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蛇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刹蛇踪-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是十一点十分,不管夜有多深,今天晚上必须核实这件事情。

路上见不到一个人,小镇已经进入了梦乡,眼睛里面所看到的景物和幻境差不多,只有那一盏盏路灯才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小镇的夜也太安静了。

三个人从曹营关进入后街,然后向右拐。

在吴公祠小学的西边果然有一个小巷子——此巷无名。

巷子里面比街上更安静了,街上的安静是那种祥和的安静,巷子里面的安静就不一样了,走进巷子,你所感到的是诡异和恐惧。

巷子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欧阳平用手电筒逐一照了过去。左手第三个门上的门牌号码是“左所后街79号”。

水队长敲第二次门,院子里面才有一点动静。

不一会,传出一个女人尖细的声音:“谁啊——这么晚了?”

“请问这是刘湘刘老师的家吗?”

“天这么晚了,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啊?你们是谁啊?”刘老师很谨慎。

“我们是公安局的,我叫欧阳平。”

“公安局的,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什么要紧的事,这么急?”

“刘老师,请您把门打开,好吗?”

“好吧!请等一下。”

不一会,院门开了,刘老师一边将三个人往院子里面让,一边穿衣服。

这是一个很小的院落,院子只有十几个平方,院子里面有四间屋子,三间是住的地方,另一间应该是厨房。

屋子里面亮着一盏日光灯。

在欧阳平的眼中,刘湘老师显得很从容,她一边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头发,一边挪椅子、搬板凳请三个人就坐。自己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

“刘老师,徐在道,您认识吗?”

“认识。”刘老师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晕,她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实际年龄可能比本人要大一点,因为保养的比较好,所以,看上去比较年轻,也有几分风韵。

“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九号的晚上,徐在道和你在一起吗?”

“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九号,五六年前的事情,谁还能记得呢?”刘湘板着手指头道。

刘湘说的也是,欧阳平的问题确实有些唐突,欧阳平心里着急啊!

“六年前,陈耀祖死的事情,你知道吗?”欧阳平想帮助刘湘找寻记忆。

“这我知道,徐在道跟我说过这件事情,陈掌柜是死于脑溢血,出事之前,陈掌柜在徐在道家喝的酒,徐在道为这件常常自责过自己。”

“三月二十九号的晚上就是陈耀祖出事的那天晚上。”

“这我就记得了,那天晚上,徐在道确实到我这里来了。他后来跟我说过,他回到家的时候,他老婆已经先他回家了。�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果有密道

“他在你这里呆了多长时间?”

刘湘红着脸道:“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刘湘说的是男女在一起**所用的大概时间吧!她老婆送老岳父回家,他是抽空来陪我的。”

一路上,欧阳平一言不发,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好心情。从目前情况来看,徐在道和陈耀祖之死没有关系。

如果没有经历过田家大塘的案子,欧阳平不会多想,经历了卞寄秋的案子以后,欧阳平不得不多想一点,马主任和素珍事先准备好台词,如果不是欧阳平心思细密、棋高一着,差点让马主任蒙混过关,这个徐在道会不会也来这一手呢?直觉告诉欧阳平,今天晚上,见到刘湘的时候,刘湘态度太过从容,应对太过自如。遗憾的是,欧阳平无法证实刘湘的的话是真是假。

回到古董店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子夜时分。

熄灯睡觉之前,欧阳平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陈耀英”

大家应该知道欧阳平在笔记本上写这三个字的原因吧!邓先生曾经提到过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九三五年从密道逃离陈家老宅的事情,如果陈家老宅确实有密道的话,那么,陈耀英肯定知道。至少能说出她当年是如何逃离陈家老宅的。

第二天早晨,五个人在烧饼油条店吃了早饭,之后,欧阳平派李文化和小曹去请陈耀英。

四十几分钟以后,李文化和小曹领着陈耀英走进了古董店。

双方客气一番,不再赘述,言归正传。

“大娘,一九三五年,为躲避庞师长的逼婚,您连夜逃离东门镇。”

“欧阳科长,你们想问什么?”

“据我们所知,当年,庞师长派人把陈家围了起来。”

“是有这样事情。”

“您当时是怎么离开陈家的呢?”

“我们陈家老宅有一个密道,我们是从密道离开的。我爹本来是想让我混在邓家的戏班子离开的——就是遗嘱上的公证人邓大平他爹,邓家和我们陈家家是世交,邓家有一个戏班子,但情况紧急,庞师长第二天就向我爹要人。我们这里历史上常有匪患,密道是用来逃生的。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的。”

“陈家人都知道吗?”

“知道密道的人只有我爹。后来,我哥老表也知道了。”

“密道还在吗?”

“在。但早已废弃不用了。”

“密道口在什么地方?”

“在西厢房下面的密室里面——西厢房就是我大哥住的那间屋子。”

欧阳平和同志们恍然大悟,密室除了收藏‘镇宅之宝’外,还兼有藏身和逃生的功能。凶手很可能是从密道进入密室的。

“密道的出口在上面地方?”

“我们陈家老宅的后面不是有一些土丘吗?”

“就是那个烧制陶瓷的窑吗?”

“你们看到了几个窑?”

“你们陈家的屋后有一个窑。”

“那个窑的北面还有五个窑——在树林里面——密道只连着其中一个窑,一直通到树林里面。�

正文 第八十三章 再进密室

陈家的老祖宗太聪明了,谁都不会想到土丘下面就是密道。再加上后山有不少这样的土丘,一般人是不会往别处想的,加上土丘上面覆盖着一些杂树、灌木和茅草,更重要的是,密道的出口在五窑之中。

“我们到后面去看过,窑顶已经塌了不少。”

“坍塌是后来的事情,自从密道废弃之后,就没有人再问了,时间一长,可不就塌了。”

“老人家,密道是什么时候废弃的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密道废弃的时间和“3。29”案的时间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呢?所谓废弃就是把密道封堵起来。

“这——我就不知道了,一九三五年以后,我们陈家一直比较顺当,已经用不到密道了,解放以后,世道比过去太平了许多,就更用不着它了。一九三五年下半年,我出嫁离开了陈家老宅,所以,密道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我大哥肯定会把密道封堵起来。”

“为什么?”

“我大哥跟我说过,过去,世道乱,没有办法,才弄了这么一个密道,太平时期,家里面有这么一个密道,心里面没有安全感。”

“密道口在西厢房的什么位置呢?”

“在密室的北边。”

“门也是砖墙吗?”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二月九号,陈梅已经领我们到密室里面去看过了。”

“对,门就在砖墙上,门后还有三块石板,石板和炕桌差不多大。打开砖门,移开石板,才能进入密道。”

“砖门里面也有城墙砖和石槽吗?”

“不错,要不这样吧!我让梅子领你们到密室里面去看看。”

这个提议非常好,二月九号下午,同志们虽然进去过,但太过匆忙,有些细节看的不是很清楚。现在又多了一个密道,再进密室是非常必要的。

陈耀英打开古董店的后门,同志们跟在她的后面,走进前院。

“梅子——梅子,你在屋里吗?”

“是姑妈吗?我在——我就来。”

不一会,陈梅从西厢房里面走出来,她的手上拎着一壶水——壶口冒着热气。

同志们已经随陈耀英站在西厢房的门口。

欧阳平看见,罗开良,正在穿外套。

“开良也在啊!”

“是姑妈啊!这么早,有什么事情吗?”

“开良今天没有上班啊!”

“姑妈,我正准备去上班。”

“姑妈,您有什么事情吗?”

“梅子,你把后院西厢房的门打开,同志们还想到密室里面去看看。”

“到密室里面去看看——欧阳科长,我不是领你们进去过了吗?”

“梅子,是这样的,咱们陈家老宅还有一个密道。”

“密道——什么密道?”提问题的是罗开良,他的眼睛瞪得跟球似的,“梅子,你知道吗'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巧夺天工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陈家有密室,从来听说我们陈家有密道。”陈梅一脸疑惑,“姑妈,咱家真有密道吗?”

“密道是用来藏东西的,密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用来逃生啊!你们总该听说一九三五年的事情吧!”

“知道啊!我爹跟我们说过,您也跟我说过这件事情。”

“我当年就是从密道逃离陈家大院的。”

“密道口在密室里面吗?”陈梅问。

“对,密道就在密室里面。”

“欧阳科长,你们等一下,我拿一下钥匙。开良,你怎么还不去上班啊!”

“我也随你们去看看,文化馆没有什么事。过一会再去不迟。”罗开良表现出很好奇的样子。这时候,他要是去上班,那倒有点不合常理了。

陈梅走进西厢房,拿着一串钥匙。

大家跟在陈梅的后面,走进后院,穿过长廊来到大厅。陈梅走路一瘸一拐,虽然跛的不是很厉害,但速度比较慢,大家不得不内这性子放慢脚步。

开锁,推门,进屋。

陈梅从口袋里面掏出一盒火柴,点亮了茶几上的罩子灯,她将灯芯捻得大大的。

陈梅走到里间门后,打开密室的门。

陈梅第一个走下台阶,小曹搀扶着陈耀英跟在后面,罗开良走在最后。

欧阳平已经想起来了,陈家屋后的土丘的位置就在西厢房的北边,根据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欧阳平已经知道密道口所在的位置了——也只能是大致的位置。

进入密室以后,陈梅举着罩子灯沿着墙边转起了圈,她在找密道口。

“梅子,别找了,密室口在这里——”陈耀英径直走到密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