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萧猛乃黄伯涛帐下的一名马童,而这蔡刚乃是黄伯涛门下的箭童。因这二人祖上都是南北朝时的名匠,二人又都身怀一身好武艺,所以都投入军中,准备报效国家。
无奈其时国家对外政策极为积弱,国力又是外强中干。而黄伯涛之流更是只知溜须拍马,奉承上司。而对外打仗却是无用之辈。故此萧猛与蔡刚二人早就看得极不顺眼。
此次赛马萧猛又因一时兴起,杀了军中上将常坤,更是将这常坤的亲叔叔张太尉惹怒,黄伯涛怕丢了顶上这顶乌纱,故此更将萧猛打入死牢之中,即将对其问刑。
这一来,更加激起了萧猛鄙弃之心。那蔡刚与萧猛乃是结义兄弟,听得此讯当然更是二话不说,单身杀进死牢,将萧猛救出。
二人在那禁军之中且战且走,一直打到那骁骑军营中的围墙之下。但最后由于围困他们二人的禁军越来越多,二人虽然都有万福不当之勇,但无奈对方包围的人实在太多,最后并紧紧地逼迫在围墙之下,不得突围而出。
此时那萧猛因在禁军之中已经是吃尽苦头,浑身内外伤势极重。又因与蔡刚二人突围,一番血战之下,已经筋疲力尽,全靠蔡刚护持。
而蔡刚此时也是极为疲累,已经无力突围。好在他手中有一把祖传之宝雕弓,和数十枝羽箭。萧猛箭法天下无双,凭着那箭无虚发的射击,一路射杀禁军名将无数,故此一路护持萧猛至今。
但奈何那口袋中的羽箭越射越少,最后只落得剩下一支。蔡刚心知此箭射完,二人必将被人围住,乱刀砍死不可。故此只得弯弓虚拈箭矢,悬而不发。
禁军中的将士方才被他一路射杀无数名将,端的知道他箭无虚发,故此见他此时只剩得一箭,故又有谁敢前去送死。
一时之间,这些人全都呆在当堂,不敢前去以命相搏。但是此时蔡刚也是强弩之末,眼见围困自己的兵士越来越多,知道此番必死,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就这样,双方足足僵持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尚未分出结果。但却在这危急之刻,外面蓦然飞出二段长索。那长索犹如活物一般,分别捆住萧猛与蔡刚二人,将二人拉出围墙之外。
众军士发一声喊,待得饶过围墙跑到外面。外面早就跑得人影皆无,到哪里又能找到半个人影。故此之下,众人无奈只得匆匆回去复命。
就那萧猛二人的正是那鸠摩智、胡逸之和李西华三人。凭这三人的武功,要入禁军实非难事。但难就难在众人不知禁军大牢在何处,故此寻了半夜也没找到。
后来听到整个禁军犹如炸开锅一般,在东边炸响。所以众人循声观看之下,正好看见众禁军围攻二人。
故此,鸠摩智等人商榷之下,议得此计从围墙外围将二人救出。故此,方有今日与慕容追忆等人的一会。
当下,慕容追忆闻得鸠摩智对二人的介绍,不由得喜出望外。他素知萧摩诃与蔡佑二人都是南北朝时期的盖世猛将,而蔡刚和萧猛又是天资异秉,禀赋极高,实是练武奇才,见得如此人物,又怎能不让人兴奋。
大喜之下,慕容复连连称好。上前就要给二人摸骨称资。
哪知那萧猛倒还好,大概是和慕容追忆较量过一番后,收齐了原有的傲气,任由那慕容复给他摸骨。
而等到慕容复给蔡刚摸骨之后,只见那蔡刚闪身而过道:“我们来此之前,鸠摩智大和尚就对我们说过了,要我兄弟二人加入你们。
我们二人倒也商议过了,与其在这军中不能效力,想要报国却又无门。故此加入你们的队伍学的一身本领,去行侠仗义倒也未尝不可。
但是我们也想看看你们的武功到底高明到了何种地步,方才萧猛和慕容追忆交过手了,虽说二人并没有分出一个上下,但却也证明了追忆小小年纪,有此武功已经非常不俗了。
此番只要在战胜我手中的宝雕弓和我的一箭之射,我也服你。从此以后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你们干,生死不悔如何?
慕容复一听就明白了,他知道二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生平难得服人。但又知道鸠摩智等人武功个个极高,非自己所能抵挡。故此一上来就找了慕容追忆试试身手。
所以,鸠摩智知道这二人的心意,也就阻止了方才自己见慕容追忆和萧猛交手,准备出手阻拦的意图。
慕容复有心要收服这二人,因此眼睛向慕容追忆一扫。慕容追忆鬼精灵一个,早知父亲用意。当下颔首之下,表示应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九十九章 喜收双英】………
那蔡刚见众人答应让他与慕容追忆比武,当下二话不说。当即跑入内室,从自己的房内捧出一把宝雕弓来。
只见那柄长弓外貌古朴,通体漆黑发亮,似是年代极为久远。只是这弓远比一般弓箭巨大,犹如寻常弓箭的两倍一般。
蔡刚来到院中,将那宝雕弓极为恭敬地背在身上,并从箭壶之内抽出一根羽箭。未防箭矢无眼,避免射伤慕容追忆。蔡刚又用棉布将箭头包好,然后退至角落等着慕容追忆入场。
慕容追忆此时早已换上了韦小宝递给他的宝甲,并将之穿戴在外袍里面。见蔡刚一切收拾停当,当下也不怠慢。信步走到场中,距离蔡刚约莫百步位置站定。
然后高呼道:“蔡刚!这可距离可是你的射程范围内?是否还要我在靠近一些。
那蔡刚见慕容追忆所站位置正是自己射程的最佳距离,当下回应道:“如此距离倒也可以。如若你心中害怕,可以再往后退开二十步远?
这两个小孩都一心要将对方折服,而且心机都是极深。知道此番较量并非完全是依靠力量取胜,而更是一场心智与信念的交锋。
所以他们一上来谁也不愿服输,当即在那比武场内已经斗起口来。二人都希望在比武之前通过攻心术取得胜利,使得对方信念动摇,自己则可获取更大的胜算。
当下,二人谁也不服谁;各自走到场中,分两边站立。
那蔡刚从身上恭恭敬敬地取下长弓,左手紧握弓身,犹如怀抱满月一般,右指弯弓搭箭,箭锋直指慕容追忆胸前。
追忆低眉敛目,双眼微阖,目中余光瞧见蔡刚的箭锋已经直指胸膛。他当下感到自己胸口隐隐一痛,只觉对方那箭锋之压力已经瞬间逼至自己胸膛。
慕容追忆心中暗自一惊,心道这蔡刚果然厉害。此时只是箭锋遥指自己胸口,自己就立即感到有一种被东川的感觉,倘若这一箭真的飞来,那自己是否真能招架的住。
其实,他哪里知道这蔡刚从婴儿起就喜欢将那弓箭作为自己的玩具,待到逐渐长大之时,更几乎是练箭成痴,终日价将这套弓箭终日背在身上,连睡觉都是放在自己枕边,犹如爱妻一般珍爱。
如此这般,久而久之,这蔡刚的弓箭之术已然达到极高境界,可以将自己的心念、意志、力量甚至神识完全融入于一箭之中,端的可以做到“箭虽未发,却气已伤人”的境界。
故此那日在校场之中,蔡刚手中虽然只剩一箭,但却足以另仅此剩余的一箭,让上万禁军不敢靠前。盖因这一箭,虽然还是箭在弦上,但这一箭之威却又有谁敢为之等闲!!!
好在蔡刚虽然已经达到箭神合一的境界,但是由于没有练功半点内功,发射全靠蛮力所为。故此还没有完全达到精气神融为一体的境界。
故此慕容追忆虽然为箭意所迫,但却同时易筋经的神奇功效却由此油然而生。在那箭意直指自己胸膛之际,慕容追忆感到自己那种天生的预感又与自己融为一体。
而且那易筋经此时也生出一股奇怪的力量,这股力量居然使自己毫不惊慌,而且能让自己的思绪完完全全静了下来。
慕容追忆犹如老僧入定一般,对周遭事物已经完全没有感觉。
此时他的心意也已经与蔡刚的箭意融为一体,好似那惊天一箭的发射时机全部掌握在自己的心意之间一般。。。
慕容追忆此时已经无惧于蔡刚那一箭,因为他此时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安静的已经使自己完全融入蔡刚的意念之中,只要蔡刚心意一动,他就会有所感应。
只要蔡刚一箭射出,他既可以提前预警得知,以最快的速度闪过那一箭。。。
蔡刚那一箭始终悬而不发,因为他蓦然感觉到对面这个小孩的神奇。这种感觉神奇的可怕,可怕的让他不敢贸然射出这一箭。
因为他突然之间非常担心,担心他那例无虚发的一箭这次是否会落空。倘若此次一旦射空,那么对他的信心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以后再也拿不起这把弓和这支箭了。
蔡刚不禁为之犹豫,他不知道这一箭是射还是不射。
但他依然举着那柄祖传的宝雕弓,他的怀抱宝弓的姿势依旧如此完美无瑕,如此坚如磐石。
而且他拈着的那支羽箭右手依然还是如此沉稳坚定,丝毫没有抖动。
蔡刚的目光依旧是那么坚定,信心十足。但是他的内心已经有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他不确定自己这一射是否能够命中追忆。
所以他只有一直保持这种姿势,等待追忆露出破绽。
这种姿势长期的保持下去是一件非常累人的差事,他需要一个人思想高度集中,体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所以蔡刚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他却还是不敢轻易发出这一箭,因为他输不起。
反观追忆,此时已经极为清楚地了解到蔡刚的窘境。他可以继续这样气定神闲地站下去,因为此时他的体力消耗几乎是零,而蔡刚却耗不起。
蔡刚无奈,他只有咬牙苦撑,因为他输不起。如果这一箭射空,将对他的那例无虚发、无坚不摧的箭道道心会有极为致命的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