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大军登陆时,被金军发现,如之奈何?”张云仁仅有这一点疑虑,他在李纯的面前毫无顾虑地说了出来,换成他人简直不敢想象他会问策。
“在何处登陆不也是一样,迟早都会被发现,不过是早晚而己,小弟手下有精悍锐士数十人,除去几个烽火台还是措措有余的。只要小弟上了岸,扎下大营,有船队的支援,又何虑金人散乱兵马,但须一鼓作气荡平日榆关外金军防御营寨,定能支撑到师兄率虎翼侍卫大军主力到来。”李纯信心十足,豪情万丈后,他把话锋一转,无不遗憾地道:“可惜、可惜——如若我等可以从天而降,又有足够的战马,使可完全夺取整个滦州全境,或许还能打到玉田。”
“从天而降……玉田!”张云仁一证,他愕然李纯的胃口可真不小,不仅要拿下滦州,还要攻取一个进攻燕山府的据点,当即笑道:“人如何会飞,那还不得被摔死了,你这无异于痴人说梦罢了。”
“如何不能,鸟儿能在天上飞翔,人如何就不能飞?”李纯神色庄重,颇为认真地说道:“风帆可以带动大船横穿茫茫大海,为什么就不能利用这种力道带着人飞起来?凤凰山研究院中不是有一帮狂士正在研究什么蒸汽机嘛!这也是聂师弟和邝师弟主持的,听说以有小成。还有……总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一帮狂生,偏偏恩师却对这帮小子青眼有加。不过,咱们的这几个师弟倒还有些能耐,水军战船上的一些灵巧玩意不少是他捣鼓出来的,倒是用处颇多……”张云仁对人飞起来不以为然,但他不能不承认那群小师弟们的能耐。
“咱们扯到哪里去了——”李纯眨了眨精明的眼睛,狡黠地笑道:“师兄是杰出之士,小弟言尽于此,师兄还得回去细细斟酌,尽早将大事定夺才是正理,小弟还巴望着建功立业呢!”
“这个李子良,今后断不能小瞧了他!”想到这里,当日的情形就此定格,张云仁才从回味中回到了现实中,沉声说道:“打号旗,船队加快速度。”
“不行,太慢了、太慢了,还得加快速度。”李纯一面在卫士地帮助下披着盔甲,一面对着镇副统制使江成蛟厉声说道:“传令下去,半个时辰后,全镇和配属各营及辎重器械要全部上岸,误时者斩——”
“大人,这里暗礁太多,何况海水退潮,辎重器械都得转到小船上运上岸来,大人还须宽限一二。”江成蛟年近四十,从军己经有二十余年,又最底层的军卒一步一步熬到翊麾副尉,是一位老资格的将校。由于经验丰富,对战术上往往考虑的较多,对李纯这种丝毫不考虑部队忍耐力的做法有些不太满意,毕竟李纯的将令超过了实际的能力,会造成很多将更不必要的伤亡、劳顿。
李纯瞪了江成蛟一眼,毫不客气地说道:“这个本将何尝不知,不过时间紧迫、不容拖拉,这一带金人烽火台太多,一旦被金军发觉,我军军列不整、器械不齐,那将如何是好,本将宁愿他们累到,也不愿他们被人在海边屠戮,此时多一个人、多一口刀,就多一份胜算。”
江成蛟闻言默然,他做为老军人自是清楚在这个时候登陆部队处境最为凶险,一旦敌军察觉反扑,很可能就被打下海去,李纯虽是有些不通人情,在战术上还是做的还算是得体,他刚才仅仅从部队忍耐力考虑,却单单少了进攻的突然性和快速性,在这一点上他明显比李纯差了一大截。
李纯见江成蛟不言,眼珠子转了转,他思虑在战场上如江成蛟这样的使副不能过于难堪对他,毕竟人家是从军二十余年的老资格了,能够揭过去就揭过去,须稍存颜面,当下又温声说道:“不是我李某不通人情,情非得己,望副尉体谅一二。”
“大人做为,确有必要,下将晓得。”江成蛟寂落地瞥了李纯一眼,他不得不承认李纯之言乃兵法将略言论,部队征战断不可存一念之仁,不然有可能至全军于绝境。
战场上,李纯在这位比自己年纪大上许多的老将校面前,有些客套却没有半分退让,任何一名将帅都明白,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等级次序就是绝对的权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见江成蛟己经同意他的主张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待他穿好衣甲后,一名身穿八品武官服饰的年轻将校走到他的面前,就问道:“许指挥何事?”
那名营指挥施礼后,激动地说道:“大人,弟兄们想请大人应允他们参加对金军营垒的进攻,还望大人恩准。”
李纯不置可否地笑道:“许指挥,若你为统制使,试问能让多年训炼的将吏去参加混战?”说到这里,没容那名指挥多言,又朗声说道:“指挥所部乃是本将奉制帅必命多年训炼而成,岂能用于两军交战。更耐区区百人,投入万人大战又有何用?许指挥不必焦急,日后你能建功立业时机还多!”
中军卫卒已牵过战马,李纯跨上战马,环视正在登陆的壮观场面,一面紧张地计算着时间。
“副尉在此督促登陆后设立营寨,辎重营的重械一定要快快上岸。本将率部前行,夺取金军营寨,许指挥——贵部可以前去控制要道,不问是谁,有进无出,一个不留。”李纯估摸着时间也到了,目光锐利地看着二将,语重心长地说道:“毕竟,上万人在此喧噪,是隐藏不了多久的,咱们还是分头把障碍清理干净再说吧!”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人,张太尉的船队也快要到了,是不是待张太尉大军到达海面上后再夺取金军营寨,如此把握更大些。”江成蛟做为老将,对李纯仅率数千人夺取金军营寨,多少放不下心,毕竟根据情报显示金军营寨中也有千余人之上的兵力,很难造成全军歼灭一个不留的局面。
“兵在于精,而不在多,本将虽率数千人,但这些人都是多年操训之精锐,为的就是打今天这一仗,何况金军尚且不知我军到来,正可一鼓作气拿下金营。”李纯不由江成蛟分说,断然决定火速出击,不许浪费半点时间,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张云仁在他的指挥坐舰舰桥上己经可以看到海岸,因为大船不能直接靠岸,海面上的船队正在紧张的装卸小船登陆,大型的器械和战马都要通过小船运送,很耽误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把各部和甲仗器械运上海岸地,前方能否控制一片地域显的非常关键,不然事到如今一场残酷的攻坚战不得不打起来。
虎翼侍卫大军都指挥使张荣、楼烦侍卫大军都指挥使高繁林,还有侍卫水军都指挥司副都参军使牛福三人己经奉命来到张云仁的船上召开最后的战时军事会议。
另外,侍卫水军都虞侯判官赵怀忠做为随同张云仁部前来的监察都虞侯,也早早驾船到场,他们是侍卫水军前方主要的将帅,能否扎下这颗有力的钉子就看他们几个人了。
“张帅,以目前我军上岸速度,何时能全军投入。”高繁林做为侍卫水军行伍出身的老帅,又是侍卫水军建军之时首批侍卫大军都校,被称之办侍卫水军创始人之一。他对张云仁在燕云之北登陆的战略颇不以为然,做为他和上官云原有的想法是对燕云东面发动进攻,无论付出多大代价、要先行占领一二良港,稳住阵脚伺机拿下燕山府,岂知张云仁力争,并争取大多数将领的支持,最终把上官云说服。
这时见整个船队在浅水区外磨磨蹭蹭地换船上岸,他的大型海船都处于非常危险的地域,一旦金军以小船发动进攻,大型海船无法适应港湾机动,很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失,于是他心中更是不满,忍不住出言相讽。
张云仁仿佛没有听出来高繁林话中所指,对他而言李纯的计策经过他的修改补充,己经非常的完美,根本没有任何纰漏,尽管高繁林反驳剑客,他还是颇为自得地说道:“高太尉不必担心,我船有棘轮吊臂,滑车,这样的装载速度己经算很不错了,李子良所部精锐虽说是一个镇,但经过加强己经达到近一个军的兵力,也能为我大军争取到从容上岸的时间,这都在计算之内,高太尉稍安勿燥、本帅绝不会让车轮战船在浅水域太久,待各部上岸之后,船队就能够退到外海。”
“但愿如张帅所言。”高繁林对张云仁依然是放心不下,但做为侍卫水军高级将领的他一贯秉承一旦谋划定为作战计划,扰会毫不迟疑的去执行,一点折扣也不会打。何况,他对于李纯的能力还是相信的,至少在他眼中张荣所统辖的虎翼侍卫大军所有统制使中,李纯是杰出将校中的最杰出者,可以说是军指挥使当之无魄的不二人选。言罢他就沉默不语,他自知自己对于陆战实在是个外行,在当时张云仁论策时一直没有对侍卫水军上陆后的计划多说,上官云被张云仁说服后他也来取支持态度。毕竟,在他看来以侍卫水军船队的装备,快速装卸也不见得非得先期夺取港口,奇袭的战法不失为在金国腹地扎下脚跟的上策,这尽管要取决于侍卫水军的装备与素质,不过他对于自己的船队有绝对的信任,也宁愿相信虎翼侍卫大军的作战能力。
“只要李子良能清除这一带的金军营寨,坚持两日两夜,形势对我军可就是大为有利。”牛福做为出征部队的最高军法官,当然是本着持中的态度,即支持了张云仁又道出此次进军的潜在危险,毕竟谁也不知道金军会做出怎样犀利的反击。
张荣身为虎翼侍卫大军的都指挥使,他深蕴侍卫水军陆战之法,当年也是他一举击溃完颜昌的部队,有着斩杀了金军两个行军万户的荣耀。不过,这次他还是感到很担心,毕竟整个虎翼侍卫大军主力是在金国腹地作战,虽然有五万多名装备精良的将吏,还有强大的海船船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但面对复杂的环境仍然险境重重,一个不留意肯定就是全军覆没,当下道:“此战关键在于能否全歼金军岸边驻防营寨,只要能保守住登陆消息五天左右,我部就能够在岸上支撑的住。”
“五天——”高繁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