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植又道:“本王知道,大家都有苦衷,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会故意触犯朝廷律法。今日在此,本王不会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只是想跟你们了解一下盐场的弊端,商量能不能有解决的办法。言者无罪,大家畅所欲言。”
话虽这样说,可是这些小民也不敢在朱植面前随便说话,一时沉默无语。朱植知道他们心中仍有顾虑,问道:“老卫,你们金州卫的灶户一年收入有多少?”
卫海山连忙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辽东灶户每丁按规定一年中要上缴三千二百斤盐,另外我们还会多煮大概五千斤,其中四千斤以官价被官府收购,剩下一千多斤会卖给一些提盐的盐商。”
朱植琢磨着他的话,三千斤大概是十引的价格,来辽东之前朱植从辽东档案中知道辽东大概有灶丁三千人,一年下来金州盐场可生产九百万斤盐,按照目前官价一百斤盐的收购价大概是一两二钱银子,才收入一万两银子。
朱植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这可是整个金州盐场的总产值,扣除官员俸禄,工本支出,每年只能为朝廷给出不到八千两银子的净利润。为了保卫这个盐场驻扎的军队开支呢?这分明是一笔亏本买卖。
不对,其中还有四千斤被官府收购,怎么自己从来没有在帐目上见过这个数字。朱植问道:“被官府收购的四千斤是哪个人出面的?”
卫海山道:“是盐课司的副提举吴连。”
朱植道:“此人现在何处?他可有说收去的盐都干什么了?”
卫海山道:“吴大人在三月倭寇来犯时被害了,他收盐时说是犒边,具体的小民也不敢问啊。”
朱植又问道:“那提举,同提举呢?”
卫海山道:“听说盐课司被连窝端了,几乎没人剩下。”
朱植咯噔一下,死了?怎么这么巧,一个人都没有了?!这里面一定有猫腻,每年一千二百万斤盐,在私盐渠道里至少是三倍的利润,这笔钱对于月俸禄只有几两银子的官员来说可是一笔值得冒险的数目。
朱植已经从这件事里闻到了贪污的味道,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提举有那么大的胆子吃进这么大笔贪污?!背后一定还有人在,难道,难道是叶旺?!朱植想起那个一晚上连干八碗的麻子叶旺,难道这样一个在边关功勋卓著,性格豪爽的大将是幕后黑手?!这一发现让朱植非常吃惊,一定要撤查到底,有必要的话就动用“无间”的力量。不能让这么一大笔银子去向断了踪迹。
朱植面上不动声色道:“照这么说一个灶丁一年虽然辛苦点,可是也能有个五两银子的收入。”
卫海山一脸不平,道:“帐是这么算的,可是我们收的银子,吴大人要抽头,落我们手里的也就不到四两了。这都是血汗钱,除了冬季,我们每天都是起早贪黑,还要时常提防倭寇侵犯。其中苦衷,殿下明鉴。”
朱植道:“现在你们还有多少灶丁?”
卫海山道:“上次大家全跑了,现在陆续回来了五、六百吧。”
朱植道:“金山盐场一定要重建起来,老卫啊,你帮我把人拢住,另外派些人去把走散的灶丁找回来。”
卫海山道:“殿下,您老人家不准备责罚我们?”
朱植呵呵笑道:“你们也没有大的过错,至于私下贩的盐朝廷不是还收税了吗?以后在如何产盐方面还需要从长计议,以前的一些做法还是要改的。好了你们三位先下去吧,记着我的嘱托,人一定要聚起来。”
卫海山以及赵巨马屠本来是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来见辽王的,没想到辽王不但不责罚,还给自己派了差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跪倒一顿磕头,感激不尽。
等三人下了船,朱植和钱贯讨论起开中制的利弊。钱贯对这开中制是恨得牙根子直痒,从官员贪污开始骂到程序繁琐,朱植还不时拿现代的经济理论启发一下他,钱贯更将这位王爷看做自己的知己。
开中制除了给官员寻租的机会之外,还最大限度地限制了经济的活跃性,让资金无法灵活运转。朱植边与钱贯谈,一个改革开中制的想法逐渐在心中形成。他道:“如果改检为税,会不会让商人的麻烦少些?比如,让盐引发放与检验所合并,发到盐引之后直接到盐场提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就完成检验;但在这过程中征收一定的税收作为朝廷提供授权和办差的开支。这样子会不会好些?”
其实朱植的想法很简单,这和后世的火耗归公的做法差不多,既然无法改变整个开中制,那只能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上想办法。把三个程序简化成一个,减少了官员贪污的机会,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官吏,再通过开征税款来解决官员的需要。
钱贯想想道:“这样一来,可能会缩短大半年的时间吧,而且如果这些税收能免除各级官员的盘剥,小民想盐商们是愿意额外支付的。”
朱植道:“这次的盐你先着人送回去,你欠的银子本王也先借给你拿回去还上。你对盐运之事甚为熟悉,不如暂留在辽东,帮着本王出出主意。”
此时,钱贯简直连把命交给这个王爷的心都有,他跪在地上道:“殿下,您的恩德,小民一生一世不会忘记。”
朱植把他扶起来道:“起来吧,好好动动脑子帮本王想想主意才是正事。”
回到大营,朱植立刻命令杨荣修书一封给还在广宁办差的王府审理正赵羽,把辽东盐课司的事情前后交代清楚,命他立刻停下手头的差事,全力投入对此事的调查中。考虑到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阻力,朱植特地给他留下一纸手令以及五十名羽林卫士兵。
朱植又命令杨荣,调遣“无间”山东分座还有北平分座的得力探子进入辽东秘密调查此事。不揪出这伙蛀虫,绝不罢休。
第二卷 辽阔江天 第十四章 百废待举(3)解禁
仲夏的辽东半岛,一片郁郁葱葱,八百骑兵奔驰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朱植非常迷恋这种策马驰骋的感觉,自从得了这匹大食马后,给他起名叫“绝影”。在应天府时,没有这样广阔的江山任凭驰骋,现在朱植逮着机会一通疯跑。
猎猎的风吹在脸上,让他感到无比畅快。辽东江山广阔正适合他大展拳脚,可是来到之后也发现千头万绪做起来很难,自己手里二十万两启动资金十万两扔给海军,二万两给了移民,手里所剩无几。
是否要起出前元宝藏,朱植一直非常矛盾。一方面那三百万两的宝藏让自己垂涎三尺,起出来,辽东大事可定,用这笔钱,可以装备更多的火枪,造更大的战船,可以扶植更多的商人,吸引更多的移民;但如何保密的问题,他实在没有把握。现在手下心腹也就杨荣,小马王等有数几人,就算交给他们去办,也不能保证他们的手下没有人密报朝廷,这个事一旦被朝廷知道了,等待着他的轻则失宠被剥夺一切权利,重则掉脑袋都有可能。朱植现在正如一个捧着宝藏无法使用的人,痛苦万分。
这一行,目的地直指辽阳,朱植原来想了解一下辽东都司东北方向的军事情况,可是自从盐场发生的事件之后,更想当面问问叶旺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为什么,朱植内心十分不希望此人被牵连进来。策马飞奔,朱植尽情抒发着内心郁闷。
前面烟尘滚滚,一骑飞奔而来,朱植勒住马,远远眺望,原来是放在前面的一名斥候。他跑到大队面前,下马行礼道:“报告殿下,前面五里处有不明身份的兵马活动,人数大约五百人,并非我朝兵马旗号。”
朱植立刻命人拿来地图,问道:“我们这是到哪了?”
楚智在地图上寻找了一下,指着其中一个地方道:“在这,九连城与汤站堡之间,离汤站堡还有二十里。(丹东西北)”
朱植道:“这个地方由什么卫所驻防?”
铁铉道:“定辽右卫,指挥使陈廉。”
朱植自言自语道:“这里离高丽边境不远,会不会是高丽的兵马?多带两个人,再探,探不明白就跟着他们,随时向我汇报。”斥候连忙上马带人去了。
楚智道:“对方来历不明,是不是避开。”
朱植打断他道:“笑话,这里是谁的地盘,迎上去。”
铁铉道:“要不先派人赶到凤凰城调援兵。”
朱植道:“如此也好,勉仁,这是本王令牌,你带上二十个人还有钱贯,火速前往凤凰城,命陈廉调两千兵马到汤站堡接应。一路小心,不要与敌纠缠。”朱植是担心杨荣和钱贯在兵荒马乱中有损失,先支走他们。
铁铉道:“殿下,勉仁不认识陈指挥,怕调不来,您是不是一同前去?”
朱植知道铁铉是担心自己安全,道:“不必了,我又不是没上过战场。走,跟本王过去看看。”
一行奔出了三里的样子,又碰到了斥候回报:“殿下,前面兵马看样子像是女真人,他们还押着两百多名我朝百姓。”
朱植眉头一皱,女真?看样子是女真的劫掠队伍。朱植命张伦控制着队伍,带着铁铉、楚智轻骑而出,在斥候的带领下赶到前面。在一处山坡上,几名斥候卧倒在树丛中观察,朱植几人凑到跟前。只见,山下一条羊肠小路上蜿蜒行进着一支队伍,前后都是留着辫子穿着瘦皮的女真骑兵,中间是一长串被绑在一起的明朝百姓,正缓慢地朝东北方向走着。
朱植他们退下山坡,把几个人招呼过来研究对策。朱植道:“大家谈谈怎么打吧。”
楚智道:“要不我们分两批,从两头把他们截断,让中间的百姓逃跑?”
铁铉道:“这样恐怕会伤着很多百姓。不如这样,殿下请看,在这条路前面十里的地方横着的是边河。我们可带兵在这里埋伏,等对方前部过河之后,我们从后杀出,将敌后部切下来,女真人少了一半,打起来会减少百姓伤亡。”
朱植看看地图,觉得铁铉说得有理,朱植一边安排斥候继续盯着女真人,一边回去与大队汇合,抄近路往前赶。
跑了约莫半个时辰,全队赶到边河岸边,只见此河不宽,也就一百多米的样子。朱植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