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重塑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重塑盛唐-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传,大唐宣宗朝,有日本国王子来访,唐宣宗得知王子精通围棋,便把棋待诏顾师言召进宫,命他与王子对局。王子很高兴,拿出了极为名贵的棋盘“揪玉局”和棋子“冷暖玉”,谨慎地摆下阵势。虽说是下棋,但因两人是代表各自的国家,心情都很紧张,一时之间,胜负难分。

    顾师言唯恐有负君命,有辱国威,每投一子,都要凝思良久,举棋时满手是汗。经过一番苦战,到三十三步时,顾师言终于把日本王子杀到“瞪目缩臂,已伏不胜”,从而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三十三着镇神头”。

    之后,镇神头的招式流传到了民间,成为围棋爱好者人人皆知的套路。

    到了后世,随着座子棋的取消和现代围棋的发展,镇神头套路已经基本上被棋手淘汰。

    海无影自然不会按照镇神头的套路着棋,而是直接点三三,先行进角。

    古代棋手善于战斗,对于初期的布局却是研究甚少。

    数步之后,一旁观战的至明、至公等人也是面露惊讶之色,不约而同地想道:“这是什么棋路,竟然和自己的认知完全不同?”

    而作为对局者的金姑更是频频长考,脸上尽显焦急之色。

    利用熟悉的套路和先手之利,海无影很快便占据了上风,除了在四个角的战斗中获利不少,而且率先向中腹发展。

    …… ;** ;ads ;……》

    baidu_clb_slot_id ;= ;”933954”;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未完的棋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未完的棋局

    金姑心高气傲,此时见盘面处于劣势,顿觉脸面无光,一时之间,额头上竟然冒出冷汗,双眼直盯盯地看着棋盘。小说/

    从盘面上看,海无影实地领先,又得先手,率先进军中腹,优势十分明显。金姑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手中的棋子欲落又止,始终没有放下。

    其实,金姑并不知道,海无影的综合棋力远远不如自己,只是凭借熟悉的定式占得上风,要知道,海无影所使用的着法乃是后世围棋国手们心血之结晶,别说金姑,就算棋待诏顾师言等人复生,也无法在短时间里破解。

    优势并不等于胜势,进入中盘后,计算能力将会左右全局的胜负,而这一点却是金姑的长处。

    就在金姑长考之际,只听刘汾说道:“公子棋艺高超,招式新颖,实乃草民平生仅见。金姑,你不是公子对手,不如就此认输吧。”

    “认输?”金姑不服道:“这才下了五十来步,棋局还早着呢。(就爱读书s。)”

    刘汾摇摇头道:“至公大师,老夫虽然棋艺不精,但也能够看出,公子已经稳占上风,再下下去,金姑的胜算极少,况且公子还有重要事情,就请大师定夺吧。起舞电子书”

    至公大师再次看了看棋盘,赞同道:“好吧!贫僧宣布,唐公子胜。”

    “不作数,不作数的。”海无影笑笑道:“各位,棋局到此,虽说唐某略占上风,但这只是棋局的初始,正如金姑刚才所言,后面的路还长着呢。金姑,说实话,唐某擅长布局,且对于定式颇有心得,以至于在起初的布局阶段便能够占据上风,不过,到了后面的中盘和收官战时,唐某就力不从心了。今日唐某和令尊另有它事商议,不如就此封盘,不作胜负,待日后空闲时,我们再将这盘未下完的棋下完,如何?”

    “这还差不多。”金姑颇感满意道。

    海无影将手中夹着的棋子放回棋盒道:“对了,至公大师,那位传授你二十一道棋艺者,何人也?”

    “唐公子,从弋阳向东五百里左右,有一座烂柯山,这座山属于衢州地界。(s。 ;)十余年前,贫僧云游天下,慕烂柯山之名而登之,却不料在山中迷路,至夜未寻到出处。也是机缘巧合,贫僧在仙人洞附近发现了几间草屋,于是便上前借宿。草屋中住着一户六口之家,他们十分好客,贫僧与他们相谈甚欢,从谈论中得知,他们乃是棋待诏王积薪的后人,元和初年(806年)来此隐居。贫僧本就爱好围棋,一听之下,大喜,遂向他们请教。结果可想而知,棋圣之后果然厉害,贫僧连败两盘,而且是败在了王家年仅十一岁的孩童之手。后来,贫僧又从他们那里学会了二十一道围棋,只不过始终不得要领。”

    “王积薪的后人隐居在烂柯山?”

    “正是。”至公大师肯定道:“他们言及,二十一道围棋太过深奥,他们也是仅知皮毛,并且叮嘱贫僧,在空闲时间玩玩而已,无需太花精力,贫僧却好强,大部分时间尽耗于此。十年来,那孩童也该二十出头了,或许已经领悟了二十一道棋艺的精髓吧。”

    海无影哈哈一笑道:“原来如此。这倒是件天大的好事,我们这次行程会路过衢州,正好可以去拜访下。对了,至公大师,你还记得前往王家之路吗?”

    至公大师忙道:“记得,记得。贫僧给公子画张图,你们只需按照图上的标记便可找到,只是不知,这些年来他们是否还在原地居住?”

    “去看看就知道了。”海无影心情颇好道:“唐某在此多谢大师。”

    “公子客气。”

    “刘先生,走吧!去堂屋,我和你还有事谈。”

    “公子留步。”看到海无影等人往堂屋走去,至明大师忙道:“唐公子,贫僧可否继续向希夷先生请教?”

    “当然可以。”海无影笑道:“希夷先生,你就留在这里和至明大师多聊会吧。”

    “是,公子。”

    海无影和刘汾进入堂屋,而唐大则守在了门口。

    直到傍晚时分,海无影才在刘汾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吃完晚饭,海无影又和刘汾谈了近一个时辰。最后,刘汾言道:“公子,属下这就安排刘迪,收拾行装,明日一早随公子出发。”

    “嗯,刘爱卿,朕相信,有了你的加入,离大唐中兴又近了一步了。”

    “公子过奖。”刘汾做出了决定,心里也就不在纠结:“对了,公子,还有一事。”

    “刘爱卿,请讲。”

    “公子,至明大师愿意和属下一起追随公子,不知可否?”

    “至明大师?”海无影略作思考道:“好,这位大师也是热心肠之人。”

    “那属下就代大师谢过公子了。”

    …… ;** ;ads ;……》

    baidu_clb_slot_id ;= ;”933954”;
第二百九十章 烂柯山
    第二百九十章 烂柯山

    烂柯山,位于今浙江省衢州市东南10公里处。'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

    春秋时期,烂柯山被当地人称为室石山、空石山、空洞山,为姑篾国(春秋时期国名)一大胜地。唐初称为石桥山,直到唐代元和初年(约806年),此山始被称作烂柯山。烂柯山黛峰翠嶂,景极幽邃,乃是浙江省重点名胜风景区,历史源远流长,传说甚多,因其多和围棋相关,是以被后人誉为“围棋仙地”。

    离开弋阳后,熟悉路途的至明大师和唐大一起,头前带路。众人马不停蹄,一路急行,于二日后的傍晚抵达了烂柯山。

    自打从长安出发以来,海无影的队伍逐渐扩大,夏书棋加入后,刘汾、至明大师和刘汾之女金姑也加入其中,队伍的人数一下从十人出头升到近二十人。和孟忆襄一样,金姑等人并不知道海无影的真实身份,因此并无李顺节、唐大他们那般拘束,一路下来,倒是增添了无数欢声笑语。

    次日清晨,海无影令众人原地待命,自己则带着陈抟、唐大、至明大师以及死活要跟去见识下王家后人棋艺的金姑四人向烂柯山深处走去。( ;)

    远眺烂柯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桥,鬼斧神工蔚为奇观。

    陈抟边走边介绍道:“公子,在道家眼里,这座石桥叫做天生桥,我朝杜光庭在其著作《洞天福地记》中称之为:‘青霞第八洞天’,在道教的洞天福地排行榜中,烂柯山位列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

    来到石桥西面,只见两棵千年古松映入眼帘,有如两条张牙舞爪的青龙,名曰“战龙松”。

    约莫半个时辰后,唐大再次拿出地图,看完后对海无影道:“公子,穿过前面的柯山石桥寺,再向北行便是王家了。”

    “好,走吧。”

    按照至公大师所绘之地图前行,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又穿梭了近两刻钟,众人才看见前面出现了几间木屋,海无影回头看了看,叹道:“幸亏至公大师所绘的地图十分详尽,要不然我等还真会迷路于此。”

    五人边说边行,径直来到木屋前。

    至明大师冲着海无影点了点头,向前数步,对着木屋道:“屋里有人吗?”

    很快,木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了看至明大师一行问道:“大师,何事?”

    “请问公子,这里是王家吗?”

    “正是。”

    “贫僧至明,十年前,贫僧师兄至公大师到此造访,今日贫僧等人路经此地,特来拜访。”

    “至公大师?”年轻人愣了一下,想了好一会后说道:“我想起来了,至明大师,在下王克明,当年和至公大师对弈的正是在下。”

    “原来是王公子,贫僧师兄至今还念念不忘,每谈必言,王公子以十余岁之龄便让自负的师兄连遭败绩,日后必能成为一代国手也。”

    “过奖。”王克明笑笑:“大师请进,各位,请。”

    进入木屋,只见其中摆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