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 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公过誉了!”虞允文见王泽对他评价如此之高,倒是有些意外中受宠若惊,同时也明白自己的建策符合王泽地心思。

王泽不可置否地摇了摇头道:“彬甫所言乃是正论,世间没有一层不变的道理,北伐和收复河西属同等重要,孰先孰后可根据局势变化定夺,断不能墨守成规,便后世括土过于很难。”

虞允文深受鼓舞,脸色由于激动变的通红,两道浓密的眉宁微微颤抖。

“如彬甫言,准许韩世忠请求,但征伐河西的兵力必须要加以控制,尤其是禁军决不能大量便用,至于番汉兵混编之事,现在还不是时候,只要条件许可,可立即实施……”王泽在忧豫再三之后,还是不能放在北方诱人的前景,但河西的局势一片大好,放弃收复玉门以东委实可惜,这才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希望两个战略方向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西侍军用有限的兵力对李仁孝展开攻势,能够攻下沙州固然好,不能的话能打到哪里就哪里,尽可能地占些便宜,阻断西部各蛮夷对河西地垂涎,毕竟北伐在他内心深处还是较为重要的。番族将吏和汉军混编的事情,他亦是认可,但这并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倩,更是很复杂地问题,毕竟朝廷正在用兵之际,断不能多造事端出来。

陈东对于王泽的决断还算是能够接受,数万人对河西进攻对北伐并无多大影响,他还是能够接受的,与下他把话题转到了自己颇为关心的行在事务上,道:“不知相公对官塘中行在事务有何建策?”

王泽瞥了陈东一眼,风淡云轻地道:“有李大人和秦会之、蔡文锦在,处置司和宣抚司还是专注北伐事务为宜!”

陈东的嘴唇煽动几下,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口,随即而来的是一声无人察觉的叹息。

王泽并没有给陈东多解释,他对于行在中的事务并非不上心,而是秉承他一贯的顺其自然原则,只要大方向上没有差地地就不会过多的介入,以免引起朝廷大臣的猜忌,要是自己过分的参与其中,必然会引起适得其反的后果。如天子帝师的选择,李纲自不必说,多年的交住中他发觉李纲并不是食古不化的理学腐儒,倒是一位忠义耿直的权变之土,王咏翎虽然和他的政见不同,但毕竟深受他的影响其大,所谓的政见之分不在本而在于形势,风凰山书防拥护王咏翎的师生亦是认为限制皇权、文官政体乃天下根本,他们要求在保证文官士大夫占有权力优势下和皇极相互的妥协,他的限制皇权亦是和皇权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妥协,不过是更深一步而巳,最终发展将会殊途同归。至于其他几个夫子,不过是壮壮门面而巳,他们对小皇帝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秦闵行饶有意味地看了看陈东,淡淡地道:“如西侍军组织兵力西征,必然会占用陕西各路大批器械和粮草,不知对正在河东作战的刘太尉有何影响?”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泽观望着不远处的标志两河山川地形的小型沙盘,静静地思索片刻之后,才说道:“战争是充满机遇和偶然的领域,也是最不可琢磨的,以现有的兵力和物资来说,永兴军路和京西北路对河东的支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就看刘信叔能付把握有力的时机一举夺取太原,对河朔形成侧翼威胁。当然,如果他有能力在拿下太原后北进飞孤,对他的支援就要另一说了。”

秦闵行点了点头,他明白王泽的意思,以目前态势来说对宋军极为有利,但这些优势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毕竟正如王泽所言,战争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变数的领城,机遇对于宋军和金军是同等的,关键看谁有能力去把握。如果,宋军在河东的三支侍卫大军能够夺取太原,只能够对河朔形成一定的战术上威胁,造成金军前方的战略劣势,而不能达到把金军主力完全包抄的目的,也就是说完颜宗弼仍然有很大的回旋余地,金军马队仍然可以依托燕山和宋军周旋,仍然有可以扭转战局。

北上飞孤就是另一说,当宋军侍卫水军巳经成功登陆之后,意味着宋军在金国东面战略侧翼完成了大包沙,兵锋可支取燕山府,把河朔的金军主力完全钳制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迫便完颇宗弼不得不和宋军主力决一死战,战争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就由宋军来决定,不过能否完全钳制金军地机动范围,还要看宋军能否到达飞孤口,并以主力部队向东面进行战略迂回,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会宁应该有动静传来了……”王泽的眉头在不知不觉间微微感动,他的神情间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焦虑,宋军即便是只能打下太原也无所谓,至少能够保持对金军的优势,而会宁正在酝酿的那场恶而,才是真正能够摧毁女真抵抗的最后一颗稻草。

陈东和秦闵行不知王泽在说些什么,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他们却不知王泽在等待女真内讧巳经有些不耐烦了。

“邱师兄——这群杂胡贰臣不过是乌合之众,何须师兄亲自出马,待小弟冲上去拿下……”

自王孝仁的宣武第二军在邱云的长征侍卫大军第十一镇的配合下,在宁化镇大破孔彦舟部之后,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冀州治城信都县城下,金军竟然不敢与之争锋,着实地意气风发一阵子。

金军河朔副统军使王伯龙继孔彦舟战败之后,又被邱云打的丢盔卸甲,仑皇率部后退据守县城,连续五次向完颇宗弼发出呼救地哀鸣,当年他亦是金军汉族部队一员猛将,如今却被两个后辈打的龟缩城中不敢出战,哪有当年率领万夫队横行京东地半点威风。

韩常在完颜宗弼同意后,亲率两个万夫队紧急南下增援,毕竟冀州是金军中线的一处重要支撑点,一旦失守意味着宋军北侍军在彻底稳固后方的同时,又对金军主力部队形成内线侧翼威胁,金军将会面防不能不主动出击地尴尬局面。面对如此局面,完颜宗弼不能不派遣得力悍将南下增援,由于各条战线都巳经开打,尤其是宋军地侍卫水军在大兴东面沿海登陆,直接吸引了金军数万大军不得不遏制宋军向大兴方向发展,他兵力实在是不敷便用,只能动用万余人支援冀州。

王伯龙却没有理解完颜宗弼地难处,更没有意识到他在战略局势上的处境,在韩常的兵马到达之后,自以为金军兵力巳经达到两万人之上,自己若不出战,被韩常抢了头功,那自己面子可就丢大了,他和孔彦舟等人不同,他可是大金的原从汉将,是女真第二次起兵南下时组建的万夫队行军万户,脸面丢不起啊!所以才尽提城内可战之兵八下人列阵出战。不过他选择出站时机也彼费一番心思,当韩常的前锋距离县城不到百里的时候,他才率部出战,到时候战斗进行到快结束的时候韩常才能到达,功劳自然是他的,万一有变,他也能得到韩常强有力的支援,至少不会让他败的太惨了。

金军能够离开坚固的城他,自然是王孝仁求之不得的,即便是明白韩常的部队巳经即将到达战场,他也毫不忧豫地决定打上一仗,立即派出了数下兵马出寨列阵迎战,邱云也率领十一镇轻装马步军三下人助战。

王孝仁对王伯龙的金军部队甚是看不起,如果说当年王伯龙的汉军万夫队曾经是金军中的精锐,王伯龙本人也算是完颜宗弼座下仅次于韩常的骁将,那二十年后的今天垂垂老矣的王伯龙在他们这群后起之秀眼中不过是一个老朽,不中用的酒色之徒,这支金军部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巳,只要自己挥动钢刀,这群羔羊将会四散逃命。

邱云瞥了王孝仁一眼,勒了勒马缰,淡淡地道:“你是一军之帅,应当在中军指挥全军进退攻伐,岂可前出行镇将、营官陷阵之事,前方节制还是由为兄来代劳吧!”

“师兄十一镇乃长征侍卫大军都司直隶大镇,兵力又有五六下人,地位巳经和军司等同,小弟岂敢在后节制师兄,再说有小弟在,岂能让师兄亲冒矢石……”王孝仁勉强挤出几分尴尬的笑容,尽管话不由衷。但话语颇为周全济事。

实际上邱云这句话并没有其它意思,但听王孝仁之言却暗自感慨,自从这群师兄弟们相继崛起之后,在他官位之上或是与他几乎平级的师弟与他一起此事颇为尴尬,尤其是王孝仁最甚,行军布阵、令行禁止的时候每每征询他的意见,每一次商讨都客客气气、似乎欠了他几十两银子似的,令他好不烦恼。在他看来前途自是注定,他升迁缓慢是自己的缘由,并非其他人的错,王孝仁等人大可不必如此尴尬此事,只要是公务大可按律形势,这样委婉地客套反而让他觉得自己成了小肚鸡肠之人。

“坤道——大镇将校毕竟是镇将,比不了军帅,宣武第二军和长征十一镇万余将吏生死全在你手,万万不可思前虑后,行小女儿作态。”

王孝仁脸色赫然,他听出邱云话中之话,面有愧色地地道:“师兄说的是,说的是,不知师兄有何良法聚歼王伯尤残部,在韩常到来之前一举拿下信都城?”

邱云淡淡地笑道:“你我师兄弟所部分成奇正二军,你是正军主师,自然要定策破故,何须问我。”

“师兄说的是……”王孝仁见邱云公私分明,自己若在徇情那就太作态了,当下正色道:“奇正二军轻捷灵便,你我师兄弟交替上阵,师兄部多是轻装步军,可以排列成散阵出击,在全军前面以引驽尽可能杀伤放军,我用四轮战车徐徐推进,为师兄撑腆……”

邱云点了点头,这场战斗既然要夺取县城,宋军必然要采取攻势作战,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保存和韩常作战的实力,必然要动用轻装步军和战车动摇金军军阵,最后再用马军雷霆一击,用最快的速度打完这一仗,绝不能过早投入要用于攻城地部队。当下正色道:“那咱们就开始吧!”

宋军军阵中进军的战鼓敲响了,东边第十一镇中千余名轻装步军徐徐前进,二百余名轻装马军在步军东侧进行掩护,开始对金军发动进攻。

对于千余名宋军步军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