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反贼的黄巢在攻下长安后。虽然令京师的经济崩溃,但宫城和城市建筑均保存完好。而挟持李煴作乱的朱玫和李昌符等人在占据长安之时,却是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宫室坊里被纵火烧焚者十有六七,宫阙萧条,鞠为茂草。等到唐僖宗重返京师时,整个长安城已是满目苍夷。
不过,尽管时局不好,但等到局势稍微平复,一些消金场所很快就恢复了昔日的繁华,成为达官贵人们经常出入之地。
数月之前,随着官府开放了宵禁制度,这些场所更是如鱼得水,更胜往日。
在中国的古代,很多朝代的末期都有一大批醉生梦死之人,就好比后世之人皆知的明末秦淮河,国破家亡之际,那些所谓的国家栋梁们却不思进取,只顾自行享乐,什么国家,什么民族,早已抛在了脑后。
作为京师有名的酒楼,烧尾楼就是这类场所的代表之一。
走到烧尾楼门前,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群,崔胤暗自感叹道:“长安城不愧是天下第一繁华所在,难怪朱全忠大人一心想染指其中啊。热门小说”一念至此,崔胤心中一乱,再次想到:“虽说从眼下的局势来看,朝中大臣无不寻找强势的藩镇作为靠山,但自己终究是大唐之人,我崔家身世显赫,那朱全忠又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哎,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呢?”
自从藩镇的势力强大之后,朝中的大臣纷纷和他们搭上关系,甚至互相勾结,这已经成为晚唐朝廷的一种潜规则了。
来到二楼最里面的一间包房门前,崔胤整理了一下官服,看了看门上的招牌“天字一号房”,随后便敲响了房门。
“进来。”很快,屋内就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
这间天字一号房乃是烧尾楼最大最豪华的一间包房,其中还单独设有休息室,换洗室以及会客室。
“卑职崔胤见过孔大人。”进屋后,崔胤看见孔纬独坐其中,连忙行礼道。
“崔大人,你很准时。”
“孔大人设宴相请,卑职哪敢晚到。”
孔纬笑笑,起身走到会客室门口,敲了敲门,对着里面说道:“崔大人已到。”
“让他进来吧。”
孔纬回过头,又对崔胤道:“崔大人,今晚的东道主并非老夫,崔大人,里面请。”
崔胤面露疑惑之色,楞了一下,不过却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便推开房门,进入了会客室。
一走进会客室,崔胤便“啊”了一声,竟然再次愣在当场。
“崔爱卿,怎么,不认识朕了?”
反应过来的崔胤立即行礼道:“微臣不知皇上在此,请恕臣之罪也。”
“不知者不怪。”海无影神态自若,端着茶杯,浅浅地抿了一口之后才漫不经心的说道:“崔爱卿,是朕让孔爱卿将你请来此处的。”
“皇上。”崔胤心中一颤,毫不犹豫地跪下道:“皇上有事尽管吩咐,君臣有别,微臣哪敢让皇上相请?”
“起来吧。”
“是,皇上。”
“崔爱卿,你入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吧?”
“回皇上,微臣在朝中任职已经半年了。”
“嗯,崔爱卿,你老成持重又懂得变通,总而言之,你的表现朕很满意,朕今日叫你来此,是有一件重要之事相托,不知崔爱卿能否答应朕?”
“皇上请讲,哪怕微臣粉身碎骨,也会按照皇上旨意行事的。”崔胤没有问是何事,而是先表忠心。
“好,崔爱卿,坐下吧。”
“微臣不敢。”
“无妨,朕让你坐你就坐。”
“臣崔胤谢皇上赐坐。”崔胤坐下后,眼神四处瞟了一下,见这间会客室并不算大,但却显得十分大气,极有格调。屋里之人,除了皇帝之外,就是其身旁坐着的一位身着道袍的少年道士,只是这少年好像在睡觉似的,眼睛微闭,面无表情。
“崔爱卿,你知道最近几个月来朝中发生的两起大案吧?”
“皇上是指国舅遇难和孔大人遇袭案吗?”
“正是。”海无影稍作停顿,继续道:“这两起案件性质恶劣,但却毫无线索可寻,朕自是很不满意,加上最近的长安城中,有关两案的风言风语越传越广,长此下去,于公于私,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很坏的,因此,朕打算让崔爱卿你来负责查处此事。”
“皇上,这事不是由刑部和长安府负责吗?”
“之前是,但他们却毫无进展,令朕十分失望。所以,朕打算在朝中另觅贤良来负责此事。”海无影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后缓缓而道:“这就是朕请你来此处的原因。”
崔胤听罢,当真是忧喜交加。忧的是这两起案件无从下手。虽然崔胤也相信坊间传闻,却也知道证据难寻,喜的是自己能够被皇上看重,只要处理好此事,或许就能连升三级,日后入阁拜相也不在话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主子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主子
崔胤乃是工于心计之人,自然知道这两宗案件可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800虽然只是猜测,但也清楚这两件事背后所牵涉的方方面面都是他惹不起的。更何况,刑部和长安府各自派出了大量的人力,接连调查了两个多月,依旧毫无进展,显然是难度极大。
按照民间传闻,这两宗案件的背后主谋都是杨复恭,这样的说法倒是可以解释刑部一直查不出线索之由,但是,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他崔胤还能查吗?
“难道?难道是皇上要查办杨复恭吗?”突然,一个念头在崔胤的脑海中出现,他本是一个擅长阴谋之人,这一下顿时令其冷汗直冒。
不过,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多做考虑,只能硬着头皮道:“臣崔胤谨遵皇上旨意。”
“好,崔爱卿,朕没有看错你。”海无影眼神一展,似笑非笑地盯着崔胤道:“时间不多了,朕希望崔爱卿早日查清此案,以慰国舅在天之灵。”
“是,皇上。”崔胤一边应道,一边想着:“这怎么查啊?离皇上限定的破案时间只有不到十天的工夫,纵然自己有三头六臂,也是无法查到线索的。”
“嗯,崔爱卿,在明日的朝会上,朕就会宣布此事,由你来负责两宗案件的调查,刑部和长安府的有关人员你都可以随意调配。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是,臣明白。”
“崔爱卿,朕知道此事难度很大,而刑部和长安府又令朕十分失望,朕日思夜想,认为只有爱卿你才有此能耐。”
听到海无影的称赞之言,崔胤心里却是根本高兴不起来,暗道:“有此能耐?自己哪有这般能耐啊!”
“皇上,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
“好。崔爱卿,有何困难,你尽管说。”
崔胤想了想道:“皇上,微臣明日便到刑部、长安府了解情况,之后再向皇上汇报。”
“可以。”海无影点点头,起身道:“崔爱卿,去外间,大家一边吃一边聊。”
从烧尾楼出来后,崔胤没有坐上下人所抬的轿子,而是默默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寒夜,阵阵冷风吹过,令他的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
首先,皇上要严查此案,其真实目的或许真的如自己的猜测,是要收拾杨复恭,而不是表面上所说的,要替国舅爷和孔纬讨还公道。其次,这位马球皇帝似乎并不像一位昏庸的皇帝。虽然言语不多,但思维清晰,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如同对弈的双方,皇上的先手之利从未失去过,而自己只能被动的应招。看来,要重新审视一下当今的皇帝了。第三,皇上为何要以孔纬的名义请自己到烧尾楼赴宴,而不是在大明宫中言正名顺地召见?第四。。。。。。
脑海中的疑问虽然很多,但崔胤明白,最为棘手的乃是十日后对这两宗案件的终结。线索,基本上是不可能找到的,如果皇上不是想象中那般昏庸,那他一定也会想到这点。再说,他崔胤又不是断案如神的大神探,甚至连这方面的经验都没有,如此说来,皇上的用意莫非并不是要什么确凿的证据,而是。。。。。。
陡然之间,崔胤似乎感觉到了海无影的想法,不过,随即又想到,就算如此,皇帝又能拿杨复恭怎样?当今的皇帝可不是朱全忠朱大人,手下没有几十万精锐将士,能有何话语权?
对了,此事该如何向朱大人汇报呢?
回到家中,崔胤屏退左右,独自一个人继续思索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崔胤躺在床上之际,还是没有想好该如何向朱全忠汇报。
果不其然,在次日的朝会上,海无影首先训斥了毫无进展的刑部和长安府,随后宣布,国舅遇难和孔纬遇袭案均由崔胤全权负责,刑部和长安府无条件配合,所限日期不变,到本月底必须查明案情之真相。
得到海无影的指令,崔胤下朝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刑部,在了解刑部所掌握的情况后,又马上赶到了长安府,当然,结果和他的估计完全一样,毫无所获。
傍晚时分,崔胤写好了一封密信,交给其府中的亲信,也是崔家的一位忠仆崔永,令其立刻出城,将此信交予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
在这封密信中,崔胤只是提及,今日朝会,皇上突然下旨,让他负责两案,对于昨夜之事却是一字未提。
当天夜里,崔胤依旧在思索中渡过,不过,他所思考的事情并不是如何破案,而是大唐未来可能出现的走势,其中的重点当然就是海无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