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昶的大概意思是;

    “大蜀国皇帝写给周国皇帝。我们的老家都是河北的,也就说,我们都是老乡,老乡何必难为老乡呢?”

    孟昶这家伙也是傻的可爱,现在是争霸天下,不是老乡见老乡的时候。

    “所以说我们应该建立友好的关系不应该打仗,你说是吧。”

    孟昶就是想求和,求和就求和呗,还套关系找老乡,人家柴荣会买你的账。

    最重要的是你孟昶还自称大蜀国皇帝,写信给周国皇帝,无形中就把你蜀国摆在了周国的上面。

    当时周世宗柴荣看了信后,更是嗤之以鼻。想我大周乃是是中原之主。

    管辖了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十多个省份,可谓是五代以来面积最大的国家了。

    而你孟昶仅仅只有管辖一个四川省,这么能和我平起平座呢?还自称大蜀国。

    当年刘备的地盘比你大,没有你这么狂妄,你孟老三是不是觉得你牛。

    再说了,在我的眼里你们这些下国家都是割据势力,早晚都是要被消灭的。

    我要一统天下,不通过战争,通过什么?难道你能乖乖的投降,想讲和,门都没有,你等着挨打吧。

    于是柴荣根本就没有给孟昶回信。

    消息传到成都,孟昶心中十分的害怕,但是更多的是不平衡:

    “你柴荣太放肆了,当我做皇帝的时候,你还是在贩卖茶叶是个低等的商人。

    现在你坐拥中原了不起了,就看不起我了,什么玩意你?”

    埋怨归埋怨,孟昶知道求和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也是积极的备战,预防后周来攻打。

    孟昶想在在剑门、白帝城囤积了大量的兵力防守,因为他真的害怕大周攻进蜀国。

    这就需要大量的兵力了,可是目前蜀军的数量还真的不够,随着部署大量的兵力,蜀军开始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

    兵力不足问题很好解决,那就去征兵呗,不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孟昶大笔一挥,全国开始征兵。

    规定凡是年龄在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都要入伍,就这还不够。

    无奈之下他把年龄的下限改为了十一岁,这下子士兵的数量就够了。

    随着大量征兵,农村开始出现土地无人管理,有些已经渐渐的荒芜,一些村庄甚至都是空的了。

    同时大量的人员涌进军营,伴随而来的是后勤不足这一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孟昶再次强行征收军粮。

    同时后蜀开始大量打造铁钱,并且强行从百姓手里强行征收铁器,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可以这样说,大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后蜀已经注定要失败了,是后蜀自己硬生生的吧自己给整败的。

    家破人亡的士兵,那个有心思给你卖命,家破人亡的百姓会跟你一条心吗?

    你还谈什么众志成城?

 ;。。。 ; ;
第三十九章 凤州归附
    那边后蜀忙着防御备战,这边大周的军士也是没有闲着,他们正在忙着拿下凤州的时候。

    大周现在真的是帅强军壮,不仅是大周自己军队在战斗就连投降周军的蜀军也加入了周军的战斗阵营。

    王景、赵匡胤、赵旭等人进入秦州以后,只留下了少量的周军来负责城内防务。

    其余的稍作休息,立刻前进,进逼成、阶二州,扩大战果。

    此时原来秦州的守军,在经过赵旭和苗训的一番洗脑之后,被打乱编入到了大周的军中。

    这还不算,在大周军队的监控下,赵旭他们还让赵玭等降将率领一部原来的秦州守军攻打成、阶二州。

    赵玭等人也明白只是周国在考察自己,虽然他们献城投降,但是还不一定能够取得大周的彻底信任。

    让他们一起攻打城、阶二州,是对他们的考验,又或者说这场战争是他们给大周的投名状。

    你们不是真心投靠我大周吗,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表现一下,你们给我吧成、阶二州拿下来。

    这下蜀国的降将也是,明白这个意思,所以都是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终于在半打半劝说的情况下就将成、阶二州拿下来了。

    好、接下里他们就要完成这次出征的最后一个目标,凤州,在拿下凤州,大周就算彻底的完成了这次西征。

    此时的凤州,守军兵力十分充沛,守卫已经十分的森严了,比之前的三州,不知道要强上多少。

    皇帝孟昶在得知秦州不站而降之后,并立即任命王环为威武军节度使,赵崇溥为都监,立刻赶往支援成、阶二州。

    就在王环两人率领将士紧赶慢赶的快到成州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成、阶二州陷落的消息。

    两人一看现在去成、阶二州还有什么意思,已经被人家占领饿了,还是调转马头包围凤州吧!

    当王景等人率军来到凤州城下的时候,王环、赵崇溥已经取得了凤州的兵权,担负起保卫凤州的使命来。

    王环,赵崇溥两个人绝对不是吃干饭的,将整个凤州成打造的跟铁桶一般。

    王景和向训已经对凤州城发起了连续几天的猛烈攻击,部队也是无数次攻上城头。

    可是每次都快要越上城头的时候,又都被被身先士卒的王环、赵崇溥率军给打了下去。

    周军一时间是伤亡惨重,遭遇西征以来最大的挫折,即使是但是胡立兵败也没有这次伤亡的人数多。

    王景等人此时内心是深感后悔呀,为什么不让赵匡胤父子两个参加这次战斗呢

    现在可好了,自己等人损兵折将,没有硬着头皮去将他们给请回来吧!

    原来在攻打凤州之前,王景向训,等人一致认为这次是周军的最后一仗可以不必再让赵匡胤父子两个参加了。

    他们父子两个自从来到西北战场,屡建奇功,赵匡胤自不必说了,有勇有谋,战场上所向无敌。

    关键是他的儿子赵旭,就是一个小怪物,你看我们攻打下来的三个州,哪一个州没有他的影子。

    就说收复秦州吧,那是他孤身进城去说服的赵玭,全军都是知道,还有这次成、阶二州,是他提议让秦州的降将在阵前劝降的。

    结果也知道又成功了,在这样下去还有我们什么事情,感情我们跑一趟西北,大功都是你们的。

    就像娶媳妇儿,我盖房子,找媒人,下聘礼,办酒席,快忙活完了,入洞房的却成了你赵旭了。

    这功劳总不能让你们父子给占完了吧,这次王景和向训一合计,就让赵匡胤父子去押运大军粮草去了。

    赵匡胤父子也明白他们的用意,心里也没有觉得不平,反正爷们的功劳也够了,就不和你们争了,正好可以清闲一下了。

    这清闲了没有几天,向训就找上门了,不为别的,就是请他们一起攻破凤州。

    提前攻破凤州他们的功劳也是很大,但是再迟些,即使拿下凤州,伤亡也是很大,到时候柴荣不责怪他们才怪呢。

    因为就在刚才汴京又来了圣旨,柴荣已经任命他的亲信韩通担任西南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前来凤州城下协助王景、向训两人。

    并且要他们尽快的收复凤州,减少士卒的伤亡。

    他们就琢磨了,陛下为什么又派韩通来助战,是不是对我们战事不满意?

    肯定是这样,不然派什么人呀,想到这里,两人觉得攻下凤州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赵匡胤父子看到他们来,也是知道他们的意图,他们也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尽早的回归汴京。

    赵旭给他们的建议真的是很简单,断其粮草,和水源。

    两人这才一怕脑瓜,对呀,我们只知道一个劲的攻城呀,就不知道想其他的办法。

    他们城内的人总要吃喝吧,粮草从哪里来,水从哪里来,据说这城内的水不多他们一定是到外边取水。

    想通这些两人立刻派人去侦查,原来城内每隔几天就去外边的一条河去取水,起初大家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些。

    同时蜀国的给养也是从西北角度地方运送过来,以前的探子君然没有发现这些。

    得到这些情报王景先是皱眉头,以前怎么就没有想这些呢?

    随后就又高兴起来,这要控制住水源和粮道,蜀军定能不攻自破,他立刻派遣手下的干将带兵前往这些地方。

    果然没有多久就见一队蜀军前来取水,没有任何的悬念这些蜀军全部被生擒活捉。。

    与此同时,蜀军的运粮车,也是被周军给包圆了,这下子凤州城里可就乱了。

    百姓没有水生活做饭,士兵缺粮缺水,一股悲哀的情绪在城内开始蔓延,无论怎样也阻止不了。

    周军能更是在阵前大吃大喝,同时吆喝,可以让城内的百姓来此处领水和干粮。

    起初没有人敢去,可是在一个实在饿的撑不不住的人出城吃了一顿饱饭,有安全回来之后。

    开始有人慢慢的向城外涌去。

    王环本来想斩杀这些外出的百姓,却被赵崇溥给拦住了。

    他的意思是总不能把所有的百姓都给杀掉吧,况且他们只是出去吃一顿饭,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刚开始只是百姓这样做,后来也有士兵偷偷的换上百姓的衣服,出城去。

    发展到最后,有的居然光明正大的投降到了周军的阵营,这些王环。赵崇溥都是知道的,但是他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看到这里不少士兵就起了别样的心思,大家当兵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