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者讲究因果循环,心无挂碍。欠人因果,必须想办法了结。如果不了结,就会在心里种下心魔的种子,平时没什么,但在某个特殊的时候,心魔便会被引发出来,轻则走火入魔,重则身死道消。因此,一意苦修的修仙者一般都不愿意随便和人结因果,以免粘上的因果太多,于修行不利。甚至有些修仙者还把因果论作为一种修炼方法。特别是佛门修仙者,更是把因循果道作为佛修的根本之一。
水寒跟钱文边谈边走,很快便进入到内务室里。此刻,内务室里一样有几个筑基期弟子和几个聚气期弟子在值班。钱文领着水寒走到一个身着青色道袍,年纪约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跟前,“褚师兄,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过的水少侠水寒兄弟。不,是水寒道友。哦,不,是水寒师兄。”
钱文被水寒带坏了。一跟水寒在一起,说话就有点江湖中人的味道,好好的师兄弟不说,愣是像江湖中人那样称兄道弟的。这是在水寒跟钱文来青城山的路上,水寒没事就跟钱文吹嘘他小时侯所见所闻的那些江湖中的大侠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的事情。钱文从小就呆在家族里修炼,从来没出过远门,接触的凡人都只有黔阳城一带的。至于江湖武林,对于他来说就是另一个世界了。所以听水寒说的故事觉得很有新鲜感。加上水寒说起来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的,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身穿白衣,臀坐骏马,手提三尺青锋,杀敌如砍瓜切菜,纵横无敌的少年侠少。最后弄得钱文都跟水寒一样心猿意马,做起大侠梦来。更是要求水寒称他为“钱少侠”,他称水寒为“水少侠”。不过水少侠觉得钱文从长相到行为都更像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钱大少爷”这个称呼更合适钱文。所以不管钱文同不同意,就这样喊开了。钱文开始不答应,但时间久了也就默认了这个称呼。并且也跟着水寒一口江湖行话地说起来。这不,连跟褚师兄说话都一时转不过弯来。
褚师兄抬头看了水寒一眼,随后说道:“水寒师弟是吧,我听钱文说过你。谢谢你救了钱文。”对褚师兄水寒可不敢像对钱大少爷那样大大咧咧的,他赶忙上前躬身行了一礼回答道:“不敢当褚师兄的感谢,我跟钱文是同门师兄弟,相互救助是应该的。”“嗯,那块灵药种植田的事情想必钱文已经跟你说了吧。这确实是个好机会,可以节约十来年的时间培养灵药。关节我都给你打通了,你到那边那个师弟那里办理一下结交手续就行了。当然,要交两百下品灵石。这些钱文也应该跟你说了吧。”?师兄指着一个身穿灰色道袍的年轻弟子说道。水寒一愣“钱大少爷可没跟他说过灵石的事情。他兜里可没什么灵石。”“?师兄,这些我都跟水寒师兄说过了,灵石他也都给我了。”没等水寒反应过来,钱文就抢着说道。?师兄看了钱文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散修出身的水寒刚加入宗门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灵石。这些灵石肯定就是钱文帮他出的了。不过他也不想多说什么,毕竟钱文不是他真正的孙子。
钱文跟水寒走到那个灰色道袍年轻弟子面前说道:“卫师兄,这是水寒师弟,我们来领取他的灵药种植田,就是今天刚刚发放的种有十二年期灵药的那块。”说着,又将一个装有两百块下品灵石的小布袋递了过去“这是水寒师弟孝敬给各位师兄的。小小礼物,不成敬意。”那个灰袍弟子伸手接过布袋捏了捏。又探出神识扫了一遍。这两百块灵石就是给其他的执事弟子的补偿了。灰袍弟子随手取出一块小玉牌道“给,这是那块灵药种植田的身份牌。地方钱文师弟应该知道,不用我领你们过去了吧。”水寒接过小玉牌,只见上面写着:“灵药山九区九十五号田”字样。
在去灵药山的路上,水寒忍不住对钱文说道:“钱大少爷,谢谢你了。灵石算我借你的,等有钱了我一定还你。”钱文笑着道:“水少侠跟我客气做什么,我们是兄弟,这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算什么。”水寒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想着一句话:“我们是兄弟。”水寒这样想着,脸上不禁泛起一丝笑容。
………【第二十八章 遇到瓶颈】………
从杂役殿出发,乘飞舟花了约半个时辰,两人终于来到灵药山。灵药山不高,但是很大,有百里方圆。远远看去,像一个巨大的乌龟匍匐在那里。所以灵药山又称为“龟山”。但因为“龟山”和“归山”谐音。而归山通常有死亡的意思。斗法的时候很多人都爱说上一句:送你归山。所以大家都觉得“龟山”这个名字有些不详,正好这座山头被划为外门弟子种植灵药的地方,于是大家便把这里叫做灵药山。
从空中看去,整个灵药山泛着淡淡的白雾。透过白雾,只见整个灵药山上药田一圈圈的,一层又一层的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每块药田都大约亩许见方。水寒一降下飞舟,就闻道阵阵的药香,弥漫在空气中,呼吸间沁人心脾。
虽然这个山上种植的灵药年份都不长,价值不大。但由于这里关系着几乎所有的低阶弟子的利益,所以门里给这座山都布置了一个不强的法阵,并分派了守山弟子。守山弟子验看过令牌之后,钱文轻车熟路地领着水寒找到了那块灵田。显然他已经来过灵药山很多次了,对这里的路径都已经很熟悉。其实不光是这里,钱文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宗门里到处跑,早已经把很多地方都摸的很熟悉了。
药田里面的灵药长势都很不错,虽然已经一年多时间没人打理了,里面长了一些杂草。但几乎没有一株灵药枯萎掉。显然那位陨落了的师兄在挑选灵药种子的时候都是挑了一些生命力比较顽强的灵药种子或幼苗。
“紫月草、黄精、红菱草、子夜草、白茈花、虎葵……”
水寒数了数,大部分都是自己认识的,其中以聚气期所用丹药的灵药为多,剩下的都是筑基期所用丹药的灵药。看来那位师兄的天赋应该不怎么好,所以种的低阶灵药才这么多。水寒顿时大悟,怪不得这块灵药田能落到我这样一个新进弟子的头上。如果里面全部是筑基期所用丹药的灵药,估计那些筑基期的师兄们早就争破了头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水寒就基本上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在青云谷看管药园并修炼;到灵药山自己的灵药种植田去锄锄草、浇浇水;到传宫殿去听听师兄们讲讲道;或者是和钱大少爷打打屁聊聊天,顺便了解一下宗门的最新动态。小日子过得规律而悠闲。只有一件事情让水寒心里不太舒坦,那就是他的修炼仿佛进入了一个瓶颈,拜入正一教都已经两年多时间了,资历也从大部分人嘴里的师弟熬成了小部分人嘴里的师兄。可惜这个师兄的位置不知道能不能保持得住,修仙界以修为为尊,谁的修为高,谁就是老大。同一宗门里也一样,除了直系血亲不以修为论辈分外,其余的修为高的就是师兄、是前辈,修为低的就是师弟、是晚辈。如果他的修为一直卡在聚气期第六层后期,无法突破,就得管很多以前叫师弟的弟子叫师兄。这叫我们自负天赋异禀的水少侠情何以堪。从这点上来说,水寒还是没有真正的融入修仙界。“哎,得想想办法突破这该死的第六层。”
“丹药?好像不怎么行。自己加入正一教后所服的丹药已经比在家修炼时要多得多了。”
“功法?好像也不怎么行得通。自己修炼的‘灵药宗聚气真决’据说还可以,是一门还算比较好的基础功法。正一教肯定有更好的功法,可是自己一没什么贡献值,二没什么灵石,还欠着钱大少爷一大笔灵石呢。”
“向宗门长辈求助?好像自己没那么大面子,金丹期长老除了陈长老知道这么一个外门弟子外,估计连招他进入正一教的那位长老都忘记自己曾经招收过这么一名弟子进入宗门了。而筑基期的师兄,能逮着请教的都请教过了。好像他们也没什么太好的建议,都说是自己的积累不够。”
“还是去藏经阁看看,能否找到解决的办法。反正自己一直后还没去过藏经阁呢。”
于是,水寒乘飞舟离开青云谷向藏经阁所在的山峰飞去。
一个时辰之后,水寒来到一个被层层法阵包裹着的山峰下。整个山峰都被各种法阵散发出来的光晕,雾气所笼罩,里面什么都看不清楚。这里就是藏经阁所在的藏经峰了。
藏经阁里收藏有几乎正一教所有的修炼法决,炼丹、炼器配方以及各种密术书籍、玉简等。是正一教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所以整个山峰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一层又一层的厉害法阵、禁制。光是那些禁制偶尔泄露出来的威压就让水寒有点不堪承受,冷汗淋淋。真不知道这些法阵运转起来有多厉害,估计就是元婴老祖都不一定能在法阵里呆上多久。
藏经阁还有很多或明或暗的守卫,这些守卫的修为都不低,最低的也是筑基期水平。据说还有元婴期老祖隐藏在暗处,不过从来没有人在藏经阁看见过元婴期老祖的身影,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真实。水寒刚靠近藏经峰的时候就有好几道很强大的神识扫过水寒的身体,发现是正一教的弟子便又纷纷隐去。不过这些水寒都不知道。否则不知道水少侠是否会马上抱拳说:“各位前辈,在下正一教后进弟子水寒,对各位前辈多有景仰。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水寒降下飞舟,刚刚准备起步,就见前面的法阵一阵荡漾,接着两个身穿紫色道袍的核心弟子现出身来。
“来人止步,”一个弟子大声说道。接着又冷冷地看了水寒一眼道:“身份令牌。”水寒将自己的身份令牌递过去。那名神色冷淡的核心弟子接过去用神识查探了一下就将身份令牌丢回给水寒,正一教的身份令牌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什么手法炼制的,外人很难模仿。身份令牌里除了记录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