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历史-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足浑後怒气兀自不止,正待开口,慕容俊突然说话了:

    “此话当真?”

    “卑职怎敢欺君?吴王妃不过旦夕之命罢了。”

    慕容俊的脸上突然绽出一丝笑意:

    “你下去罢。”

    可足浑後惊奇地望著慕容俊,好不容易等到诏狱医令的身影消失,正欲开口询问,慕容俊却又先说话了:

    “快去把你那个宝贝妹妹找来,就说姐夫不怪她!”他的脸上居然春色洋溢。

    顿了一顿,他提高嗓门传了一道诏谕:

    “赦吴国典书令高弼,便殿召见。”

    段氏死了。

    一个在诏狱里关了多日、被百般拷问“巫蛊”大逆,却又始终不曾招供的柔弱女人,油尽灯枯,本来就是必然的结局。

    能死在自家床上,丈夫怀中,儿子们泪眼前,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所以她走得时候,脸上居然还带著笑意。

    床边,慕容令、慕容宝的哭声,在夜色中传出很远很远。

    “姐姐!姐姐!”一个小女孩一声又一声地哭叫著,却永远没有应答。她是段纭,段氏最小的妹妹,刚刚从龙城的段家赶来。

    慕容垂没有哭,他慢慢走到院中,一拳又一拳,狠狠打在树上,皮开血出,骨节绽露,他却浑如不觉。

    段矜走过来,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

    慕容垂回过头来望著她。她的眉眼音容,宛然是当年的妻子。心中一酸,两行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段矜刚才背著大家早已哭了几场,此刻却拼命忍住眼泪,想安慰慕容垂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姐姐一定不想看见你这样……”

    她的脸突然红了。

    “我……我不行了,孩子、孩子和你都需要人照顾,我的、我的妹妹年纪虽小,却、却很懂事,你们、你们一定要……”

    这是段氏的遗言。

    不但如此,她还挣扎著坐起,看著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在窗前交拜,喝令著一双儿子跪在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段矜面前叫了“母亲”,才安祥地合上了双眼。

    慕容垂不知在想什麽,神情忽阴忽晴。

    慕容令已换上了孝服,快步近前:

    “吴王府属官们都来吊唁,父王要不要……”

    慕容垂点点头,擦干眼泪,大步走了出去。

    “……母亲、母亲也先去歇一歇吧。”

    段矜陡地回头,一双泪眼中,望见慕容令悲伤而真诚的脸庞。

    悲伤是最沈重的,葬礼却是最简略的,当然,这是对於吴王这样的大人物而言。

    不是不想隆重,只不过段氏自出诏狱,病死家中,总不便大事铺张,引来後患。

    来吊唁朝官和诸王都吃了闭门羹,他们知道,吴王是不想连累同僚和族人。

    送葬归来,紧接著便是慕容垂和段矜的婚礼。

    虽然鲜卑人家没有汉人那麽多规矩,可是丧中成婚,总是有些别扭。然而,这也是故去的段氏的遗命。

    这样的婚礼当然不会有多少喜气,多少笑声;当然更不便邀请什麽宾客。因此坐中除了两家在邺城的血亲,就只有兰家兄弟和高泰这些心腹部属了,因为反正不事宾朋,所以家人们索性连大门都关得紧紧的。

    高泰是赞礼,他尽量做出一脸喜气,努力履行赞礼应该履行的一应程式。

    虽然气氛压抑了些,但望著这一对新人,厅上的每个人都默默地想:“以後一定会很好的。”

    新人已经交拜了站起,高泰清了清嗓子,正要喊出最後一句台词:“礼成!”

    “圣旨下!”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鼓乐声。

    高泰本能地跳了出去:那传诏的声音,是他久系诏狱的哥哥高弼的。

    圣旨是两道,一道是吊唁故吴王妃段氏的,巫蛊等事,一概未提;

    另一道,却是天子赐婚,以可足浑後妹长安君,嫁与吴王为妃。

    厅中人众登时一片骚然,高泰几乎气得昏过去:

    “哥哥,你怎麽能……”

    高弼苦笑一声:

    “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可是此次祸事这麽大,天子如此行事,至少……”

    他没有说下去,也没必要说下去,大家都明白,巫蛊的麻烦,不是那麽容易了结的。

    再说,也来不及说下去了,天街遥遥,大队仪仗鼓乐而来,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队伍中人个个披红挂彩,腰间却系著白带,对对宫仪,簇拥著一乘花车,队伍前二人肩舆,端坐一个满面病容的朝服老者,却是久不出府的东海王慕容恪。他的身後,或马或车,尽是王公高官。

    围观的百姓看见东海王,纷纷欢呼起来:“东海王无恙!”

    吴王紧前几步,拉住东海王的手:“兄长,我……”

    慕容恪轻轻叹了口气:

    “贤弟莫怪我,愚兄主此婚,非是与贤弟和故去的弟妹为难,实在是为社稷惜吴王啊。若贤弟不能释可足浑之憾,解主公之疑,终不得为大用,贤弟纵不为身惜,愚兄怎能不为燕国江山爱惜贤良啊!”

    慕容垂默然,左右官宦属员,无不暗暗点头,却又个个忍不住回头,看著厅里兀自婚装、背门而立的段矜,眼中都有不忍之色。

    段矜突然转过身,慢慢地走到花车前,慢慢地跪下:

    “贱妾段氏,恭迎新人下车。”

    皇帝赐婚,当然不同。王府上下里外,都披上一层喜色。

    可家人们的神色都有些黯然,慕容令不待礼成,便打马出城,说是射猎去了;慕容宝虽然还坐著,却只是默无一言,只管吃喝;段纭更是早早地被姐姐段矜拉去了自己的房间。

    慕容垂也想跟去,但被段矜拦住了:

    “姐姐和我都为的是殿下的前程……”她似乎想笑给慕容垂看,却终究哭了出来,但她一边哭,一边还是坚决地把慕容垂推开,推向正房的方向。

    长安君正坐在正房中出神。她是不是正在想著那一天,自己怯生生地去皇宫听罪,却得到这样的喜讯时,那又喜又羞的情景?

    房中很素净,刚才她已经吩咐陪嫁的侍女们把屋里的花红都去掉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性情中人,有些感情,不会这麽快淡去的。

    门开了,慕容垂慢慢走了进来。

    长安君心中澎湃,却强自按捺,只微动了一下身子。

    可是半晌,慕容垂并没有过来,偷眼望去,他正伏几拄臂,凝神看书,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更没有向床头的她望上哪怕一眼。

    她心中不免有些气恼,又有些发酸:她刚才已经大致听说了段家姐妹的事情。

    她忽地站起来,却又很快坐了下去。

    “只要他不出去,也不让我出去,就……”想到这里,她居然笑出声来。

    这一夜,他们谁也没有走出屋门。

    数月後,吴王进号为使持节,却被远派辽东,都督龙城诸军事,兼摄平州刺史。



………【第一部 吴王 第四章 职责】………

    建康,东府城。(看小说到顶点。。)

    荀羡病了,病得很重。

    几万大军北上,却只回来数千人。虽然按照门阀旧例,对他的惩戒不过贬号罚俸而已,但孤儿寡母,怨泪盈天,却令他日夜不安,终於一病不起,被从下邳抬回了京城。

    朱序和沈劲坐在榻边,心情起伏,却不知说什麽是好。

    荀羡强打精神,吃力地张口道:

    “淮北、淮北军情……”

    “郗昙大人已命诸葛攸率两万出石门入河渚,进展甚速。”朱序赶紧言道。

    “慕容垂,慕容垂……”说起这个名字,荀羡的脸色不觉变得更加惨淡。

    “燕主已调慕容垂往辽东,山东一境,已无此人旗号。”

    荀羡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伴著更多的疲色。

    朱序和沈劲对望一眼,一齐轻声告退。

    “此次北中郎将用兵,胜算几何?”朱序回头看著沈劲。朱雀航边,野花正开得茂盛。

    “诸葛攸为人谨懦,行军不敢离河道30里,逆水讨贼,转饷千里,实在胜算不大。”沈劲苦笑著,用甘蔗敲打著马鞍。“再说,那位北中郎将郗昙大人门望倒是高的,可是比起荀羡大人,也不过半斤八两罢了。”

    朱序默然点头,长叹了一声:“桓征西表请大举出兵,分取河南山东,所派督军,却是西中郎将。”

    西中郎将谢万,是个傲慢自高、不娴军务的高门书生,他的哥哥,自己的好友谢安曾经亲自写信给桓温和谢万,劝阻这项任命,却根本无人理会。

    桓温自从征秦败归後,举措乖张不测,他隐隐觉得,朝中会有什麽大事发生。

    太阳渐渐地西沈,燕子归巢,炊烟嫋嫋,不知何处的女孩儿,伊呀唱起俚歌来。

    沈劲入神地听著,不觉叹道:“如此河山,忍教胡人饮马至此!”

    朱序是北人,不明唱词,只见沈劲神色凛然,不觉心头一热:

    “在下明日便赴襄阳任上,只是将军此番立功最多,却不得升赏,不免……”望著沈劲一点点低下的头,朱序再也说不下去了:家门,又是家门所累,朝廷用人看家门,不用人也看家门,唉!

    “燕主猜忌慕容垂,让他远赴辽东,中原燕兵,并无大将主持,东边我军虽不能取胜,却还不至有丧土之虞,倒是西边的秦人,狼子野心,志不在小,大人守襄阳,倒要小心了。”沈劲望著木棚上的旌旗,口中喃喃不止。

    朱序点了点头:“刘牢之受命招募北方流亡,在京口建北府军,将军何不……”

    “多谢,不过不必了,在下倒要让朝廷里的大人们看看,吴下男儿,也自有破虏杀敌的好汉!”沈劲使劲把甘蔗抛入河中,砰地一声,激起一大朵水花来。

    平州。吴王官署後宅。

    慕容垂坐在正中,面色凝重。王妃长安君、侧妃段矜,神色都很不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