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是你的功劳啊,博雅。”
“哦。”
“幸好有你在。”
“晴明,你要去贵子小姐家时说过需要我,难道从一开始你就打算……”
“怎么可能嘛。那时可没有想到这个地步。因为当时我连头发的事也不知道。”
“那倒也是。”
博雅似乎还有些不平。
他斗气似的嘟着嘴。
“那倒也是……晴明,接下来你要到哪里去? ”
“不知道。”
“不知道? ”
“对啊。”
“为什么? ”
“你问它! ”
晴明将右手举至博雅面前。
“是什么? ”
“看不见? 是这个。”
食指和拇指并拢着,像捏着什么东西似的,捏合的指头向上。
博雅掀起帘子,让月光照入车内。
晴明将右手置于月光中。
睛明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的东西是——“这是?!”
博雅喊叫起来。
那是一根细小的头发。
头发的发梢正好弯向牛车前进的方向。仿佛前方有把头发吸引过去的磁力般的东西——“在点火之前。我藏起了一根头发。这根头发会给我们带路的……”
“我们要去哪里? ”
“去这头发的主人——下咒让头发置贵子小姐于死地的家伙那里呀。”
七
月亮大幅地偏西的时刻,牛车停了下来。
听得见河流的水声。
晴明和博雅下了牛车。
京城东端——鸭川桥的桥头。
抬头望去,满月已西斜,挨近山顶。
向桥上望去,只见桥头站立着一个模糊的人影.身上散发着朦胧的青光。
晴明慢慢走近那个人影。
是一个穿蒙头衣、只露出嘴巴的女子——“贵子小姐已经死了。被你的头发绞死的。”
晴明平静地说道。
能看见的,只有这女子的红唇——向左右两边吊起,露出白色的牙齿。
“太高兴了……”
女子的嘴唇微笑着说道。
“可以告诉我事出何因吗? ”
晴明这么一问,那女子开始慢慢叙述起来。
“四年以前,我一直在藤原康范大人管治的远江国.是康范大人的女人。然而,康范大人回京城去了……”
女子低着头,淡淡地说。
“尽管信誓旦旦地说一到京城,就叫我过去。可自他回京以后,过了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没有音信。转眼间第四年了,风闻康范大人有了新的女人,因为热心到她那里去……”
说话中间,不知是由于愤怒还是伤心.女子上下牙磕碰着,开始发出小小的“格格”的声响。
“岂有此理,康范! ”
女子的唇间牙齿突出。但随即又恢复原样。
“我打算弄清楚康范大人的真实心意,就在第四年,也就是今年的春天,独自离开故乡。但我途中得了病,仅有的旅费用完了。十天前我从旅馆发了信给他。”
康范来了。
不知何故他独身一人,连随从也没有带。
康范一见女子,便握着她的手,潸然泪下。
“啊,让你受苦了。”
康范说一起去京城吧,女子便像霍然病愈似的,拼命也要赶路,终于来到鸭川河边时,已是晚上。
早一刻抵达京城也好——脚步匆匆的女子心中只有这个念头。然而,冷不防康范竟从身后拔刀劈向先踏上鸭川桥的女子。
被刀砍中的女子这才明白了康范的心意。
正好在这个没有人影的地方,把碍事的自己弄死,抛尸河中,然后逃之天夭……
他是为此才单独行动的吧。
正好在夜间来到这里,也是一开始就想好了的……
康范以为第一刀便已将女子置于死地,于是背靠着桥.打算先平静一下心情。
此时,苏醒过来的女子夺过康范的长刀,一下扎中他的胸膛,杀死了他。
康范是死了,但女子也身负重伤,将不久于人世了。
“我当时想,自己要变成生灵,附在那个仍活着的康范的新欢身上.杀死她……”
女子的牙齿又“格格”地响起来。
“我把康范的阴茎割下来,剜下眼珠子,自己嘛.也这样把头皮……”
女子一下子脱掉蒙头衣。
“啊! ”
博雅喊叫起来。
女子自眉以上的头皮被彻底剥离了,剩下的头盖骨清晰可见。
“黑发凝聚着我的心念,终于附着那女人,杀死了她。”
女子的眼睛吊起,牙齿从嘴巴里凸显出来。
“哈哈……”
女子向天上的月亮喊叫:“太高兴啦……”
“太伤心啦……”
“太高兴啦……”
“太伤心啦……”
女子越喊叫身体变得越单薄起来。
变得更加单薄了……
“高兴啊……伤心啊……”
消失了。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晴明突然说话了:“结束啦,博雅。”
“哦……”
博雅点着头,但眼睛还是盯着女子消失的地方.没有动身的意思。
凉飕飕的秋风吹着两个人。
八
据说后来在鸭川桥下打捞时,从河底找到了藤原康范的尸体,以及一具没有头皮的女尸。
——付丧神卷 篇四 之
迷神
'日'夢枕貘
一
樱花盛开。
密密麻麻的花朵,连枝条都压低了。
没有风。
风连一片花瓣也不愿吹动。
阳光明媚,照着这些樱树。
在安倍晴明的家里——源博雅坐在外廊内,和晴明一起眺望着庭院里的樱花。
二人跟前有一个装着酒的酒瓶,各一只酒杯。杯子是墨玉做的高脚杯。
那是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来自大唐的王翰吟咏过的杯子。
看一眼樱花,喝一口酒,放下杯子,再看一眼樱花。
突然,一片花瓣飘落地上。
仅仅一瓣而已——仿佛照射其上的阳光渗入了花瓣,令花瓣不胜重荷。
“晴明啊——”
博雅压低声音说话,仿佛怕自己呼出的气息会惊落花瓣。
“什么事? ”
晴明的声音近于冷淡。
“我刚刚看见了动人的一幕。”
“看见什么了? ”
“我看见樱花的花瓣,仅仅那么一片,竟然在没有风的时候飘落地面。”
“哦。”
“你没有看见? ”
“看见了。”
“你看见了,没有产生什么感想? ”
“什么感想? ”
“就是说呀,晴明,那边开着那么多樱花…..”
“没错。”
“在那数不清的樱花花瓣中,在连风也没有的情况下.却有一片花瓣掉了下来。”
“噢。”
“我看着它掉下来。可能过不了几天,樱花的花瓣就开始逐渐散落,到那时,落下的是哪一朵哪一瓣,就完全无从知晓了吧。可是,刚才掉下来的那一瓣,说不准就是樱树今春落下的头一片花瓣呢……”
“噢。”
“总而言之,第一片落下的花瓣让我看见了。这岂不是动人的一幕? ”
博雅的说话声大了一点。
“然后呢? ”
睛明说话的腔调还是不冷不热。
“你看见了那一幕,什么也没想? ”
“倒也不是没有。”
“还是有吧。”
“有。”
“想了什么? ”
“比如说吧,因为花瓣落下这件事.使你博雅被下了咒之类。”
“你说什么? ”
博雅似乎不大明白晴明的话,追问道:“那花瓣掉下来和咒有什么关系? ”
“噢,说有关系也行,说没有也行。”
“什么?!”
“博雅,就你的情况而言,应该是有关系。”
“等一下,晴明。我一点也听不明白。如果说是我的话就有关系,换了别人,也可以是没有关系吗?
”
“正是这样。”
“我不明白。”
“听我说,博雅。”
“好。”
“花瓣离枝落地,仅此而已嘛。”
“嗯。”
“但是,如果一旦被人看见,咒就因此而产生了。”
“还是咒? 你一提咒,我就觉得你把问题弄得麻烦起来?”
“哎.别这样,听我说嘛,博雅。”
“听着呢。”
“例如,有所谓‘美’这回事。”
“美? ”
“也就是漂亮呀、愉快呀什么的。”
“那又怎么了? ”
“博雅,你会吹笛子,对吧? ”
“对.”
“听到别人吹出的笛声,也会觉得美吧? ”
“会。”
“但是,即便听了同样的笛声,也会有人觉得美,有人不觉得美。”
“那是当然。”
“问题就在这里,博雅。”
“在哪里? ”
“就是说,笛声本身并不是美。它和那边的石头、树木,都是一样的。美,产生于听了笛声的人的内心。”
“唔,对。”
“所以。笛声仅仅是笛声而已,它在听者的内心产生美,或者不产生美。”
“对。”
“美也就是咒啦。”
“对。”
“如果你看见樱花瓣落下来,觉得美,被感动,那么它就在你的心中产生了美的咒。”
“对。”
“所以嘛,博雅,佛教教义中所谓的‘空’,正是指这件事。”
“你说什么? ”
“据佛家所言,存在于世上的一切,其本然均为空。”
“你是说那句‘色即是空’? ”
“说‘有东西在那里’,必须同时有那个东西,以及看见那个东西的人,才可成立。”
“……”
“光有樱花开在那里,是没有用的。源博雅看见樱花盛开,才产生了美这东西。但是,光有源博雅在那里也不行。有樱花,有源博雅这个人,当博雅看见樱花后被樱花所打动,这才产生了美。”
“……”
“也就是说,唔,这个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通过咒这一内心活动而存在的吧。”
“晴明,你平时看樱花的时候,老是想得这么复杂吗? ”
博雅泄气地说。
“不复杂。”
“晴明,你直白点吧。看见樱花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