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大奶奶又仔细看了看帖子,“侯爷夫人说上次只见了四妹妹,这次请太太把其他几个妹妹都带去,相互见见。”
“她那个病……唉,难得她下帖子来请,你去打点好车轿。明天你也跟着去吧,这些日子想必憋闷坏了,也该出去散散。”
“还是太太疼媳妇。”荀大奶奶笑着答应了,又试探道:“媳妇看,只带四妹妹去就好了。大妹妹要绣嫁妆,出不了门。二妹妹和三妹妹,虽都是好的,只是看着都不习惯见人。媳妇就只准备太太和四妹妹的车轿?”
方氏闻言扫了荀大奶奶一眼,“带上你二妹妹和三妹妹吧,她们也来了半个月,亲戚们知道我带了她们来,不去见见终究不合礼数。侯爷夫人又正儿八经地送了帖子来,带了去见见,也没有外人。”
荀大奶奶连声称是,“还是太太考虑的周到。”
两个人说着话,就有一个穿豆绿衣裙的丫头端了新茶送上来。荀大奶奶接了茶在手里,见这丫头面貌不俗,举止甚为端庄,却不是常在方氏这见的那几个,就问道:“太太这新添了人?看着却有些眼熟。”
“婢子红绡见过大奶奶。”红绡蹲下身给荀大奶奶福了一福。
“你看着当然眼熟,这是金嬷嬷的小女儿,本来在三丫头那伺候。前儿我这有个丫头病了,金嬷嬷就让她暂时补上。我看她又勤快又安份,索性留下了。正好你去和三丫头说一声,想着给她那里补上一个丫头。”
荀大奶奶答应着,就下来顺路先去了水畔居。她似乎已经忘了无故刁难荀卿染的事,不过一开始脸上略显尴尬,一会就恢复如常,只是不再向以往那样满脸堆笑。
荀卿染看在眼里,面上也不露什么,依然照往常那样接待。
“太太那正缺人手,见红绡伶俐,就留她在身边伺候,叫我过来跟三妹妹说一声。三妹妹想要丫头,从我这挑一个就是。”
自打荀淑芳的婚事定下来以后,红绡就经常不知去了哪里。荀卿染几次在思安院见到她,就知道迟早会有今天的事。
荀卿染并不将红绡的事放在心上,她只是奇怪。这点事,方氏无论什么时候直接和她说就是了,怎么偏让荀大奶奶来说。至于荀大奶奶所说另补上一个丫头的话,如果有诚意,就该带几个来给她挑,现在这样,明显是在敷衍。
本来荀卿染认为以荀大奶奶的出身,应该是个体面人。不过有了方才那样难看的举动,荀卿染对荀大奶奶这么做,也就不觉得惊讶了。
荀大奶奶本来预备荀卿染追问填补人手的事,她已经准备好了托词,见荀卿染不问,她乐得不提,这才又说了明天去定远侯府的事。
“……太太吩咐,侯府规矩多,三妹妹要时刻记得太太平时的教导。”荀大奶奶说完,就站起身,临出门前,又状若无意地添了一句,“我方才从四妹妹屋子里来,四妹妹明天穿那套银红妆花的衫裙。”
送走荀大奶奶,荀卿染就吩咐桔梗把明天要穿戴的衣裳首饰准备出来。
“四姑娘穿银红的那套,咱们避讳着点,就穿秋香色那套吧。”荀卿染吩咐。
桔梗笑,“还用姑娘特意吩咐,大奶奶好个体面人,方才就差直接说,让姑娘别越过了四姑娘去。可笑,大姑娘刚消停了,又来了个她,比大姑娘还甚。”
“大奶奶毕竟大了好多岁,脸皮长的更结实些,有什么出奇?”麦芽在旁吐槽。
三人都笑了起来。
第二天大家一同坐车往定远侯府去,荀淑芳竟然也打扮好了,跟着上了车。
荀淑芳和荀淑芝、荀卿染坐了一车。不用人问,荀淑芳就自己说了。
“侯爷夫人的帖子,是要邀咱们四姐妹同去,自然少不得我。太太也说最该带着我,先去认认门,以后成亲了,亲戚们也要相互走动的。”荀淑芳说到最后,有些娇羞。
荀卿染记得,昨天荀大奶奶说时,还曾提了荀淑芳不会去。不过荀卿染看到荀淑芳时,一点都不惊讶。这样的热闹事,荀淑芳怎么会错过。而且荀淑芳历来有本事能哄得方氏答应她的要求。不过,方氏还真是纵容荀淑芳啊。看来那门亲事,方氏必是能大大受益了。
马车一直向西行,走了约有半个时辰,终于在一所大宅子门前停下。荀卿染掀起帘子一角,往外观看。定远侯府的正门门楼为三间五架,金漆狮子门环,牌匾上是金锡的四个大字定远侯府,听说是侯府初建成时太宗皇帝亲笔所书。
马车停了一会,并无人下车,就有一个婆子过来说话,引着马车从西角门进了侯府。又走了一段路,马车停下,方氏等人下了车,坐了婆子们抬来的软轿,直接到了二门内,在一座大影壁前停下。
影壁前早有人在等候,为首的是个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妇人。荀卿染正想着这侯爷夫人好生年轻,不知是否是原配。那妇人已经过来接了方氏,荀大奶奶也赶过去寒暄,口称三奶奶。荀卿染这才知道,这人原来是方家三爷的夫人。
方三奶奶颇为能说会道,一路上嘴巴都没闲着。
“大嫂虽然比平时好了些,可依旧出不得屋子;特意派了我去接姑太太、大奶奶和几位妹妹。还请姑太太别见怪,咱们到恩正居说话。”
“侯爷夫人病了一年多,多亏了三太太是个能干的人,内外操持着。”荀大奶奶道。
“哪里用我操持什么,不过是从大嫂那领了差事,打打杂罢了。别看大嫂病的起不来床,府里上下的事可一刻都放不下。我们常劝着她保养身子要紧,大嫂只是不听。知道的人,明白她是爱操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办事不妥,大嫂不放心我们那,呵呵呵。”
说话间穿廊过院,就到了恩正居。荀卿染见这院子轩敞阔丽,就知是侯府的正房正院。众人刚进院子,早有人迎过来伺候,也有往里回报的,也有挑帘子的请客人进屋的。丫头婆子做事都有条不紊,鸦雀无声。荀卿染心里赞道,这位侯爷夫人久病,院子里还能如此规矩,想来定是理家的能手。
众人进了屋,转过屏风,就见正面榻上一个妇人倚着靠枕坐着,正握着一个中年妇人的手说话。两人见方氏进来,都从榻上下来,妇人作势要给方氏行礼。
方氏赶忙过去扶住,“一家子骨肉,你病的这样,何须多礼,快坐下歇着。”又和那中年妇人相互见了个平礼,一个称姑太太,一个称亲家太太。
原来这妇人就是方家大奶奶,定远侯夫人,旁边那人则是方大奶奶的母亲,曾太太。
荀卿染在旁仔细打量,方大奶奶年纪应该不到三十,身形瘦削,弱不胜衣,面上虽精心装饰,可眼窝凹陷,肌肤松弛,显是久病之人。曾母和方大奶奶面貌有四五分相像,面上有风霜之色。
“这就是我那几个妹妹了?”方大奶奶指着荀卿染几个问道。
荀卿染几个忙过去见礼。方大奶奶笑吟吟地将她们一一扶起,挨个仔细打量,末了赞道:“上次只见了四妹妹,还想着四妹妹小小年纪,就那样不俗,不知道几个年长的妹妹们是什么样子。今天一见,果然都是国色天香,这京城佳丽都要被比下去了。姑妈好福气!”
众人落座,方大奶奶指了一件事,打发了三奶奶出去。
方氏和曾母寒暄了两句,才知道曾母是刚到京城。
“我家老爷年底才进京述职,听说侯爷夫人病了,老爷和我都担心的吃不下睡不安。这才让我先带了她两个妹妹来看她。”曾母如是说。
“我倒忘了。”方大奶奶笑,吩咐人去请曾家的两位姑娘。“……方才都在这里,我怕她们年纪小,嫌闷,让她们出去玩了。”
一会工夫,就有人领了曾家的两个姑娘进来,大家少不得又是一番相见。曾家两个姑娘,大的叫做曾宁,年纪十五岁,小的叫曾静,只有十四岁,两人都长的十分艳丽,与方大奶奶和曾母并无相似之处。
“荀太太这几位姑娘,都和天仙一样的人,想来都定了亲吧。”曾母的眼睛在荀卿染几个面上打转,笑着问方氏。
“只有大姑娘定了人家。”
“唉呦,我看这其余三位姑娘也都到了说亲的年纪……想必是荀太太眼界高的缘故。”
“曾太太哪里的话,不过是要门户大致相当,孩子知道上进罢了。”方氏不想多谈这个话题,奈何曾太太十分热情。
“如果是这样,我倒认识些年轻子弟,正与几位表姑娘相配。”
“她们姐妹们年纪还小,我舍不得她们早嫁。倒是两位令爱,姿容出众,定是早有了婆家吧?”
“她们还比几位表姑娘年纪小些,我更加舍不得。”曾母道。
方氏就不再问,转头问起方大奶奶的病情。
“不过是挨日子吧。”方大奶奶叹了口气。
这么一说,曾母在旁已经流下泪来,曾家两个小姑娘也露出哀容,都拿出帕子拭泪。方氏和荀大奶奶自然又劝解了一番。
“今个娘们儿会在一起,是件喜事,瞧我这是怎么了。”方大奶奶说着就吩咐旁边的人,“去把哥儿姐儿都叫来,今天家里来客,可以不用上学去了。”
说着话,方大奶奶忽然连打了两个哈欠,竟然鼻涕眼泪都流了下来。旁边几个丫头围过来,拿出帕子帮忙擦拭。
“夫人,到吃药的时候了。”一个丫头提醒道。
“是了,说着话,一高兴就忘了。让人把药拿来吧。”又向方氏道,“请姑太太带着妹妹们在这坐一坐,我去吃了药就来。”
几个丫头扶着方大奶奶转过屏风,在那边的贵妃榻上躺了。就有一个大丫头端着托盘从门外进来。托盘上一个精巧的景泰蓝盒子,还有一样精巧的物件,看样子和水烟袋有七八分相像。那丫头端着托盘转过屏风,少顷,便有异香从屏风后漫过来。
荀卿染惊疑不定,本能地掩住鼻子。
第四十四章 方大奶奶(二)
荀卿染本能的捂住鼻子,不过她马上觉得这个动作太突然了,便作诗抹了抹鬓发,抬眼就看见对面曾家的两位姑娘正在看她。荀卿染微微一笑,曾宁回了个微笑,曾静却淡淡地毫无回应。
方氏和曾母聊起家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