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植道:“命令各部门火速准备,等羽林两卫抵达,立刻补充装备粮草。十月二十必须出发。就让王统帅第二军,至于他头衔里的同字可以摘掉了。”李景隆、杨文,大家说说先宰哪头?”朱棣边吃着烤羊腿边问道。“哈哈……。吃哪只都行,到嘴的肥肉如何能不吃?!”下面喝酒吃肉的将军轰然大笑。
“原本我们还缺衣少甲,没想到耿炳文那老家伙痛痛快快地给我们送来两万匹战马。无数的盔甲兵器。这次李景隆、杨文又要给孤送来大批物资粮草,咱们又得发财了。想起来就。哈哈……”朱棣又肆无忌惮地大笑,下面的将官也跟着笑成一片。
朱棣喝了一口酒又道:“跟你们讲讲杨文这只猪的丑事,那是洪武二十八年。川贵交界的达蛮部落叛乱,四川都司派杨文去剿灭。这只猪带着两万人马,进了山就找不到路了,在达蛮山里,转悠了一个月,既找不到达蛮部落,直到带的粮食都吃光了,只得撤退,可是这次缺找不到出山的路了,急得他天天骂斥候。
谁知道这厮运气好,部下地一个斥候看到一对猪在山边尻,然后追着这两只猪竟然找到了达蛮部的老巢,这也成就了他一番功业。从此杨文就有了蠢猪将的名号。”
“哇哈哈……”帐内所有将军一动狂笑起来,有地笑得一口将刚吃下去的食物喷了出来,还有地笑得在座上打滚,笑声甚至整个大营都能听见,正笑着一个光头走进帐门。
朱棣一眼看见是道衍和尚,连忙招呼道:“大师,叫你吃肉你不来,怎么样闻到香味了吧?快来人,给大师看座,再拿条羊腿来。”
“阿弥佗佛,老衲出家人不吃酒肉,殿下恕罪。”道衍单掌做了法号回道。
朱棣道:“什么出家人,有道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今日孤高兴,陪孤喝上两杯。”
道衍走到朱棣身边的座子旁坐下,道:“谢殿下,听说开平来了军报,辽东方面蠢蠢欲动?老衲特来看看。”
朱棣道:“正是,这是军报,大师请看。”说着把眼前的军报递给和尚。
道衍看完军报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不是朱植亲自出马?”
朱棣道:“军报上不是说,老十五堕马受伤了吗?所以让杨文这头猪来了。”
道衍沉思着拿着军报走到旁边地沙盘前,低头沉思。朱棣知道道衍又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坏主意。他摆摆手让众将们安静下来,扔下羊腿,擦了擦手走到道衍身边。众将见朱棣过去,也都停止了宴会,围到沙盘周围。
道衍一抬头看见众将都过来了,连忙道:“殿下恕罪,老衲打扰了诸位雅兴。”
朱棣摆摆手道:“哪里,这是正事,本来孤想吃完饭再请大师来的,没想大师倒是急性子。”
道衍笑笑道:“朝廷准备了五十万,辽王又准备了十万,这可是六十万大军啊,殿下不急,老衲可急得出汗。”
朱棣哈哈大笑:“好了,大师,你就别笑话本王了,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道衍三角眼一翻道:“却不知殿下想先吃哪盘菜?”
朱棣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身体靠在沙盘边缘道:“事情分轻重缓急,李景隆那竖子,想集结五十万大军,哪里那么容易,没有两个月也到不了保定府。所以孤认为应该先东进击破杨文。”
道衍道:“属下有一个预感,此战如果我们东进击破杨文,是在帮辽王的忙。”
朱棣道:“哦?何处此言?”
道衍道:“殿下,辽王最大的敌人是谁?您觉得是北平吗?”
朱棣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低头沉思了半天才道:“不,他最大的敌人是南面的侄子!假如本王被剿灭了,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
道衍道:“对,老衲一直在想,为什么当我大军南下真定,辽东军却没有趁胜南进,而是勒兵山海关寸步不前?真定大战的时候,辽东军没有一兵一卒入关。殿下,也许当真定大战的塘报送到辽王面前的时候,他高兴得不得了呢!对于辽王来说,只有殿下反了,他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只有殿下一直反下去,他的利益才会越来越多。
现在倒好,殿下回到北平,呈大胜之威,他却大张旗鼓进关了。老衲以为辽王他想把杨文送过来,让殿下帮着将其除掉。你看,如果能在战场上宰了他最好,如果不行,等姓杨的败了,辽王就完全有理由将其拿下了。好阴毒的招数,这条计策,辽王那么简单的脑子想不出来,我看还是出自杨荣之手。”
朱棣冷哼一声道:“大师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打杨文,去帮了老十五的忙?”
道衍道:“非也,与之弗取,天必遣之!既然辽王不惜血本把几万人送来做陪葬,那我们为什么不照纳?就算帮辽王除此心腹大患,也要把不可一世的辽东军打疼,打怕!”
朱棣道:“好,大师说得对,这个老十五真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啊,哈哈……这一仗怎么打大家都来说说。”道衍知道此时就论不到他开口了,低头道了一声:“阿弥佗佛。”下面众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张玉道:“殿下,你看,迁安、永平、昌黎三点形成目前我军的防线,开平在后支撑着这三点。只是燕东一马平川,我军除了城池无险可守。仅仅靠这四座城池无论如何都无法挡住。不如这样,我们先将迁安、永平、昌黎放弃,大军在滦州集结,就在滦河边上等着杨文。”
朱能道:“又是半渡而击吗?恐怕辽东军不会那么乖乖地钻进来。”
朱棣道:“朱能说得有理,杨文虽是猪,但他不可能不知道真定大战的事。但就算他们不往里面钻,孤还是有办法。你们看……”朱棣说完,众将轰然应诺。
“这次咱们得把戏做足了。张胜,你率领隆庆卫南下,另外把燕山左、中、右卫,延庆卫,密云卫,卢龙卫,武清卫,抚宁卫等的大旗全部带上大张旗鼓,让天下人都知道燕军主力南下。”朱棣分配着任务。
“另命令,燕山三卫,朵颜三卫,延庆卫,密云卫随本王东征,汇合蓟州卫、通州卫、遵化卫,一同拿杨文祭旗。”朱棣不断地派发命令,“张信,顾城你们二人率卢龙卫、武清卫、抚宁卫、涿鹿卫协助世子守卫北平。”
本周开始恢复正常更新,争取每日都更,谢谢各位继续支持。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章 勾心斗角(4)
十月十五,杨文率部抵达山海关,小马王早已经离开了,定辽右卫由邓天海代理指挥使。城中还有宁远卫,广宁后卫,复州卫,广宁左卫四支部队。广宁后卫和复州卫两个三千人的下等卫兵力已经补足,都达到了五千人的水平。不过这两个卫本来就是新建的单位,现在又加入了两千新兵,战斗力都不怎么样,虽然最新一届培训完毕的教导队的总旗百户们全划归这两卫,但因为时间太短,对战斗力提升没太大帮助。另一支定辽中卫骑兵仍驻扎在逃军驿一代,拱卫山海关西部战线。
不过杨文不在乎啊,广宁后卫和复州卫的指挥使都是他的心腹。杨文在山海关大宴三天,却丝毫没有点兵出征的意思。只是派出使者向定辽中卫指挥使倪磊发出调令,命他率军返回山海关听命。
直到三天后,来自北平的斥候带来一个消息,朱棣在北平誓师,几乎倾巢而出,点起十个卫大军兵发保定。杨文大喜,立刻命令部下准备出征。
在等候定辽中卫的过程中,更多的燕军消息由斥候带来,通州卫、遵化卫分别从永平和昌黎撤出,向滦州集结,会同蓟州卫一起作出死守的姿态。这些消息印证了之前燕军主力南下的消息,杨文判断燕军东线兵力单薄,无法据守所有据点,只能集中守备。燕军三个卫最多一万五千人,而自己有四万人。杨文作出决定。以定辽右卫守卫山海关,广宁左卫为前锋,自己统帅宁远卫,广宁后卫。复州卫为中军,尚未到达的定辽中卫为后队,大举出关,朝滦州杀来。
还没到抚宁。广宁左卫就碰上了昌黎屯所地人马,昌黎屯所由一千半耕半兵的农夫组成,他们缺乏兵器,缺乏盔甲,但仍然勇敢第在辽东军面前排起了阵势。以羽林右卫为班底的广宁左卫本以为一个冲锋就把那些农夫冲得七零八落,但结果这一仗足足打了一个下午。等太阳完全落到地平线下的时候,一千多农夫全部阵亡,但也给广宁左卫带来二百多人地伤亡。
昌黎城外,通州卫的一个千户所再度袭击了前进中的广宁左卫,虽然没有给辽东军带来多大伤亡。。[奇+書*网QISuu。cOm]。但广宁左卫在野地之中多喝了一晚西北风,直到第二天才进入昌黎。
这两仗的结果传到杨文耳中,把大都督气得火冒三丈。没想到这些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地燕军竟然敢螳臂当车。不过杨文并非完全是个饭桶,对于这两场战斗。他认为是燕军故意为之,在辽东军西进之路上不断派出这些小部队阻击,骚扰。目的就是为集结在滦州的主力争取时间。杨文对广宁左卫指挥使庞进下令,务必在三日之内饮马滦河。庞进不敢怠慢,立刻轻装急进,快马加鞭杀向滦州。
通州卫骚扰之后,燕军除了偶尔打几发冷箭之外,再也没有像样的阻击,杨文一日三次催促广宁左卫提高速度。庞进只得一路狂奔到滦河边上,初冬的河水水位虽然已经有点降低,但白花花的大河阻挡在面前,也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况且对面离岸边三里的地方就是滦州城,隔着河就能看到城门外的燕军军营。几名燕军斥候在岸边巡徘徊,吹着呼哨,脏言秽语地挑衅着东岸的辽东军。庞进不敢擅自过江,只得扎下营盘,等待后队跟上。
又过了三天,杨文率领着后续人马气喘吁吁地到达。当他走上河堤时,同样得到了燕军脏言问候。杨文冷笑两声并不计较,在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回到营帐之中,杨文打开地图,把手指点在上游一百二十里地苍亭渡口,然后做了一个包抄的手势:“燕逆不是想拖着我们前进吗?现在又想设一个半渡而击,重演真定之战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