他们措手不及,由于是分成小队,相互间间隔很大,根本无力与蜂拥而至的宋军抗衡,一时间前面的十几个小队步跋子被宋军人群淹没。

张猛冲在最前面,一把钢刀毫不留情地劈杀所遇到的夏军步跋子,一路杀了过去,凡是和他照面的步跋子没有一个能够在他那把大刀之下幸免,直杀的他浑身血色、形同鬼魅,宋军将吏见主帅英勇如此,亦是个个奋勇向前,在夏军起初的惊愕中捡了个大便宜,十几个小队的步跋子片刻之间就被屠戮殆尽。宋军仍然毫不停留的在山脊上进攻,由于夏军先头部队来不急收缩兵力进行抵抗,不消多时,山脊上的数百夏军步跋子被宋军斩尽杀绝,一个也没有剩下。

正在山坡上指挥的阚吾,见宋军突然反扑,山脊上的步跋子一个又一个地被砍翻在坡下,当真是又惊又怒,这些步跋子可不是像装令郎一样的贱民,他们虽然都是贫苦人家出身,但都是党项族的子弟,他们每一个人成为精锐的山地健儿都花费了很大的代价,几百人一下子就被消灭,令他的心疼的要命,马上喝令正在缓缓上山的夏军加快进军速度,并亲自率数百名精锐沿着山脊迎上去。

没用多少时候,两支军队在山梁上展开了生死较量。

和几个山梁上的激烈但规模并不是太大的攻防战相比,张长宁中军所在的环形车阵,更多地吸引高澄的注意力,夏军数万大军投入战场的兵力中,倒是有半数之上集中在东面,展开对胜捷第三军军司与第七镇的进攻,无论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要胜过宋军数倍。

但宋军以军司为主体的车阵,集中了第七镇大半的四轮战车与转运车,巧的是军阵围在一个小小的土坡周围,宋军将吏一面依托大车,一面在小土丘上设置床子弩阵地。令张长宁怪异的是,夏军并没有立即对这个貌似坚固的车阵大规模进攻,只是有一些小股部队试探性进攻几次,在遭到宋军一阵弩箭打击损失了几十个人后,立即退的远远地。

张长宁在诧异之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夏军正在对宋军进行合围与分割,拿下张猛防御的阵地,便切断了宋军东西两镇,消灭了后面的乡军与第七镇后卫部队,等于截断宋军后路,完成了分割包围,那个时候,才是夏军对胜捷第三军的最后进攻,才是本军全军覆没之战。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觉自己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在发布一连窜的军令中,竟然没有派急脚子火速突围求援,那才是他要发出的第一道军令。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在补救性地派出数队急脚子,他希望能有人冲出去搬来救兵的同时,并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了军阵布防,尽可能低减少死角,以多坚持一点时间,是生是死、能够坚持多久,他心中已经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