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些刚才有心反对,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人更是感觉自己是比较幸运的,。
下面的臣子都是齐齐称是,柴荣很是满意,他接着又说道:
“为了收复我中原的王朝的故地,朕决定御驾亲征。”
柴荣还想着这次这再次去亲征,再次能提升自己的威望,不过这次注定他要失望了。
大臣们没有想到柴荣在这个时候居然抛出了这么一个重磅炸弹,炸得大臣们晕头转向的。
大臣们全部都齐齐的跪在地上,劝阻着柴荣,这次去的地方是西北,和高平不一样。
那里环境恶劣,地市险要民风彪悍,经常风沙大作,所以大家都是极力的劝谏。
三个宰相李谷、范质、王溥都是伏地死谏,皇上你不收回成命,我们三个老家伙就磕死在这里。
宰相王溥更是说出皇帝乃国家重器,岂可以轻易亲征,应该坐镇京畿,统筹指挥。
王溥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不简单,在五代和宋朝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王浦,字齐物,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宋太宗两朝五位帝王。
曾经历任后周和宋朝两代四朝的宰相,显赫之极,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后汉乾祐年间,他考取了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九百五十三年,三十二岁的他官至宰相。
宋朝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的九百六十四年的正月,被罢去相位,改任太子少保。
纵观王溥的官宦生涯,他任丞相就有十年,三次迁升一品,近代罕见。
太平兴国初年(公元九百七十六年),封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百八十二年)八月去世。朝廷停朝两天,赠侍中,谥文献。
同时他又为著名之史学大家,编撰《世宗实录》、《唐会要》、《五代会要》——三部史籍共一百七十余卷,为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时他已经是大周的宰相了,周太祖对他都是很尊重,他的意见柴荣还是很慎重的。
本来他也没有真的想去,再说了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要说是树立权威,高平之战之后已经没有人敢小看自己了。
于是他语气缓和的问道:
“既然卿家不同意朕亲征,那么你给朕推荐个大将吧,朕一定要收复秦、凤四州的。”
既然我不能去了,你们给我找个人去吧,这样你们也有了责任,大胜了是你们有识人之明。
如果万一不顺利,说明你们所荐举的非人,你们也难逃其疚。
听到皇帝不再坚持御驾亲征,都是松了一口气,王溥沉思了一会,向柴荣行了一礼:
“陛下,微臣王溥觉得推荐了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可担当此重任,和凤翔军节度使王景。”
王浦说着两个人是有原因的
“向训熟悉陕北地形可为都监监军。同时可命令凤翔军节度使、褒国公王景领军,王将军骁勇必定可以平定秦凤等地。”
王景是朝廷的重臣,同时他还有个又是就是对哪里熟悉,这一点谁也比不了。
本来很多的武将都是跃跃欲试,想整个领兵的差事,不过听到宰相王浦的话,一个个都老实了。
满朝的武将没有一个人比王景的资格老,大家见状都是纷纷支持王浦的提议。
于是顺理成章的王浦的意见被采纳了,柴荣当即下诏:
“任命凤翔军节度使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向拱为西南面行营都监,原客省使,青州知州昝居润行营副都监,进军秦州。”
圣旨很快就发到了他们三个人手里,凤翔军很快就集结待命到达了目的地随时准备攻打秦州。
这次柴荣根本就没有打算让自己的亲军禁军去,他认为凭借凤翔军完全可以应付局势的。
赵旭还继续在训练他的学员,禁军军校里的学员也是一直没有机会实践他们在军校里所学的。
这边后蜀孟昶还在醉生梦死,这家伙,自从得了秦、凤、成、阶四州后,再也没有那种雄心壮志了,整日的是饮酒作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孟昶最喜欢这一句了,现在他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声色犬马已经将他的棱角个抹平了,他再也不是那个看样子要有一番作为的年轻皇帝了。
再也没有他诛杀那些老臣子时候的意气风发,再也不是那个少年英主了。
在他听说了秦州的百姓去汴梁之后,立刻在秦州等地布置了大量的军队。
看来还是没有昏庸到家,这是后来赵旭对他的评价,不过这些他最终也没有能够听到。
他的内心并没有在意,后周真的有那么强吗?就算你后周再强盛又怎么样,我大蜀国也不弱。
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说不定这次还是个机会,只要抓住可能自己还能吞并周国的更多土地。
到时候自己统治的地区可能就要大大的扩大,壮大自己的力量之后,进一步还能统一天下。
想到这里孟昶得意的大笑起来,好像整个天下已经在他的手里了,但是他未免有些得意忘形了。
上天要让谁灭亡,必先要让他得意忘形,孟昶就属于这种人,这不又开始和他搜刮来的女子在饮酒寻欢。
很多大臣劝他都不听,最后还是他的母亲,后蜀的皇太后带领着宰相前来,才让他停止。
孟昶从小就很怕他娘,虽然他现在当了皇帝,这种敬畏是有增无减。
在皇太后的大声呵斥下才重视这次后周的军事行动,让他觉得在这些地方光布置兵力还是不够的,这也准备派个心腹前往前线。
去看看一看前线的真实情况,自己好清楚的掌握前线的情况。
派谁去呢?这个时候他的宠臣,一个只会拍马的人站了出来,赵季札。
这家伙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倒是有点小聪明,为人倒是没有什么大的才能,溜须拍马,是一等一的好手。
虽然没有什么才干,却与孟昶皇宫里得宠的嫔妃、内侍们关系很好,经常送礼送钱财,这关系能不好吗?
有大家总是在孟昶面前不经意的说赵季札怎么怎么好,,时间久了孟昶居然就信了。
这次他主动请缨去向前线视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这些孟昶是不知道的。
他很高兴自己的臣子,能替自己分担,龙颜大悦,下旨任命赵季札为秦凤巡边使,代表朝廷巡查边防军事。
赵季札很是高兴的接受了的任命,高高兴兴的去上任了……
赵季札得到孟昶允许和任命,这家伙瞬间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的,毕竟自己有了尚方宝剑。
有了尚方宝剑就等于是代替皇帝亲临,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于是自己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尾巴敲到很高。
一路上大张旗鼓,军队开道,众人回避,省得别人不知道他是钦差似的。
一般高调,却又没有能力,不知道收敛的人,最后必定没有好下场的,赵季札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 ;
第二十六章 赵季札的末日(上)
正在赵季札得意的赶向秦、凤等州的边界去视察的时候,赵匡胤父子也在在观看禁军军校的学生在训练。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在学蛙跳,一蹦一蹦的,看起来十分的滑稽可笑。
赵匡胤今天是没有什么事情,于是就来看看这个什么军校,没有想到确实看到了这一幕。
赵匡胤现在也算得上是一位老将了,经过的战事也不少,训练的士兵也是不少。
人家训练士兵都是训练排布布阵,还有枪法什么的,自己儿子弄的这个什么军校,自己还当上了什么校长。
这训练的什么兵,练兵有这么样子的吗?这不是胡搞吗?赵匡胤纳闷还是有点气愤。
带着这个疑问赵匡胤终于忍不住的问了赵旭:
“旭儿,你搞的这个什么禁军军校就是这样的训练这些士兵的,他们会有战斗力吗?”
赵旭就知道他老爹会问出来,不仅是他老爹,很多人也问过,当时赵旭都没有说什么。
可是他老爹问他也不做隐瞒:
“爹,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训练没有用呀,那好爹你就随便挑几个人,和你的卫兵,比试一下就知道了。”
赵匡胤虽然怀疑儿子的能力,他还是随便跳了几个人出来,他也没有特意的挑选,就是随便点的。
“张大虎、李二牛、王小二你们三个出列,和这几位殿前司的兄弟比试一下,就当是平常训练一般就行了。”
赵旭叫名字的几个都是赵匡胤点的几个人,被点到的几个人都齐齐的出列来。
整个过程他们的动作都是一致,没有一丝差错,眼睛紧紧的盯着赵匡胤的三个护卫。
赵匡胤的眼皮突然狠狠的跳了几下,内心有种不祥的感觉。这几个士兵,说不定真的能给他个惊喜,也说不定。
果然,一刻钟的功夫过去,赵匡胤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的三个侍卫都是倒在了地上,丧失了战斗力。
这三个护卫可是跟了他好多年,都是军中的老兵,实战经验十分的丰富,没有想到,不是这三个人的对手。
他也看出来了,如果没有赵旭事先的吩咐,这三个护卫一定被杀掉了。
他从那三人眼里面看到的是作战时候的冷漠,好像一个只会挥舞着战刀的人。
可是当赵旭喊停的时候,他们三人立刻就停了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