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还不知道吧!前些日子,县城传来消息,平安哥和巧儿也要成亲了,而且我二嫂又怀上了,我爹娘,还有二婶子二叔高兴得不行。”
顿了顿,又道:“我把冬儿堂妹要成亲的事情,都与他们说了,他们也很高兴。只是,最近都忙着家里的喜事儿,一时也顾不上冬儿堂妹这边,但冬儿堂妹成亲那天,我爹娘,还有二婶子二叔他们是一定会回村子里来的。”
“那咱们李家如今可算是三喜临门了。”听到这么好的消息,李大贵脸上立马露出了灿烂的笑意,随即便道:“县城,村子的来回跑一趟也不容易,各家又都有事情忙,没必要为冬儿丫头的婚事特意回村子一趟,等冬儿丫头嫁了人,到时候让她和姑爷一起去县城一趟。”
突然想起什么,李大贵问道:“春妮儿,平安和巧儿的婚事是在哪一天?这嫁女儿和娶媳妇可是不同,平安成亲,咱们可不能缺席。”
“信上说是这个月底,也就是五天之后。”想着信上的内容,李春儿又笑道:“三叔,二婶子他们都商量好了,因为平安哥是二婚,所以不准备大办,左不过是一大家子一起说个饭,让他和巧儿拜个堂,这婚事也就成了。想着清水村和县城也有些距离,爹娘说让我们就不要去了,到时候他们回村来的时候,一家人再好好的吃顿饭,聚一聚。”
其实,赵氏和李大业也是担心李春儿的肚子大了,去一趟县城少不得要坐几个时辰的马车,怕她受不住,才会如此一说。
李春儿也是明白自己爹娘的意思,想着自己如今大着个肚子是不太适合出远门,也就歇了去县城的心思。
不过,虽然她不去,周天楚这个堂妹夫少不得要代她去一趟,于是便道:“三叔,爹娘虽是如此说,但平安哥和巧儿成亲也是大事,虽然我大着肚子不能去,但周大哥却是要去一趟,如果您和冬儿堂妹想去,到那天,我就让周大哥过来叫上你们一起,跟着去热闹热闹。冬儿堂妹的婚期在下月中旬,各方面也都来得及准备,去一趟县城倒是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那成,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自己的侄子成亲,他这个做三叔缺席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又有侄女婿的顺风车一起去,李大贵立马做了决定。
从李大贵家出来,李春儿的手上还是提着一个小布包。
那十两银子,李大贵到底还是没要,李春儿也不是一个喜欢勉强人的人,他死活不肯收下,李春儿也只好做罢。
见时间还早,李春儿也想多走动走动,便决定去赡养堂瞧瞧。
听周天楚说,赡养堂在今天就可以完工了,她正好去与那些工匠们说说,让他们接着给自己家,不,应该是娘家建新房子。
“小玉,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去赡养堂瞧瞧。”将手里的布包递给一直小心翼翼扶着自己的小玉,李春儿浅笑着出声。
“是,少夫人。”小玉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也不多言,只是扶着李春儿往左边的方向走去。
小玉的性子太过沉稳,说话,做事永远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与李春儿相处时,也是做好着自己本份的事情,从不多事,从不多言,比不得巧儿活泼的性子,能与李春儿聊到一会儿去。
所以,对于小玉,李春儿虽然也喜欢她的稳重,却也不会像对待巧儿一样,将她当成自己的妹妹,仅仅只是处在主仆关系之间。
来到赡养堂,正见到周天楚站在院子里给工匠们结工钱。
李春儿突然的到来,不仅是周天楚一愣,就是那十五个工匠都有些愣住了。
好在,大家都认识李春儿,与李春儿也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她这人好相处。大家愣过之后,瞧见周天楚停了发工钱的动作,一脸温柔的上前扶上了她的腰,便起哄道:“村长夫人,是来看村长的吧!”
这十五个工匠,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虽然在清水村做工,不管吃住,但周天楚给的工钱高,再加上建赡养堂都是为了村民们好,这些工匠们都是打心眼里敬着,佩服着周天楚和李春儿。
周天楚和李春儿的感情,现在在清水村可是一段佳话,再加之两人都是好说话的,所以,这些工匠们在两人面前倒是放得开,偶尔起起哄,也无伤大雅。
李春儿也知道这些工匠们平时喜欢起些无伤大雅的哄,也不在意,而是浅笑着道:“我也是闲得无聊,知道赡养堂今天完工,便来瞧瞧,正好大家都在,有件事与大家说说。”
“村长夫人,你要有事儿,尽管说,咱们这些人,其他的本事,建房子啥的自是不在话下,就是做些体力活,那也绝对是一个顶俩。”听李春儿这么一说,其中一个称得上了师傅级别的中年男子就站了出来。
“赵师傅,还真让你猜中了,正是建房子的事情。”这些工匠们,李春儿不说一个个都叫得出名来,但对十五个工匠里面,年纪最长的赵师傅却是熟悉。
因为赵师傅年纪最长,平时,其他工匠都是一口一个赵师傅的叫着,李春儿自然也跟着喊。
不过,赵师傅的本事也确实是了得,不管是做事,还是处事,为人方面,都要比其他工匠让人放心一些。
“哈哈哈,建房子的事儿,村长夫人找我们准没错。”赵师傅也是个爽朗之人,一听又有事情做,这心情好得自然没话说。
“对,对,对,这赡养堂建成了,我们正愁着接下来要去哪里找事做,没想到,村长夫人倒是帮我们想到了。”有事情做,就有钱进口袋,大家都是靠着给人建房子的手艺赚钱,一听又有房子让他们建,其他人也显得有些兴奋不已。
当时在清水村建学堂,赡养堂,义诊堂的时候,周天楚是想着同时动工,所以,工匠们都是分开来做事,工钱方面也都是分开来谈的。
就像那些建学堂的工匠一样,学堂建成了,给他们结了工钱,自然就没有他们的事情。
而这些建赡养堂的工匠们,在今天结了工钱,收拾了自己吃饭的家伙就得都回家去了。虽然义诊堂还没建成,但也没他们的事情了。
现在一听要有房子可建,当然是一个个满怀期待的看着李春儿。
李春儿也知道这些人想要赚钱的心情,也不绕弯子,清了清嗓子道:“也不是给别家建房子,就是我娘家那房子需要重新建,我也是想着大家还没走,又不用再重新去找工匠,所以才来与大家说说。”
顿了顿,又道:“工钱方面,就按着大家建赡养堂的工钱给,同样是不管吃住。现在赡养堂建成了,大家等一下结了工钱之后,便回家去好好休息几天,商量的日子,就可以来动工。我也可以趁着这几天,将娘家屋子里的一些东西清出来。”
说着,又对赵师傅道:“赵师傅,麻烦您等一下跟我回家一趟,我好拿房子的图纸给您瞧瞧。”
“那成。”有这么好的事儿,赵师傅自然是一口应了下来。文人小说下载
事情说完了,李春儿也不耽误周天楚给工匠们结工钱,便让小玉扶着自己四处瞧瞧,熟悉熟悉赡养堂。
赡养堂占地面积很广,建了两个院子,分别有十五个房间,还建了一个大厨房跟一个食堂。
既是赡养堂,等村子里那些孤寡老人住进来之后,衣食住行自然都是在里面。
赡养堂才刚刚建成,里面的还是有些脏乱,需要好好的打扫一番,等一切设施都添置妥当了,估计就会安排着村子里那些孤寡老人住进来。
等李春儿打量完赡养堂,给工匠们结完工钱的周天楚便过来了。
周天楚一过来,小玉就退到了一边,周天楚自然而然的走过去扶上了她的腰。
李春儿也享受着他的温柔,笑着问道:“周大哥,给工匠们的工钱都结完了吗?”
周天楚扶着她,边走,边道:“结完了,其他的工匠们都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回家去了,只有赵师傅一个人等在那里,等着你回家给他拿图纸,咱们走吧!”
122胎教问题
新房子的图纸,当初决定建新房子的时候,李春儿就已经画好了放在那里。
倒是没有增加什么现代元素在里面,规模跟县城现在住的那个四合院一般无二。
回到家时,已经接近晚饭时间,李春儿拿了图纸给赵师傅,留他下来吃了晚饭,赵师傅便回家去了,说是三天之后就带人来动工。
李家没有多余的地方拿来建新房子,如今也只能将旧房子推倒了,再建新的。好在那地方大,地理位置也不错,建一个四合院子完全是不成问题。而三天的时间,也足够李春儿领着人将屋子里一些有用的东西清理出来。
毕竟是一大家子住的,虽然当初搬去县城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过去,但李春儿和周天楚成亲那会儿,赵氏和李大业他们回来,李春儿又添置了一些东西进去,好在不多,只不过是一些厨房里的物件。
在李春儿和周天楚成亲之后,赵氏和李大业他们回县城时,家里的东西都是好好整理了一番放起来了,如今要清理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就是东西有些多,几乎都是一些箱子,柜子,具体存放在哪里还是一个问题。
周天楚是提议全部搬到家里去,反正家里地方大,存放一些箱子,柜子也不占多大地方。
可李春儿却觉得周家和李家的距离还是有些远,搬来搬去的也麻烦,而且还费时费力,不赞成他这个提议。
最后,李春儿只得找上李家最近的邻居。
这户邻居也是李姓,平日里与李家的关系也不错,就是家里穷了一些,破破烂烂的三间土坯屋子,经久不修,好在家里人口不多,就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稍微的挤一挤,也能腾出个地方来存放一些箱子,柜子。再加之李春儿大方的拿出了二两银子,说是寄存费,那李姓邻居自然是二话不说,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屋子清理了出来,三天之后,赵师傅也依言召集着工匠们来上工了。
李春儿相信赵师傅,建新房子的事情,是完全交给了他。就是建房子所需的材料方面,李春儿也都交给了赵师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