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听了好象没听见一样,继续赶他的路。
她撵着背影苦笑着嗔道:“嗬,你这唐僧好大的架子啊,随随便便就将一个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姑娘弃之不顾,你就不怕我被坏人给欺负了么?哼……这事就不说了,人家和你好生说话来着,切,居然连半句话都不回,哪还象个出家人?”
他忍不住回话了,不过是目视前方甩过来的,“女施主并非一般人,所以贫道只得区别对待。”
“我哪里显出非一般人了?”
话还是侧飞,“南无阿弥陀佛,女施主的相貌,骇人的笑声笑法,走路的姿势,说话的方式,处处都与众不同,无一不透出异界的邪气。”
“你……你是说我是妖精?”
他终于斜眼看了一下人,“女施主既然自称是从天上来的,那还会是什么?”
“神仙啊!好歹你也是个修行的和尚,怎么不说我是下凡的仙女,或是菩萨?”
玄奘的脚步片刻不停,似乎还有加快的意味,他道:“南无阿弥陀佛,仅是名字象而已。”
“什么,名字?我的名字哪点象仙女了?”
说到这里,唐僧“噌”地停住了脚步,他正色肃言道:“南无阿弥陀佛,梦衍西女施主请回吧,贫道无心与你交谈,况且我一个和尚身边跟着个妙龄女子,叫别人看见了成何体统?”
孟赢溪不想自己会被人讨厌,她委屈地万分地问:“唐僧,你这是在下逐客令吗?”
“算是吧,女施主请自重,贫道告辞。”
他走了,她没动。
人远去,“妖精”禁不住跺了脚,她撅嘴自言道:“什么意思,我哪里得罪他了?我好心想护送他去印度,他却叫我自重,这都什么跟什么嘛!唉,好心没好报,气死人了!”
唐僧又成了几乎消失的黑点,他在这两面峭壁的险关隘道里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当她平静少许之后,便沉下心来主动去理解与揣测对方的行为……玄奘是一个目标很坚定的高僧,无端的打扰于他来讲能免则免,能少便少,象自己这样一个年轻女子伴随其左右确实可笑,不容世俗之下简直将人变成了花和尚。
“唉……随他去吧,能观其人睹其面已是此生的万幸!反正唐僧取经成功在历史上是早有定论,他虽然一路艰辛,却总能化险为夷,自己何须自作多情,画蛇添足地横插上一脚。”
她叹完,带着伤感转身背道而行,念念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散漫的脚步中夹杂着惆怅,她毫无目的地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许多的往事和记忆片段不断地浮现在渺茫的眼神中。
“咯哒……咯哒……”
其身后传来阵阵由远至近的马匹暴踏之声,孟赢溪知道是来者是数人数马,但她懒得回头去理会,因为眼下没心情。
很快,这个马队就将人团团围住,他们用本地方言互相大声笑道。
“妖精”的耳朵里尽是些唧唧咕咕的声音,她半个字也没听懂,这才抬了抬眼皮去打量这伙貌似有不良意图的人马。
寒光浑地疾扫,孟赢溪的眼睛定格在了其中一人的身上,这个面黑的彪形大汉身后不但有个垂吊着一盏小灯的经箧,其颈项上还挂有由九个骷髅组成的串饰、腰上更悬有那把长六指,弯曲如鸟羽的大戒刀。
眼熟的东西叫她心下大惊:“糟糕!这些不都是唐僧的物件吗?这帮混蛋,居然连和尚也抢,好无人性!”
“妖精”开口问:“喂,你们刚才是不是抢劫了一个僧人?”
“叽里呱啦……”
很明显,双方语言不通,谁也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语言不通,动作来说话,她身后的强匪在自己人的说话声中“呼啦”地涌上前,马到、人到、手到,一只长满黑毛的大手跟着从背后招呼过来。
意图很明显,对方只是个手到即可擒来的孤身美貌弱女子,属于送到嘴边的捡漏。窈窕淑女,就连君子也好逑,他们岂肯容自己擦身错过,当然要拿下。
“找死!”
“啪啪啪啪……”
“扑通、扑通、扑通……”六人全都身形蛮跌,落于马下。
她迅闪身影,在眨眼间就用药王传予自己的劈砍经脉手法将所有人制服,同时将唐僧的九骷髅串饰和大戒刀取于自己手中。
“驾!”
“咯哒……咯哒……”
由于担心唐僧的人身安全,孟赢溪片刻也不愿耽搁,她骑上那匹拴有经箧的马,另外又牵上一匹强壮的大马,双马奔腾地调头行往他所离去的方向。
“咯哒……咯哒……”
跑了不大会工夫,她看见了狂跑中的唐僧,这高悬着的心才落下来,双方是迎面对冲而奔,身影迅速扩大。
“吁……”
双方靠身而停。
玄奘首先开口,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南无阿弥陀佛,梦衍西女施主,你竟然无事啊!贫道担心这帮贼人对女施主不利,这才急急折身赶来。”
她不曾想到待人冷漠的唐僧竟然在危险时刻还会挂念自己的安危,心中一热,感怀地笑道:“唐僧,你不是说我是妖精吗?既然是妖精,那就只有我对他人不利的情形,哪有他人对妖精不利的道理?”
孟赢溪迅速跃身下马,并将那九骷髅串饰和大戒刀递过去,然后打趣道:“快拿回去吧,要是没这些东西,你根本就不象个和尚,却象是个掉光了头发的走脚侠客。”
玄奘感激地将物件接回,从容穿戴好。尔后,其躬身双手合十道:“玄奘多谢梦衍西女施主!”
他话锋忽然一转,疑惑地问道:“诶……不知梦衍西女施主是如何应的对此帮恶徒?既讨回了东西,还将他们座下的马也给牵了两匹来。”
第二百一十四章 逆血唐朝——《西域记》1
'终南山……'
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数丈,深十数丈,它由两大花岗石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
风洞之北另有个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一个美丽的身影就悬空倒立于此,她在此治病,同时让自己平心静气锎。
孟赢溪并未真的当即就离开了终南山,她就在玄门道观的附近傻呆着,“妖精”也动了情,有不舍与不忍,更有着莫名的惆怅和彷徨郎。
就在孙思邈找她的时候,她听到了这出自真情的呼唤,也悄悄地来了。
若不是他的眼泪落得叫人心痛,“妖精”肯定要过去,还象以前一样吓唬吓唬他。
她暗道:“见面很容易,可是……然后呢,然后该怎么办?难不成我与他谈一场短暂而又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突然消失?这是不是太残忍了!”
“妖精”自己混乱无比,于是她刹那间又离开了这触手可及的背影。
经过一通漫无目的折腾似的瞎飞之后,孟赢溪先寻到了这个奇妙的风洞,继尔又寻到了旁边的这个冰洞,剧烈的情疡令她不得不行出倒立来缓解化散。
冰洞的寒气虽逼人,却也静心。
可惜,知识的匮乏叫孟赢溪犹豫了,她知道自己可以通过提前释放掉部分功力来避免月下造成的时间和地点的逾越,但她不知道居士可以结婚,以为不出家的道人仅是不忌荤而已。
倒悬的“妖精”自言道:“我不可以这么自私,孙思邈是个几可与神仙匹敌的道人,他一生的清誉世人皆知,如果被我给害了,那么我孟赢溪就是千古罪人。”
过了一阵她更是失声尖叫:“哎呀,我真是越活越傻了!我一直打着师父的名号自称赢溪,这么做不是害了自己,而是害了师父她老人家的名誉。哦……好悬啊!差一点就铸下无可挽回大错。”
自行斩断情思以后,孟赢溪就再没有寻过孙思邈,尽管她就在终南山。
月下来临,一道白光射入太乙池,她终于走了,离开了这座山,这个人。
'时间:唐朝贞观元年;地点:姑藏,鸿池谷……'
姑藏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东接金城关,西通西域,它因“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是为历朝历代兵家战时据守的重要关口,这里山脉前隔,沙漠后绕。
鸿池谷山势似蜂腰,两面峭壁千仞,形成一路险关隘道,长度约30余里、宽不足半里,南北延伸、蜿蜒曲折的高山峡谷。
“剑分峻岭双壁立,漫道逶迤一线天。”这里被称为“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险关隘道中现出一个影伴孤身的莽动黑点,这个黑点映入到同样孤单无伴的另一人眼帘里,孟赢溪已经在此地大概有半个时辰了,她四下探寻后,被这蜿蜒曲折、形若锁钥,云树苍茫迷客的地形弄得不安,半天也没悟出个道道。
她自言自语道:“大山深谷,平原沟壑的,这是什么鬼地方呀?还好有人来了,届时我问问他。”
人近了,他是一位长眉微须,年近而立之年的行脚僧人,其眉目疏朗、相貌端严,身背经箧,经箧中清晰可见一卷卷经书,僧人右手持拂尘,左手持经卷。
孟赢溪略有怜悯地心道:“哦……是个苦行僧。”
忽然间,孤陋寡闻的她发现了新大陆,“奇怪,是和尚不假啊,可他的头顶上为何没有戒疤?”
(注释: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在中国,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