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准我的固定正是出于我的迷信,
旧的迷信的破除,
更加强大的迷信的诞生!
畜生,特别是驯化了的畜生作为人的象征确实是一个可能。
我没有去反对这个可能,
没准还是一个现道及其基础上盛行的被当成是必然的可能呢!
我们就不要去湮灭这种可能吧……
由此,我没有固定什么,
即使有什么被固定了,
也不是出于我的本意,
我于此忏悔……
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
几个名称似乎是对立的思考
《几个名称似乎是对立的思考…sunline》
积极和消极
sunline
刚看过这么一段:
高尔基首先提出把浪漫主义分成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派。
消极的浪漫主义粉饰现实,想使人和现实妥协,
或使人逃避现实,
坠入自己内心世界的无益的深渊中去,
坠入“生命之迷”,爱与死等思想里去……
积极的浪漫主义,则企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
唤起人心中对现实及一切压迫的反抗……
摘自《谈美书简》朱光潜著,
这是新课标世界名著必读丛书之一,
P66,上面略有改动。
有点感想,写在下面:
如果说,面对人心中的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分类的话,
那么,按照这样的态度和行为在现实中造成的结果,不是同样可以分类?
结果?
一时的结果?还是对后世的影响?
由此可能有产生了价值?
这样不是又可以分类了吗?……
这么积极和消极之分也是要看作出这样的分类存在的基础的吧?
不知道该分类存在的基础,去谈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必然性,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是积极和消极,面对的都是现道及其基础,
这样二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被固定下来的定义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不是说没有意义,
只是,意义存在于……上面应该也掠过了……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
共性和特性
sunline
共性使我们得以“有效地”交流,
特性使我们得以发展,
只有共性无法发展?即使它们存在。
试想一批电脑处于同一个时间序列运行同一个程序……
试想多台电脑处于不同的时间序列运行同一个程序……
共性使它们的处理结果可以“交流”,成为一体。
共性不一定是形式的同一,也不是形式上的同一,而是超越的同一。
异构同功?
特性,时间序列?仅仅是加速?……
输入一致、本身也只有共性,最多只有所处时间序列的不同,
它们的输出从某种高度看也是一致的……
不同的时间系列构成各自特性的基础?
那么构成特性的基础是否还需要一个基础?
还是什么基础在此都能构成特性?
使一套被设定的主观的集合对客观的反应成为有灵魂的生命?
……
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与独特性发展的源泉相结合,于自身具有存在基础的普遍性!
与独特性发展的源泉相结合,于自身具有存在基础的普遍性!
Sunline
发展是由独特性决定的,还是由普遍性决定的?
每个人以自己的视野看事物,得到自己的观点,
对此区分,被划分为“派系”,例如无产主义,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派系”不是这么划分的,
我也没有这么认为,
上面的区分只是对“派系”的“某种”区分方法而已,
不是说这种区分就是对的,或者是错的,
也不是说这种区分是全部的,或者是必然的……
好,
某个“派系”的人员,
对某次艺术博览会,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这非常好,
这个观点具有这个人员本身的特征,
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
这个观点是对于这个人员来说,
是自生的,也是自足的,
即使暂时没有自足,
这个人员也会逐渐地发现促使他产生这个观点的潜在的基础……
也就是说这是独特的。
这种独特性使普遍性得以发展,
产生新的普遍性,
并压抑着独特性,
新的独特性在此产生,
以各种方式与被固定的普遍性相恰合,
这种恰合,有时,居然,是以“冲突”的形式出现的!
不过这十分自然,十分真实……
这种恰合带动了发展。
不过,一个国家,相当一部分人,
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原则,
看了某个“派系”的人员以“派系”的观点记录下来的感想后,
没有与自己的独特性发展的源泉相结合,
反而认定了该“派系”的观点代表的,
-固定的普遍性,是一种唯一正确的标准!
试图把自己转变为代表这种自认为唯一正确的标准的具现!
用自认为唯一正确的标准来思考?!
从而导致了没落……
他们认为自己反面的没落,
在他们自身同样地产生,
形式不同的同一结果,
他们没有看到没落不是唯一的必然!
没有自己的观点,
未能有效地与独特性发展的源泉相结合,
从而导致了自身“必然”的没落……
读“《资本主义和艺术》【德】梅林作,绿原译”有感,别人的观点?自己的观点?在自身没有存在基础的别人的观点,我一点都不了解,然后发展,发展不了也要发展,发展是必然的!必然发展……^_^……
该文选自《文艺理论译丛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6月的初版,编目在《纪念*逝世一百周年》,^_^……
刚看了开头,还有好几页未看……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看看“百度百科”的“无产阶级专政”词条:
可能会理解,某种环境下,工人是占据主要地位的革命力量,换一个环境,占据主要地位的革命力量的构成可能就不同了,这是概念存在的基础,不理解基础去把固定的普遍性当成是一种唯一正确的标准何其地愚蠢。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用来破坏人类的“产”吗?这样,最后,我们都“无产”了,呵呵……
在某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什么?
是用来破坏人类的“产”吗?呵呵……
这样,什么是“无产阶级”呢?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每个人都有艺术创作的权利。
我对“无产阶级”的认识,
不是以有没有资产作为区分的,
而是与自己独特性发展的源泉相结合的,
并未物质的匮乏就是“无产”,
否则,唯物只能抓住一根没有内在灵魂的稻草,
在时代洪流下被冲击到未明之处!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证明……哈哈……
物质是灵魂,没有灵魂的物质产生不了真正的生命!
艺术、文学……甚至是思想、理念的创作者,
同样独特!
同样是“无产阶级”!
当然物质生产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
否则,不管从哪边看都“无产”了,哈哈……
看看“百度百科”的“无产阶级”词条:
无产阶级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
从这个定义看,所有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者……都是无产阶级!
生产资料的来源?与“被剥夺”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吧?
“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有谁不求“生存”啊?
我们都以某个形式“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不是吗?
“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这个“工人”的定义是什么?
排除?从事物质生产农民也被排除了?
“其他低收入集团”?
什么叫“低收入”?
是不是低于区域平均工资的就是“低收入”呢?
那么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又是什么?
对这些概念的误解太多了,在每个人的理解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可能还是误解……
我只是描述一下我自己的误解……
凡是“有产”的阶级都是“无产阶级”!
谁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产”?
在我看来“产”可能是人类的本质所导致的必然了……
真正“无产”的阶级是机器人!计算机?
这个,从目前来说,还是人类可以判定的,^_^……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转自“*主义哲学”吧
作者: knight0530
2008…11…3 16:40
1。无产阶级中的“产”不是资产,指生产资料,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2。关于无产阶级的定义,你只看到了出卖劳动力,而误解了“剥夺生产资料”。之所以不是无产阶级,不是他没有资产,是因为他拥有基本的生产资料。比如贫农,他虽然很穷,甚至被地主剥削的没有任何余量,资产几乎为零,但是只要他还有一亩三分地,还有耕地农具,那么他就不是无产阶级。
3。低收入不是无产阶级的特性,同样无产阶级不一定低收入,比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但是工人并不一定贫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