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历史-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血案结束了,凶手消失了,凶枪没收了,但弗吉尼亚的枪声远未停歇,因为枪手虽逝,枪案虽结,促使那根本来应敲向电脑键盘的手指去扣响枪机的某些氛围、某些思想、某些习惯,都依然故我,谁又能保证,同样的土壤里,不会生出又一株疯狂的颠茄来?



………【要让知识成为武器和财富】………

    据中国教育部透露,中国文盲总数在过去几年不降反升,总数已达1。16亿,占世界文盲总数11。3%,居世界第二位,比2000年的0。87亿多出3000万。

    对此教育部官员忧心忡忡,许多有识之士也牵肠挂肚,正多方奔走鼓呼,一方面争取更多官方、民间经费,另一方面苦口婆心、千方百计,想把失学孩子们拉回课堂。

    他们的用心和努力值得赞赏和效仿,但愚以为,这些努力并未触及失学问题的要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一组数字颇耐人寻味:经济较落后的西部仅有文盲4000万左右,而相对发达得多的东部却高达7000多万,仅山东一省就达963万之多。笔者一位朋友在东南沿海某省任教,据她的说法,经常逃学、旷课,或者即使来上课也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家境殷实甚至豪富的。笔者自己的亲戚中也有明明负担得起学费,却硬把孩子从学校拉回来的事例。

    按照一位熟识的乡村小学校长话说,十几年前在他们那里,生活水平更低,许多孩子连鞋都没有,一天只吃早、中两顿饭,但他们还是不辞辛苦、不惜工本地努力学习,努力升学,他们的家长也毫无怨言地支持,甚至把从晚自修课堂溜回家帮忙干农活的孩子赶回学堂。可如今情形正相反,生活水平高了,口袋里钱包鼓了,高考也不像过去那样的高门槛、高淘汰,可许多学生无心向学,他们的家长也常常把学生拉回家,推到大城市打工或经商。

    原因很简单:以前农村子弟考上大学就能“农转非”,并且凭借学校分配得到不错的工作,对于生活状况艰难的农村家庭是很具吸引力的,许多县中的老课桌上,至今留有当年孩子们刻下的“别忘了你还是农村户口”字样就是明证。再追溯上去,从唐代到清代、民国,农村的条件更差,但仍有许多家庭千方百计供孩子读书,许多孩子皓首穷经,发愤苦读,也是因为读书就可以参加科举,科举成功就可以改变自己和全家的命运。

    由此不难看出,在通常情况下,知识只有成为武器——可以改变命运——和财富——可以获得更好生活——时,才会被广泛重视,争相追求,人都是世俗的,脱离命运、脱离生活,单纯讲什么知识,讲什么扫盲率、入学率,是很难引起清贫的普通农村家庭共鸣的。

    近年来,高等院校就学费用越来越贵,在许多地方已经相当于一个农户几年的总收入,而大学毕业生却越来越不值钱,就业难,找到工作后收入也并不理想,对于普通农民家庭而言,供养一个大学生足以让全家倾家荡产,但孩子上了大学后不但无法改变全家命运,反倒可能让家里变得更穷,而且读大学的孩子在经济回报上往往比不过辍学打工的孩子,这必然导致“读书无用论”的回潮,导致很多家庭明明供得起,也不让孩子在读书这条“没用”的路上走远。

    不但如此,当前的中小学、尤其农村中小学教育严重与社会、实际脱节,孩子们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回家根本派不上用场,这和当年扫盲时“不当睁眼瞎,要做明白人”的、发自内心的愿望和需求反差强烈。在家长们看来,孩子上学后学的那些东西,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换饭吃,反倒变得不农不工,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还不如不读得好。

    中国需要知识,农村更需要文化和人才,但当前的教育现实却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于是令人痛心的现象不断重演:一方面许多志愿者为贫困地区助学殚精竭虑,另一方面许多家长和孩子却不领情,不配合。

    能怪他们么?他们需要知识,但更需要用得上的知识;他们需要文化,但更希望文化能更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命运。

    要让知识成为农村贫困户的武器和财富,惟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文盲率上升的危险趋势。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确保海外战略资源开发安全】………

    4月24日发生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埃塞-索马里边境附近欧加登地区长达50分钟的血腥惨剧,让中国工人付出9死1伤7人被抓走的空前损失,也为沉浸在中国全球战略资源版图扩张喜悦中的国人敲响了警钟。

    欧加登地区传统居民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拉伯人,传统上为索马里的一部分,1897年,列强瓜分索马里,这块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归意大利,二战中意大利战败,才辗转归入埃塞俄比亚版图,但1960年独立的索马里同样把欧加登归为自己国土,索马里国旗上的白色五角星,其中一角正象征欧加登。40多年来,两国政权虽多次更迭,但在欧加登问题上却从不相让,1964、1977年更两次酿成两国间全面战争,并积怨至今。这块居住着索马里人的埃塞领土交通不便,沼泽密布,当地的“欧加登民族解放阵线”等极端组织和索马里境内教派武装联系密切,暴力活动从未停止;近年来在索马里崛起、并与“基地”等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有关的教派武装“伊斯兰法庭联盟”更从未放弃对这里的渗透和觊觎,吞并欧加登,成立包括欧加登在内的“大索马里兰国”,一直是这些武装公开的纲领。

    从惨案发生后国内媒体和有关方面迅速出炉的各类分析文章不难看出,上面这些因素并不是什么很难了解的机密,而是稍加留意即能大体了解的常识;非但如此,今年一月,埃塞俄比亚军从欧加登地区越境出击,帮助索马里临时政府打击伊斯兰法庭联盟,战火至今仍在燃烧,这一战事刚刚发生且国内做了大量报道,了解、分析更非难事。

    由上可见,欧加登地区是集国家间领土冲突、民族冲突、国际恐怖主义和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热点于一身的高度不安全地带,说它是战区也丝毫不过分,在这样的地区贸然投入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展开商业性勘探、开采工作,有关方面事先评估过风险的级别么?如果他们是因不了解前面的一切而拍板,这样的前期准备该打多少分?若了解了仍如此决策,则他们将宝贵的同胞生命置于何地?

    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需大量、稳定的石油等国际战略资源作保证,在此背景下,有关企业甘冒风险也要尝试、有关主管部门明知存在风险也要默许或鼓励,从动机上可以理解,但姑不论生命和资源的价值孰轻孰重,问题在于,这种火中取栗的冒险,真能换来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可控的利润收益么?

    近几年来,在尼日利亚三角洲,在巴基斯坦,在苏丹,在其它一些热点地区,中国前去投资开发石油和其它战略矿藏的公司多次遇到爆炸、抢劫等恶性事件,员工被绑架、被杀害也不止一回,应该看到,在那些社会秩序不稳定的热点地区,中国有关企业的勘探、开发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资源供应的稳定性根本无法保证,有些地方付出了重大代价,却迟迟不能投产。此番欧加登地区的血案,包括中国工人在内的死难者高达74人,数百袭击者动用重武器肆虐近1小时,而埃塞军队却迟迟不能到位,可以说,这实际上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针对埃塞政府的战斗行动,是这个热点地区持续战争行为的一环,在这样一个战争环境里,正常的石油作业,在目前的保护措施下是根本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火中取栗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事,既烫了手指、又拿不到栗子,则更毫无意义。

    海外战略资源要开发,中国公民的安全也要确保,在这种局面下,能作的选择无非就是两个。

    一是加强对被开发国家及所开发地区的预研工作,认真调查、科学评估、慎重决策,做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远离高危地带,既保证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又确保开发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用国家的力量保护在热点地区从事战略资源开发的中国公司和公民。美国、法国甚至一些新兴国家同样面临中国面临的问题,比如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就每每受到威胁,每当威胁来临,他们的政府总是会采取果断的政治、外交手段,甚至不惜亲自诉诸武力维护自身利益。剔除霸权主义的因素,必须承认,在危机四伏的热点地区投资、勘探、开发战略资源,没有这样的保护,后果是很难预料的,此次埃塞俄比亚发生的血案,不再次无情地揭示了这一现实么?

    不管愿意与否,今天的中国已拥有全球利益,海外战略资源的开发,则是这一全球利益中极重要的一环。必须从战略高度确保这一开发的安全,这不仅是为了同胞的生命,同样是为了国家战略资源供应的稳定确保,和相关企业经济利益的不受损失。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确保海外战略资源开发安全】………

    4月24日发生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埃塞-索马里边境附近欧加登地区长达50分钟的血腥惨剧,让中国工人付出9死1伤7人被抓走的空前损失,也为沉浸在中国全球战略资源版图扩张喜悦中的国人敲响了警钟。

    欧加登地区传统居民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拉伯人,传统上为索马里的一部分,1897年,列强瓜分索马里,这块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归意大利,二战中意大利战败,才辗转归入埃塞俄比亚版图,但1960年独立的索马里同样把欧加登归为自己国土,索马里国旗上的白色五角星,其中一角正象征欧加登。40多年来,两国政权虽多次更迭,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