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装扮上,这也得亏雍正他是个皇帝,要是一般人家还真是折腾不起,今天扮猎户,明天扮喇嘛,身上的行头装备也是样样俱全,一概不缺。
装猎户的时候雍正手上拿着弓,背上还能扛着一张老虎皮,福惠被雍正手把手牵着,一边咬着冰糖葫芦,一边还要瞪着一双大眼珠子一脸天真呆萌的对雍正讲:“爹,一会儿能再给我买俩肉包子吃吗?”
那嘴里还嚼着山楂呢,讲起话来含糊不清的,连福惠自己都听不出个个数。
就跟当年那英语听力考试,磁带受潮了似的。
演喇嘛的时候,雍正也似模似样的穿上冬季款的袈裟,头上戴着顶小黄帽,手上拿着个转经轮在那转啊转啊的,脖子上还挂着串沉甸甸的大佛珠。
而福惠也变成了一个跟班小喇嘛,不过身上的法器等比例缩小,就跟那玩具一样。
他们还真是扮什么像什么,不过前提是,必须得有钱。
这让福惠一下子就想到了现代那些穷癌晚期的剧组。
先不说那五毛钱的特效的事儿,那都算是些高端的,起码人能出资玩得起特效。
就说有些剧组死扣死扣的,连最起码服装师和道具师都没有,演员的一身行头一律都是靠租的,就连主角都不例外,好几部电视剧已经被观众们扒出来挂墙头了都。
有的演员对那服装实在是忍不下去,可又不能解约,那就只能自己出资买服装了。
唉,不说那些了,一提起来就他就窝火。
说完了装扮,再说人员个数方面。
最开始雍正出门,福惠还能跟着,可过了几天之后,雍正就觉得他们这一大一小目标太大,他就把福惠自己撇在了宫里,自己出去溜达玩了。
雍正的贴身护卫也是总会换人的,人数从一个到四个不等,而且他们也是要化妆的,具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安排。
雍正花样百遍,搞得那些纨绔子弟,贪官污吏都是晕头转向的。
消息传开之后,他们都着忙火燎的把自己露在外面的尾巴藏好,然后能躲在的就躲起来,不能躲的就让家里人到寺院里去求个平安符,每天带在身上,祈求佛祖保佑雍正不要到他那里去视察工作。
反正啊,他们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如果万一哪天不得已,一定要上街的话,他们连顶轿子都不敢坐,都是一律步行,若是路上碰见一乞丐,他们都要停住脚,抖一抖,接着昂首挺胸,收腹提臀,身体笔直,眼睛正视前方,然后阔步向前迈进。
就是个提线木偶行动起来都要比他们要灵活,就跟胳膊腿全都刚按上假肢似的。
有的官员那以前整天胡吃海喝的,搞得自己一身肥膘,大腹便便。
到这个时候他就犯愁了,他就是想提臀,可那肉太沉也提不上去啊。一收腹,他就跟着憋气,好家伙,把那张油光粉面的大肥脸都给憋得通红。
雍正可能当时正在茶馆里闷头喝茶呢,本来还没怎么注意他,结果突然感到前方亮起了红灯,抬起头来一瞧。
呦,是喝了怎么着?
这上班期间喝酒,胆子狗肥的,官做厌了是吧?
那个谁啊,把他给我抓起来。
之后一查之下,果然有大问题。
如此,一时之间,盛京当地的社会风气获得了大大的改善,百姓官吏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就连雍正自己的小金库也一下子充盈了很多。
这抄家抄的,可雍正给乐坏了,没少往他自己腰包里划拉东西,什么名人字画啊,古董书籍啊,只要是被雍正看上的,一个不错的全都给留下,有的时候看见合适的,他还能把福惠的那份儿也捡出来。
到现在不仅是连回京的礼物都给备足了,就连军费也差不多凑齐了。
本来雍正还担心这次的军费开支呢,这下子,完全不用操心了。
看来呀,这以后的反腐工作一定要贯彻落实。
他这抄家都有点抄上瘾了呢!
第42章 年终奖
这一进了腊月,年味儿也就跟着出来了。
宫里的人上上下下的忙个不停,雍正也没闲下来,他的“打老虎”工作目前已经暂时告一段落,现在他正忙着他的福字签售会呢!
诶,等等,不是签售会,应该是签授会才对。
这事儿是雍正他爹康熙起的头,每到年节,他都会亲自书写福字,然后颁赐授予后宫嫔妃和王公大臣。
雍正继位之后,觉得这不仅是个套近乎拉关系的好方法,而且只是写个福字而已,这可要比赏赐那些金银珠宝什么的便宜多了!
所以他就把写福字这事儿当成一个节日传统沿袭了下来。
提前几天,奏事处把有资格受赐福字的王公大臣们的名字写在名签上,拿给雍正阅览,然后由他亲自御笔朱圈出心仪的对象。
接着就由钦天监定下一个吉日颁福。
今年,由内阁传集颁赐人员到大清门下肃立等候,雍正在崇政殿升座开笔。
他好没开始写呢,受赐者来到御案前跪下,仰瞻他的御书,雍正写完之后,受赐者叩头谢恩,接着两名太监面对面地恭敬地捧着“福”字笺慢慢的走出去,受赐者再在“福”字下面叩谢,寓意满身都是福。
这一整套下来,还没完,受赐者还要恭恭敬敬的将那个“福”捧出去,这才算礼毕。
还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靠,那也不能含啊。
福惠是不清楚那些受赐者心底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要是他的话,他肯定还是会想要那些真金白银什么的,实惠啊。
康熙雍正的这种行为该怎么说呢?
嗯,就像是过年公司老板不发年终奖一样。
这要是放到现代,那些公司的员工早就火了。
不过现在这里是封建皇朝,‘公司’的总瓢把子那可是雍正,谁要是敢跟他火,他能让你直接**喽,化成灰儿保准一个人都不认得。
在员工福利方面,他儿子乾隆就做得很贴心,每年年尾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都会收到一个‘岁岁平安’大荷包。
福惠在系统资料里可是看到了,那里面是真有货啊,大荷包里面,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还有一个小荷包,里面装着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子四枚。
要是当时雍正他还活着,那绝对没说的,指定是一个巴掌给他扇到美利坚去。
你个败家玩意儿!
哦,不对,现在北美那还是殖民地,美利坚它还没成立呢。
哈哈,不好意思了各位。记岔纰了!
总之啊,从年终奖这方面上,福惠看明白了一件事儿,他老爹是真抠啊。
不过他想啊,若是他有一天能当上皇帝的话,他可能也会如此,能省一分是一分嘛。
再说凡是在御前当官儿的,哪个差那点年终奖啊?
没准儿那些大官眼里还瞧不上那点赏赐呢,岁末一些地方官员送上来的碳敬钱,可能都比那要丰厚一些。
与其发放年终奖给王公大臣们锦上添花,不如把那些钱分给其他地方的贫苦百姓,出资修建一些学堂啊什么的都行。
又或者就把那些钱留下,以后万一要是遇到什么天灾啊,起码不用总是为赈灾款发愁。
这人啊在不同的位置上想法也是不一样。
福慧认为一个人他若是一个皇帝,前提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皇帝,他想的就该是怎么样能将国家治理好,怎么样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若是一个臣子,那甭管你是一个清官还是一个贪官,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得失。
得失不单只是金钱上的得失,也肯能是名声上的得失。历史上有很多当大官的,位高权重,却是家徒四壁。
难道说他就是为国为民,全无私心吗?
不见得。
一种可能是他大手大脚把钱都花出去了,把万贯家产败了个干净。
第二种可能是,人家要的就是一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名声。
福惠可不觉得把自己的钱捐了个干净去救济别人,自己却住个雨天漏水的破茅房,冬天盖着张千疮百孔霉味扑鼻的烂棉被的人就是什么好官了。
那不就是秀嘛!
在福慧眼里就跟那现代的什么市。委。书。记挤地铁一个样,可假了!
他自己的那点钱有个球用啊?能救活几个人啊?有什么事情向上反应好不好啊?
起码皇上拿出的钱能比你多吧!
不过这种人为了个虚名也是拼了,就冲这个福惠也得给他们点个赞不是?
当然福惠也不能否定确实有一些人,那真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完全的舍己为公(攻)。
不为名,不为利,就为心中的那个他,啊呸,是那个道。
他们,那思想境界已经到达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反正福惠是触碰不到,理解不上去。
这些人,要么是出现在神话传说里,要么是已经到神话传说中的地方去了,反正福惠是一个都没亲眼见着过。
这以往过年的时候啊,雍正都会加班加点的批折子,可今年不一样,他把那些政务都交给他小弟怡亲王了。
办完签授会之后,雍正无事可做了,刚迈出门寻思着自己要干点什么,就听不远处“嘭”的一声,是太监放的爆竹。
之后福惠就见雍正领着一群太监过来了。
他手里倒是什么都没拿,可他身后的那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