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日一日的过去了。民兵们的战斗力也在逐渐的形成。他们刺击的技术也在慢慢提高,原来越快,越来越准了。看到这一幕,仇天行很是欣慰。因为这帮民兵不仅仅是自己的兵,其实也是自己的学生。他们所有的技能都是自己教的。民兵战斗力的形成也意味着老虎沟的安全渐渐有了些许保障。同时,成军,扩军的问题也摆上了台面。
一日中午吃饭时,张老便向仇天行提了出来。
“天行啊!眼下外面越来越乱了。听说南边的朝廷都没了,这鞑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打走。我们这里可能也不会安全的。你是不是应该扩军了啊?四十人太少了啊!”
听到张老的建议,仇天行想了想,同意道。
“嗯,最近练习长矛大家伙练得也蛮好的,如今算是老兵练出来了,除了没见血,其他的技能也学的差不多了。该添置一批新人了。现在一个小队十个人,我准备在小队上建立中队编制,一个中队五个小队,共五十人。我看,再招两百多人,凑成五个中队吧!”
张老点了点头,同意了仇天行的建议。如今,随着外面的混乱加深,老虎沟里人越来越多了,都快有一千人了。其中,能够当兵的青壮也有三百左右。在中间征个两百一十人,简直绰绰有余。
因为这不是在外远征的正规军,仅仅只是家门口晃悠的民兵。而且接受训练后又有了自保的能力,所以大家都很热衷于参加民兵训练。一来可以保卫家园,二来老虎沟里的民兵地位很高,受人尊敬,所以能进去的人也感觉非常长脸,有面子。于是,张老便觉得再招两百多人毫无压力。
确定扩军的事情后,仇天行决定在扩军前把军名给定下来,不然民兵二字,仇天行总觉得不好听。到时候出去作战,名头也不响亮。再想了好多名字后,仇天行才决定使用保安团的名号。
正月里的那次与鞑子的战斗让仇天行很是重视鞑子的战斗力。因为如今他太弱小了,所以他目前还不想与鞑子正面冲突。鞑子有数十万部队,随便调来千儿八百的,就对自己这支小小的队伍很是不利的。所以,他放弃了使用复仇军,大汉军等让人热血澎湃的旗号。
保安团,取自保境安民之意。取名保安团,既不会因为名字太大气招致鞑子的重点注意,也不会落了在众多抗鞑部队中的名头。
这一日中午,仇天行与张老确认了他们抗鞑队伍的名称——保安团!仇天行便是保安团的首任团长!
三日后,崇祯十八年六月十八日,一只小小的抗鞑队伍——保安团就在老虎沟正式成立了。(因为不承认伪清和偏安一隅的南明政权,所以仇天行决定依旧用崇祯的年号。)
成立保安团之时,仇天行站在了临时搭建的高高台子上,审阅着他的队伍。此时的仇天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单薄了,近四个月和民兵们一同的训练让他的身躯也健壮起来。他脸上为秀儿刻下的疤痕也淡去了许多,只有一道浅浅的痕迹留在上面,给他留下了一种淡淡狰狞的感觉。
仇天行望着台下排列着整整齐齐的民兵们,心中澎湃不已。这就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队伍啊!这也是要担负起抗鞑旗帜的队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空的浓浓的乌云下,一丝希望之光正穿透而出!
总有一天,保安团的名声会响彻整片神州大陆,让所有人知晓的!总有一天,保安团会保护所有的神州子民,让他们不被异族侵害的!总有一天,保安团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
第十九章 五位中队长
保安团成立后,仇天行立即开始扩军计划。得知保安团要招兵后,全老虎沟的人都激动了起来。当日保安团成立时,所有人都去观看了,保安团的那种雄姿勃发的气质,让他们着实心慕不已。
不过,保安团也不是什么人都招的,只招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丁,身体不好的还不要。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在众人踊跃下,两百来号人还是很快的招募完毕了。
许多被刷下来或者不符合年龄要求的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个小小的团体。其中尤其以孔凡的少年团最为势大,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老虎沟里十六岁以下的少年。他们也自发行动起来,在孔凡的带领下,坚持在操场的另一侧展开训练。
新的民兵招募完毕后,仇天行着手将民兵们打乱重新编制,保证每个小队里至少有一名老民兵。如今,保安团有民兵二百五十名,共有五个中队。仇天行将其命名为第一中队、第二中队、第三中队、第四中队和第五中队。
数月前遭遇鞑子,在血拼了一番后,仇天行的那支队伍除了他还有五个人活了下来。可以说,这五个人是与他生死与共,经历过血的考验的。无论是从亲疏关系还是从实战经验上,仇天行都不能放置不用。
于是,仇天行便将此五人统统任命为中队长。
第一中队中队长——陈晨。
当初在张家村时,听说鞑子即将杀来,仇天行的队员们无比恐惧,新建的队伍即将面临离散时,就是他率先站了出来,应和了仇天行鼓舞士气的话。从此,仇天行便记住了他。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的新兵训练,陈晨也表现非常好。虽然他只有十七八岁,但是他军姿、队列堪比标兵,刺击更是达到上上的成绩。(刺中白圈六成为合格,合格即为下,七成为中,八成为上,九成则是上上)
所以,仇天行将陈晨提拔为第一中队中队长时,也没有人有意见,皆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当然,即使陈晨是仇天行强行提拔上去的,也没有人敢有意见。保安团的建立是仇天行一手操办的,每个保安团的民兵训练也是仇天行手把手教的。不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文化知识,仇天行都是他们的老师,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仇天行不仅仅是保安团的团长,他更是保安团之父!
第二中队长——孙治。孙治今年二十八岁,是一名杀猪匠,长得五大三粗的,让人望而生畏。当初遭遇鞑子那次,他就生生的捅死了一名鞑子,战果斐然。虽然,孙治的军姿、队列不是很好,但他刺击却很厉害,特别是他刀耍的也非常好。仇天行缴获了那批腰刀,便准备用在孙治的第二中队。
第三中队长——章壮成。章壮成,今年三十了,长得一幅老树皮的摸样,其实他本来就是地主家的长工。在鞑子打来之前,他的家人都饿死了。当初,被仇天行一鼓动下,他脑子一热便加入了仇天行的队伍。结果待到想退出时已经走了好远了。于是,他就这样待了下来。那次的战斗,他幸运的没死,但也让他的胸前多了好几道疤痕。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他没有最突出的,但每样都很扎实,遇事也从不惊乍。仇天行就喜欢他那种沉稳如山的感觉。
第四中队长——李太平。李太平父亲是个猎户,他从小就跟着一起在山里打猎。当初他出生时还是天启末尾,天下还比较太平。所以,李太平的父亲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希望这世道永远太平下去。可没成想,没几年,天下便越来越乱了。‘太平’没有了,只留下年年的天灾人祸。几年前,李太平的父亲便在闯贼过境时被拉去从军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家里只剩下他和老娘两人相依为命。不成想,这鞑子一南下,老娘也去了。所以,李太平与鞑子还有闯贼都有着血海深仇。
李太平是猎户出生,弓箭使得好。所以,仇天行准备将第四中队培养成弓箭部队。不过,如今第四中队只有十柄鞑子那里缴获来的骑弓。
最后的一支中队——第五中队,仇天行任命刘进财担任中队长。刘进财与牺牲的冯京一样,他们都是商铺的伙计。不过,刘进财的东家不是行商,而是开店的布商。在布店里,刘进财平常负责在城中的各个分铺跑腿,所以跑起来非常快。今年才十九岁的刘进财已经在铺子里待了五六年了。可以说,阅历十分丰富,见人都是舔着脸,看起来一副和善的面孔,但其实却是死占便宜不吃亏的那种。另外,刘进财学习知识能力很强,或许是跟曾经的工作经验有关,他的数学能力也很强。所以,仇天行想将刘进财培养成政工人才,让他的第五中队日后能广布各地,去鞑子的后方开枝散叶。
仇天行手上没有人才,只能是自己一点一点的培养。虽然这种方法很慢也很麻烦,但却是基础最夯实的法子了。自己培养的人才会更大可能的认同自己,领悟自己的思想,坚定抗鞑的信念!
曾经的一部前苏联的电影给了仇天行灵感,于是,他便在保安团里实行正副职制度。正职下设立副职,中队长下设立副中队长,小队长下设立副小队长。这样日后若有充足的兵员,那么分离出副职,那么就可以直接成立一支部队了。
除了正副职制度外,仇天行还设立了直属部队制度。中队长兼任第一小队小队长,而副队长是不固定的,由剩余四个小队中一个战斗力最强小队的小队长兼任。
队伍编好后,便是加紧训练了。因为各中队的主官已经任命,所以日后训练的事情,仇天行可以减少参与了,这样能更大的释放仇天行的工作压力了。让他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日后发展的道路上。
第二十章 剃发令
时间已经是七月了,红彤彤的日头高高扬起,气温也迅速升了上来。知了在树上知知知的直叫,叫人很是烦恼。
一天,老虎沟外涌来了上千号人,负责看守老虎沟通往外界的峡谷要道的第三中队的第二小队赶忙前来汇报。仇天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也赶往峡谷,去的路上仇天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