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我还要运到京城去买些,剩下的正好运到京城。”李过说道。
“还是留在南京府的好,这些玻璃和镜子是不愁卖的!”梁永栋说。
李过笑着说“难道你还怕没有货?告诉你有的是。”
正说着,梁诗音抱着儿子带着柳如是等众女走了进来。
李过接过自己的儿子,儿子却不找他,哇哇哭着去找梁永栋来抱。
“娘的,看来真不认老子了。”李过骂道。
这是李过的二子,因为梁永栋膝下无后,所以改了粱姓,取名叫梁继礼,是梁永栋取的,取自继承礼法,也取自粱姓继承李姓的意思。
李过并不在乎这些,反正是我的儿子,姓啥有什么要紧的,反正都是老子的基因。
正在想着,梁永栋和聂心见到众女前来,便走了出去,毕竟这几个女人都是和李过有关联的。
李过一天之内挣了十几万两银子,心里高兴,便吩咐人摆下酒来,与众人庆祝。
李过第一杯酒敬的是顾横波“感谢姑娘如此赏脸,前来演出助兴,只是可惜的是我在后堂,没有看见姑娘的表演。”
“小女子但能为李将军效力,已是深感荣幸,些许小事何足道哉!”顾横波见李过感谢自己心中高兴。
“一别经年,我和如是都很牵挂着你,不知姑娘可还好?”李过其实对顾横波还是很关心的。
“哎,小女子一介浮萍,倒劳将军牵挂了,只是将军花红柳绿,身处温柔之乡,能记起我一星半点的倒也感激不尽。”顾横波语带幽怨。
李过听柳如是说起过顾横波对他的想法,除了倾慕就是倾慕,心中也是感觉难得,可是当着这些人的面又不好多说,便笑着对顾横波说道“今日心中高兴,暂且不提其它,姑娘方才在外面唱昆曲,我且没听到,不知可否再唱一曲呢?”
顾横波却郑重起来,说道“这一年多来,我已经收心养性了,难道你还以为我是卖唱的?说唱就唱?”
李过不答话,却突然解衣,众女一惊,拿眼偷看,却见李过露出的胸膛中有一个粉红的荷包,荷包上有一对鸳鸯和一支并蹄莲。
“咦?这东西是什么?”一直跟着的塔琳娜不认得,指着荷包问李过。
“这东西叫荷包,是我的一位红颜知己送给我的,我不忘当初她的深情,是以一直带着这个东西,这东西好香啊。”李过用手轻轻的摸了摸荷包。
顾横波一见,眼圈却红了,因为那个荷包正是当初李过路过南京府的时候,她送别李过的礼物。这东西他没扔,竟然还贴身戴在怀里,看来这个冤家倒也不是薄幸的。
想到这里,顾横波粉脸一红,微微的说道“看在李将军大老远来的份上,我便破例,唱上一曲,也为将军助兴吧。”
说完,顾横波拿捏身段,把那一腔喉咙施展开来,声音端的清清冽冽、凄凄婉婉的。那一双妩媚的双眼将李过扫来扫去,真是个勾魂。
李过不由得痴了,不行,这样的女子一定要拿下!(未完待续)
好容易写出第二章 ,出门真的不容易。
出门帮公司要账,很难要的,出门在外实在是不容易,好在今天终于没欠大家的章节,心中高兴。只是时间有些晚了,请勿怪。(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卖玻璃
南京府的东城的汇字号商铺在本月的二十八日,有赏宝大会,整个南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赏宝大会的宣传力度是空前巨大的,除了各个路口有派送传单的人,大街小巷、各家各户的门上都粘贴了宣传单。这是李过的主意,李过的意思就是像原时空那样的进行饱和式的宣传,达到人人皆知、人人议论的目的,达到产品宣传的最大化,是一种主动式的宣传。
而且,据说在赏宝当日,南京府的名伶艺妓都被请到了汇字号商铺。除了翻跟头打把式的,还有会唱昆曲的顾横波,甚至久不见踪影的柳如是也突然出现,说是要反串一个小生。
但是宣传的力度很大,却不让所有的人进去。因为汇字号商铺在传单上说了,但凡观宝者,必须交钱,不多,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还不多?要知道小门小户的一年的生计也不过是二三十两银子,娘的,赏什么宝?这么贵!
整个南京府沸腾起来,没钱看宝的自然是义愤填膺,有钱赏宝的则是甚为不屑。其实,李过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二十两银子只是一个门槛,能掏出二十两银子看宝的都是有钱的主,这样的人才有购买力。
城东的张万财和城南的赵大户碰见了,两个人也谈起了这件事。
“听说汇字号商铺赏宝的事了?”张万财问。
“听说了。你知道有什么宝贝么?”赵大户反问。
张万财晃着脑袋“不知道!”
“汇字号商铺能有什么宝?他们也不过是南来北往的运送些货物普通商人,不会有宝贝的。”赵大户说。
“你的意思是不去?”张万财看着赵大户。
赵大户的眼睛一翻“不去!”
“好,你不去我也不去了。”张万财说着。
可是。二十八号一早,张万财和赵大户却在汇字号商铺门口遇见了。
“你怎么来了?”两个人都瞪着眼睛互相问。
两个人同时都笑了。
“我想了想,还是要来看一看的,要是汇字号商铺敢骗人,绝不放过他!”张万财挥了挥拳头。
“我也是这个意思。”
两个人便走进了商铺的院内。
此时,商铺内外都聚集了人。外面的人都是银子不充裕的好事者,里面的都是些达官贵人。
里面的人心思都和张万财、赵大户的想法一样。既想看看有什么宝,而宝贝要是不合他们的意他们就要闹一闹。
可是。汇字号商铺的大堂的上首已经坐着一个人,正是南京守备留守大太监向忠。这可是当时南京府最大的官了。当时南京虽然也有三院六部,但真正有点权利的也不过是兵部,其余的官员都是闲职。没什么作用。而由太监担任的南京守备才是主管南京以及周边事物最大的官。
大太监向忠现在就是最大的官,以前李过被贬到广西的时候,李过与向忠就脾气相投,而且李过跟曹化淳以及原三边的监军大太监关系都不错,所以,向忠对李过也不错。
再加上李过曾经花高价的银子买过火器,着实让向忠狠赚了一笔,向忠和李过自然好的像一个人一样。
向忠来这里就是为了帮李过捧场,坐镇的。说句实在话。这些太监们比朝廷里的那些文臣强的多,好歹他们很直接、很实诚,想贪就贪。绝不装腔作势。不像那些文官,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收起钱来也是扭扭捏捏的。
所以,当李过拿出五千两银子请向忠前来坐镇的时候,向忠一拍胸脯,很是义气的说“没事。有我在,没人敢捣乱!”
所以。也真的没人敢捣乱。
在听了咿咿呀呀的一阵昆曲之后,众人都有些不耐烦了。宝呢?众人开始着起急来。
这时,梁永栋出了面。李过并没出头,虽然也有人知道李过跟汇字号商铺关系密切,但并不知道李过其实是汇字号的东家。向忠是知道一些的,但他绝不肯说。因为李过已经承诺,以后会给向忠一些干股的。
“请大家赏宝!”梁永栋喊了一声。
“宝?”“哪呢?”众人议论纷纷,实在是没看见。
梁永栋一指,“请大家看看窗户!”
窗户?众人忘了过去。
“哎呀,这是什么东西?”众人议论的更欢了,不少的人甚至上手去摸。
梁永栋便介绍到“这叫玻璃,是用南海龙宫的晶玉提炼而成的!这东西通体净透,浑身宝气。因为是龙宫之物,所以不怕水,因为偶然的机会得了一些,所以,请各位来观赏。”
因为当时的人迷信,虽然众人也隐隐知道梁永栋很可能是胡扯,但也半信半疑的。因为玻璃这东西实在是没见过,这东西安在窗户上,别的不说,屋子里也都亮堂堂起来。看着心都敞亮,让人感觉舒心。
“这真是龙宫之物?”有钱的张万财问。
“当然。”梁永栋抄起一盆准备好的水,向窗户泼去。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玻璃安然无恙。
梁永栋得意的说道“龙宫自古称为水晶宫,是由水晶搭建的,住在水晶宫里,可以挡住煞气、延年益寿!龙宫的水晶就是这东西,叫玻璃水晶,也叫玻璃晶玉。”
众人不住的点头,这玻璃晶玉看起来还真是不错,相信价格一定便宜不了。
梁永栋解释着,今天,主要是要请大家来欣赏的,因为这些玻璃晶玉要送到京城发卖的。
“这东西不在南京买么?”张万财问。
梁永栋摇着头“这货物是我帮着旁人代管的,货物的主人只是托我在京城帮他买了。”
“这玻璃晶玉可是价格昂贵?”张万财又问。
“倒也不贵,一尺见方的买二十两银子,家里要是都装上玻璃,大约也就是一千两银子就足够了。”梁永栋回答。
“那还到京城买啥!直接在这里买就得了。”在张万财这些家趁万贯的富户眼中,这价格当然不贵。
“就是,你运到京城还要多些路费,反倒不划算了。”赵大户有些想法。
“不错,我不管你是不是去京城买,先把我家里的窗户换上!”南京守备大太监向忠也是头一次见,喜欢的不得了,这玩意比纸糊的窗纸强多了。向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