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历史-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五)】………

    当干王被从镂空雕花的红漆木门间透进的、正午的明亮阳光灼得终于张开眼皮时,侍立两旁、不停挥着长柄扇的女官,已经不知翻来覆去轮转了多少拨。(看小说到顶点。。)

    他不经意地看了看身边几上、那块珐琅镀金的洋怀表,慢慢地支撑起身体,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女官们顾不得去揉肿胀的眼皮,忙不迭打洗脸水,递热毛巾,捧过痰盂、茶杯,和累累赘赘的衣冠饰物。

    显然是宿醉尚未消散的缘故,干王的肢体略有些不利索,神智也似有些恍惚,以至于几个尚书禀事,他也似听未听地随口敷衍,草草打法了了事。待咽下几口浓茶,眼神里渐渐有了些活力,这才如梦方醒地失声叫道:

    “咦,黄先生何处去了?”

    昨晚他留黄畹连榻共饮,喝到昏天黑地,最后迷迷糊糊地硬拉着黄畹抵足而眠,此刻狼藉的杯盘垢物早已不知何时被女官们收拾干净,黄畹却也不见了踪影。

    “禀千岁,”一个十七八岁、圆脸俊俏的女官操着糯软的丹阳口音禀道:“黄先生天没亮就出府哉,伊关照小妹,千万致意千岁,请千岁勿再费心思寻伊来!”

    “哦?”

    干王不由地一怔,甩开两个左右搀扶女官的纤手,疾步走到门前。正是正午十分,明媚的阳光,照得天井里一篇光亮,一草一木,都显得分外精神。

    他略有些惆怅地望着瓦廊花墙间,那一方湛蓝的天际,良久,轻轻摇了摇头:

    “罢了,本藩原打算携他入京,保封个天燕、天豫之爵呢——祝九妹何在?”

    祝九妹是广西人,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生得玲珑纤巧,聪明伶俐,读过一点书,能写一手好小楷。原本她是天王拨到干王府的女官,干王终于领悟“今上帝圣旨”(1),开始痛改一夫一妻前非的当儿,第一个便提拔她当了王娘,理事、出京,总喜欢带着她,随身伺候着。

    此刻她端了碗吹得不凉不热的瘦肉粥,刚跨出厨房门槛,听得干王唤她,忙把粥碗交给其他女官,快步跑到近前请安:

    “殿下唤九妹有何吩咐?”

    “九妹,昨日本藩与黄先生饮酒,尔一直伺候着,这黄先生席间所言,颇有见识,其中有合天情道理者(2)者极多,尔且找笔墨记下,待本藩空闲时慢慢披览。”

    祝九妹皱着两道弯弯的眉毛,歪着小脑袋想了半天:

    “禀殿下,您跟那黄先生昨日又饮、饮潮水(3)又说话的,闹了四五个时辰,说过得话极多,且殿下金言,多过黄先生数倍,不知殿下要九妹如何记法?”

    干王一愣,旋即挥了挥手:

    “如此便且罢了,约定巳刻起程,如今已未时了呢,吩咐仆射、参护摆队回京罢。”

    此刻的黄畹青衣小帽,正彷徨在苏州城的水巷小街之际。

    他已试了三四个城门,都没能出得去,人家要验腰牌,他没有。

    “失算、失算,早知如此盘查,当初便该央吴文彬吴兄好歹开个挥子才是。”

    一阵锣声响亮,几骑快马驮着黄袄兵将,后面跟着队红衣红巾的太平军圣兵(4),刀枪明亮,一路吆喝着从身边匆匆而过,谁也没向他多看一眼。

    他摸摸小帽下、新长出的头发茬,心头兀自怦怦乱跳,连叫“侥幸”。

    因为近日新长了些头发,这些太平军将士仓促间没顾得上注意他这个“外小”究竟有无腰牌,否则,唉……

    可是,怎么混出城呢?没有腰牌,在城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有,自己这一脑袋头发,在城里固然是救命稻草,一旦出城不留神碰上大清的团练或者散卒,会不会反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他正这样胡思乱想,肩头忽被人重重拍了一记:

    “紫诠,我到处寻你不着,如何却在这城里闲逛!”

    这个拍了他一记肩头的人,自然便是他的族兄王克昌了。

    “嘘——莫再提这个王字!”城东深巷某个富商宅院,一间不大的厢房里,王克昌一本正经地叮嘱着:“天国避讳这个王字,愚兄如今改了姓汪,叫做汪克昌了。”

    黄畹不觉失笑:这下倒好,本来是不出五福的同族兄弟,如今一个姓黄、一个姓汪,成了两姓人了。

    “干王是天王爱弟,进京一月,寸功未立,就封了王,做了军师,让朝中悉从号令呢,便连忠王、英王,都是他封过才封的,”听完黄畹的叙述,王克昌,不,汪克昌不以为然地摇着头:“老弟,你不跟着干王进京,甚有见地,且现在我这住下,改日得暇,让我的上司官荐了你去见忠王荣千岁,那才是不世豪杰呢。”

    “老兄,我若想当这天朝官儿,还跑了作甚!”黄畹苦笑道:“既碰上老兄,那便再好不过,你寻方便,帮我弄个出城挥子,容我回乡还做我的王利宾,那便是老兄天大的恩典了。”

    “你还想回去?”汪克昌上下打量着族弟,仿佛看什么怪物一般:“你还不知道呢?英王(5)大队自扬州到此,如今便打馆在甪直,你那宅子,怕早做了什么燕什么豫的衙馆,你还想回去?”

    黄畹不觉黯然。他早听难民们传说,忠王虽秋毫无犯,英王部下那个黄老虎(6)却着实凶猛,如今家宅被英王大队占住,不知吉凶如何呢。

    见他一脸沮丧,汪克昌安慰地递上杯凉茶:

    “世乱如此,你我弟兄能有个囫囵身子,就算大幸——喝口凉茶缓缓,别想这么多,且现在我这里安身好了,知道么,我的上司,如今已从埌天豫,升作埌天福了。”

    注释:

    1、基督教规定一夫一妻,洪秀全等出于私利改为“大员妻不止”,声称是“今上帝圣旨”;

    2、太平天国把圣经中的语言,以及杨秀清、萧朝贵伪托上帝、耶稣的话,和天王诏旨合并,称为“天情道理”;

    3、因太平天国禁酒,所以酗酒将士常用隐语,把酒称为“潮水”;

    4、圣兵:太平军中最小的职务,就是兵卒;

    5、英王:陈玉成,广西藤县人,从随军幼童逐级因功提升为三十检点、冬官又正丞相、成天侯、成天豫、成天福、成天安、成天义、前军主将又正掌率、钦命文衡又正总裁、英王,在后期为天国武将首席,屡立奇功,1862(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安徽庐州失守,误投苗沛霖,被送往清营,押解途中在河南延津遇害;

    6、黄老虎即骁将黄文金,广西博白人,早年即为上帝教骨干领袖,但官运一直不亨,直到中后期才从承宣进封永忠侯、定南主将擎天义、堵王,勇猛善战,但军纪不严明,所以英王、忠王都对他啧有烦言。天京陷落时守湖州,幼天王、干王都投入他军中,由他保护向江西转移,在昌化白牛岭因伤病故,导致全军无主,很快溃灭。



………【(十六)】………

    黄畹就这样在总统土司的埌天福第(1)中住了下来,起初不习惯,后来慢慢也就差不多习惯了。23Us.com

    这土司原本叫土师的,负责在攻城夺寨时挖地道埋地雷轰塌城墙,也负责修垒筑城、开堑挖壕等一应事务,想当年太平军从广西入湖南郴州,得了一批挖煤开窑的矿工,立了这土师,从武昌到天京,一路之上,不知轰破了多少金城汤池,那时候这“开垄口兄弟”可是将士中的宝贝疙瘩,人人羡慕的英雄好汉,总共两千人的土营里,光旅帅就封了六百多个,那可是信赏必罚的东王在位时候啊。

    “老子便是在郴州入营的老弟兄,想当年咱们土营可是不得了,了不得,东王号令严,全营上下,一律不许饮酒,惟独罗丞相跟咱们土营破戒不问,嘿嘿。”如今这总统苏福一省土营的埌天福陈在田,一个不到三十岁的车轴汉子,每晚点名罢,都会端着个酒碗,醉醺醺地嘟囔着当年的丰功伟绩。

    同屋吃饭的几十个部下眼皮拖着,有的随口敷衍几声,有的干脆只吃饭,不开口。本来么,自打洋炮大盛,这土营的风光也成了明日黄花,往日浩浩荡荡的队伍如今剩得这四五十个官、二三百号兵,冲锋陷阵是再轮不着,倒落得整日在城里修宅子、修望楼,快混到诸匠营(2)一般的地步了,就连好端端的“土师”,也因为避讳,给改作不知所云的“土司”,真可谓威风扫地,哥儿几个哪里还有兴致听这埌天福陈大人的陈芝麻烂骨子?还不如听新来的黄畹黄先生说点儿《三国》、《水浒》来得够劲呢。

    这一日傍晚,草草吃罢晚饭,讲罢道理,连同埌天福在内的一干众人忙把黄畹让到当中坐好,奉上香茶、瓜果,恭恭敬敬地等着他接昨天的茬,讲那段“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

    黄畹大剌剌地坐下,呷一口香茶,扫一眼环坐众人,“宁静致远”的折扇一举,几十双眼睛也登时瞪得溜圆,等着他拍扇开书。

    黄畹手悬半空,却不拍落,双目灼灼,不时瞥一眼埌天福手中那只酒壶。埌天豫恋恋不舍地抚了酒壶半晌,又使劲灌了一大口,这才恋恋不舍地起身,将壶撂在黄畹面前的条案上。

    黄畹长笑一声,抄起酒壶,一饮而尽,“啪”地一拍折扇:

    “上回书说到赵云赵子龙……”

    他刚开了个头,却见众人一片耸动,纷纷离座跪了下去。

    四个红衣小童打着扇子,簇拥着一个五短身材的黄衣汉子施施然走了近来,黄畹识得这矮子,正是前番带兵进甪直镇的总理苏福省民务、逢天安刘肇钧。

    这刘肇钧哈哈笑着,不住摆着手:

    “兄弟们起来,起来,莫这般见外,倒叫老兄我不好意思了。”

    “大人荣升义爵,小弟等未曾备礼虔贺,着实惭愧得很。可大人也晓得我们土司是个穷馆子(3),还望您大人大量,恕罪则个。”

    见埌天福一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