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眼看见葫芦背着小葱,急忙过来问道:“小葱这是咋了?”
待听说叫蛇咬了,吓了一跳,不禁责备地看着男娃子们:“你们这许多人跟着,咋还让小葱给蛇咬了?淼淼,你没啥事吧?”
秦淼笑道:“刘奶奶,我没事。师姐也没事了。”
小葱也点头道:“是我自个淘气,踩了那蛇一脚,不关他们的事。”
板栗则问道:“刘奶奶,我爹跟爷爷他们都还没回来?”
刘婆子示意葫芦赶紧背小葱进去,一边答道:“还没哩。井儿爹和大哥也跟去了。如今忙着收庄稼,收完了有的卖,有的进仓,一刻不得闲。这边忙完了,又该去山上收橡子果儿了,还有木耳。怕是一直要到入冬,才得闲儿,那时又该要杀猪杀鸡,作坊又该忙了。”
板栗便道:“我下午也带人去帮忙。”
第058章 吃药
刘婆子见惯了的,也不说“你小娃儿别管那么多”之类的话,点点头,又叫刘井儿跟他一块去。
进了院子,她对着倒座房东屋那边喊道:“黑皮媳妇,黑皮媳妇!”
一个面色白净的小媳妇从东偏房出来,问道:“娘,啥事?”
刘婆子指着刚进垂花门的葫芦他们道:“小葱叫蛇咬了,你去瞅瞅,有事就帮把手。葡萄家去吃饭了,小喜也不在,就剩了些丫头们,太太身子重,别吓了她。我一会也过去。”
黑皮媳妇忙答应了一声,回头嘱咐小丫头看好奶娃儿,便也跟着进二门去了。
三进院的东厢,小葱躺在一张挂着浅粉色纱帐的暗红雕花架子床上,对坐在床前椅子上的郑氏赔笑道:“娘,我都没事了。这么折腾一回,我也算得了个教训,往后上山就更谨慎了。娘瞧,这亏也不是白吃的。”
郑氏眉毛跳了跳,道:“这么说,你叫蛇咬了一口,还是好事了?真是走运哩!”
红椒和紫茄听了,都笑出声来,一旁的刘蝉儿跟秦淼也捂嘴偷笑。
小草忙着帮姑娘换衣裳擦脸,绿叶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刘蝉儿帮小葱正了正身后的靠背枕头,对她道:“就要吃饭了。小葱姐姐你先靠一会,吃完饭再睡觉。”
小葱点头。
一时丫头们忙完出去了,山芋、青莲和香荽便过来,趴在床沿上看大姐姐。
香荽看着小葱包扎的肥厚的足踝,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抬头对小葱道:“大姐姐,那蛇准饿了。”
小葱奇道:“你咋晓得它饿了哩?”
香荽道:“它要不是饿了,咋咬住你腿舍不得松口哩?肯定是想着,好容易咬着一样东西,不啃下点肉来,太吃亏了。”
小女娃们忍俊不禁,房里叽叽呱呱笑声一片。
小葱眼前浮现那红斑纹蛇挂在足踝上的情形,不禁心里一哆嗦,忙道:“它可没咬我的肉,就咬了个牙齿印。”
红椒对妹妹道:“你咋晓得那蛇是怕吃亏?”
香荽懵懂地眨巴了两下眼睛,点点头道:“我那天跟人比划水,都划不动了,我想着那银子,我就又有劲儿了。”
众人再次大笑,郑氏瞅着小闺女乐道:“跟你黄豆表哥一样,就是个小财迷。”
紫茄对香荽道:“香荽,哥哥们都说,那红麻子就是那个脾气,惹火了它,咬住东西不肯松的,不是饿了。”
香荽糊涂了,她小脑袋想不出,那蛇不为吃肉不为银子,费那劲儿咬人干啥哩?真是蠢,果然就被抓住了。
秦涛也挤过来,听山芋问大姐姐,蛇咬了是不是很疼。
小葱故意做出柔弱的模样,说可疼了,还说这么躺在床上,不能出去玩,实在闷人。
山芋就表示,他带香荽他们就在这陪大姐姐说话,不到外面玩了。
秦涛忙也安慰小葱道:“二师姐,你别着急,多吃些药就好了。我家好多药,你想吃多少有多少。等会叫个人上我家去拿一箱子来。”想想又加上一句,“再搬一袋子。”
平时,那些药粉、药丸都是用小瓷瓶和小罐子装着,然后再排列整整齐齐地搁木箱里,晒干的药材则另用各式各样的器具装。
刘蝉儿听得呆了,小葱跟秦淼同时大叫:“秦涛!”
秦涛被吓了一跳,一脸无辜地看着两个姐姐:生病了、受伤了,不得吃药?他就算怕苦,也是不敢不吃药的,不吃药怎能好呢?二师姐刚才还说躺在床上闷呢。
郑氏强忍抓住这娃儿暴打的冲动,将这小子拖到跟前,打叠起一万分耐心低头问道:“你说,生病是不是很倒霉?”
秦涛连连点头。
郑氏就道:“所以,你就算是好心,也不能让姐姐吃许多药,那就好比让她更倒霉。你该说‘吃一两剂药就好了’,这样人家听了才高兴。更不能客客气气地跟人说‘没事就来我家看病’。那也是咒人家生病,咒人家倒霉,人家听了会不高兴的。”
秦涛眨眨眼睛,疑惑地问道:“要是吃一两剂药不得好呢?”
他上一回受了凉,可是喝了三天的苦汤药呢。
郑氏咬牙道:“那也要这么说。她听了心里一高兴,就能好得快了;要是像你说的,吃许多药才能好,她想想心里就难受,那就更不得好了。你只要想法子让姐姐高兴就成了。”
秦涛大力点头,表示受教了,道:“我晓得了,就是哄人!我那时候生病,我娘哄我,说喝了这碗药,就能好,就再也不用喝了,我就闭着眼睛喝了。到了明天,娘又端了药来,跟我保证是最后一碗,我又哭着闭着眼睛喝了。又到了明天,我又喝了最后一碗。娘一直哄我,我喝了许多最后一碗药才好。”
众人实在憋不住,笑得东倒西歪。
这时,刘婆子进来,陪着说笑几句,又对小葱道:“我瞅见樱桃把蛇给炖上了,晚上也是一碗汤,让你喝了解解气。”
接着,又有人来喊吃饭,于是郑氏留下小草陪小葱,带着众人出去吃饭,另让人把饭菜给小葱送进房来。
等张大栓父子跟张老太太回来,又都去看了一遍小葱,问了无事后,方才放心。
张老太太还说,往后再也不准她跟男娃子一样出去野了。
吃过饭,女娃儿都去了后面陪小葱,板栗他们则跟长辈聚在正屋说闲话。
郑氏问张槐,山前那四百亩地的庄稼收了多少。
张槐道:“花生收完了,还剩下山芋、葵花,还有些晚黄豆跟玉米,还有就是辣椒了。估摸着再有两天就差不多了。”
又劝她不要操心,“虽说你生了他们兄妹好几个,也不能大意了。只管在家好好养身子,凡事都有我跟爹,板栗不是也能帮把手了么!”
张老太太道:“我不就是这么跟她说。啥东西也没人重要。你好好地把这娃儿给生下来,我才能睡个安稳觉。”
郑氏倒不好意思起来,对张老太太道:“娘,你不要想那么多。我能吃能喝,好的很。”
板栗跟葫芦说,他们已经叫了佃户的娃儿,下午去地里帮忙秋收。
张槐点点头道:“你们去了也好。你爷爷跟我都有旁的事,不能在那照应。虽说王忠安排了人,家里也该去个人看看。”
第059章 不慈
郑氏惦记地里庄稼,因为那块地是她名下的,甚至那上万亩山林及各种出产、一百亩养鸡的竹林等,也都是她的,其资财占了张家产业的一半。
只除了那些木耳场子、田上酒家、山野斋、腊味作坊并云州新置办的林地是公中的。
并非郑家豪富,当年给闺女陪嫁了许多嫁妆,这些都是郑氏经营起来的,连张家和郑家的发家,她也是功不可没。
如今,她的产业由王忠和葡萄两口子打理,除账目郑氏要亲自过目外,外事大多由张槐代监管,后又渐渐移交给板栗。
山前的四百亩地是跟大片荒山当年一块买下的,为的就是出入方便。十年,如今,荒山变茂林,荒地也已经变熟地,种满了玉米、黄豆等庄稼。
午后,山芋地里一片忙碌,挑山芋藤的,挖山芋的,捡山芋的,连和小娃儿都没闲着,不时有汉子将成担的山芋挑去库房——竹园边的溶洞里存放。
山芋垄沟里套种了葵花,一根根葵花被砍倒,小簸箩似的葵花盘子也是装了一篓又一篓,葵花秆则捆起来竖在地头埂,等晒干了再弄当柴烧。
板栗跟葫芦等人在地里来回照看张罗。
让私塾读书的娃儿于春耕秋收的季节下地劳作,是张家特意向夫子要求的,一来可让他们挣些工钱补贴家用;二来也是教导他们重视农耕的意思,便是张郑两家的娃儿也都跟着出来一块干活。
板栗正掰开一个大葵花盘子让葫芦看,说今年的葵花不大好,瘪子多,就听一阵骂声传来。
只见山芋地里,一个脑后梳圆髻的村婆子扭住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娃耳朵,恶狠狠地骂道小**,金宝才这点大,就带他出来干活,莫不是你心野,自个想出来疯吧?偷懒,让弟弟挖山芋,真是丧门星养出来黑心烂肝的下溅。你瞧瞧——金宝这脚,淌了一碗血哩!要是化脓了,老娘一脚把你肠子踹出来。”
小女娃纤细瘦弱,面色有些发黄,头上胡乱扎了两根细辫子,身上桃红衣裤也已经洗的发白,比水红还浅。
她被子揪住耳朵,吃痛之下,不自觉就用双手去护耳朵。
那婆子见了,又伸出另一只手,用指甲掐住那小手背上的皮,只捻了一点儿,然后旋转扭动。
小女娃疼得直掉泪,却不敢大声哭,只小声啜泣。
两人脚边的垄沟里,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娃,正捂着脚背哭。原来,他刚才用小锄头刨山芋的时候,不锄到脚背上了,铲翻了一大块皮,正流血。
他看见子扭耳朵,哭得更大声了,也不知是脚疼,还是为挨打哭。
板栗见了这情形,心里窜出一把火,但他旋即收回目光,跟没看见一样,继续跟葫芦,暗地里却对冬子做了个手势。
葫芦也不理,淡然对他道想是夏天雨水多了的缘故。能有收的就不了。我瞧山芋也减产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另一边走去。
身后那婆子又嚷道留你在家也是吃白食,还不如卖了得几两银子。老娘明儿就喊人牙子来卖了你。”
她一边骂一边斜眼偷偷瞟向板栗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