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住落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搀住落日-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红”的泰国丝苗米粒,红蜘蛛象银河闪着红光的星星,棉铃虫象刚孵出没几天的蠕蠕春蚕……上中学了,语文、数学之外,多了几本化学、物理和英语课本。课内读物是增加了,可我的胃口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猛涨了许多呀。一大钵花卉只给它一小酒杯水,还不够湿及根周一圈,钵心的土仍是干涸的、瘦硬的。

  实在忍不住干渴,好说歹说找邻居家的小学生借来一本连环画册,记得叫《金沙江畔》,写打仗的,一弄到手便秘藏于口袋中,趁上英语课时(我提前预习过,能写能读了),放在抽屉下偷偷看起来。那感受,那美劲儿,几如亚当夏娃于伊甸园偷食禁果,别提多来神!然而,可能由于我的快意情不自禁地写在了脸上,老师发现了,哗地一下给掳走了。自然,挨站、写检查(在校期间唯一的一次)是免不了的罗。面子被鄙倒不在乎(尽管我特别看重面子),在乎的是搜走了我好不容易借得的书,硬是生生地苦煞了我。搜走的书肯定是索不回了,即使索得回我也无颜无面去死乞白要。还人家一册新的?说得轻巧,哪来钱买哟。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一年忙上头,抵除所分取的口粮款后,还超支一大砣,哪有钱供我买?!连确实赖不脱的每学期的五块钱学杂费,都是靠我署假期间寻牛草换来的。怎么办呢?寻牛草的季节未到,何况也未放假,没大块时间。被逼无奈,只得忍辱负重,利用每天放学后天黑前的一段空隙,到同村的一户殷实人家里去,找这家的同学套近乎,帮他剁猪草、淘猪草、缠柴把子、扫宅台子。这样,一连“绵”了一星期,才羞答答地开口,向同学要了一本丢了封面掉了尾巴的腌菜样的小人书,尴尴尬尬地还给邻居家的小学生。邻居家的小学生深知我家底细,“放牛伢子赔不起牯牛”,把我也无奈何,做出一脸的鄙夷之色,方作罢。

  吃一堑,长一智。吃过这次苦头后,我并未戒除喜看书、四处求人借书看的“恶习”。但借到书后,我宁愿暂时强抑住“吃热饽饽”的强烈食欲,也不冒险在学校里看。那一时期,什么《三家巷》、《苦斗》、《连心锁》、《鸡毛信》呀,《苦菜花》、《红日》、《敌后武工队》呀,《红岩》、《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呀,发黄生斑的、无头无尾的、筋筋吊吊的“字书”、“黄书”,都被我从本村和周围各村不知哪家哪户的厢柜屉格里给“发掘”了出来,用轻轻的、絮絮的、热热的祈求给借了来;于夜深人静鸡不鸣狗不叫之时;借一盏如豆的油灯光苗,一行一行地、不漏一字地给狼吞虎咽似地“吃”完,一丝一缕地“啃”完,有滋有味地“嚼”完……

  “半大小子”的心田,正是长身心的旺季,上十本书怎能满足我的渴求?

  从孩提时代起,到上小学、初中直至高中毕业,我的心田对甘霖的渴求就从未满足过。

  从干渴到半干渴,恓惶与屈辱中,我勉强度完学生时代。灰溜溜地“回乡务农”了。作为老上中农的儿子,“推荐”上大学自然连做梦都不敢想;“入党入团”同样没我的份;我决计象父母一样,与“犁尾巴”、“挖锄把”结为终身伴侣了。

  老老实实地种田,拼命地干活,以身体的劳顿来冲淡心灵的饥渴。

  可总有点不甘心。无论哪一方面都不比别人差,为何别人能上大学、上中专,能招工能入党,最不济的也能当个民办教师,我就一件也轮不上?心不平、口难鸣,这口“气”如何得平!枉哉!日出下田去,日落荷锄归,洗罢澡吃罢饭,余劲无处使,青春的活力要发泄,四处寻觅突破口。寻寻觅觅,浮浮躁躁,终归还是忘不了书!作为踏上了社会的一员公民,我调动起所有社会关系,为我筹措精神的食粮。书一本一本地读下去,浮躁一点一点地淡下来,渐渐地、渐渐地,我进入了书中的角色。这时,我居然忘了“病痛”,忘了忿懑,忘了冤屈,忘了不平,疲惫不堪的心灵似乎有了一个休憩之所,甚至于冥冥之中似有一双温馨柔软的纤手在抚慰我受伤的灵魂。

  那时真难得谋到什么好书,霉黄的旧小说,新出的《艳阳天》、《金光大道》、《闪闪的红星》,小人书,手抄本,抓到什么看什么,真有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每读完一本好书,或在劳动间隙躺在散发着青草香的田埂上“打方”,或在夏日独坐于宅后竹林里“歇晌”,甚至是担水粪挑西瓜跑长途的时候,我就默默地苦苦思索:某主人公比我的命运还糟哩,人家虽然也曾在邪恶势力前下跪过,然而终于觉醒了、自强了、自立了,最后获得了自尊;某主人公受了那么一小点打击,遇到那么一点坎坷,竟一蹶不振,消极颓废了,这可不值得。俗话说“书是憨头的药”,在它洒给我的甘霖滋润下,我彷徨的心慢慢地有了着落,我龟裂的心田慢慢消融了裂缝,濡洇了瘦硬的坷垃,不知不觉间,耷拉惯了的头也抬起来了,低眉顺目的双眼也敢正眼看人了……

  沧海桑田。眨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图书编著、出版事业先是清扫废墟、拨乱反正,接着砌墙架屋,加速建设,如今正繁荣兴旺,百花绽放。置此美境之中,作为工薪阶层之一员的我,每月花它百把块钱购书已属常事。虽有盗版、剽窃类书刊混杂其间,但只要眼睛睁大点,它实难窜入我们这些拥有几十年“读龄”的读书人书房。我的心田在甘霖的濡润下,长出了稼禾,也偶有穗粒露脸,善解人意的老天爷得到了些许回报。当然,我的心田是永无餍足的,虽能按需购书,也按自己的心愿构建起了自己的书房,早期营养不良的心有了濡沫之源和归憩之所,即便如此,我的心仍渴求甘霖,只不过所渴求的是另一种甘霖──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相濡,至少别相互猜忌相互防范罢了。 

诗意地栖居奇石中
奔波于熙熙尘世中,人生可能长也可能短。若欲延长人生,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诗意地栖居,恐怕是一个大秘诀。

  一、觅石乐

  诗意地栖居的形式多多,寻觅奇石即为一种。

  近年,喜爱觅石、藏石、赏石的人越来越多,尤以文化人为甚。见此,我心底涌起阵阵欣喜,也激起了我心湖的圈圈涟漪。

  休息日特别是劳动节、国庆节长假,石友们呼朋寻伴,整装租车,备干粮,扛镐头,满揣着对奇石的思恋和渴求早早启程。翻山越岭,跨溪涉河,栉风沐雨,夏顶炎阳冬冒雪,与大自然亲近,和山水拥抱,吸清新空气,听鸟语虫鸣,闻草味花香,观山川风物,即使众里寻她千百度,她千呼万唤不露脸,这所见所闻,所吸所嗅,岂是久居水泥砖头“笼子”里的我们终年能享有一瞬的!何况,石友们每有所出,多有所获,三峡石、清江石、神农石,玛瑙石、云纹石、锈水石,大自然在其朝拜者面前坦露胸襟,尽呈宝藏。

  寻觅奇石这件活儿委实是够累的。书法家邹家禧正当壮年,“少帅”似的一条汉子,与我谈及觅石之累,归结为两个字:饿、香。有回在兴山香坪河边找奇石,干粮早吃完了,却还无甚收获,便执意朝偏远处一路寻觅下去。饥肠辘辘之中,在肚子的强烈呼吁下,双脚朝岸边桔林奔去。柑桔果子倒是不少,惜之未熟,畏其酸涩难以下咽,悻悻然续前行。

  忽见一农家猪圈里,半糙子黑老兄正在有滋有味地拱食槽里的生红薯,顿生口津,旋及翻入圈内,急急伸出那常常制作出书法艺术佳品的双手,抢刨大块大块红薯便往口中塞。我哂笑其配当读书人么,他诚曰:“那红苕,好香!”

  凭着这种啖得猪食、啃得菜根的精神,宜昌地区的石友们寻觅奇石的足迹,多已向西伸至渝东的万县武陵、奉节、巴东、巫溪、巫山,南至湘西慈利、石门等地,神农架、保康、房县和本地的兴山、长阳、远安、宜都,大巴山、荆山山脉,长江、清江河畔,更是经常涉猎,无一放过。

  觅石中常有危险。在清江上游的南潭河,滩多水急,坐在小渔划子里上滩,倒还颇富野趣和古趣,而到得下滩时,渔划子被急流整得一颠一簸的,本就吓得心里咚咚跳,遇上尺把高的浪头,稍不小心便有被簸下河的危险。滩下常有潭,水有几人深,小划子侧身簸过时,石友们寒毛倒竖,颤抖不已。我问石友们还敢去么,他们异口同声:“去,怎么不去!那儿的石头几好啊。”“为佳石而冒险,胜过为美女而冒险,值!”这就是他们的觅石观。

  胜过美女的奇石,几乎是与吃苦伴生而来的,谁欲得来全不费功夫,休想。奇石协会的后起之劲秀吴绪平,身体棒得难有人匹敌,年轻时还当过下大力干苦活的工人,言及觅石之苦,竟还浑身“发怏”。有一回在神农架温水河心,喜见一云纹石,特大,遂用铁杆撬松动,再以铁丝捆缚后往岸边猛拉,结果手一滑,人滚入齐腰深的深秋之水中。温水河的水可不温哩,河水倾刻间浸入骨头,如数枚针头在骨头中游走穿行,痛得人直想哭。最后,还是请当地山民来帮忙才完事。山民本就强壮,赤膊光身,五六十度的烈酒咕嘟嘟几大口吞下肚,还用酒擦遍全身,直擦得紫铜色皮肤泛上了红才下水。三四条山汉用撬棍杠,用肩膀扛,方缓缓地把巨石滚至岸边。

  累、饿、险、苦,样样都难受,可我们的石友们统统不把它放在意下。究其因,原来他们除有一股啖得猪食、啃得菜根的劲儿外,还缘于一股股热烈的企盼和连心的渴求:得石之乐。同时又是画家的邹家禧感叹:寻得一枚奇石,心里象创作了一幅好画一样地惬意、快活。吴绪平直言:得奇石时心中的那个美,没甚可比!盆景艺术家张元林,每得奇石,必双膝跪地,虔诚地向苍天叩拜。其《“天石”记》载:“……见其上隐约有字,便急慌慌抢起石头,奔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