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到时候晚辈好风风光光地将真宁县主迎娶回靖王府。”
秦严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封红笺来,双手呈上奉到了唐氏的面前。
秦严的话顿时便令屋中众多女眷们齐齐愣住了,他这分明是在行请期礼了,从来没见过这样不守规矩的。
这请期从来都是用红笺书写了可供选择的日期,作为请期礼书,再由媒妁携往女方家中,和女方的长辈商量迎娶的日子,哪里有未来新郎这样急慌慌就提出的。
更何况,还是在纳征的当天,就这样当着众宾客的面儿便要催着行了请期礼的,这也太是心急了点吧。
不过想到靖王世子的年纪,众夫人们愕然之后倒也了然了,靖王世子原本就不是什么守礼之人,何况靖王世子年纪确实拖不得了,急着娶媳妇也是在所难免。
不过这也说明了,靖王世子是真的非常满意这门亲事,对真宁县主也是非常的喜爱,一时间倒有不少夫人们露出了羡慕之色来。
唐氏也愣了一下,不过当着这么多夫人们的面,秦严已经如此行事了,她不管如何,都不会落未来孙女婿的面子,只得摇头笑着接过了那请期书,打开后,指尖在上面三个日期上头点了点,最后道:“涵嫣丫头是下个月及笄,总要及笄后再出嫁为好。这下个月的婚期,在丫头及笄前,不行。这三月的,时间上到底紧了些,唉,其实依着我的意思,是想留着丫头到十八岁再出嫁的,不过如今礼部既然已经选定了日期,郡王府也不好多说什么,如此,便这五月二十吧。”
五月二十,离现在也便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罢了。
秦严选的三个日期本就是刻意往前的选了,他早便料定了唐氏会选最后一个,此刻闻言自然也是满意的,当即便恭敬地行礼,道:“如此,晚辈到时候定风风光光将真宁县主迎娶回去,绝不会委屈她半分。”
秦严说着目光便滑向了旁边的那扇山水四季屏风,屏风后有个影影绰绰的身影,他目光晕染起笑意来,便连脸上神情都一瞬间柔和了不少。
他这一番变化实在是太过明显,以至于坐在花厅中的夫人们都若有所悟,神情暧昧的跟着瞧向了屏风。
璎珞早在秦严突然站起来,嚷嚷着要请期时便羞恼地红了脸,此刻见秦严竟然还众目睽睽的往这边冲她抛媚眼,明送秋波,顿时整个人都烧红了起来,隔着屏风瞪了秦严一眼,微微侧开了身子。
隔着屏风,秦严自然是瞧不见璎珞的神情的,可他却分明感受到了璎珞那嗔恼的瞪视,很奇妙的感觉,就好似两人之间即便隔着重重迷障,也能心意相通一般。
他勾唇笑了笑,目的达到了,便也懒得再在这里让一群夫人们围观,冲唐氏告了辞。
秦严这边刚离开,便有两个夫人笑着凑趣,道:“哎呦,照靖王世子这股子稀罕劲儿,县主嫁过去还掌珠?”
“岂止是掌珠,眼珠都不为过!”
“我们家阿瞳将来说了夫婿,有县主一半福气,我便对未来姑爷满意十分了。”
……
众人说笑着,唐氏不觉也乐呵了起来,璎珞却红着脸,一时倒不好意思出去了。
到了傍晚十分府中的宾客们才陆陆续续离开,唐氏带着璎珞往前院走了一趟,大致瞧了下今日靖王府抬过来的聘礼。
大丰礼部对各个等级男子娶妻的聘礼都有数量规定,像寻常百姓庶民之家迎娶新妇,便是家中再是富贵,聘礼的抬数也是不能超过六十八抬的。
秦严作为靖王世子,未来的靖王,迎娶的自然便是未来王妃,聘礼却可多达一百一十八抬,仅次于皇帝娶后的一百二十八抬之数。
饶是如此,每一抬聘礼也都是份量十足的,都鼓囊囊地满出了箱笼。
这样的聘礼自然是靖王府给璎珞最大的尊重和体面,唐氏对此很是满意,瞧了一圈,连连点头。
待指挥着护院将聘礼都锁进库中,唐氏才拉着璎珞在千禧园中说话,道:“祖母瞧过了,便靖王府富贵已极,到底子嗣不少,秦严这一代光兄弟就有七个之多,如今靖王还算年富力强,靖王妃也还年轻着,今后说不得靖王府还要添丁,便秦严是世子,身份不同,可有这么多兄弟在,这聘礼便不可能只紧着他一人,总要为其他兄弟留着些的。今儿这聘礼万不会是靖王府给出的,多半是靖王世子动了私库才能这样煊煊赫赫,靖王世子对你这份心,祖母瞧着却也是动容。”
璎珞闻言面上微红,却明白唐氏的意思,道:“祖母放心,等嫁过去,我会好好待他,好好和他过日子的。”
唐氏便笑了起来,道:“难得靖王世子那么个冷人却有这样一颗炙热的心,你这孩子却正好相反,瞧着对谁都和和善善的,正经能装进心里,不计回报信任爱重倚靠的,却并非易事,当真是个外热内冷的。记住祖母的话,这夫妻之间,脸面是最最没用的。女人有时候要学着柔和学会脆弱。刚过者易折,善柔者不败,这个道理用于夫妻之道,却也是一样的。听祖母的,对谁都能强势,对自己的夫君,却全然没必要,祖母瞧着靖王世子会是长情的,你莫要寒了他的心,嫁过去后多包容,多体谅,该退让的时候便退让两步这都没什么的。”
唐氏的话令璎珞眼眶微热,视线莫名有些模糊。她知道唐氏这话并非随口一说,她是当真的用心良苦,是拿她一辈子的经验教训,在对她谆谆教导。
唐氏这一辈子何尝不是因为太过刚强,这才和祁阳王走了那些年的弯路,倒让乔侧妃蹦跶到了头上去。
唐氏是瞧出了她的性子太要强,而秦严也并非什么柔善好性之辈,这才禁不住为她担忧,劝导于她。
璎珞心中感激,将脸颊埋进了唐氏的怀中,吸着唐氏身上暖暖的味道,半响才鼻音重重地道:“孙女不想离开祖母,离开郡王府。”
唐氏见她撒娇,不觉失笑,抚着璎珞的发髻道:“你这话祖母若当了真,将来才要招你这丫头的恨咯。”
璎珞便又脸红了起来。
这厢迎亲定在了三个月之后,眼见着日子一晃就能到,唐氏不敢懈怠,紧锣密鼓的忙起了璎珞的备嫁事宜。除了准备嫁妆,还要准备璎珞下个月的及笄礼,一时间却是忙的脚不沾地。
而璎珞的婚期一定下来,按大丰的规矩,便不能再随意回府参加各府的宴席等活动了,只一心缝制嫁衣,学习规矩,学习管家理事,保养身体。
璎珞见唐氏为自己忙前忙后,心中过意不去,每日都要抽两三个时辰到千禧园帮忙,协理中馈,可饶是如此,半个月后唐氏却也累病了,先是浑身乏力,接着竟咳嗽不止,又因咳嗽使得夜里也难以安枕,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早年身子又亏损的厉害,这一病,没两日竟便消瘦了下来。
067 所谓克妻
唐氏病了,璎珞和萧承麟都着急不已,璎珞更是每日伺候汤药,亲力亲为,太医看过只说是天气变化,因连日阴雨引起的小症候,用上两日汤药便可无碍,可两副药剂用过却还是没有半点起色,病情却也没有加重的迹象。
若然是年轻人,这样拖上一些时日倒也没什么大碍,可对唐氏这样的老年人来说,小症候拖着不去,却也像钝刀子割人,极是磨人,眼瞧着唐氏日渐消瘦,璎珞不觉也急躁了起来。
太医来回地请了好几个,却都说是年纪大了,又因连日阴雨,气候变化便引起了身体不适,要慢慢静养,开的也多是温补的药物。眼见唐氏身体愈发虚弱,祁阳王又请了京中几位名声大的坐馆大夫,却也说不出个二话来。
想到乔侧妃出了院子后没多久唐氏便病倒了,璎珞自然也是怀疑的,可将唐氏平日里吃用的东西都翻出来让太医查了个底朝天,却也什么都没发现,如此璎珞又觉得大抵是自己太过多心。
乔侧妃真要起了什么坏心,那也该冲着萧承麟去才对,难道当真是唐氏前些年伤心太过,又在佛堂中过的太是清苦,伤及了身子,以至于如今亏损太重,气候略一变换便受不住?
一时没有查到任何东西,璎珞便只能吩咐千禧园中的丫鬟婆子们更加小心伺候,自己也变着法地给唐氏做各种药膳,陪侍在唐氏身边,逗趣解闷,尽量让唐氏心情愉悦。
而中馈之事儿,璎珞更是不再让唐氏碰一下,一力揽了过来。便连给自己准备及笄礼和备嫁的一应事,璎珞也接管了过来。
先时唐氏还担心璎珞太过年轻,以前在定安侯府的时候不过一介庶女,从未被教导过管家理事儿,会出大错,没想到在杜嬷嬷和桂嬷嬷的帮衬下,璎珞不仅很快镇住了下头一起子油滑的奴婢们,且还游刃有余,每日竟还能抽出时间来侍奉烫药,唐氏一时便也放下了心。
倒是祁阳王府的一众奴婢们瞧见璎珞亲自准备备嫁事宜,婆子丫鬟们为嫁妆迎娶之事儿前去回事,她非但不羞的满脸通红,反倒落落大方地当旁人的事儿一样就给利索的决断了,难免有些惊异不已。
不过祁阳王府到底是武将之家,这样人家的小姐一般都教养的率性爽直,真宁县主这性子倒是像萧家的姑娘,下人们惊异一下,过了两日也便习惯了。
这日璎珞刚侍奉唐氏用了汤药,又亲眼看着唐氏躺下睡安生了,这才摆手令菩提上前继续守着,自己悄步出了房。
她到了外室,却正见萧承麟披着件云青色茧绸斗篷从外头进来,瞧样子却是刚从外头回来,见他欲开口说话,璎珞忙抬手示意了下,萧承麟这才往内室瞧了眼忙忙闭了嘴。
两人一道移步稍间,待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