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槐点头道:“你别问,叫敬文去问。要是不答应。也不至于伤了脸面和气。”
山芋见大家这样,生气了,自尊受伤了。
他站起身,赌气道:“怎么慕棋就看不上我了?慕棋说了。她最会看人的,嫁给我准没错。哼,她还说,我们家数我最实诚,将来对媳妇肯定好;换了南瓜、花生、玉米和大苞谷,那可就说不准了。学问好的,通常一肚子拐,我这样的最牢靠。她还说,她爹娘也常在家夸我呢。”
众人都听呆了。
这么说,慕棋已经答应他了?
这时,南瓜等人从后堂涌出来,一齐抗议。
南瓜道:“二哥,有你这样的么?慕棋中意你,也犯不着踩我们兄弟几个。怎见得我们将来就对媳妇不好?这话传出去,还有人肯嫁我么!”
会试放榜,他高中第十名,正春风得意。再者,他私心里觉得慕棋的话用在大苞谷、花生和玉米身上还差不多,他可是温润如玉的君子,无论谁家女儿嫁了他,都是想不到的福气。
花生也大叫道:“对!她自己狡猾狡猾的,还嫌我们不实诚。我说二哥,你不能娶她,这丫头一肚子鬼心眼,回头你肯定被她管得死死的。”
山芋冲口道:“我乐意!”
花生哑然,众人大笑。
玉米也不满道:“我可就一个媳妇,还没娶回家呢。我又没像有些人一样,弄两个媳妇搁在家,还弄许多猫狗,慕棋凭什么说我?”
大苞谷立即瞪他道:“你这是说我呢?我怎么了?我不就有两个媳妇吗?碍着你们什么事了?就说我不够实诚。我觉得我们家数我最实诚。”
众兄弟哗然起哄,一齐鄙视他。
板栗大喝道:“都别吵了!”
看向张槐和郑氏:“爹,娘,这怎么办?”
郑氏和张槐相视一笑,道:“怎么办?我跟你爹亲自上李家去求亲!”转向张老太太,“娘也去。”
只要慕棋愿意,按李家二老的性格,这门亲算差不离了。
张老太太眉开眼笑地说道:“好,好!慕棋好!我喜欢那女娃。哎哟山芋,你咋不早说哩?这么大的好事,早些说,没准早帮你把媳妇娶回来了。”
山芋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道:“她叫我安心大考。虽然不一定非要我中进士,但要是考中了,也体面不是。”
他本来是要等会试过后跟爹娘说的。
谁知选妃一结束,妹妹们都要出嫁,他身为年纪长的哥哥,却被晾在一旁,着实难堪。若没有人选就罢了,现已经选好了,还等什么,因此才跳了出来。
众人便喜气洋洋地商讨起来。
为何这么高兴?
刚才说的都是嫁女,忙一场,连人带嫁妆都送别人家去了;娶媳妇就不同了,那是连人带嫁妆抬进门来,当然高兴了。
第642章 果蔬争辉
因为山芋插了这一段,众人将他的亲事也列为当务之急,就算不跟妹妹们挤在一块,最迟也不能比大苞谷成亲的日子迟。
板栗掰着指头数了数:“先绿菠,再红椒,再香荽,再……山芋,再大苞谷……还有谁?”转向南瓜,“南瓜,你有没有中意的媳妇,趁早说出来。一只鸡是养,一群鸡也是养,横竖咱们今年就忙这事了。”
大苞谷抢着道:“三哥就是有,也先缓缓。这几桩亲事办下来,还不把咱累死了。我倒想缓缓,就是不行。”
南瓜笑而不语。
谁知小葱插话道:“不成!真要是定了慕棋,山芋的亲事也得赶快。”
张槐忙问为何。
小葱便解释了一番。
原来,她和李敬文已经定于三月底去往漠西任上。他们夫妻一走,李敬武又不在京城,她公婆住不惯,必定要回清南村,那这亲事怎么办?
无论是凭她公婆在京发嫁小姑子,还是等回清南村再发嫁,都麻烦,都不如趁她和李敬文在的时候发嫁来的妥当,因为两人这一去,没个三年五载回不来。
板栗惊倒,叫道:“照你这么说,那岂不是山芋的亲事比香荽还要急?”
小葱重重点头。
板栗哀嚎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张槐踢了他一脚,骂道:“大好的喜事,叫你说得跟什么似的。”转向小葱,“你和敬文不能晚些时候走?等六月再走也不迟。再不然,敬文先走,你生完了孩子再走。你这样去了漠西,我跟你娘也不放心。”
众人纷纷道是。
小葱垂下眼睑,道:“爹,朝廷的事,哪能徇私呢。你闺女要是没做将军,凭他怎么样都行;既做了女将军,就不能让人说闲话。我自己就是大夫。我如今也收了几个弟子。到哪生孩子都不怕。”
很奇怪。板栗没有挽留妹妹,而是帮着说话:“爹,娘,小葱是咱大靖独一无二的女将军,不能让人说闲话。三月底走就三月底走。山芋的事赶一赶,也不是来不及。生孩子么,等小葱怀到六七个月的时候,咱们再派人去伺候。”
郑氏满心不情愿,也没法子。
张槐直咧嘴,对张杨道:“这要忙成什么样?”
张杨笑道:“只好偏劳大哥了。我衙门里还不能丢下不管。”
张老太太拍手道:“这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板栗媳妇偏也怀了身子,帮不上忙;我又老了。也不中用;杨子媳妇倒能帮忙,就是身子也不大好,这下全指望槐子和菊花了。”
板栗忙道:“瞧奶奶这话说的,我们都不算人么?你孙子我指挥千军万马的,办这点事还不容易。”又指向南瓜兄妹,“还有他们呢!养了这么大,白费了许多粮食。这会子都要拉出来用。再说了,等紫茄嫁完了,小舅舅也娶亲了,外婆一家也能过来帮忙。”
郑氏点头道:“不错。趁着这机会,山芋、南瓜、花生、玉米、大苞谷,还有她们姊妹,都不能闲着。等下我们把事情归拢归拢,按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分派,各人领一样事。办好了有奖。办砸了全家通报,叫他丢人!”
南瓜听了还没怎么样,花生等人跃跃欲试,又是笑又是叫,嚷嚷不停。
小苞谷忙问道:“娘,我做什么?”
郑氏道:“你的责任尤其重大。你想,家里这一忙起来,你那些侄儿外甥们都没人管了,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事。你的任务就是带着他们玩,看住他们,千万不能惹事,更不能被人拐了去。”
小苞谷一听,果然这事不小,忙郑重点头答应。
板栗站起身,大喝道:“即日起,玄武王府全力备战。”
众人哄堂大笑。
于是,也不分老小了,一家子都参加议事,香荽备下笔墨做记录。
第一件,当然是全力为绿菠筹备嫁妆,主要由郑氏和曹氏领着他兄弟姐妹们备办。她妯娌两个还要抽空应对上门求亲的人,替青蒜择婿。
第二件,张槐和郑氏明日就去李家,为山芋求亲。其余事等李家允准了亲事再议。
第三件,今晚上,张槐郑氏就和刘黑子父子商议刘井儿和红椒的亲事,婚期要排在四月。因为山芋的亲事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定在三月下旬举行,这样大家也能喘口气。
第四件,等山芋和红椒的亲事拟出章程后,后天张槐和板栗同王家人商谈,把香荽的婚事商定。婚期最好定在五月。
第五件,就是大苞谷的婚事了。眼前实在顾不得了,只能等宝石国的使团进京后再筹备。
三日后,等他们兄妹的亲事一定,就要筹备嫁娶。
这中间,还夹着紫茄出嫁、青山娶妻,真是一丝缝隙也不留。
于是一一分派,都忙碌起来。
先说山芋的亲事,果然慕棋也相中了他。
她有她的一番道理:说大嫂是将军,又是王爷的妹子,嫁给大哥这样没根基的进士,照样和美;还有她娘,嫁给她爹的时候,她爹可是穷得叮当响,连个住处都没有,可日子也和美,养了一群儿女,都争气。
总结这两桩姻缘,她爹和大哥都是实诚人,所以才好。
因此,她想自己比大嫂差远了,而山芋哥哥已经中了举,为人又实诚、可靠,配她绰绰有余。
郑氏不禁对这个女孩子刮目相看,为儿子高兴起来。
李长明夫妻当然没话说,于是商议起婚事来。
最后,议定两日后小定,三月十六日,待绿菠进宫后放大定,婚期初步定于三月二十八日,这样小葱和李敬文就晚几天走。
山芋的亲事议定,就轮到红椒。
和刘家商议后,将刘井儿和红椒的婚期定于四月十二日。
为何不定在四月底呢?
这是怕王家催逼香荽四月底就嫁,于是空了点余地。
果然,等张槐、张杨和板栗约见王丞相后,他咬死不松口。说不能延迟到五月。因为他二弟——王穷之父云州巡抚王令宜四月进京述职,岂不正好趁便。
张杨笑道:“老丞相,可不能催紧了。我们家最近事儿特别多,老丞相要是催紧了,忙乱之下嫁妆办不齐,吃亏的还是王家。”
王丞相笑道:“无妨。就按张家规矩,备一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即可。至于其他么,带上银票,等侄媳妇过府后再置办也是一样的。”
板栗听了,差点没呛着。
说笑后。张家人也觉得王穷父母在京难得,于是答应将婚期定在四月三十日。
至此。他兄弟姐妹的亲事都定下了。
正在这时,英武帝召见张杨。
原来是为了青蒜的婚事。
上玄武王府求娶青蒜的人中,有个叫郭真的,乃是御前龙禁卫统领。二十出头,家族凋零,只余他一人。他幼时即跟随英武帝,直到如今。
郑氏和曹氏因为他是天子心腹。张家不便结交,于是置之不理。也曾告诉张杨,他也不看好此人。
谁知英武帝叫了张杨来,再提此事。
“前次在慈安寺,张四姑娘从树上跳下时,他曾扶了一把。过后,朕准备御赐婚姻的,因怕不妥,才搁下了。四姑娘出宫后。好些人上门求亲,他听说后,便也去了。怎么,爱卿看不上他?张家不是最不忌出身的吗,只要人品才情好就行。”
张杨心下一动,猜测皇上此举是何用意。
绝不是为了心腹找个媳妇这么简单。
然这不是国事,是家事,所以他并不惧,沉声道:“请皇上容臣回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