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长城外侧,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
板升内汉族人多,白莲教盛行,也形成了一股势力,但与草原部落依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很多时候,进关进行劫掠的并不是单纯的蒙人或是满人,汉人也不少。所以统称关外的人为鞑子。
虽说现在开通了一些马市,进长城抢劫的鞑子人数也少,规模也小了,却也并不是没有。
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只是一小股敌人,李过也这样认为,其实并不是。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关外的鞑子虽然勇敢,但也愿意多走几步路,去马市交易。虽说长城各处的武备松弛,明军不敢硬碰硬。可保不准有那个隘口的明军胡乱射几箭,就有可能要了人命。若不是没有本钱去马市交易的,谁肯抢劫?
可现在真的有没钱到马市交易、更没办法交易的鞑子,而且人很多,这些人便是曾经被后金皇太极追的满草原跑的林丹汗的部落。
皇太极上一次攻打林丹汗,没见到林丹汗的影,可皇太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间断的追击四十四天。所以,虽然林丹汗没被打着,但是部落内,包括牛羊在内的大部分财物都遗落得一干二净。
没了牛羊就换不来东西,那还去马市干什么?所以只有抢!
林丹汗倒是没有来抢,毕竟是大汗,自己的中心部落的牛羊还有不少,别说富裕,还能过日子。可是其它的部落却不同,所以,这次来西口堡抢劫的是巴尔虎部。
巴尔虎部对西口这片区域很是熟悉,他们原本就是这里的草原部落。所以,等确定后金兵真正撤军后,巴尔虎部过了段忍饥挨饿的日子,实在是受不了穷了,便回到这里,准备进关抢劫。
巴尔虎来到了口外最大的板升刘家堡,去找刘家堡的首领刘汉。
刘汉是这里最大的白莲教头目,出关的百姓都信奉白莲教。这是因为白莲教的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
刘汉一直以来是依附在巴尔虎的部落的,后金的皇太极主要想消灭林丹汗,对这些板升并没进攻。刘汉与巴尔虎关系密切,见到巴尔虎回来,自然热情招待。
杀牛宰羊后,巴尔虎跟刘汉喝了起来。于是,巴尔虎便提出,准备到口内的河曲去劫掠一番。
刘汉沉吟了半响,摇了摇头,对巴尔虎说道“不妥,虽然听说河曲那里还算富裕,可是现在守卫那里的明军现在已经修固了城墙,进不去,上次我派人想进口内,便被人打了回来。”
巴尔虎不以为然,以前那里可是城墙残破的,现在又能坚固到哪里去了?便问“你上次派了多少人?”
“两百多人。”刘汉回答。
巴尔虎一摆手,“人少了,这次咱们多派些人,还能打不破一个小小的西口堡。你不是说口内的河曲现在很是富裕么?只要冲进去,平原之上,谁能够阻挡咱们草原部落的铁骑呢?那咱们就能好好的抢一大笔!”
刘汉其实原本并不想打仗,以前西口这个地方是关内百姓出关的重要通道,可是现在被封死了,刘汉很是郁闷。原因是刘汉是白莲教的首领,如果关口被封死了,那教众从哪里来?
说起白莲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民间宗教,从北宋就开始造反时;宋时反宋;金时反金;元代时反元;明代时反明;简单的说;不管谁当权白莲教就造谁的反。因此白莲教被历朝历代定为邪教并大加绞杀。
但是白莲教走的是下层路线,面对的是穷苦大众,所以还是有些号召力的。
所以,打开西口堡在刘汉的心里也是大事,因为刘汉是白莲教的首领,但他想做这一带的教主,所以刘汉也需要人,刘汉也想造反。
看着刘汉低头不语,巴尔虎以为刘汉不同意,便说道“这回咱们多派些人,我出五百骑兵,你出一千人!”
要知道,当时明军战斗力不强,五百蒙古骑兵在边界上确实能横行一阵。所以刘汉下定了决心,“好,就这么办!我出一千人!”
两个人一商量,便派了一千五百人杀向了西口堡。
第一百零三章 简陋条件下的训练
戚老汉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现在李过这里各种配备设施、兵器不全,那就不如简单的建立几个兵种,兵种和兵种之间互相配合着作战。
首先,长枪大都是给护地团的团丁准备的,这些个人虽然也接受了李过的训练,也满河曲府谷的帮着剿匪,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打过什么仗,难免遇见真正战斗的时候发慌。而长枪至少在两米五以上,如果对敌,可以在两米开外刺杀敌人。
那要是敌人打到跟前怎么办,这就需要藤牌手和弓箭手了,当然,这种战法以后要在战斗中详细介绍,暂且不说。
这里说的是练兵,练兵练队列是正确的,保持不变的队形首先就能从士气上给敌人以震慑。而且,保持统一的队形在冲锋的时候,很容易能够集中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而防守的时候,真行变换,敌人要想杀进来,是很难的。李过的队列训练倒还可以,戚老汉只是简单改进一下。
但光保持队形不行,士兵们还要有搏击技巧。打斗的动作不需要多,只要熟练几个动作就可以,不需要花哨,只要实用。但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必须勤加练习,练得熟了,便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长枪共有约一万杆,而河曲、府谷的护地团约有两万,其余的人便挑选出来做藤牌兵和弓箭手。这两样兵种训练更为严格,所选的人员也更为强壮。
护地团的人缺乏的是胆气和技巧,这两样要训练。所以除了老营原有的两千精锐骑兵和一千孩儿兵外,李过驻扎在其余地方三千人有都抽调回来。
戚老汉要训练出两千人,他们练成后,便由他们训练护地团的人,戚老汉首先要训练他们。其余的三千人依然是骑兵,作为快速部队使用。而一直留在老营的一千孩儿兵更要另作训练。
操练这两千人的搏击技巧,只是孰能生巧,多练就行。弓箭手也是能够射中靶心的有赏。可是胆气就不同了,做人要心狠手辣,才能称得上有胆气!对待敌人软绵绵的,两个字,找死!
所以,两千人一边练击杀动作,一边模拟和战斗中一样的真正厮杀。
原来在赵镇的赵大狗和儿子小狗子都加入了李过的正规队伍。赵大狗恰巧在这两千人之内。
赵大狗为人善良,性格温和,所以,他一手拿着藤牌,一手拿着用棉花破布绑成的木棍当刀的时候,并不想对面前使长枪的那个哥们怎么样。
但是戚老汉通过李过命令,必须全力厮杀,否则严加处罚,对表现优异的要赏赐!两千人中要选出二百名训练刻苦的人,每人赏一两银子。我的乖乖,一两!现在他们这些精兵每月只三钱银子,拼了!
于是,赵大狗对面的那位长枪手猛扑了过来,猛的一刺,赵大狗一时躲闪不及,被刺中了左肋,虽然枪头卸下,也包了棉花,但是好疼!
赵大狗便骂道“你个兔崽子,来真的!”话没说完,一枪杆通过来,捅到了赵大狗的鼻子上,登时,赵大狗的鼻子哗哗流血。
“你奶奶的!”赵大狗急了,用藤牌护住全身,抡起木棒冲了过去。
狂怒之中,赵大狗藤牌却护的紧,没被再刺中一枪,反而用木棍使出来的刀法虎虎生风,什么撩挡劈砍刺这五个基本动作用的精妙绝伦,竟将那个长枪兵打的满脑袋是包,落荒而逃了。
所以,当赵大狗这样善良的人站在获奖的二百人中间,一边高兴的接过李过亲手赏赐的一两银子,一边想,奶奶的,以后谁再敢说老子是软面团,老子跟谁急!
于是李过的这只兵变成了虎狼之兵。而这两千人将分配到各处的护地团,他们将会对护地团的团丁进行训练。
三千的骑兵挑选的都是精壮的好马,他们的训练更加严格,除了马术还有格斗。骑兵都使刀,现在人人都配置了弓箭。其中的五百人没有刀也没有弓箭,他们使用的是长枪,这样的长枪有五米,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们将排好枪阵,遏制敌人的攻势。这样的好处日后便知。
戚老汉最为看重的是那些个十七八的孩儿兵,这些孩儿兵也不能算作孩儿兵了。这其中王四的两百只火铳最让戚老汉看重。
戚老汉对黄秀说,其实也是对着李过,因为自打戚老汉练兵以来,李过就跟在一旁。
“黄秀,你要记住,这火铳以后的用处会越来越大的。”戚老汉说。
黄秀和李过都点了点头。李过更是暗中佩服,戚老汉有眼光。
其实明军的火器在当时一直很了不得,但是当时大多数将领不懂兵法,戚继光死后,包括明军的神机营在内,火器都不被看重了。
而后金也只是在这一年,也就是崇祯四年通过俘获明朝的工匠,第一次造出了红衣大炮。但是后金在以后虽然也陆续制造了火器,但他们并不重视火器。因为火器没有完善的战术之前,并不能完全取代步兵和骑兵,特别骑兵在野战中快速机动的优势并没有丧失,反而很占优势。
所以,这将给李过机会,对于火器的发展和运用,李过要比当时的人懂得多。但是戚老汉接下来对那一千多孩儿兵的分兵训练,也确实让李过大开了眼界。
孩儿兵中,王四的二百人是火铳兵。曾经跟着李过的张新管理着二百名弓箭手,二百名藤牌兵则是由凶猛无比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