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才变得轻松一点。
“不知贵国的三王子回国了没有?”贺穆兰一边饮酒,一边问起沮渠牧犍的事情,“他在中途离团独自离开,让我实在是担忧。”
“咦?我们三王子不是留在魏国了吗?国内接到的信是说王子殿下得了急病,不得不留在魏国养病啊……”
北凉使臣惊得眼睛瞪得浑圆,“怎么又中途离开了?”
一群魏国使者哗然起来。
“明明是他自己离开的!不是你们发了急函说国主病重,要求沮渠牧犍王子尽快赶回吗?”
“还说呢,一路上一直生病,不是头疼就是脑热,要他养病都不愿意,非要跟着我们拖累行程!”
“贵国国主现在如何了?”
贺穆兰心中咯噔一下,突然觉得沮渠牧犍的离开恐怕有所蹊跷。
北凉的使臣一直以为国主病重,所以王子才抛弃使团只带着副使白广平和侍卫们离开,他们都是使臣中的成员,却被半路抛弃跟着魏国使者,其尴尬和委屈可想而知,如今听到本国的使臣这般说,各个开始交头接耳。
“不知将军从哪儿来的急函,但是我们国主的身体还不错,并无病重一事……”一个使臣不悦地说道:“这和诅咒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还望慎言。”
“那敢问诸位,有没有可能三王子已经回到了国内,你们却不知道?”贺穆兰心越来越沉。
“如果他回了宫,国主肯定要召见他询问出使的事情,可是我们却没见过他回来。不过我们都是从姑臧来的,来这里已经半个月了,难保不会在这半个月回去了。”
北凉使臣莫干圆滑的回话。
“也许其中有什么误会也不一定。”
若有什么误会,那也是身为主使的李顺搞出来的。
这一刻,贺穆兰无比庆幸自己将李顺软禁了起来。
其他使臣大概也察觉出了其中的蹊跷,各个都讳深莫测的样子。
这到达北凉的第一场晚宴就这么各怀鬼胎的进行着,贺穆兰几乎是吃的食不知髓,再肥美的羊羔也没了味道。
其余诸人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一个个犹如魂游天际。
直到贺穆兰中途起身如厕,出门遇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
贺穆兰无论到哪里,那罗浑和盖吴都形影不离的跟着,哪怕如厕,也守在门口。他们三人都是成年人,长得又不慈善,一般人见到他们都会避开。
这小女孩见到贺穆兰不避反迎,一见到贺穆兰就吐出一大段话,说的贺穆兰一愣一愣,只能呆呆地看着盖吴。
她听不懂卢水胡语。
“她问我们,我们是来迎娶他们的公主做国主的妻子的,是不是就表示我们不会打仗了。”
盖吴神色复杂地抬眼向贺穆兰看去。
“她说,全城的人都很怕打仗,所以她偷偷摸摸的来见你,问一问。”
一时间,贺穆兰竟愣在原地。
第391章 登天之梯
拓跋焘最近很烦。
北燕如今在内讧,北凉也死了世子,国内都陷入了储位之争,按照朝臣们的想法,当然是先把苟延残喘的北燕灭了,然后再发兵北凉。
为了不两线作战,先要将北凉的兴平公主娶回来安稳北凉的人心,解决掉北燕之后才腾出手去灭北凉。
无论是对北燕,还是对北凉,拓跋焘肯定是要御驾亲征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朝臣们希望他走之后能有太子监国,不至于他一走国内群龙无首。
‘老子儿子才四岁,监个球国!’拓跋焘心中烦躁,‘一立储就要杀妻,这些老头是害怕贺夫人又生一个儿子,贺赖家独大。’
他原本想拖到贺夫人自然生产,怀胎十月,贺夫人知道自己不会死也好吃好睡,身体健壮的很,有窦太后照看,他又借着上次大选清理了后宫,贺夫人连孕吐就没有,人更丰腴了一些,一点早产的迹象都没有。
这么一算,怎么也要到年底才能生产。
然而北燕因为暂时归降了魏国,所以换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宁,一旦安逸就会继续争权,以至于国内开始出现内讧。
偏偏北燕天王冯弘舍弃了太子,废长立幼,立了宠爱的妃子慕容氏为后,立了慕容氏的儿子冯仁为太子,给北燕埋下了祸根。
冯弘原本的原配夫人王氏有三个儿子,长子冯崇,次子冯朗,三子冯邈。冯崇被当做这么多年的王储,既为长又是嫡,得到了许多大臣尤其是汉人大臣的支持,结果冯弘还是立了幼子冯仁为太子,冯崇斗争失败后被封为长乐公,派到远远的辽西镇守。
大哥一失败,王氏的其他几个儿子就没有了好日子过,在宫中处处被慕容皇后和太子刁难不说,还频频受到刺杀和暗算,冯弘的糟糠之妻王氏也死于非命。
冯朗和冯邈两兄弟一次死里逃生后逃出了北燕的都城龙城,偷偷跑到了辽西投靠大哥,向哥哥哭诉:“今国家将亡,无人不知,父亲又听信慕容氏的谗言废长立幼,将来我兄弟三人必遭横祸,不如先去找魏国帮着讨回公道,保全性命才是上策。”
此时北燕天王冯弘还未死,慕容氏族一手遮天,太子还是慕容皇后之子,三兄弟怎么看都小命难保,又悲痛于母亲的枉死,索性动了往南而逃,去找宗主国魏国借兵的念头。
北燕和北凉请求归顺的时候,拓跋焘正在伐柔然,他知道如果不接受两国的归顺,恐怕就腹背受敌,于是便收了这两国为属国,但心中却一直存着灭燕平凉的想法。
他两个妹妹长大了以后一个封号是“武威”,一个封号是“平城”,便是暗指会征伐下武威和龙城的意思。
拓跋焘想灭北凉却没有借口,北燕的三个皇子却被慕容氏的迫害吓破了胆子,一纸求救信到了平城。
朝中所有大臣都赞同攻打北燕,拓跋焘更是心心念念燕国的盐田,立刻接受了北燕三位王子的归顺。
北燕如今是魏国的附属国,所有任立名义上要主国同意才行,拓跋焘立刻封了长子冯崇为辽西王兼幽、平二州牧,封邑辽西十郡,允许他率军队南下。
人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冯弘接到三个儿子意图降魏的消息后,知道魏国会拿着他的儿子做攻打燕国的借口,所以派了部将封羽前往捉拿这三个儿子。
封羽是亲皇后派的,捉拿的命令就变成追杀,三兄弟知道无法抵抗来自龙城的大军,只能躲避在辽西地方由大哥的人马保护,火速送信去求平城支援。
贺穆兰临走之时,北燕的三位王子刚刚把信送到平城,崔浩自然知道这变法变不起来了,因为马上就要打仗。
拓跋焘正愁着没有发兵北燕干涉内政的道理,接到三位王子的信函后立刻下诏,命令颍川王拓跋提率黑山大军五万前往辽西,伺机进攻龙城。
黑山大军自柔然被灭后成为驻守北境的军队,战事极少,几近荒废。拓跋提到达黑山后整顿全军,肃清风气,又遣退了一万多像是兵痞一般的老油子,最大限度的保存了黑山的战斗力。
此时五万精锐尽出,都是曾经攻伐过柔然的宿将,加之如今还在夏天,北方虽酷寒夏天却是无碍,黑山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就打到了辽西,救下了三位王子,并且俘虏了大将封羽。
拓跋提派副将率五千骑兵继续往龙城试探,冯弘十分惶恐,立刻派使者到了魏营,情愿与北凉王一样纳女求和。
于是乎,拓跋提又把冯弘的求和建议传回了平城。
如果北燕王说他要给贡品求和,割地求和,拓跋焘也许还会考虑考虑,结果一听说要送女儿,立刻就不答应,回信一封提出两个条件:
第一是让北燕的太子冯仁为人质送往平城,第二是遣还一直被关押在魏国的使者于什门。
于什门是魏国明元帝时期的使臣,结果被北燕扣押,一扣就是二十一年,宁死不屈,被拓跋焘视为魏国的苏武,一直希望能把他救回国中。
这两个条件照理说不算苛刻,因为冯弘有许多个儿子,连沮渠牧犍为了让魏国不打北凉都自愿留下做质子,太子牺牲一下也没有什么。
结果信件送回北燕,北燕王冯弘钟爱太子冯仁,加上皇后天天哭哭啼啼从旁阻扰,致使冯弘情愿亡国也不肯割舍儿子,几位忠心的大臣劝说后反倒被冯弘砍了脑袋。
据说散骑常侍临刑前哈哈大笑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头悬挂在西门,我看着魏军入城。”
冯弘写信告知拓跋焘他儿子病重不能前往,一边火速将于什门送回去安抚,一边遣使到建康向刘宋乞援。
冯弘遣使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魏国的斥候,拓跋提心知肚明北燕王不可能乖乖归降,彻底将自己的国脉交予魏国之手,于是在接到于什门之后下诏逐退了北燕的使者,准备御驾亲征。
崔浩等人都认为刘宋因为瘟疫的事情,根本不敢再干涉乱行一步,也不会理会冯弘的求助,刘义隆也没有能力救援万里之外的北燕,这件事只能是一场闹剧,这样的推断让拓跋焘信心大增,只等冬天来临之前拿下北燕了。
结果又扯到了储君的问题。
朝中大臣自魏国国土越来越广之后就不希望拓跋焘御驾亲征。这和之前魏国只有小小一块地不一样,现在魏国是坐拥胡夏、西秦、魏、柔然三国领土的庞然大物。
柔然虽灭,但依旧蠢蠢欲动,夏地还在慢慢治理中,西秦之前遇到饥荒百姓人口锐减,到现在还在赈灾,拓跋焘要御驾亲征,一去就是几个月。
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