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这样的精英人士,何愁民族不强?”
一时之间,王酒胡虽然不能立即明白海无影所说的这种贵族精神,但也觉得颇有道理,喃喃而道:“皇上所言极是,属下受教也。”
“贵族和钱财并无直接的联系,酒胡,你有万贯家财,你可以拿出万贯来行善,另外一人只有十贯财产,他也全部拿出来行善,这都是贵族精神。”海无影一边说着一边走动道:“两场大雪以来,朕想了很多,朕要做的不仅要让我大唐走向中兴,更要让我中华民族走向中兴,因此,朕把原定的三点治国方针‘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法制建设’增加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和法制建设’这四点。”
“文化建设?”
“对。这才是将来朕治国方针里面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四项中心任务里最难的。我中华一族历史悠久,但其中也发生过不少让文化断层的时代,最典型的就是焚书坑儒。”海无影坐下后叹道:“哎,这事说来话长。好了,跑题了,此事以后慢慢再议。酒胡,回到刚才所说的养病坊一事上来。此次雪灾虽然不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伤害,但却是一个好机会,是朕,也是朝廷恢复名声的好机会,因此,赈灾和养病坊重建之事势在必行,而且,朕还打算由孟、郭两位娘娘来负责此事,你从外围予以配合。”
“两位娘娘?”王酒胡愣了一下道:“皇上,以娘娘的地位自是可行,只是这样做,合适吗?”
“朕觉得合适。”海无影笑笑道:“王酒胡,朕知道你的顾虑。虽然我朝之民风较为开放,但两位娘娘乃是女人,抛头露面之事总归是不好;其次,以后宫之人为首,是会让人说闲话的。对吗?”
“皇上,这。。。。。。”
“酒胡,朕却认为,和男人相比,女人更有亲和力,孟、郭二妃母仪天下,百姓受灾,自己的母亲出面安抚,岂不是更能事半功倍?慈善事业并非朝堂政事,如果把我朝比作一个大家庭,那内部的家事不正是该由执掌后院的当家夫人来管吗?”
第二百一十八章 要挟
第二百一十八章 要挟
“酒胡,先这么试试吧!如果以后有何问题,朕再做修改便是。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是,皇上。”
“另外,你去通知襄儿,让报行全力配合,既然是一件善事,就应该广而告之。不过,别说是朕之行为。”
“皇上放心,属下明白。”
“嗯,你先下去吧!朕还有事,要和崔胤谈谈。”
“是,属下告退。”
“好,酒胡,出去时你告诉张浪狗,让他通知崔胤进来。”
和崔胤交谈的时间则少了许多,在海无影说出自己的用意后,崔胤便点头称是,并一口应承,请皇上放心,他一定会按照皇上的旨意办事。
望着崔胤而去的背影,海无影暗道:“这人倒是绝顶聪明,行事圆滑,很多事情一点就通,比起孔纬、杜让能等人更加适合入阁拜相,只是希望他能够站好队,别再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狗子。”在书房里独自坐了一会,海无影喊道。
“皇上,小的在。”
“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已经酉时半(下午六点)了。”
“啊!这么晚了?”
“是啊!皇上,您已经在书房里呆了二个多时辰了。( ;)”
“哦,对了,狗子,司天台有最新消息吗?”
“皇上,半个时辰前,司天台传来消息,据他们预计,这场风雪会在今天夜里逐渐减弱并转为小雨雪,到明天清晨,则有望停止。”
“嗯,这场暴风雪下得也够久了。”
“谁说不是啊。”张浪狗笑道:“皇上,两位娘娘正等着您用膳昵。”
“好,朕也觉得肚子饿了,走吧。”
次日清晨,当海无影起床时,发现风雪已经完全停止。
此时,东方刚刚晓白,往外看去,大雪之后的天空似乎较之前更为清晰,略显蓝色的天空洁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再往远处眺望,淡淡的颜色一直延伸着,蔓延在整个天空之上。
海无影深深地吸了口气,只觉大脑更为清醒,一种甜甜的感觉顿时沁入心肺,情不自禁地赞道:“好一个氧吧!直令人心情舒畅啊。”
“氧吧?是什么?”替海无影穿上龙袍,郭秀蓉问道。
海无影“啊”了一声,笑道:“氧吧就是一处空气极好的区域,爱妃,朕去上朝了。晚些时候,孙揆孙爱卿会陪同你前往灾民收容点视察的。”
“是,皇上。”
“对了,你出发时叫上杨会,让他带上十名球员,身着便衣,担任警卫。”
“知道了,皇上,时辰就要到了,您快去吧。”
大明宫,延英殿。
除了屋顶上还是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之外,大殿周边的道路已被宫女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各位爱卿,有本上奏。”
“臣刘崇望有本上奏。”
“刘爱卿,请讲。”
“皇上,昨天夜里,兵部收到蜀中韦昭度韦大人的奏折,韦大人言及,王建、顾彦朗、杨守亮三路大军已于本月初汇聚一处,并定于二十四日正式出兵成都。”
“好,拖到现在,总算是要出兵了。”
“皇上,韦大人在奏折中还提及,为了更好的整合军队以及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特建议朝廷置永平军,治邛州(今四川邛崃),并保举王建为节度使兼任行营诸军都指挥使。”
“建议、保举?”海无影心里暗自冷笑一声,不过,神情却是自若道:“刘爱卿,传朕旨意,加封韦昭度韦爱卿为行营招讨使,杨守亮将军为行营招讨副使,顾彦朗顾爱卿为行军司马。另,置永平军,以王建王爱卿为节度使,兼任行营诸军都指挥使。”
“是,皇上。”
海无影清楚,这并非是韦昭度之意。在讨伐陈敬瑄的三路大军中,以王建、顾彦朗麾下的两支军队实力为强,且两人又暂时结为了同盟,自然而然地就拥有了话语权。至于杨守亮,本身就是杨复恭的党羽,既不会偏向朝廷,也不会和王建融于一处,作为朝廷代表的韦昭度自然也是指挥不动,可以说,不通军务又无兵可调的韦昭度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不过,海无影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接受王建的要挟。
接下来,海无影陆陆续续地处理完其他大臣的奏折。
最后,崔胤出列道:“皇上,臣崔胤有本上奏。”
“崔爱卿,请讲。”
“皇上,近几日来,臣多次审讯了张绾和杨守信,总算有了少许收获。”
“是吗?”海无影饶有兴趣道:“这二人都交代了些什么?”
“皇上,据张、杨二人交代,有关神策军军饷贪污一案,牵涉面众多,除了杨复恭和刘季述以外,神策军另一名中尉王仲先、枢密院原上、下枢密使韩全诲、王彦范等人皆有份参与,从中都收取了大量贿赂。”
“哼,这些阉人,就没有一个是好人。”孔纬愤怒道:“皇上,臣提议,将这些阉人全都捉拿处斩,以绝后患。”
第二百一十九章 民情(一)
第二百一十九章 民情(一)
“皇上,臣以为,孔大人之提议有所不妥。( ;800)小说/”很少说话的礼部尚书李溪出列道。在现任的六位尚书中,李溪算是唯一的一个中间派,其政治倾向虽然略微偏向于南衙,但又不完全属于南衙阵营。李溪出自官宦世家,家中因藏书万卷,世号“李家楼”。平日里,这李溪甚少发表言论,始终保持中立。因其学识渊博,擅长经文,门下弟子众多,所以,北司、南衙之人很想拉拢他,只是都没有结果。
“李大人,这等阉人危害我朝多时,况且又犯下贪污之罪,借此机会将他们全部斩杀有何不妥?”孔纬反驳道。
“孔大人。虽然在下也一直看不惯北司之人所为,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按照我朝律法,必须首先查明嫌犯贪污款项的金额,并依据金额的多少予以量刑,如此方可符合本朝之律。”
“李大人,平日里总不见你言语,孔某还以为李大人你对于朝政漠不关心,只会研究之乎者也,今日听你之说,怎么觉得,觉得似乎有些为阉人开脱之嫌昵?”
李溪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孔大人,此言差矣。昔日,李某不言不语,乃是因为这朝堂之上乌云蔽日,毫无道理可言。而今,乌云散去,光芒四射,有明君高高在上,李某自当言无不尽。800”
说完,李溪转身又对海无影道:“皇上,臣提议,此事当交由刑部,待全部查实之后再行处置。更何况,皇上刚刚亲掌朝政,当以柔和政策为上。”
“众位爱卿,你们所言均有道理。今,已近年关,朝中大事繁多,改革之事刻不容缓,朕暂且不欲节外生枝。所以,此事还是等崔爱卿彻底查清之后再将案子移交给刑部处置吧。”
“是,皇上。”孔纬等人见海无影又祭出和稀泥的法宝,也就不再坚持。
按照后世的说法,北司之人已经全部下岗,不在朝中担任任何军、政职务,除了杨复恭和刘季述之外,海无影也不想将他们全部斩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不过,在案件终审之前,崔爱卿,你当多和那些北司之人谈谈,将当今之局势好好地和他们说说,要让他们明白,忠于朕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在做到这一点的前提下,其他事情嘛,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