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全集 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衙内 全集 2- 第7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俊与邱晴川从柳晋才的办公室出来,沿着湖畔的青石小径。缓步前行。

“谈些什么事?”

柳俊随口问道。

“金融整顿……”邱晴川略微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还有关于房地产应不应该加快发展的问题。”

柳俊的双眉也是微微一扬。

这两个内容,可都是目前最敏感的。邱晴川前两年在D省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使出雷霆手段,惩治了一大批非法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也惩治了好几名违规操作的国有金融机构老总,D省的金融秩序大为好转。但并不意味着,就能一劳永逸。

实在金融行业,太能够来钱了。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因为这个行业的暴利,尽管“达摩克利斯剑”高悬,还是有人经受不住暴利的诱惑。

D省,尤其是江口市的地下金融机构,又有抬头之势。

江口市一贯是国内城市的风向标,如果江口市的金融秩序,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这股歪风很快又会蔓延开来。柳晋才关注这个问题,正是理所当然。

“江口的问题其实不大。”

邱晴川又低声说道,语气很是笃定。

他原本就是D省整顿金融秩序的领军人物,现在亲自坐镇江口,加上他在金融领域的声望,江口市的金融整顿,确实也没什么需要过分担心的。

“现在的关键,不是在江口市,是在东边和东南方向。”

邱晴川很隐晦地说道。

对于邱晴川话中所指,柳俊清楚得很。东边和东南边几个经济最发达的省份,银行坏账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经快要危及根本了。估计柳晋才此番召见邱晴川。担忧也并不是江口市的金融状况。东边的情形,才是真正的比较糟糕。

或许,柳晋才有可能提前启用邱晴川这把“利剑”。

不过柳俊依旧认为,现在时机未到。邱晴川固然“锋锐无匹”,奈何对手过于强大,这把利剑现在出鞘,只恐难以建功。

但这样的忧虑,暂时只能埋在柳俊的心底,不能随便说出来。

邱晴川说道:“前不久,黎书记提出来,要大力发展江口市的地产业,将地产业作为江口市今后数年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这个问题,她和我私下沟通过,我不是很赞成。”

柳俊的双眉立即蹙了起来,稍顷,说道:“恐怕,这也并不是黎书记自己的意见!”

柳俊的语气很平淡,带着一丝淡淡的讥讽之意。黎书记是老资格的党务干部,论到官场上的权谋手段,果然是了得。邱晴川的前任,在市长任上可是受够了窝囊气。换上邱晴川这样能力极强的正宗红三代,也是倍觉艰辛,亦可见黎书记的能耐。不过论到经济建设的水平和能力。老实说,柳书记可不见得对黎书记十分钦佩。

放眼全国的市委书记市长,在经济建设上头能够让柳书记十分钦佩的,还真是很难找得出来。

邱晴川点点头,同样带着一丝讥讽的笑意说道:“不过是为人摇旗呐喊罢了。以全体市民的利益作为筹码,来博取一小撮人的暴富,就是他们想要干的事情!”

邱晴川这么说,已经很很客气了。

事实上,黎书记此举,如同邱晴川所言,不过就是作为某个大势力集团的马前卒。为他们的利益诉求在摇旗呐喊。只要江口市通过了这个决议,其他城市,甚至是省份,便会纷纷跟进,将发展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当做本地今后数年的主要经济建设方略来经营。由此更进一步,让中央政府表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个方略。

在柳俊曾经经历过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就是这种情形。

“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某些人就喜欢混淆视听,刻意将房地产行业定性为经济领域。这样不计后果的做法,最终就会造成全国绝大部分工薪阶层买不起房子,祖孙三代倾其所有,都供不起一套房。这个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真是我们竭尽全力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发展经济,发展城市,意义何在?我们的人民,到底从中获得了什么好处?”

柳俊双眉紧蹙,有些激越地说道。

邱晴川默然。柳俊在玉兰市平抑房价,高举大旗,他内心,其实是赞同的。邱晴川和柳俊一样,是那种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新生代官员。虽然现阶段不得不依附于某一个派系,借助派系的力量往上走。但这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原则。

之所以不在江口市跟进,主要原因还在于他在江口市的威望和实力,远远不能与柳俊在玉兰市那样相提并论。贸然平抑房价,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在江口市立足。

然而黎书记提出来要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就超出了他的底线。

两个人默默前行,久久不语。

良久,柳俊长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上了常委会吗?”

邱晴川摇摇头,说道:“已经上了书记办公公会,不过暂时没结果……估计,她会上常委会。”

江口市的班子格局,柳俊也是大致了解的。黎书记的人马占了较大的优势。书记办公会上没有结果,估计还是因为邱晴川的态度比较坚决。毕竟市长是主管经济建设的,既然你们一定要把房地产业界定在经济领域之内,那么市长的意见就很重要。而且一般来说。书记办公会只是讨论,不能形成决议。如果上了常委会,表决之后,那就是正式的组织决议,邱晴川再持反对意见,都是没用的,只能保留个人意见,服从组织决定。

柳俊皱眉道:“挡不住了?”

邱晴川淡然一笑:“我一个人或许挡不住,却不见得别人也挡不住……我刚才已经向总理反映过这个问题。”

柳俊点点头。

无论如何,这个决议是要想办法挡住的。柳晋才已经准备磨剑,肯定会有些后续动作出台,直接支持邱晴川。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没有什么不敢干的

两个人也没有散步多久。很快柳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阮碧秀叫他回去吃饭。

柳俊笑了笑,说道:“走吧,吃饭了。”

邱晴川也没多讲客气。自从柳晋才进京之后,每年春节,邱晴川都要前来拜访的,并非第一次在老柳家吃饭。当然,礼尚往来,每年春节,柳俊也一样去拜访了邱晴川的长辈。

当下两人慢慢踱回家里,阮碧秀见了邱晴川,很是高兴,笑呵呵的邀请他一并入席。

柳晋才已经回来了,坐在那里端起了饭碗,微笑着向邱晴川点点头,说道:“小邱,一起吃饭吧。”

邱晴川忙即微微鞠躬,与柳俊并肩落座。

餐桌上的菜肴并不是十分的丰盛,只有两个荤菜一个素菜,还有一盘炖鸡,算是汤了。老柳家的规矩。“食莫言寝莫语”。邱晴川在柳家吃过饭,明白这个规矩。而且他吃饭的时候,也不喜欢说话。当下大家安安静静吃饭。

柳晋才只吃一碗饭,不过还吃了一个鸡腿,喝了一碗鸡汤。这个是阮碧秀给定下来的“任务”。原本柳晋才并不乐意遵守,但阮碧秀却理由充足——“食少事烦,焉能持久?”

柳总理便知道被儿子“算计”了,这样文绉绉的言语,定然是柳俊教给母亲的。

尽可能让柳晋才吃得营养一点,是阮碧秀唯一能够做到的了。她也没办法真的减少总理的工作量。

邱晴川与柳晋才的饭量相当,也是一碗即饱。柳俊还是“海量”,一口气吃四大碗饭,并且速度极快,基本上柳晋才和邱晴川放下碗,他也吃完了。

看儿子吃饭,是阮碧秀最快乐的事情。

那叫一个香!

吃完饭后,因为邱晴川在,柳晋才破例没有急忙回办公室处理公务,三人在沙发上落座,打开电视机,准备看《新闻联播》。

柳晋才随口问起江口市班子成员的一些情况,邱晴川恭谨作答。看似闲聊,但邱晴川知道,总理忽然问起这些情况,绝对不为无因。尤其柳晋才对江口市委班子里的两名干部的情况,似乎特别感兴趣,问得比较多。

邱晴川便详细介绍了这两名干部的情况。

柳晋才点点头。说道:“这两位同志能力都是不错的,在地方工作时间比较长了,适当的时候,应该来国家部委锻炼一下了。”

邱晴川不由大为欢喜。

盖因这两名干部,均是黎书记线上的干将。假使将这两名干部全都调往国家部委,黎书记在常委会上便很难再保持绝对优势。如果能换上与邱晴川亲近的干部,那么邱晴川基本上便能在江口市与黎书记分庭抗礼,不落下风。

只是D省与江口市的政治格局,历来都极其复杂,各种势力纠缠不下,要全部换上邱晴川的人,难度不小。

自然,邱晴川不会说出来,只是微笑点头,说道:“是的,总理,这两位同志要是调到国家部委来工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柳晋才便略略颔首,不再多言。

这个时候,《新闻联播》开始播报,三个人便都安静下来。专心观看新闻。

看完新闻之后,见柳晋才并没有继续谈话的意向,邱晴川便礼貌地起身告辞,柳晋才也不多所挽留,站起身来与他握手,说道:“小邱,任何工作,都会有艰难的一面,要坚持住!”

“是的,总理,我会牢记您的教诲!”

邱晴川恭谨地答道。

“嗯!”

柳晋才点了点头。

柳俊代父送客,一直送到门外,挥手作别。

“爸,房地产不能成为支柱产业,这个事情,必须要慎重考虑。”

回到客厅,柳俊便神色郑重地对柳晋才说道。

柳晋才双眉微蹙,说道:“这个事情,已经有好几个省市提出来了,当然,都还停留在口头上。譬如明珠市的于向宏同志,就明白说希望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的政策,在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体现出来。”

柳俊冷笑一声:“他是唯恐天下不乱!”

柳晋才望了儿子一眼,略略有些诧异。

他们父子之间的沟通,一贯是坦诚的,但是似乎在此之前,柳俊还从未用这样激烈的言词和不屑的神态评价一位副国级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柳书记对于书记的火气这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