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太监的问题,我只能保证,只要我的热情还没淡下去,或只要还有一个人还在看这本书,书便会继续写下去,绝对不会太监。
再次说声谢谢,谢谢你来看我的书。
阿赖耶
(); “集体无意识”的具体概念可以去翻看荣格的着作,这里主要讨论“集体无意识”作为人类的生存意欲是如何脱离(在那边看来是背叛)作为自然意欲的“盖亚意识”的。
首先,我们可以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按照每一个种属想象成一种连续存在的“超生物体”:个体只是相当于一个单独的细胞,个体的出生和死亡只是这个“超生物体”的组织更新。
然后我们考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这种“超生物体”几乎是没有所谓记忆的,因为它没有用于处理记忆的“脑”的部分,在生物特征上处于极低的种类。
于是每一个种属就像一个不断失去记忆的人,每一次醒来他都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于是每一次他都重复同样的行为——这样“盖亚”或者说我们的星球得到了一种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动力源。
生存意欲能够脱离自然意欲的控制,其关键在于“文明”的产生——这也就是基督教中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原罪。
文明本质上即是一种“外部化的基因”,例如被我们这个时代所熟知的Meme这种概念。
延续上文中对于“超生物体”的比喻,我们可以认为实际情形是这样的:人类这个种属一开始和其他物种一样,只是一个不断失忆的人;然后某一天,这个人发现他可以在外部记录下自己的记忆(不管是泥板书、竹简还是纸本甚至是语言这种声音媒介),这样他在失忆之后可以不用重复上次走过的弯路。
——这样每一代人都得以在死前保留自己探索世界的成果,下一代人便继承这种“记忆”继续开拓,于是人们通过“外部记忆”获得了永不磨灭的传承。
按照型月世界观的设定,如果照通常来预测,人类原本是应该最终演化成为地球的UltimateOne,即Type:earth;但是人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偏了,作为从属自然意欲的“人”,却走向了背离自然意欲的“道路”,这就是矛盾螺旋的开始。
“阿赖耶”原本是“盖亚”的一部分,接着却单独地分化了出来,这依赖于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所产生的理智。两大抑制力在根本的地方有着微妙的区别:对于“盖亚”来说,只要世界没事,人类怎么样都无所谓;对于“阿赖耶”来说,即使是要侵蚀掉整个星球,也要保证人类的存续。
此二者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是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如果星球毁灭了的话自己也存活不了,除非人类发展出了不依靠星球而存活的科技——事实证明这的确发生了。
等到“盖亚”意识到了人类对于星球的破坏,自身已经太过衰弱而无法抹杀人类,于是在临终前对太阳系的UltimateOne发出了求救。
总结一下,以“阿赖耶识”为主题的型月作品就是《Fate》系列:
“英灵之座”也就是“阿赖耶识”的本体(存疑),而“英灵”即是集体无意识的触角。
我们的历史中反复出现的神话和史诗的母题(参考神话学的着作比如《千面英雄》等等),就是英灵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的例证;剧作理论中也有反复出现的英雄母题。
凡人接受集体无意识的使命而成为英雄的过程十分耐人寻味,这种情形其实和“一见钟情的狂热爱恋”本质上是一样的,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弥赛**结“。
孟子的“舍我其谁”和贞德的“圣灵感召”,本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侵入个体显意识的结果。
如同一只普通的工蜂接受蜂群的灵魂所赋予的使命而变态成为蜂后(饮蜂王浆)一样,英雄最初也只是凡人而已。能力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作为英雄的首要考量,只是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虽说被阿赖耶识选中肯定是会增添其本身的能力的(所谓激发潜能什么的)——英雄能够魅惑人民,是因为他是用整个人类种属的声音在说话,因而如同催眠一般让人无法拒绝。
作为英雄和王,最重要的一种素质并非是智力或者体质,而是“器量”。人们在不知不觉情况下非常深入地理解了英雄这一属性——也就是人类个体所能够接收的集体无意识的容量。
“英灵之座”这一设定相信是取自北欧神话中的“英灵殿”(Valhalla),传说中阵亡的英雄们会被女武神领至此地,每天饮酒训练,直至诸神黄昏的来临。(其实这是给北欧战士们洗脑,让他们去送死吧)
“英灵”中有部分神性很高的特例(比如吉尔伽美什或者赫拉克利斯之类的半神),其实比起“阿赖耶”来说更偏向于“盖亚”——对于“盖亚”来说也有类似于“阿赖耶”的英灵的代行者,除去被所谓吸血冲动的缺陷所自我封印的真祖之外,“盖亚”的代行者也就是被称为“守护者”的幻想种或者某些上述英灵。
这里提供一个可能的例子:威尔士旗帜上面的红龙,象征着的就是英格兰的王权(阿尔托莉雅的姓氏Pendragon就有着类似“龙之王”的含义);红龙最早是当地凯尔特人所信奉的象征,后来成为了不列颠的守护者,传说在不列颠遭受巨大危机的时候,红龙会现身守护英格兰;因此亚瑟王就被传说是红龙的化身(一说是红龙代表威尔士人,白龙代表撒克逊人)。
这种依托于土地的“守护者”,其实就是奈须的设定中盖亚的代行者,“龙”这种幻想种在某方土地遭受巨大灾难的时候(也就是说无法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解决的灾难),就会以传说的姿态现身。
另外,多神教转变到一神教的过程,可以认为是人类由自然意欲的从属中独立。因而代表自然现象的多神教神谱(火神、海神、山神之类),变为了代表集体无意识的惟一的神。
我所知道的最早涉及这一理念的娱乐作品是三浦的《剑风传奇》,所谓的“深渊之神”也就是集体无意识吧。
它之所以能够编织命运,是因为它就是人类的无意识——所以被选中的人在无意识中会得到贝黑莱特,而其他人在无意识中也会帮助他,于是一切看上去就像是巧合一样,或者美其名曰“宿命”。
英灵与守护者
(); 英灵,即是其丰功伟绩在死后留为传说,已成信仰对象的英雄所变成的存在。通常,英灵作为保护人类的力量,被世界所召唤。而人类所召唤的就是从者(Servant)了。
所谓守护者,是“世界”当做抑止力来使用的英灵。守护者在毁灭世界的主因产生后会被世界所召唤,歼灭主因。毁灭世界的主因也就是人类,守护者在现界后,会把与世界毁灭主因有关的人通通杀掉,保护除此之外的全部人类。由于人类信仰薄弱的英灵会被分类到守护者,与世界缔结契约而成为英灵的人,很容易成为守护者。抑止力是跟英灵之座不同的东西。是因人类的集合无意识而产生的,为了延续人世而把人类当作奴隷的防卫机构。顺应抑止力之意的人在死后会被当作守护者永远受到使唤。英灵和守护者都是升上了“座”的灵魂,而两者的分别是:英灵是被人们的希望所呼唤,守护者是被人们的绝望所呼唤出来。仅靠自己创下的功绩或是罪业成为英雄的人不会受到抑止力的束缚。但是无力的人——活著时叹息于自己的无力,追求自己之上的力量的人则会被抑止力所束缚。抑止力是对价契约,把”奇迹”赐与为无力而叹息的人,将那个人暂时塑造成英雄。只要那个人是”对人类的存续有作为”的人,它就会无限量地给予他魔力和机会,当作维持人类历史的道具来使唤。作为代价会把死后临时成为了英灵的灵魂收走。也就是在死后也不会得到救赎的“魂之完成”。
第一章 缘由
(); 从马车上走出来的少女,除了衣着外,不管是容貌还是体型,都和那位在骑士的人生中给予他最多帮助的女孩一模一样。
少女从车中出来,并未去看已经基本成型的沙龙卷,也未理会随从的话语,而是直直的看向了骑士这边。
像是发现了面露惊异之色的骑士,少女微微一笑,嘴唇轻动,像是在说:“终于找到你了。”
……
苍蓝的天空之下,是蔚蓝的大海,除了作为点缀的白云外,这个世界再无别物。
站在海面上,环顾四周,骑士不由心生疑惑。
这里的景象,和他的英灵王座一般无二,让骑士不由怀疑刚刚发生的事情,是不是自己的梦。
然而,这个梦到现在还清晰的呈现在骑士脑中。在酷似凛的少女说完话后,周围的一切便静止了下来,紧接着,骑士便发现自己到了这里。这一幕,和自己的能力无比相似。
“固有结界……吗?”不确定的话语,从骑士嘴中发出。
“是也不是,虽然这也是内心的幻想世界,但这只是单纯的精神世界,并未对世界造成影响。”悦耳的声音突然从骑士身后传来。
骑士转身望去,一位年幼的少女正站在自己身后不到一米的位置。
“你不怕我吗?”看着淡然的骑士,少女歪歪头,疑惑的问道。
“能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拖入这个世界,站在我身旁我也无法发觉,想要杀我,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看着刚齐自己腰的娇小少女,骑士淡定的回答道。
“放心,我并没有要伤害你的意思。”少女眨了眨冰蓝色的眼睛,向骑士行了一个正式的提裙礼,“初次见面,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