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王者-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越苦笑道:“孙大人言重了,洛阳北部尉这一职位已经被董贼给撤了。大人还是先叫醒夫人,吃些食物。我们好离开这里,明日一早,城门打开时,就立刻出城。”

孙哲叫醒了李氏,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

两人心情大好,对着送上的的食物,开怀大吃了起来。

饱后,孙哲问道:“王馆长,请问你们是如何救我夫妇的?到现在哲还有些莫名其妙,想不出所以然来。”

王越答道:“这是孙太守的计策,他给了我们两百黄金,让我们在离刺史府不远的地方买座豪宅,然后在探得你们的住处,以挖地道的方法将你们救出。刺史府虽然防卫深严,但却奈何不了我这位徒弟——史阿。

他一人可以来去自如,不过带上一人就困难之极。因此,我们决定依照孙太守的方法,挖地道而入。本来,从此地挖至刺史府府邸,只需要二十来天的时间。不过,地形不熟,我们挖的非常小心,每挖一点都不能出错。

史阿天天都潜入刺史府计算地形路线。

因此,我们在这地道上花了近十个月的时间,才真正的挖出一条通往关押你们房间的地道。”

王越说的简单,但是这其中的艰难孙哲夫妇怎么会想不到,夫妇二人对王越他们的感激更是无以复加。

休息了一会儿,王越就将他们送到了城南的一间普通民房,他直径掀开草席,被褥,接着他猛的伸手一推,床上竟然露出了一个密室,回头嘱咐他们说道:“如果明日,在辰时吾还没有亲自来接你们,就说明刘表已经发现你们逃脱,关闭了城门。那么你们就在密室等候,里面有水,有食物,足以维持一个月。只要风声一过,我就会来接你们。时间不会太长,大人说过,他会故步疑阵,让刘表上当的。”

孙哲夫妇对视了一眼,走下了密室。王越将出口关闭,竟无一丝缝隙,巧妙非常。他松了口气,离开了这间民房。

四月二十七日。

张辽突然率三千狼骑杀入荆州境内,刘表大为恐慌,急忙派人抵御,并且还让亲信,在襄阳附近大势搜索,意图寻找些什么。

张辽跟随吕布多年,单以骑战之术而论,或不及吕布,但是世上能胜过他之人,亦是寥寥可数。放眼荆州确实无人可以与之抗衡。何况,荆州幅员辽阔,乃大汉第一大州,更适合骑兵的驰骋。

张辽使用多而退,少而歼的方法,在荆州内部来去自如。

荆州众将毫无办法。

五日后,张辽过随县、竟陵抵达蔡阳,随即又撤马而回。退至平春,仿佛是来观光一样。

合肥县。

孙灿看着面颊有些消瘦的张辽,扶起了他,紧紧的握着他的手,感激道:“文远,辛苦你了。”

张辽纵横荆州说简单也不尽然,在那里处处要提防敌方的袭击,想歇息时,只能合眼半个时辰,根本不能沉睡,肚饿时,也只能在马上啃着干粮,可说非常艰苦。但他还是笑道:“能为主公效力,即是张辽最大的福气,安能说苦。何况,张辽此举能救主公双亲,吾更当万死不辞。”

孙灿长长的呼了口气,心底最重要的事情终于解决了。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至心底的微笑。

虽然他没有见到父母,但是经过张辽这么一闹,刘表等人势必会以为张辽在蔡阳接回了他的父母,从而放松了警戒,又怎会想到,孙灿的父母此刻正在南郡,打算由南郡过江夏,再过长江至皖县呢。

其实,孙灿最先的想法就是让父母赶到蔡阳与张辽汇合,但是考虑到父母体弱,骑术也不佳,跟随张辽只会拖累狼骑的速度。

不但不能安全救回,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他就用了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以张辽的狼骑来吸引刘表的注意。

孙灿满脸愉悦的将所有将领请到府衙,设宴款待众臣。

过了三日,孙灿收到了周瑜的消息,消息上说明了他已经取得了张勋的信任,并利用张勋的野心、流言蜚语、再加上袁术对他张勋的不信任成功说服了他,让他起兵自立。

孙灿看着淮南的天空,开怀想道:“不出一月,这里将是我起航的港湾。”

第五部 荆襄争霸 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灭亡

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五月三日。

孙灿起兵三万,兵发寿春,大军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次日,张勋在“谋士”周瑜的劝说下,聚集麾下所有兵将,共计两万五千,出兵合肥。

舒县。

张勋大军驻扎于此。

周瑜一人坐在帐中看着地图,眼中露出沉思之色。孙灿兵发寿春的消息早已到了他耳中,张勋的灭亡已经成了定局,他所担心的就是在寿春的孙策。

孙策和他相交莫逆,虽未结拜,却情若兄弟。如今他正在为袁术效力,确实让他很是为难。

他明白自己这位知己好友的性格,知道他绝对不会居于人下,迟早会自己出来闯事业。而江东是他唯一的选择。

兵家有言,江东乃是天下要冲之地,土地肥沃,占据长江天险,进可攻退可守,是孙灿军将来必取之地。

若是如此,自己为主公敌对的第一个对手便极可能是孙策。

他实在不愿与孙策为敌,却又不得不做好这个打算。

心中忧虑重重的周瑜,就连心腹家将林峰的脚步声也未听到,直到耳中传来林峰的声音,他才反应过来,只听见林峰禀报道:“公子,张将军请你入帐叙事。”

周瑜将心中忧虑隐藏起来,面沉如水地道:“知道了。”

收拾了心情,他想道:“我与伯符是朋友之情,与主公却是君臣之义,两者不可相混,还是大事要紧。”

出了房屋的周瑜已无半点的犹豫,恢复了原来的神采飞扬。

快步来到议事厅,,对张勋微微一礼,说道:“张大人!”

张勋长得高高胖胖的,眉宇间有着股厉色,见周瑜到来。张勋冽嘴笑道:“公瑾果然是奇才,将孙灿的行动料得丝毫不差。他果然弃了合肥,领大军去攻打寿春。此刻,寿春只有一千余人,夺之可谓轻而易举。”

周瑜随声附和,恭敬的说道:“全是大人福星高照,上天送大人如此战机,大人不可迟疑,须好好把握才是。”

张勋犹豫了一下,才问道:“公瑾之言,有何意思。”

周瑜目光一转,见张勋脸上有种担忧的神情,笑道:“瑜有上、中、下三策,献于主公。望主公斟酌一二。”

张勋闻言大喜,心知周瑜才华过人,世所罕见,他正未不知如何攻取合肥而忧虑,见周瑜有三策之多,不由兴致凛然,高声道:“公瑾,快快到来。”

周瑜看了心中暗笑,道:“上策,乃攻心之策,大人可分兵四路,围住合肥,展现大人无敌军势,让合肥守军失去相争之心。实力悬殊,我军兵力是对方二十五倍,对方见此,必然自动出城投降。中策,乃奇袭之策,孙灿新得合肥,合肥城中定有人不满其作风,可派人入城劝说,召集有志之士,里应外合,可破合肥。下策,乃强攻之策,集合兵力攻打合肥任意一门。但此策既费时,有耗军力,瑜不建议使用。还是上、中二策,值得一试。”

张勋拍案叫绝,道:“公瑾。果然是奇才,攻心、奇袭之策,果然神妙,但哪一计适合,公瑾快快道来。”

周瑜笑道:“军无常势,水无常形。所谓有备无患,上、中二策一起施行,定能轻取合肥。”

张勋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再问:“以公瑾之见,应派何人潜入合肥?”

周瑜大义凛然抱拳请命,道:“周郎,愿为大人立此头功。以六日为限,若将军上策不成,六日后,深夜只要南城上出现三盏红灯,将军就可挥军直入合肥。”

张勋叹道:“公瑾真乃勋之心腹,若破合肥。日后,勋必以国士待之。”

周瑜含笑,告辞而去。收拾行囊,带上心腹家将立刻奔向合肥。

马不停蹄,大半日时光,就抵达合肥。沐浴后,换上整齐的衣服,向太守府走去。

孙灿表面上的出发寿春,但实际又在暗中折回合肥,军中将士也逐一分批,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的情况下回到合肥。

这时,孙灿正和刘华、郭嘉商讨如何灭袁之法。

突然,听侍卫通传周瑜求见,孙灿望了众人一眼,还以为计划出了变故,急忙跑了出去,见周瑜坦然自若的呆在门口,并无任何异象,暂时放下担心,将周瑜迎入大堂。

周瑜先行了君臣之礼,然后,歉声道:“瑜擅自做主,改了主公的全盘计划,还请主公谅解。”

孙灿听后,扶起了周瑜笑道:“我当是何事,想来公瑾有自己更妙的想法,说来听听。”

周瑜对孙灿信任,充满了感激,说道:“《孙子兵法》说若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注重五点,即为道、将、法、天、地。其中道是第一,也为百姓,民心,还有人口。当今天下战乱四起。瑜认为人口之争尤胜于领土之争,掌握人口才是治国之本。因此,张勋麾下那二五千万健壮兵士,杀之实在可惜,不如以招降为主。即便不能成军,两万五千壮力若以荀彧大人的募民屯田制来执行,一年可产的粮食,就足以提供十余万大军的补给,故瑜再次强调,杀之实在可惜。若能收降,绝对是一大助力。

因而,瑜向张勋进言,让其分兵四路,摆出四面合围,的架势,届时,我军只要攻破张勋中军,将其擒拿,其余三路必将归顺。”

孙灿叹声,道:“公瑾,处处为灿着想,灿感激不及,岂能怪罪。若为此益事而怪罪公瑾,那灿安有颜面再见汝。”

五月六日,张勋依照周瑜之言,分兵四路,将合肥围了水泄不通。

转眼过了三个时辰。

酷日当空,烈阳高照。

张勋立于南门八千大军从中的华帐,旌旗之下。难过非常,终于安耐不住,脱下笨重的盔甲,卧在车上休息了起来。

其余将士也见帅懒散,自己也放松了戒备。

孙灿城墙上,见敌兵倦怠,锐气已失,尽皆下马休息。孙灿将令旗一扬,南门大开。鼓角齐鸣,喊声大震,樊武一马当先,冲出合肥县城,那气势犹如天崩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