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晋湘是个读书人,虽然后来富甲一方,但还是不能弥补这一缺憾,因此他能做的就是亲近学子文人,只要有可能都会支助那些文人,不管是乡学还是书院,张晋湘都是不遗余力。这不只是为他博得了个好名声,也确确实实打好了与各级官场老爷们的关系。元代长沙称天临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潭州,到洪武五年(1372),又改为长沙府,明朝第一位长沙知府是浙江人滕楫,滕楫在长沙六年,这六年里,长沙讼简赋均,民安盗息,一派繁荣气象。洪武六年,张晋湘的潇湘记进长沙府,张一贯的支持办学得到了长沙第二位行政长官的常识,同知甄谊,此人官位仅次于滕楫,这位仁兄别的事没多做,但“勤劝课,兴学校”可是载入史册的,他这个劝学兴学就有张晋湘作为乡绅商贾的支持。此后张晋湘的生意扩大到整个湖广布政司辖下的湖南湖北。张晋湘的潇湘记不管是酒楼还是客栈都有特别针对文人学子的服务项目,生员饭和文缘房,类似于后世的盒饭套餐,经济旅馆。为赶考的学生还特别设有静雅轩,隔音效果好的房间和包间,适合学习之用。更重要是,只要赴考学子,哪怕是身无分文,潇湘记都会供应简单伙食,每年潇湘记还会拿出银两赠于家贫无以为计的学子,这更是得到当地官员的表彰。

    明朝一般小老百姓是不大会出门和在饭店吃饭,张晋湘旗下产业的客户,除了生意人和当官的不提,就是赴考的学子,行侠或是做无本买卖的武林人士。潇湘记的静雅轩本来是为赶考学生设计,方面他们学习交流,没想到,这个静雅轩,在酒店的特别受特殊目的人士欢迎,后来潇湘记又不得不特别设计了一些高档精美的厢房包间,“听涛”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且不特别对外,只通过口碑传递信息,且这种厢房价格不菲,光一个门钱就要纹银二十两,一餐下来,花三四百两是很正常的,这“听涛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限时,随便你吃到几点,谈到几时,总会有一个特别的小二专人在门外候着,且不站门口,而是在对面五步之处,盯着听涛厢门,从开门那一刹那,到里面的人探出头来,这小二马上要过去附耳听吩咐。这种特别的服务也使得潇湘记和特别人士的关系一直不错。

    潇湘记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潭王朱梓,潭王朱梓为朱元璋第八子,洪武三年(1370)封王,就藩长沙倒是在洪武十八年(1385)。潭王朱梓是个喜文的王爷,常召集王府儒臣饮酒赋诗,并且亲自做品判。朱梓另一个特点是不拘小节,经常一人易服游玩,行迹遍布长沙府。长沙府潇湘记的“听涛居”长年为潭王所包,王动坐过的张晋湘那艘船,也是潭王和一帮文人酒会另一聚点。至此,潇湘记在不只是在湖广一带稳做老大,慢慢把分行开到江浙,由于潭王的关系,潇湘记一路顺风顺水。张晋湘的老丈人是个商人,但他更出色的是他的嗅觉。元末,蒙古人制下汉族少有出头之人,其后湖南红巾之乱,湖南一直处在动荡中,但他老丈人硬是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潇湘记进江浙后,老人家就再三告诫张晋湘要注意保持和潭王的距离,毕竟老朱才是真正的老大。于是张晋湘开始结交各路王爷,当潇湘记进入河北的时候,张晋湘结交了谷王朱橞。谷王朱橞自幼聪颖好学,少年得志,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年方17岁册封为谷王,21岁时统领上谷郡,谷王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巩固明朝疆域,深得老朱的欢心。通过几位王爷兄弟的关系,燕王也知道了有个叫张晋湘的巨贾,虽为商人却有文才,且与江湖人士交厚。燕王不喜文章词画,但一向亲近江湖人士,此前就已经有收罗的江湖人士提过张晋湘的名字,这下印象更深。洪武二十三年(1390),谭王妃於氏的父兄因坐“胡惟庸案”被杀,文人气质的潭王朱梓惶恐不安,最终被老朱召进宫,这潭王惶恐不安,竟与於氏一道而死。虽然有很多生意场上的对手,这些对手后面总有皇亲国戚的背景,但张晋湘没有得到株连,因为有燕王在给老朱的密折提到,张晋湘的潇湘记客栈网络,对讨伐西北元贼多有帮助。燕王起事后,谷王因打开南京金川城门有功于燕王朱棣,被徙封长沙,这下可好,当道的都是老朋友,张晋湘的酒店客栈开遍整个大明国境。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四节 长沙张府】………

    王动被抬到张府后,一直是装醉的,装的很象,直接被架进客房。弄出轿子的时候,就听到有人问他是谁,张保简单的回了句,老爷的贵客,于是就被架到客房去了。有人帮忙洗脸,有人帮忙脱鞋洗脚。这让王动吃惊了,后世他在长沙上大学的时候,湖南的同学也没有天天洗脚的呀,怎么倒推了六七百年,倒讲卫生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原因。大床,可以躺下三个人,两人打滚没问题,锦被,真是锦被呀。枕头,还是灌了荞麦的。

    整一个“爽”字了得。

    日上三竿,王动早醒了,但没起,要做足了醉酒的样子。张晋湘老头早就起来了,王动听到老头在门口问,里面的仔子有没有起?一个俏俏的长沙腔回他“没的”,老头第二次来问的时候,王动在里面应声了,“外面可是湘翁?”一小丫头也就推开了门,其实这丫头已经推开过好几次了,有一次还走到床头。

    “年少轻狂,湘翁见谅”

    “无须多言,静之小弟性情洒脱,你我忘年相交,昨日真是痛快,静之先梳洗”说罢就走出去了。

    接下来应该是洗刷牙,明朝这些怎么玩呀?丫头端来了脸盘,胰子,这个知道,功用也就是后世的香皂,有个瓷杯,上面放个木柄小毛刷,看来这就是牙刷了,试着用了下,沾了盐的,呵呵,没错,撞对了。梳头简单,王动这个板寸也不需要特别打理,这个型较特别,让那小丫头偷偷看了几回,硬硬是忍着不笑。

    前厅,小圆桌,张晋湘坐着,边上几个丫头在忙着端这摆那,三付碗筷,特别的香味,有点熟悉,甜酒蛋,哈哈,这可是王动大学时最爱的早餐。酸辣粉,酒后吃这个最好。小菜简单,一小碟酸辣椒,一小碟蕨菜,还有火焙鱼,居然还有臭豆腐。

    “静之小弟,这边坐”,张老头指了指左边的位,“去把浩儿喊来”

    边上一丫头就声而走,不一会,过来一个年青人,年纪看上去比王动还小些,大约十七八岁样子,头上没有总角了,呵呵,可能更大些,古人的年龄还是不能乱猜的。

    “见过父亲大人,见过静之兄”年青人行礼。

    “有礼了”王动回礼,呵呵,这可是做足了古装戏里的架式,但不知学的对不对,要知道,后世很多古装戏都是骗人的,导演编剧的历史知识差的要命。且不说不应该的水果蔬菜早出现了几百年,就是钢刀出现在战国,最气人的说是明清的诗句用到汉唐。王动是尽量少说,多看多听多学,做足了林妹妹进贾府的样子。

    “拙子,张浩,字浩然,行三,以后静之要多多指点。”

    “哪里,哪里,何言指点,浩然,器宇轩昂,一看便知人杰也。”拍一马先,反正不用上税。

    “呵呵,静之兄谬赞了,今日一早便听家父言兄才情,小弟佩服”

    哈哈,果然把张老头给镇住,饭票有了,吃住不愁。

    饭后老张小张领着王动在家里走了走,大户人家,真不知后世的长沙城还有没有他们家的遗迹,没了,有印象的就一个古代建筑天心阁,可怜了中国的古建筑,大多用木,不易传世,碰到战火,更是去的快。

    本打算在后花园小坐的,这后花园也是用足了心思的,王动可是真正的江苏人,后世去过苏州的,几个园林都去玩过,张家这个后花园显然是照搬江南园林的,有假山,***,太湖石噢,有水池,居然有锦鲤,池里有莲,不过这会是霜中败叶了,还有亭台。

    可能是秋天了,老人家怕着凉,最后去了书房。王动是个喜欢看书的人,一进这书房,就被里面的书吸引住了,善本藏书,这么多线装书,***,随便一本带回后世就了。王动看着书的表情,让张浩有点奇怪,分别是贪婪的样子,这种表情,不同于真正的读书人看到书的渴望、妄想、痴迷,更多的是市侩的贪婪。

    果然非常人也!这神情比读书人更胜一筹。

    王动为了配合一下,没等老张招呼,做个样子,走到一边,在角落里自行抽出了一本,惨,竖排,繁体,没标点,看不懂讲什么东西,装模作样目光上下移动,后还点了几下,只是胡子短了些不能抓。看着看着,看出点苗头来了,好象是和性有关的。***的,好料呀,古人果然厉害,居然能研究到这个层次。

    老张小张看到王动拿着书看上了,还在感叹,这才是读书人呀,眼中只有书,别无他物。何书让静之如此入神。《合阴阳》老张小张双视一眼,非常不解,非常不解。此书所讲乃房中之术,静之?老张虽读儒家学说,但庄老之说也广有涉猎,这静之小弟……小张正是青春年少,精壮之时,这静之兄……

    王动也感觉到好象有些的目光看着他,也不好意思了,把书放回原处,记下了书的位置。

    “一家之言,一家之言”自己打哈哈,他打哈哈是为了掩饰一下尴尬,但却让老张小张吃了一惊,静之真读书万卷,房中术,本来也只有道家有研究,佛学中有欢喜禅,双修,难道还别有学派,以后倒可以讨教一番。两人都有这种想法,中国古代男人历来不把男女之事放在眼里的,执行的多重标准,人前人后不一样,自己他人不一样,主人仆人不一样,反正有一点,自己能编个理由糊弄自己就行,别的不管,爽就行了。这会老张一闪而过的是延年益寿,小张想的那可就多了。

    不一会,丫头上茶了,三人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