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动倒是想印点纸币,把自己的头像印在钱上,多么的爽,但这会的技术,印纸币好象不大容易,凭什么让人相信那纸就是钱呢,大明朝已经有银票了,银票的背后是实力雄厚的商家或是政府,王动有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老老实实的玩金本位制吧,以黄金或是白银作储备。先打下个基础再说。
怎么去弄金和银?大明朝产银不多,但却是目前世界上金银储备最多的国家,想要让中国地金银流入到苏门达剌国,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银矿在哪呢,在北美洲的墨西哥、铜矿出名的是南美洲的智利,还太远。不具备开条件。既然满剌加大量出锡,就造锡钱,想办法在周边国家弄出个统一货币出来。就锁定在锡钱和中国的铜钱。
郑和等人在旧港安排了一个月地访问时间,算是在明朝自己的地头,也方便姚广孝好好休息。在这期间郑和还着姚广孝到处走了走,姚大人也饶有兴趣的试了试榴莲,连连称奇。他还详实地记下了旧港的行记趣闻。
“……这可是一等的臭果,番名赌尔,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烂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年种谷,三季收稻,旧港地力极肥。稻收三次,一而足亦。
“旧港之民水性娴熟,临海则操海船,靠河则住水屋,水战皆兵……”
姚大人可是在旧港好好的体察了一下风土人情。大明朝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可不单单只是要一点进贡。要个名义上的宗主国,还是要据实考察资源物产的。同样他也有点担心。这里些汉民的命运,真地能就这样顺利地展下去吗,还是大明朝以后就不用管他们了,还是说要负些责任
离开旧港,郑和姚广孝去了爪哇,爪哇的杜板和新村因为是汉人聚集之处,又得了郑和的前两次到访,得到了极大的展,商贸更胜从前。爪哇国王这次亲自到新村迎接郑和,又是安排郑和给国王夫妻讲经。
爪哇的满伯夷王城,汉人比以前少多了,不用多说,都跑到龙城去了,有意思的是,人是走了,但当地的生意都还在,那些在爪哇混了多年汉人商人都找了自己在当地的代理人,自己全家去了龙城确保经济和生命的安排,生意却是没有停下。
满都伯夷地王并不喜欢汉人,但上次失误,使得全国都背上了重重的担子,郑和的船他们是见识过了的,郑和上岸后的仪卫,那叫一个威武,爪哇士兵远远不是他们地对地,几万两的国债可是个大数呀,国王头疼着呢。
永乐后来地意思,他们知道错就行了,能交多少罚金就算多少吧,这话到了郑和这里,经王动一怂恿,也就按下不表。
砸锅卖钱呀,黄金真的没有了,不过,郑和人这时过来了,噢,还有一个姚大人也过来了,爪哇国王请他们帮忙一下,能不能再宽限一段时间。这话一出,爪哇一大票眼高手低的愣头青就想在,还给什么给,不给了,干脆连明朝的船一起打劫一下吧,应该能弄回行多金子的。
爪哇里的武士应该还是有的,敢这样叫嚣的人,大多只是在满都伯夷,根本没去海边看过郑和的大船,能驶进内河的战船和商船已经够级别吓着他们了。
生意上的事,有张浩跟着郑和已经能很好处理了,爪哇人是最郁闷的,郑和船队到别的国家的时候,货是有上有下的,到他们这里,只上不下,准备进行易货的物品,全被郑和收去抵国债去了。
爪哇国王一如既往的外热内冷,没什么,两位大人有大量,肚子里都是可以船的,虽然介意但还不会太在意这些。
王动离开郑和两个月之后,他们又在苏门达剌国碰头了。船一到苏门达剌国境内,郑和船上的警界等级明显下降了。以往不允许士兵下船的,到这里改成了可以轮班下去放风。郑和姚广孝可真是带了三四千人浩浩荡荡的往苏门达剌国的王城而去,苏门达剌国也是派了阿里到港口迎接,一路好吃好喝,把他们接到了王城。
王动这会唱的是配角,他收的女王唱主角,而郑和这边一大帮人,面上还都是友好正式的后,个个心里都在怪笑,王动穿个连体袍又象兽裙又套马甲又戴头箍之类的奇怪打扮。若不是平时相熟,还真的认不出这就是郑和大人的外甥女婿了。
虽说都是国王,这几个国家一跑,姚广孝心里排出了个一二三四,苏门达剌排最后一个,占城几百年历史,真腊佛教的辉煌,暹罗的大城也是建设了几十年了,爪哇国更是才在十多年前灭三佛齐的也是很强,相对来说,这苏门达剌真穷呀,国王王后还住的是高脚的木屋。
好在还看到了一点砖头造的房子,怎么和明朝的一个风格呢,一问才知,国家的学堂,姚大人这种文化人,对学堂教育之类的东西是最有兴趣的,连连夸王动会办事。当下表示要捐钱捐书,他一开口,郑和也是附和了一下,结果被王动骗去了五百多两银子。王动从来都是吃人嘴不短拿人手很长的形象,得了便宜还是叫可怜“这等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就这学堂,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国王王动亲自解说。
“静之用心良苦,居然能想到用教育来收人心,当年我们可没这个功夫噢。”
“很多东西还要听姚大人的指示呢。”王动一向很谦虚,“姚大人苏门达剌多木,可造好船,但这里的人出海打鱼都是小舢板,若是大明朝那边能有木匠与此设船场,修船造船则方便多了。且苏门达剌国地处东西交集之地,交来船舶甚多,与此高船场十分便利。”
王动说这些的意思是希望能明的往苏门达剌迁人。占城的龙山和暹罗的华州都已经有很多木匠了,王动想把这些人据为已有,或是在这留下往人,虽然龙城和夷洲也有不少好木匠了,那些都是不在名单上的,已经潜伏了下来了。
………【第二四节 木秀于林】………
“静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前些个已有人举荐你,皇上也问过几位大学士的意思,后来还是听了楚王的意思,你既不愿入仕,皇上也没有勉强你。”姚广孝对着王动还是说点心里话,“先前你的诗文,呵呵,书生意气,皇上马上得了江山,自然不会与你计较。”
“你为大明朝造了利器,皇上也是高兴,皇上喜的是你不掺和在君君臣臣之间,也不与诸王有什么瓜葛。”
“下西洋一事,若不是兵事紧户部又叫的凶,且你那舅父大人第一趟也是圆满,不然怎么也轮不着你跟着一起走。楚王最是爱财,此次真的是为皇上分忧,我等也都觉得意外,这才真的举荐你行商。”
“龙城兴兵事,郑大人据实说了,皇上还在奇怪,你又在苏门达剌动武,这已经是犯了大忌,还娶了个番女,当了王,为这些庭议了几回,施氏于旧港尚不敢称王,前一个称王的陈匪已经在京城了砍了头。”
“两次事出有因,若是换作郑大人,则无可厚非,换作朱真周鼎等将军也是情有可原,呵呵,话说回来,那些个武夫也不会有这等眼光。静之,上趟好好的行商即可,不应该去碰军事。”
姚广孝说了一大段,郑和也是在一边听着,并不插嘴,此间也就他们三人,番女在边上送水送果的是有,但都听不懂中国话,也没什么事。王动奇怪,郑和只是笑盈盈的,不插嘴,照理讲,这些东西,郑和应该知道些底细,但没听郑和讲过呀。按着姚广孝的思路这样讲,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呀。怎么回国的时候。屁事没有,还又让他出来了呢。
姚广孝猛说了一阵也是渴了。拿了个椰子喝了几口。
“这倒是个好东西,有水可饮,有肉可食。还可久置。”
“静之,你可知谁在皇上上进了言?”
“姚大人明示。”
“我等也是奇怪,怎么汉王,赵王,太子都会说静之你的好,内宫内府也有人帮你说话。”
“纪纲这条狗,你也有喂他吗?”
“姚大人明鉴,别汉、赵、太子那边,还有内宫内府,静之一向是敬而远之。纪大人那里只送了些瓜果干鱼,山芋干有送了些。”
“哈哈哈,你小子也算是高明,皇上那天丢了一大堆奏折出来,也不知是哪些御史还是言官的本子,本本横着竖着都是在说你,结果纪大人倒是落的个尴尬,还被皇上命着当庭读了锦衣卫的本子。”郑和笑的很开
郑和笑着把姚广孝也感染了,“你小子跟谁学地,油滑地很。肉干鱼干果条你在西洋制了多少?怎么王公大臣家家都得了那些个东西,上了朝宫里殿里都闻着那个榴莲臭,都说是吃了你的冰皮榴莲饼,纪纲那日上朝也是忘了漱口,被皇上一通臭骂。宫里头你也送了是吧。尚膳监是不是也得了,那帮小子也不懂事。这种东西怎么能送给皇上吃呢!改天皇上若是还想试试,你不要了那些人地命了。不过话说回来,老夫前些时日还试了试,还真是那么回事,没吃之前闻着臭,吃后倒是觉得香。呵呵。”
“皇上念你一片忠心,贿赂大臣是有,但以瓜果鱼肉为媒的倒也新鲜。好在,淡马锡一事有丘诚和周鼎帮你扛下了,苏门达剌一事,也是情急之下。只是你这个苏门达剌王有点不明不白,呵呵,大明朝的一介草民,跑到番邦称王,委实古怪。”
“此次过来,这么大地仪仗,就是要看看你这苏门达剌国王是什么来头,老夫看你这个国王也是做的可怜,择木而栖据**而居,传回去,怕是让那帮清客笑掉大牙。”
我的妈呀,姚广孝下西洋还有这个意图在里头的呀,王动暗自庆幸,好在没去龙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去龙城。好在苏门达剌国这边的工程还没启动,姚大人来的太及时了,要是第四次跟着郑和下西洋过来,那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