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全集 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衙内 全集 2- 第1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俊此时提起这个话题,高长宏很清楚柳俊心中是何种想法。

李长江主动要求退二线,中央领导通常会尊重他本人的意见。这个省委书记的位置空出来,高长宏如果能够顺序上位,自然是最理想的。

后年换届,高长宏已经在正省部级位置上任满一届,整整五年,再进一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算两年之后不进这一步,继续担任省委书记,那么再过五年,二十大的时候,高长宏就是十分资深的省委书记,竞争力极强。

柳俊微笑道:“长江同志有意主动交卸重担,很好啊,体现了一个高级干部宽广的胸怀。”

高长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对长江书记是很敬佩的。和他配合的这两年多时间,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

事实上,李长江很清楚自己的“过渡性质”,在江汉省主持工作时,对高长宏和省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高长宏没有多少掣肘,省政府的工作可以完全铺开,江汉省的各项经济建设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很不俗的政绩,获得高层大佬的一致认可。

李长江果然主动申请退二线,这个省委书记的职务,中央八成会考虑让高长宏出任。当然了,政治上的人事变更,永远都充满了变数。只能说高长宏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没有最终定论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这个位置一定会属于高长宏。

老高家也并非没有潜在政治对手的。

尤其是高系眼下没有巨头,如果要“腰斩”高系,阻挡高长宏的进步,无疑是最好的方案。只要拖住了高长宏前进的步伐,待高老爷子驾鹤西去,高敬章的影响力逐渐衰减,高长宏不能顺利上位,整个高系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这种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很高。

拆散一个巨大的政治集团,对于其他集团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政治博弈之中,不一定要消灭个体,只要拆散了整体,个体能力再强,也于事无补了。

高层政治博弈,不是依靠个人能力就能达成目标的。

所以,如果李长江退二线,高长宏能否顺利进步,就变得十分关键。尽管高老爷子健在,可以助一臂之力,倘若能够获得严柳系的倾力支持,胜算就大了不少。

柳俊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基本上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柳俊很清楚,现阶段拆散高系,对严柳系有害无益。老高家是最典型的红色世家之一,事实上高系的很多重量级人物,在政治理念上与严柳系是有一定分歧的,更加接近明珠系的政治理念。一旦老高家的影响力减弱,整个高系分崩离析,这些重量级人物被严柳系争取过来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多的可能是倾向于明珠系。

而高长宏本人的政治理念,却和柳俊比较一致。保住了高系不被“腰斩”,就是保证了整个大集团和严柳系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柳俊来说,是有利无害的。争取一个人的支持和争取许多人的支持,其中的难易度一目了然。

下午,柳俊很坦诚地与容百川谈到了这一点。

对此,容百川也很赞同。

柳俊微笑道:“来,我们为长江同志的高风亮节干一杯。”

两只精致的青花瓷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高省长,葛知远同志今年也年满六十五周岁了吧?”

柳俊喝干了杯中烈酒,又很随意地问道。

葛知远是现任建设部部长,接替前任常以进的职务。建设部算是老高家最传统的“势力范围”,自高敬章出任建设部长之后,历任建设部长,均是高系看重的干部。常以进、葛知远无不如此。如今葛知远也到了省部级正职任职年龄的上限,这个建设部长的职务,似乎又要换人了。

下个月,全国人大会议即将召开,此时更换部委主要领导干部,很是合适。

高长宏脸上闪过一抹警惕的神情,微笑答道:“是啊,知远同志今年四月份满六十五周岁。”

难道严柳系有意要往高系的传统地盘里渗透?这个却是略略出乎高长宏的意料。事实上,盯住葛知远身后那个位置的眼睛,不止一双。已经有好几个候任人选浮出了水面,均是极有实力的。不过其中似乎并没有与严柳系靠得很拢的干部。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李焘同志是城建专家,在玉兰市工作了多年,玉兰市的城市建设情况,是有目共睹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李焘同志能够回任建设部,倒是非常理想的人选。”

高长宏就笑了,原来柳书记还是在“送人情”。

A省省委常委、玉兰市委书记李焘本就是老高家着力培养的后备干部。由他回任建设部,确实是十分的名正言顺。

不过天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柳书记如此“给面子”,总是有原因的。

“我也认同柳书记的看法。就是不知道邱晴川书记会不会有意见啊。”

高长宏微笑着说道。

柳俊笑道:“我也和邱晴川书记交换过意见。他认为,李焘同志如果回任建设部,确实是很不错的人选。至于玉兰市的工作,可以请明煜同志主持。”

明煜也是柳俊的老朋友,一直在发改委工作,目前是国家能源局的局长。如果调任玉兰市委书记,级别上没有任何问题,对于明煜本人来说,却是急需补上主政地方这一课。有了主政玉兰市的经验,明煜的任职经历就基本完善了。而且玉兰是柳俊打下来的老底子,无论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之中都要算上佳之选,明煜接手李焘的工作,政绩是可以预期的。

高长宏微笑道:“邱书记认为合适,那就肯定是合适的。”

第两千一百零四章 新任江汉省长

春节过后不久,全国人大会在首都召开。

江汉省代表团团长还是李长江。

在此之前,李长江正式向中央递交了辞职申请,以年龄问题为由,请求辞去江汉省委书记和江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

中央考虑到李长江的实际情况以及江汉省的实际情况,正式将此议题提交政治局会议讨论。多数政治局委员同意李长江辞去江汉省委书记职务,建议暂时保留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

中央组织部向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推荐的江汉省委书记继任人选乃是现任江汉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高长宏。

经过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由高长宏出任江汉省委书记,暂时兼任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

李焘交卸了A省省委常委、玉兰市委书记职务,出任住房建设部部长。玉兰市委书记一职,由国家能源局局长明煜调任。

阳春三月,尽管清明未过,不是垂钓的好天气,京郊某个钓鱼场里,还是支起了场子。不熟悉的人,任谁也想不到懒洋洋躺在藤椅里,棒球帽压得低低的那个青年男子,乃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兼D省省委书记柳俊。

他身边的那位中年男子,则是西塞省委常委、银州市委书记廖顺利。

“顺利,鬓角也有点斑白了。”

柳俊侧头望了廖顺利一眼,感叹地说道。

廖顺利是柳晋才的第二任秘书,年纪比柳俊大了十来岁,五十出头了,闻言笑道:“头发不白不行啊,年岁到了。再说银州市的风沙,确实是有点大。塞上江南毕竟不是真正的江南水乡。”

柳俊笑着点了点头,递了一支烟给他,自己也点了一支,问道:“容部长找你谈过话了吧?”

廖顺利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说道:“嗯,已经谈过了。”

柳俊微笑道:“和高长宏搭班子,还是比较愉快的。”

这也是柳俊与高长宏“交易”的内容之一。高长宏顺利上了省委书记,李焘出任住建部部长,这样两个重量级的位置,不可能只“交换”明煜的平调。江汉省长职务,也是柳俊的既定目标。

高长宏在江汉省长任上时,提出了科技兴邦战略。廖顺利是曾经的科技部副部长,又先后担任过N省洪阳市市长和西塞省银州市委书记职务,任职履历十分齐整。八年副部级,此番出任江汉省长职务,可谓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任何集团或个人,都拿不出过硬的反对理由。

廖顺利微微一笑,说道:“早听说高书记这个人,眼界很广,颇有大局观念。在江汉省威望很高。能够和他合作,也是我心中所愿。”

作为大集团着力培养的后备干部,廖顺利很清楚,自己此番出任江汉省长,不仅仅是与高长宏搭班子那么简单。严柳两位老领导和柳俊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搞好与高长宏的关系,进一步增进两大政治集团的“友谊”。

老实说,对于这一点,廖顺利心中没底。高长宏作为高系明白无误的接替人,正宗红三代子弟的杰出人物,年过不惑便上到了正部级高位。这样一个人,其政治手腕毫无疑问是十分老到的。既要和他搞好团结,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证不被高长宏架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历来省委书记和省长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

对于廖顺利心中的担忧,柳俊能够理解。搁谁头上,也会这么担忧的。高长宏本就不是普通的省委书记可比。

当然,主要还是廖顺利与高长宏尚未接触过,不熟悉也能造成这种忧虑。

不过柳俊没有打算为廖顺利“宽心”,他和高长宏之间的关系是一回事,廖顺利作为高长宏的搭档和助手,怎么与高长宏处好关系,则是另一回事了。再说廖顺利也是老于官场的人,自有应对之法。

“顺利,你在银州搞的那个大型天然气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

柳俊转换了一个话题。

这个大型天然气项目,是廖顺利担任银州市委书记之后,做出的一个最重大的举措,三年前就开始立项了,计划总投资超过六百亿元。这个项目一旦建成,不但银州市的经济总量会翻番,便算是整个西塞省的经济发展,均要因此受益匪浅。对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得到了西塞省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柳俊对这个项目也一直都很关注的。

廖顺利答道:“这个项目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