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要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纣王要逆袭-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就在一切都按着原著发展的同时,异变突生,比干之心果是七窍玲珑之心,竟放出七彩光芒,自主飞出殿外,不知欲飞往何方,急的帝辛忙追出殿外,等走出二妖视线后,当即驾刀而追。

    那七巧玲珑心竟能和龙魄金刀竞速,要追之不是追不到,只是甚难,帝辛此时一眼竟望到下方比干马走如飞,于是立住刀不追了。七巧玲珑心固然重要,但再重要也不如人重要,况且本来就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与其如此追之,不如下去看看比干放心!这心不要也罢!

    于是帝辛急速俯冲,就把比干抱离马背,比干见帝辛驾刀,已是惊讶无比,更兼身体虚弱急迫,不及大骂帝辛。帝辛早派夏招卖无心菜,自然知道在何处,于是急飞过去,哪消一刻,便早到了夏招面前。

    比干见了无心菜,急问:“菜无心可活,人无心何如?”帝辛怕夏招忘了,立即答道:“人无心自然可活!”夏招便反应过来:“人无心还活,人无心还活!”只见比干松一口气,面色也恢复了红润,果是神奇无比。

    帝辛大喜,对比干道:“王叔且先不必惊讶,对外且只说王叔死了,以免妲己再害,待我寻机会除去妲己,必再拜王叔为相!王叔且先暂居夏大夫家吧!”又转对夏招:“大夫功劳不小,请先照顾王叔,来日必定重赏。”帝辛不等二人回答,为防妲己怀疑,早驾刀立归午门,然后跑回殿前。

    “呼呼,美人,如今如何是好啊!七窍玲珑心飞了!”哼哼,帝辛道,这下好了,心飞了,正好我看你怎么编!

    妲己哪里想到真有七巧玲珑心,完全信口胡诹,此时只能早就装昏了过去,胡喜媚只能敷衍说那就只能到千里之外再寻了,只是不知妲己能否撑过去。

    帝辛只能假装没本事的望着胡喜媚:“孤王哪里知道何人还有七巧玲珑心,还是美人你去寻吧。”胡喜媚无言以对,只能匆匆告辞,不知道去哪找替死鬼了。

    帝辛这才心情好多了,于是跑到妲己身边,然后猛摇妲己,泪如雨下:“美人啊美人,你怎么这么命苦啊!啊啊啊!”帝辛力气有多大?此时假装很着急,顺理成章的大力猛摇。妲己暗暗叫苦,帝辛却乐的开怀,几乎把妲己骨头都摇散了,帝辛才心满意足的回摘星楼去了。

    且说银幕之外,纣王目瞪口呆,为何自己那时候没有见到比干挖心后真有七巧玲珑心飞出,这是怎么回事?鸿钧捋了捋胡子,暗自冷笑。且说此时天边一道亮光闪过,鸿钧不禁眯眼,嗯?又多了一道变数,好,来的好,越多越好,哼哼。

    补充帝辛的典故,托梁换柱,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早在帝乙在位时期,帝辛就展示了他过人的才华,有书记载他长巨姣美,也就是身材高挑;容貌姣好,而且说又说他能手格猛兽,又有说他有到拽九牛、托梁换柱之力,又说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所以说乃天下之杰。其中托梁换柱说的就是帝乙有一次和儿子们在一起,然后宫殿的柱子突然断掉了,于是在宫殿即将崩塌之际辛就用只手顶住了房梁,一直到卫士们换了一根新的柱子。据说帝乙就是因此而立他为继承人的,他并不是长子,这也是后来微子叛乱的重大原因。不过还有说法是因为帝辛的母亲在生微子的时候不是正室,后来生帝辛的时候是正室,所以帝辛是嫡子而微子是庶子,所以立嫡不立长,况且辛比他的哥哥有才华有力气。本书中的帝辛就是帝辛,纣王则代表了《封神》原著中的纣王,我将他们以不同的称呼来区别,并且努力将帝辛还原成他本来的面貌,这是我这本书的意愿。

    小说首发本书

    。。。

 ;。。。 ; ;
第十八章 太师回兵劝帝辛
    其实还是帝辛多虑了,原因很简单,比干刚刚装死,当天闻太师就回来了,铲除妖邪只在今朝!且说为何帝辛一直等闻太师?闻太师使得一对雌雄双鞭,武艺吗确实不错,领兵打仗也很是是在行,只是单论法术而言,还是较弱的,至少是不如能空手接乾坤圈混天绫的石矶娘娘的,毕竟他还小石矶一辈,乃是金灵圣母门下,既然如此帝辛为何等他?不只是多个人多份胜算,更是因为闻太师人缘好,要论朋友,还真不少,虽然不如申公豹请的人多,但他请来的都是是熟人,说明善交真朋友,哪里像申公豹到处坑道友(不过不能否认他的“交际”能力确实还要强于闻仲)?所以吗,闻太师一回来,就等于开了外援,还愁不能将那两个妖精一网打尽吗?且说百官闻的太师还朝,皆往辕门迎接,但太师传令:“百官暂回,午门相会”,于是百官速至午门等候。

    我有诗单赞曰:面如淡金三只神眼,五柳长髯脑后飘扬,胯下墨玉黑麒麟,手上蛟龙雌雄鞭,百官迎接午门外,太师凯旋归来。

    且说闻仲刚刚凯旋归来,心情很好,便下骑笑曰:“列位老大人好啊!”忽见众人面色不愉,甚觉奇怪:“吾闻天子施行仁政而天下太平、四宇清宁、灾情亦解,众位却怎么闷闷不乐”又细看众人脸色,互发觉满朝文武俱在,独独少了亚相比干、司天监太师杜元铣、大夫梅伯、杨任,未及惊讶,武成王黄飞虎上前答道:“太师有所不知,天子虽修仁政,乃是对天下苍生,此乃幸事。但那炮烙一刑,虽然是炮烙那奸佞之徒,乃是死有余辜,但毕竟太过残忍,且百官互相揭露私底,闹得人心惶惶,实乃过犹不及,此其一也。”

    黄飞虎一口气说完,此时停了片刻,继续说道:“若仅是如此,倒还不足以使百官寒心。但天子听信那妲己妖妇,先造“炮烙”之刑,乃将铜柱烧热将人绑与其上,其蛇蝎之心已可见一斑;为那妖妇,将杜元铣及梅伯辞退、杨任剜目、姜尚发配边疆,更。。。。。。”闻仲急问:“更甚么?问且问你,亚相比干何在?”

    黄飞虎这才回答:“那妖妇言有旧疾,要食那七巧玲珑心一片方可痊愈,天子竟果依言问比干王叔借心一片,是王叔气不过,自己剖心,出了午门,不知何往,但有人言见其已死。。。。。。”这番话直说的闻仲心中大怒,急的当中一只神目睁开,三昧火冲出三四尺有余,当即道:“鸣钟鼓请驾上殿!”百官大悦。

    帝辛正在摘星楼修炼,不料当驾官启奏曰:“九间殿鸣钟鼓,乃闻太师还朝,请驾登殿。”帝辛大喜,但随即又苦着脸自语道:“看来要被骂了。。。。。”于是抓起玉圭便传旨:“排銮舆临轩”。

    礼毕,帝辛秉圭谕曰:“太师远征北海,实是辛劳,欣然奏捷,其功不小!”太师拜于地:“仰仗天威,感大王洪福,征伐十五年,如今一朝功成,不敢有负先王,便即刻赶回,但闻大王听信妖妇妲己之言残害忠良,其情可真?”

    帝辛曰:“何为残害忠良?”闻仲道:“辞退司天监太师杜元铣、大夫梅伯,剜上大夫杨任之目、剖王叔比干之心可是真实?”

    帝辛淡淡的答道:“这些事例具有隐情,容退朝后私忆。”闻仲便说:“此皆大事,岂有推脱之理,尤其妖妇妲己,请大王立即贬斥!”帝辛无奈:“非是不同意太师之言,实在有苦难言啊,且容后再议!”

    闻仲不肯罢休:“满朝文武据在此处,有何言不可当众告之,此必是推诿之借口!”闻仲三番逼迫,当即恼了费仲,出班上殿见驾。闻太师认不得费仲,问曰:“这位官员是谁?”费仲曰:“卑职费仲是也。”闻仲便道:“先生上殿有甚么话讲?”

    费仲曰:“太师虽位极人臣,不安国体,持笔逼君批行奏疏,非礼也;本参皇后,非臣也;太师灭君恃己,以下凌上,肆行殿廷,大失人臣之礼。可谓大不敬。”太师听说,当中神目睁开,长髯直竖,大声曰:“费仲巧言惑主,气杀我也!”将手一拳,把费仲打下丹墀,面门青疼。只见尤浑怒上心来,上殿言曰:“太师当殿毁打大臣,非打费仲,即打大王矣。”太师曰:“汝是何人?”尤浑曰:“吾是尤浑。”太师曰:“哪知你什么尤浑”趋向前只一拳打去,把那奸臣打的翻斗,跌下丹墀有丈馀远近,时有首相商容上前曰:“太师不可鲁莽,费大夫说的有理。”

    闻仲在气头上,但此时老丞相商容发话,便冷静了一些,也觉得自己似乎过份了一些,便道:“大王请恕老臣无礼,只是妖妇妲己一事?”帝辛认真道:“太师不必多言,非我推脱,但退朝后寻一处僻静所在,当即回复太师!”

    商容也忙上前劝道:“太师且暂缓些许时间,看大王自有安排,只是这尤浑,乃一奸臣也,打之无碍,费大夫还是无辜,当朝毁打大臣,似有不妥啊!”

    闻仲醒悟:“老臣只是一心为国,不料反有欺君之罪,大王莫怪。”帝辛也不多言:“吾已知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后请太师、丞相、武成王、费仲去夏招大夫家议事。”几位虽不知所为何事,但皆随夏招行。尤浑听得先前商容之言,已自羞愧,此时听得帝辛喊费仲而不喊自已,尤为后悔,当初听的费仲的行为,还讥笑其蠢笨,如今悔之不及。

    于是夏招在前带路,帝辛便对商容道:“丞相去请那几位前来如何?”商容早会其意,便先自去。。。。。。

    今天再补充点,话说有一个人我不得不提,就是攸侯喜,这个人可能《封神》上没有提到,但事实上是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当叛乱产生的时候,攸侯喜试图勤王失败,但他和他的军队却神秘消失,史书上再无记载。

    而美洲的印第安人则流传这一首《候喜王歌》,说他们的伟大的hosi王(音基本相同),从天之浮桥带领他们从天国而来。看到这首歌就已经令人怀疑了。而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