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勋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勋贵-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入此境,便给人一种清幽,静雅的心境,到也是大明文人墨客最偏爱的一种风格。

    不过,朱由崧对此早就习经为常,眼睛他在意的是竹兰这女孩,自个儿经后将如何利用。

    “少爷,竹兰一切都是王妃给的,自当听从。”

    竹兰脸色没有丝毫变动,公式化的行了一礼,淡淡地回了一声便闭口不言。

    朱由崧点了点头,又道:“以前你帮着母妃监察王府帐目,想必数术应该十分精通,《九章算术》习过么?”

    “习过一些,却并不能全通。”

    竹兰抬起了头,清秀的脸上绽有光彩,双眼少有得迸发出一种从未见过的自信。

    朱由崧怔了怔,心道:“恐怕自个的数学也比不上她了吧?”

    如此想着,朱由崧到也不气馁,要知道《九章算术》可是古代数理集大家所成,可谓是与前世近代数学接轨,特别是勾股定理的一些公式直到十九世纪末,才由西方数学家提出相关公式。

    闲暇时,朱由崧也看过这书,以他高中的数学水平,发现内容几乎和他前世所学的没什么两样,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只有一点:表达方式过于繁琐。

    以点带面,或许说见一斑可知全貌,由此可见自个虽然前世所见所闻,除了高科技(自己也不会造),事实上自己所掌握的实用事物和这个时代的人们并没多大差距。

    优势自然不存,朱由崧也从未有过任何身为穿越者的优越感,终究术有专攻,没有可比性,而且很多方面还比古人差了许多。

    “空闲时做些什么,母妃有教你诗词么?”

    朱由崧对她们这样身份的人还是挺好奇的,不知道平时无事时,她们又在做些什么,或许说如何打发时间。

    “空闲?”

    竹兰双眼露出了迷茫,之后黯然摇头,轻语道:“无事一直呆在王妃身侧,等待吩咐事儿,王妃无事时也教些字。”

    彼此说着便已进了厢房,朱由崧的寑间比较大,一张卧床贴于侧墙,除了女子香帐和屏风,也有圆桌小凳,可以说几乎与姚氏房内布置无甚大差别,有的也只是少了一份女子气息。

    窗台前落了帷缦,边上布置了一书桌,还有笔墨纸张。

    一进来,两位生活侍女便各自铺床、打水,弄了脸盘,接着又拿了瓜果甜食,这些都是她们早已熟透了的行为。

    “你们都去厢侧睡吧,这里不需要再麻烦。”

    朱由崧挥退了她们,来到了自己的小书桌前,刚一坐下,一袭香儿,竹兰趋步上前,挽起了窄袖便自主的帮铺好了纸张、磨起了墨。

    朱由崧并未理会,提起小毛笔自主抒写:

    “a、b、c、d、e、f、g、h、y、j、l、m、n、o、p、q、r、s、t、w、v、u、x、y、z!”

    在写下这一堆字母时,朱由崧又在边上注释了四字:汉语拼音。

    于此又在字母上方空前两位写上了:反切音。

    “啊、不、次、的、鹅、夫、哥、喝、衣、机、了、母……”

    两行字一挥而就,朱由崧刚轻吐口气,就见竹兰蓦然停下了手中的磨石,怔怔地看着桌几上的纸张。

    “少爷,这符号是西域拉丁文么?”

    “哦?你认识?”

    犹是难得见了竹兰脸上的奇异,朱由崧被拎起了兴趣,道:“莫非你学过,知晓读法?”

    “不曾!”

    竹兰摇了下头,皱起眉头道:“曾看过一典集,上方有记载,这种文似乎早在西汉便被行商传入,不过士族也只好奇了一阵,并未多理会。”

    “竹兰只是感觉,少爷用这种字母切音似乎更巧妙些。”

    “那这个呢,你认识吗?”

    朱由崧如是说着,又在纸张上写下了一排字母:“0、1、2、3、4、5、6、7、8、9!”

    “这到认识,又是一种西域文,不过是属于数理的表形,国朝高层都知道。”

    “啊,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传开?”

    朱由崧早就知道这类很早就传入中国,但主要什么原因造成没普及,史料上没多大记载。

    却也有专人说,因此时的中国也早就普及了巧妙的筹码数字且也是二进制和十进制,彼此没甚差别,且自家数学比他国更发达。对于这种说法,朱由崧也是持认同心理。

    “筹码运算!”

    果然,竹兰提了笔抒写下了几字:“11,111加数二十三……”

    接着她又写了双竖下面加了一横,后面叙述为:七。一横上四竖为九。

    如此的表现形式,朱由崧到也是认识,若是早年他定然看不懂,经后偷偷习了也才知晓。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 ; ;
第23章 赝品来源
    离开了工匠房,朱由崧和秀才王建义走向了王府大院正厅。

    “少爷,这青花瓷可能有些来历。”

    王建义感觉有些事应该说出来,从刚才的一幕,他发现自家的少主人绝对不是普通孩子可比,那头脑逻辑根本就不可能是六岁孩童应该有的,王府工匠都已对其心悦诚服。

    以前他跟在福王身边到也没感觉到什么,不过这次王建义却深深察觉到少主人的不简单,种种迹象看来,自己身边的这孩童根本就不能当作普通人来对待。

    “哦?怎么说?”

    朱由崧并未多想,抬眼挑眉道:“不妨说出来,要是有用,本少爷定然有赏。”

    赏不赏得,王建义到也没多在意,他感觉还是呆在少主子身边有前途,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少爷,手下的老家就处在瓷都。”

    “江西景德镇?”

    “是的少爷,景镇之隆远胜历皇历代。”

    王建义目光微闪,摸着嘴角的翘八子胡,吟道:“何年碧像灵岩栖;踏碎琼瑶尽作泥。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

    “咦,这不是福建泉州的德化庠生(秀才)陈凤鸣的题咏么?”

    朱由崧历史那是不错的,一下就想起了这名诗,这诗就是陈凤鸣题咏德化观音塑像艺术表现形式和白瓷釉质天然合璧之美,不过眼下和江西景德陶瓷有何关联?

    “少爷大才,下人真没想到少爷连这也知晓。”

    秀才王建义瞪大了双眼,朱由崧这一语让他心跳加速,要知道王世子可只有六岁啊,且身处王府大院,他又从何地得知此人此诗?

    虽然此诗在江南有些小名气,且陈凤鸣又是他同年秀才,两人地处相近,王建义这才知晓呢。

    不管朱由崧从何处知晓这些,王建义自我感觉还是要表现下。

    “少爷,泉州和景德这两地具是出产陶瓷,不过它们也有重大关联,少爷可知道南昌封地的承袭么?”

    不待朱由崧多说,随口说道:“神姿秀朗,慧心聪悟,于书无所不读,是以‘大明奇士’。”

    “你说的是本少爷曾堂祖宁王朱权吧?”

    朱由崧瞥了他一眼,说得如此明显,他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历史大名人呢,更何况与自身有着宗亲血脉之宜。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嶂第十六子,素以多才多艺著称,其人被朱棣罢了军权后一生精研著述,成了明初极具影响力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古琴家、历史学家、道教理论家,总之自己这位曾堂祖是一位极具才气的人。

    来了大明六年来,朱由崧可是花了不少时间根据族谱精推皇亲间的关联,这可是关系到自个以后建立庞大利益网的重中之重,他哪会放过这些可利用的关系?

    不过朱权被封国南昌后,他的后人朱宸濠与正德十四年起兵谋反,最终兵败。如今的封国之主乃是宁王后裔朱名昌,生于万历十三年(1586年),现在刚27岁,想来也没了那时的威势。

    “对,少爷,此时掌控南昌景德镇陶瓷和福建泉州的便是宁王朱名昌。”

    说到这里,王建义的一对三角眼就开始极力闪烁,呐呐道:“少爷,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直接了当的说!”

    朱由崧双眼一瞪,他最讨厌文人这种绕来绕去,拖拖嘛嘛的说话方式。

    眼见如此,王建义一咬牙,道:“少爷,景德陶瓷明面上实为真品,暗地也专为塑仿古物,技艺已达以假乱真的地步,哪怕是鉴定大帅亦所不能鉴之。”

    “当然,明面上他们是不敢将这种赝品堂而皇之的拿出来,不过却有专门的人拿到各处私下贩卖,行走国朝各处打一枪换一处,每次所获价款不菲。”

    “我操……”

    饶是如此,听了这话,朱由崧不由暗骂了一声,脸色变得极为阴郁,搞来搞去,自个居然被本家给祸害了。

    王建义三角眼闪了一下,讪讪一笑,道:“少爷,您不必生气,想来这青花瓷也是其他人从景德镇那边入了手搞来的。”

    朱由崧心里极为不爽,瞥了眼王建义,心道:“不是你的钱,你当然不心痛了,本少爷早晚得挖回来。”

    朱由崧心情不好,王建义也不敢再多言,眼下也快晚间,离食饭差不了一个时辰,,二人进了王府正厅。

    一进大门,福王朱常洵便是一脸阴郁的坐在靠椅上,整个肥大的身子陷入了内里,身子上盖了毯子,就连按摩的双胞胎侍女也被挥走了。

    朱由崧很清楚,朱常洵还在为那三千两银子心痛。

    “王建义你过来,给本王说说,京城里还有多少家高门大阀本王还没去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